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皮肤外科学是近年兴起的一个的皮肤分支。关于皮肤外科手术并发症了解较少,最近法国Groupe Hospitalier Saint-Andre皮肤科的Amici教授对此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主要观察出血、感染及由麻醉诱导的并发症在皮肤外科手术中的发生率及与上述并发症有关的因素。由法国的一个皮肤科医师小组收集所有良恶性皮肤肿瘤切除病例(排除皮脂腺囊肿和脓皮病病例),记录医生,患者,手术过程及并发症的情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肤外科学是近年兴起的一个的皮肤分支。关于皮肤外科手术并发症了解较少,最近法国Groupe Hospitalier Saint-Andre皮肤科的Amici教授对此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主要观察出血、感染及由麻醉诱导的并发症在皮肤外科手术中的发生率及与上述并发症有关的因素。由法国的一个皮肤科医师小组收集所有良恶性皮肤肿瘤切除病例(排除皮脂腺囊肿和脓皮病病例),记录医生,患者,手术过程及并发症的情况。在3788例手术中,总共213例(6%)手术发生了236例次并发症。在这些并发症中,出血最为常见,占3%;麻醉导致的54例并发症中,51例为血管迷走神经性昏厥;感染79例,占2%,体表皮肤的化脓占感染并发症的92%,系统感染仅1例。需要追加抗生素治疗或再次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只有22例,占1%。手术者的情况。
其他文献
患儿女,出生后4 d,面部、躯干出现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水疱,伴搔抓、摩擦动作.当地医院诊断为药物过敏,给予地塞米松2 mg静脉注射,每日1次.3 d后,皮损明显增多、加重,泛发全身,并出现发热,很快发生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而死亡。
近来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NF)在银屑病和中重度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PsA)中发挥重要的致炎作用,TNF拮抗剂英利昔单抗(Infliximab)和依那西普(etanercept)也在临床实验中显示出对银屑病和PsA有确切的疗效。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是一种完全的人源化抗TNF单克隆抗体。最近,西雅图瑞典医学中心的Mease教授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实验.研究了该单抗对Ps
在临床工作中,偶可遇到一些手术切口处皮肤继发湿疹,常被误诊为切口感染,导致久治不愈.2002年6月至2006年1月,我们诊治这类患者15例,报道如下。
单核-巨噬细胞是真皮内重要的免疫细胞.CD68是这些单核-巨噬细胞的重要标志.我们发现在正常人的真皮浅层存在呈网状分布的CD68阳性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和染色强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1].为进一步研究这些细胞的差异,我们采用图像分析方法,对正常真皮内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形态及染色强度进行分析,探讨真皮内这类细胞的形态特点。
患者女,37岁.因右手手指发白、紫黑、坏疽、结焦痂1周,于2000年8月1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周前因右手风湿痛于当地乡医诊所就诊,给予泼尼松龙注射液25 mg加2%利多卡因注射液1 mL于右内关穴穴位内注射0.5 mL,注射后即感右手酸软无力,第2天起右手手指渐变苍白、冰凉、肿胀、发紫,续致坏疽,结黑色焦痂.发病以来,伴发热、畏冷,局部麻痛不适,其他部位未发生皮损.平素体弱多病,但既往无反复发生
我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液氮冷冻联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一、病例与方法 1.病例:30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共有皮损32块,分布于颈部2块,额部1块,胸肩部29块.男11例,女19例,年龄19~32岁.平均年龄23岁.病程1~10年.其中2例由于术后皮肤损伤引起,1例由于痤疮挤压引起,其余各例均为自行发生.病灶最小面积为0.5 cm×1 cm,最大面积为3 cm×5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属于前炎性细胞因子,能调节机体多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调节、免疫病理和组织修复过程[1]。
患者男,1岁零8个月.发现腹股沟疣状赘生物伴瘙痒2月.患儿母亲于就诊前2个月发现患儿右腹股沟区有数个米粒大小疣状丘疹,随之皮损迅速增大,数目增多,部分皮损逐渐融合成条带状赘生物,皮损呈红褐色,无破溃及出血,自觉瘙痒.在当地医院就诊,曾诊断为痣及皮肤肿瘤等,未治疗。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属皮肤科的急重症.1995-2004年,我们收治了哈尔滨市及周边其他市县的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40例,应用综合治疗手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经验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