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唐朝诗人李白笔下的“江城”武汉如今已是中国内地最大的通商口岸、华中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2010年,武汉经济总量达到5566亿元,其中工业经济总值占45%,对财政收入贡献60%以上,对全市就业贡献达70%以上。在“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武汉依然把发展新型工业化放在龙头位置。
随着制造业面临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武汉的制造业也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正如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文振富所说,“十二五”时期是湖北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以传统制造业升级为重点,加大信息化改造力度。因此,两化融合是武汉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传统制造业升级
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
从1959年到改革开放初期,武汉的工业总产值位居中国第四。但上世纪80年代,由于未能及时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武汉逐渐被沿海地区抛在了身后。进入21世纪后,这种情况开始转变。以信息化改造工业化让武汉迎来了新发展。
今年6月,湖北省召开全省两化融合工作会议,总结全省两化融合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形势,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编制了《湖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两化融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基本思路。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两化融合工作,把两化融合作为全面推进信息化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卜江戎表示,湖北省两化融合工作呈现出投入加大、领域扩展、融合加深,服务功能增强、支撑带动能力提高的良好态势,也催生了一大批两化融合代表企业。
在酿酒行业,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升级是“十二五”发展的必然。面对酒业市场的巨大需求,酿酒企业在成本、资金链及节能减排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湖北稻花香集团就是利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
湖北稻花香集团以白酒生产为主业,集生产经营绿色食品、饮料、包装制品、生物化工、现代物流、房地产、矿产开发、生态农业、养殖等循环经济产业为一体配套发展的企业集团。为了改革传统的白酒生产工艺,从2003年开始,稻花香就加快了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在生产管理自动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移动电子商务、电子认证服务、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
稻花香集团自主研发的“稻花香白酒勾兑自动程控系统”,不仅解决了多年来白酒自动化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难题,还实现了白酒勾兑管理自动控制,使白酒勾兑一次成功率由过去的不足50%提高到95%以上,每批次勾兑量由过去的50吨提高到800吨以上。“不仅实现了企业整个运营管理链的畅通、高效,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曾洋表示。
此外,稻花香也是用友软件的重要客户。“稻花香的成功,一是将信息化与企业战略结合;二是分步实施,不断通过系统升级循序渐进;三是通过信息化发展,持续提升竞争力,最终使信息化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看着稻花香的信息化一路走来,用友软件公司高级副总裁向奇汉不禁感叹,“制造业已经回归了本质,高技术化、信息化、服务化、集约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湖北是用友公司重要的战略基地,以武汉为中心辐射长航集团、长航重工、东风本田、东风宏泰、葛洲坝水泥分公司、稻花香集团等客户,它们也是湖北两化融合的示范企业。
目前,湖北省有65%以上的重点企业应用了自动化办公系统(OA),45%以上应用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20%以上的企业应用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信息技术融入生产过程,也推动了生产过程的柔性制造和敏捷制造,提高了生产控制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比如,武汉武钢集团公司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整体信息化系统,有效支撑每年3000亿元交易资金的安全运行和3000万吨物流的高效顺畅。
文振富希望借更多类似的例子,令更多企业意识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研发等手段,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从而推动全省工业产品向价值链的高端跨越。
抓试点、树典型
“未来湖北将以现代物流和信息服务业为突破口,组织实施产业链整合提升工程,建成面向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公有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和行业产业链的协同,提升整体竞争力。”文振富表示,武汉要以装备数字化为核心,重点发展装备电子、汽车电子和船舶电子,突破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与产业化上取得突破。
“我们要将抓试点、树典型与推广行业解决方案紧密结合起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在“全国两化融合深度行武汉站”的论坛上表示,很多企业信息化基础比较好,认识也很到位,但水平不高,究其原因,并非它们不想做,而是被很多实际问题所困扰。“下一步的试点将聚焦于重点行业,结合开发和实施行业性的解决方案,解决大量企业普遍面临的瓶颈。”
对此,卜江戎介绍,湖北省在去年开展的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程中,加强了示范引导,选择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62家重点工业企业,在关键环节信息化提升、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节能减排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两化融合试点示范。试点覆盖了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食品、纺织等重点行业。在此基础上,今年将把试点企业数量增加到100家,“十二五”末期达到500家,涵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其中,武汉占了大多数。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各出资50%共同组建的整车生产经营企业,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5.6亿美元。
“东风本田已经连续3年销售增长超过100%,随着产品越来越丰富,生产能力也逐步扩大。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全国拥有256家销售服务店。”东风本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业务量迅速扩大带来了数据库容量急剧膨胀,2008年底,东风本田的月采购订单达13万行、采购入库单18万行、材料出库单18万行、发票6.6万行、存货核算明细记录36万行、凭证2万行。
庞大的数据量降低了业务运行效率,极大地影响了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过去东风本田一直采用用友U8系统,如今U8系统已经无力再进行扩展,必须升级到新的平台。为此,用友为东风本田提供了NC管理软件平台,采用全新的软件架构,可以支持海量数据库存储而且不需要进行年结业务,可以很好地匹配东风本田的业务应用。
“现代化生产管理需要打通从企业流程制造到企业生产计划、车间管理管控一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只解决一个点的问题。”在徐愈看来,试点的意义就在于让行业解决方案能够惠及更多的企业,使典型示范工作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益。
催生新兴产业
两化融合既催生带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营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据了解,2010年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540亿元,其中软件收入达到160亿元,继续保持了中部领先的地位,有力地支撑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此外,应用电子、汽车电子产业规模持续扩张,船舶电子、医疗电子、机床电子等高端应用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华中数控等一批高端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核心部件的品牌;武汉工业软件居全国领先地位,服务于钢铁、汽车、石化、装备、电子等支柱行业,在通信、激光和数控装备等领域,市场占有率也位居前列。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开始加快,成立了省内首个“物联网联盟”,确立了一个平台、六大领域和七大示范工程的发展方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工业设计和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催生了在线检测、实时监控、远程诊断、在线维护、位置服务等一批新业态。
同时,湖北省也很注重信息化与产品研发设计融合,将信息技术“嵌入”到工业产品中,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附加值,促进了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据统计,全省重点企业中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的分别达到41%、17.6%、7%。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温控与综合数据采集分析解决方案”就被评为湖北省优秀信息化解决方案。它是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技术与现场应用特点结合的综合性生产数据采集与管理方案。这一方案先后在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沙陀水电站等成功应用,应用效果得到了客户和评审专家的一致肯定。
另外,武汉天喻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也是武汉的优秀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之一。它成立于1999年,作为具有核心技术的数据安全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天喻信息主营业务集中于数据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与数据安全相关的附加产品和增值服务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金融支付、税务税收、社会保障、网络安全、文化教育、公共建设等众多行业领域,已在20多个国家级地区实现销售。天喻软件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IntePLM系统是国内第一家采用SOA架构的面向汽车行业的PLM系统,从需求分析、概念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规划、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方面形成了集成的信息管理平台。
“两化融合不只是信息化、工业化的融合,也是决定企业有没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的关键,背后反映的是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向奇汉表示,对于中国的制造行业,企业不再只强调生产制造部分,将更加关注研究、设计,以及面对市场的品牌、服务等,从原来单一只强调制造本身向强调两端发展。
此外,湖北还致力于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建设,大力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加快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按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关系,推动企业间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同时,积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面向公众的电子商务广泛应用,促进全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卜江戎透露,湖北省专门设立了两化融合专项资金,集中支持建设服装纺织信息化平台、制造业信息化平台、汽车零配件电子商务平台等一批信息化专业服务平台,为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还与运营商联合在全省开展“百千万”企业信息化巡展活动,即“举办百场巡展、实现千家企业提升、完成万家企业达标”,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2010年,武汉经济总量达到5566亿元,其中工业经济总值占45%,对财政收入贡献60%以上,对全市就业贡献达70%以上。在“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武汉依然把发展新型工业化放在龙头位置。
随着制造业面临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武汉的制造业也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正如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文振富所说,“十二五”时期是湖北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以传统制造业升级为重点,加大信息化改造力度。因此,两化融合是武汉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传统制造业升级
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
从1959年到改革开放初期,武汉的工业总产值位居中国第四。但上世纪80年代,由于未能及时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武汉逐渐被沿海地区抛在了身后。进入21世纪后,这种情况开始转变。以信息化改造工业化让武汉迎来了新发展。
今年6月,湖北省召开全省两化融合工作会议,总结全省两化融合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形势,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编制了《湖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两化融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基本思路。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两化融合工作,把两化融合作为全面推进信息化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卜江戎表示,湖北省两化融合工作呈现出投入加大、领域扩展、融合加深,服务功能增强、支撑带动能力提高的良好态势,也催生了一大批两化融合代表企业。
在酿酒行业,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升级是“十二五”发展的必然。面对酒业市场的巨大需求,酿酒企业在成本、资金链及节能减排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湖北稻花香集团就是利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
湖北稻花香集团以白酒生产为主业,集生产经营绿色食品、饮料、包装制品、生物化工、现代物流、房地产、矿产开发、生态农业、养殖等循环经济产业为一体配套发展的企业集团。为了改革传统的白酒生产工艺,从2003年开始,稻花香就加快了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在生产管理自动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移动电子商务、电子认证服务、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
稻花香集团自主研发的“稻花香白酒勾兑自动程控系统”,不仅解决了多年来白酒自动化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难题,还实现了白酒勾兑管理自动控制,使白酒勾兑一次成功率由过去的不足50%提高到95%以上,每批次勾兑量由过去的50吨提高到800吨以上。“不仅实现了企业整个运营管理链的畅通、高效,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曾洋表示。
此外,稻花香也是用友软件的重要客户。“稻花香的成功,一是将信息化与企业战略结合;二是分步实施,不断通过系统升级循序渐进;三是通过信息化发展,持续提升竞争力,最终使信息化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看着稻花香的信息化一路走来,用友软件公司高级副总裁向奇汉不禁感叹,“制造业已经回归了本质,高技术化、信息化、服务化、集约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湖北是用友公司重要的战略基地,以武汉为中心辐射长航集团、长航重工、东风本田、东风宏泰、葛洲坝水泥分公司、稻花香集团等客户,它们也是湖北两化融合的示范企业。
目前,湖北省有65%以上的重点企业应用了自动化办公系统(OA),45%以上应用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20%以上的企业应用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信息技术融入生产过程,也推动了生产过程的柔性制造和敏捷制造,提高了生产控制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比如,武汉武钢集团公司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整体信息化系统,有效支撑每年3000亿元交易资金的安全运行和3000万吨物流的高效顺畅。
文振富希望借更多类似的例子,令更多企业意识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研发等手段,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从而推动全省工业产品向价值链的高端跨越。
抓试点、树典型
“未来湖北将以现代物流和信息服务业为突破口,组织实施产业链整合提升工程,建成面向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公有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和行业产业链的协同,提升整体竞争力。”文振富表示,武汉要以装备数字化为核心,重点发展装备电子、汽车电子和船舶电子,突破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与产业化上取得突破。
“我们要将抓试点、树典型与推广行业解决方案紧密结合起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在“全国两化融合深度行武汉站”的论坛上表示,很多企业信息化基础比较好,认识也很到位,但水平不高,究其原因,并非它们不想做,而是被很多实际问题所困扰。“下一步的试点将聚焦于重点行业,结合开发和实施行业性的解决方案,解决大量企业普遍面临的瓶颈。”
对此,卜江戎介绍,湖北省在去年开展的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程中,加强了示范引导,选择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62家重点工业企业,在关键环节信息化提升、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节能减排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两化融合试点示范。试点覆盖了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食品、纺织等重点行业。在此基础上,今年将把试点企业数量增加到100家,“十二五”末期达到500家,涵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其中,武汉占了大多数。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各出资50%共同组建的整车生产经营企业,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5.6亿美元。
“东风本田已经连续3年销售增长超过100%,随着产品越来越丰富,生产能力也逐步扩大。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全国拥有256家销售服务店。”东风本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业务量迅速扩大带来了数据库容量急剧膨胀,2008年底,东风本田的月采购订单达13万行、采购入库单18万行、材料出库单18万行、发票6.6万行、存货核算明细记录36万行、凭证2万行。
庞大的数据量降低了业务运行效率,极大地影响了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过去东风本田一直采用用友U8系统,如今U8系统已经无力再进行扩展,必须升级到新的平台。为此,用友为东风本田提供了NC管理软件平台,采用全新的软件架构,可以支持海量数据库存储而且不需要进行年结业务,可以很好地匹配东风本田的业务应用。
“现代化生产管理需要打通从企业流程制造到企业生产计划、车间管理管控一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只解决一个点的问题。”在徐愈看来,试点的意义就在于让行业解决方案能够惠及更多的企业,使典型示范工作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益。
催生新兴产业
两化融合既催生带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营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据了解,2010年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540亿元,其中软件收入达到160亿元,继续保持了中部领先的地位,有力地支撑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此外,应用电子、汽车电子产业规模持续扩张,船舶电子、医疗电子、机床电子等高端应用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华中数控等一批高端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核心部件的品牌;武汉工业软件居全国领先地位,服务于钢铁、汽车、石化、装备、电子等支柱行业,在通信、激光和数控装备等领域,市场占有率也位居前列。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开始加快,成立了省内首个“物联网联盟”,确立了一个平台、六大领域和七大示范工程的发展方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工业设计和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催生了在线检测、实时监控、远程诊断、在线维护、位置服务等一批新业态。
同时,湖北省也很注重信息化与产品研发设计融合,将信息技术“嵌入”到工业产品中,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附加值,促进了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据统计,全省重点企业中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的分别达到41%、17.6%、7%。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温控与综合数据采集分析解决方案”就被评为湖北省优秀信息化解决方案。它是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技术与现场应用特点结合的综合性生产数据采集与管理方案。这一方案先后在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沙陀水电站等成功应用,应用效果得到了客户和评审专家的一致肯定。
另外,武汉天喻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也是武汉的优秀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之一。它成立于1999年,作为具有核心技术的数据安全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天喻信息主营业务集中于数据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与数据安全相关的附加产品和增值服务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金融支付、税务税收、社会保障、网络安全、文化教育、公共建设等众多行业领域,已在20多个国家级地区实现销售。天喻软件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IntePLM系统是国内第一家采用SOA架构的面向汽车行业的PLM系统,从需求分析、概念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规划、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方面形成了集成的信息管理平台。
“两化融合不只是信息化、工业化的融合,也是决定企业有没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的关键,背后反映的是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向奇汉表示,对于中国的制造行业,企业不再只强调生产制造部分,将更加关注研究、设计,以及面对市场的品牌、服务等,从原来单一只强调制造本身向强调两端发展。
此外,湖北还致力于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建设,大力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加快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按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关系,推动企业间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同时,积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面向公众的电子商务广泛应用,促进全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卜江戎透露,湖北省专门设立了两化融合专项资金,集中支持建设服装纺织信息化平台、制造业信息化平台、汽车零配件电子商务平台等一批信息化专业服务平台,为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还与运营商联合在全省开展“百千万”企业信息化巡展活动,即“举办百场巡展、实现千家企业提升、完成万家企业达标”,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