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洞穴之光”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2月19日。一道晨曦的光束,从遥远的天际,穿透阴霾空气,打在静谧的格凸河山谷里;打在这片奇异的喀斯特地貌壮观迭起的山丘上;打在格凸河岸天然风化的幽暗洞穴里……
  


  我想,面对这一大片宛若神照,美得一塌糊涂的光影大地雕塑,即便是那个“最会摆弄大自然美景的”光影诗人——伦勃朗都会心灵震撼;我想,这一刻,我会不经意地下意识按动手中快门;我想,我会把这幅杰作,悬挂在我明朗的厅室里;我想,就将它命名为:“洞穴之光”……仿佛一切都是这样从一种颇具象征性的意象中开始的。
  6点16分,当我从屯堡客栈揉着瞌睡的眼睛,同天光一起苏醒。拉开窗帘,看着窗外阴霾的天气,我恍然自己刚才做了一个梦。2008年,黔南部遭受了那场百年不遇的冻雨灾害。我们从贵阳地区一路走来,到处都在进行灾后重建。城市、区县周边很多寨子才刚刚通电,大山腹地的边远村寨至今还没通上;而我对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格凸河紫云中洞,那个远离因特网覆盖,对外信息完全闭塞的洞穴民族聚居地,那里现在的境况现在都还完全不得而知。
  


  大约三个小时以后,出了紫云县城,在通往中洞的山路上,我那台网络覆盖面强大无比的诺基亚,就已经彻底“哑火”了。收不到信号,“我们一路三人行的队伍,彻底走进了因特网笼罩以外的‘蛮荒’地。”放眼望去,到处是一坨坨嶙嶙峋峋的硕大石头,堆成了壮观的石头山。就是那种被地理学家叫做喀斯特地貌的山。眼睛里只有山,除了山,还是山,偶尔有沿途矿场的运煤车,呼啸着拖一遛黑烟转过一个弯不见了。
  茫茫黔西南荒野中,我们这一小撮蚂蚁队伍,是孤独的踟行者。我不是冒险家,更不是拓荒者。用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理论:我凌晨的梦境,就已经开始暴露出了我此行心里最悸动的那个东西——就是为了寻找“洞穴之光”中的那一道神秘的“光”而来。这个大山里的硕大无比的山洞;近乎于传说中的一个神秘民族——中洞苗族;以及他们不可思议的生存状态,比如世界上独一无二没有屋顶的房子,几乎没有苗族文化的苗族;甚至还有世界最高的古河道遗址上的秘密……这一切在我看来既新奇,又好奇,更想探奇。就好像是一部现代版的《桃花源记》,同样一批忘记历史的人,同样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隐秘生活。一切出奇的相似,都给人一种意象,虽然后来我深入后发现,这里人生活的并不如想像惬意,事实并不那么美好。但我一路走来,从美丽的格凸河上;这是条号称比“九寨沟”还美丽的河流,分布着大大小小很多景点。一路,途经的大河苗寨、悬棺,还有现而今最炙手可热,仿当年苗人攀岩走壁的蜘蛛人表演,这些都是如今网上流传广为人知的了。我们到这里的时候,是2月初,据到过这里的游客说,如果是7、8月夏天涨水季节,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文章景色,当真就不只是一种唯美修辞了。
  
  世界最高海拔的古河道遗址
  
  穿越紫云县城,通往那个“洞穴之光”的光源洞。沿格凸河夹岸而行,要途经那条蜿蜒曲折的公路,最后到达一个山谷,从谷口进去,就进入了一条狭长的名为“盲谷”的腹地。距离目的地中洞还有一段蔓延十几公里的山道。今天,中洞迄今交通问题还没有解决,有路,但没有直达班车。路过的的士都很少,从紫云县城出来的的士,多拉乘客跑格凸河,已开发过的旅游景区去了。
  离这里最近的一处人口聚集地,是水塘镇,而中洞对于很多本地人,都还非常陌生,谷口没有标志,沿路更没有路标,所以租车前往的人,一般都先到水塘镇,然后再从村民口中,知道前面该怎么怎么走,以免路上拐错了岔。最后辗转抵达,我们今天眼前的这个山谷入口,往后就得靠自己的双脚了。肩背、手提,一大堆大包小包,的确是个不太轻松的体力活,没出几步就已气喘吁吁。早春寒,却也弄的汗流浃背,一抬头,远处山头,云雾缥缈,再回头,谷口公路已经看不见了。这里海拔已越过1000多米,一些稀薄的云层已经被我们踩在脚下了。
  


  我们脚下站着的,从我们一路走来的格凸河,包括盲谷,都属于一条古河道遗址,而且还是号称“世界最高古河道”遗址的所在。这是后来一个美国国家地理的同行,老任告诉我的,老任是洞穴专家,中国洞穴探险顾问级别人物,对洞穴地质研究颇深。
  老任到达这里的时候,正是夏季,涨水的季节。这位遍阅地球生态景象的人,对于这里美不胜收的景象丝毫不为所动,反而眉头紧锁,心里有了一些隐隐的忧心。他看了一下海拔表,数字显示已近1000米。老任最后一遍用GPS标定了图上坐标,然后把手一挥,队伍过了格凸河流域,较中洞海拔落差低的燕子洞,然后穿越了渺无人烟的盲谷。
  傍晚时分。一道斜阳,矮矮的射到直插入云霄的一面峭壁上。这里海拔已经超过云层,大雾弥漫,夕阳的光线,很虚弱,这是会另那个对摄影光线要求最为虚幻,唯美,光影蒙太奇很强的日本导演黑泽明怦然心动的影像。就在这样的顶光透视背景烘托中,六条尼龙绳索,慢慢进入视觉框范围,六条黑影从岩壁上高速流动影像般地降落到了地面。前方不远处横亘着一个硕大无比的洞穴……
  在往后发生的事情,前面提到老任的担心终于来了。几天前老任在考察中就已发现了这个被地质学界界定为“世界上最高古河道遗址”的地方是真的。今天我们看见的格凸河,以及我们穿越的盲谷,都是古河道的遗迹。并且越往上走海拔越高,到了中洞,海拔1400米。洞里碳酸钙岩层,会造成常年的地下水的下切和渗透;而现在的河道与中洞的海拔而言相对落差太大,溶洞上层也就停止生长了。换句话说,就是这里现在绝对干旱,缺水。
  
  野人客栈与洞穴涂鸦
  
  黄昏天黑以前,我们这一行浩浩荡荡的队伍,终于抵达了中洞。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山洞,日光照射进来,光束打进十余米,就被无边的黑暗所吞噬。厚厚的扬尘,被灌进洞穴的山风一吹,呛人眼鼻,当地政府提前修复了灾害中受损的电网,当地村民随行运送上来了大量的米、干油渣。趁着修整间隙,我在洞里逡巡发现:这里虽然通了电,但是没有路灯,走路需要借助手电。洞穴内部是个品字形的布局,洞穴两边是居民的房屋,这些奇怪的房屋,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没有屋顶,简陋的草席一围,完全地以洞顶为穹盖。正中间是空地,是中洞小学的操场,木制的简易篮球架,在向前延伸,就是中洞小学的校舍,只一间教室,一间教师宿舍,一间校长办公室……
  一个门牌,木板上歪歪扭扭写着“住宿”俩字——唯一的二层小楼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个后来被我们称为“野人客栈”的客栈,位于洞口右侧最前沿。另在向前行不远处则是一写有“吃饭”的露天三合小院。住宿的费用非常便宜,按人头算,10元一人,顶多几十元,这里的村民不爱收100元大钞,基本上只认10元的最大面额。游客来此除了自带帐篷扎营的专业户外一族,其余的多选择住在这里。
  


  老板是为数不多的出门打工见过些世面的人,是本中洞的活历史,夜晚围着火炉,他会给你侃起很多:比如说,“这个洞穴,很大,上面的穴壁上,还有很多耳洞,里面结构多么、多么复杂……中行数百步,豁然开朗,别有洞天。“据说里面有很多质地上好的不知名的晶莹石头。并非我们电视里看见的,只有那么长的纵深;另外,他会告诉你,“他们这个民族常年缺少日光,所以这里孩子们比城市里的,或是山下县城里的平均矮了一头左右。他们这个民族基本没有什么历史,他们虽然是苗族人,但完全丢掉苗族人的能歌善舞的本能,他们的记忆基本上停留在上几辈,百多年前,清末年间那场匪患的时间段上。”
  夜晚时分,站在楼上向对面眺望,中洞小学那边燃起了篝火。这里完全看不见星空,但是这高耸的穹顶,在夜晚里仰眺,给人一种星际太空的壮观视觉。风在我的耳边咆哮,灌进洞里产生了一种非常奇怪的声音,完全是我们闻所未闻的,就像是宇宙飓风响。洞外婆娑的竹林,透视隐隐绰绰的一角,远山的黛影为衬托,我的心境夜凉如水般地感觉到了一种清澈,被洗涤过似的,对夜晚的孤独、彷徨,无阻感通通消逝了。我想象着,天一明,门口的稻田地里,鸡犬相闻,其乐融融的场面。这个长期封闭、自给自足的民族,人数稀少,与世无争,生活极其简单,他们在一口蓄水井边有条不紊地排队打水,在为数不多的梯田上耕作。洞口晒太阳懒洋洋的小黄狗,满梯田乱跑的小鸡。这些《桃花源记》中的描写,在这里都可以成为现实。虽然事实不见得真如我们想象中那样美好,那么写意!这个原本自给自足的穴居民族,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21世纪因特网笼罩以外的地区越来越少,旅游开发,经济同步,慢慢都会在这里上演。这里的孩子们未来会和我们城里人一样。但我没权利呼吁他们继续为了我们保持贫穷,虽然我害怕有一天他们会变得和我这个城里人一样突然感觉失落什么,但他们现在也不见得就不失落,就很开心。人的进化优胜劣汰,总是朝进步走,总不可能要求倒退,保持原始,回归更原始。那除非地球不转了。
其他文献
废墟、废墟、废墟,还是废墟!心痛、心痛、心痛,止不住的心痛!在我深入采访过的都江堰、德阳、绵竹、什邡、彭州、北川等市县,看到最多、也最心痛的就是那些四处可见的废墟。在一堆堆曾是一个个美好家园,而今已变成钢筋、水泥、乱砖、碎石、木料、电器堆砌的废墟里,多少生命顷刻玉殒,多少家庭一朝破碎。当一次次听到不断上升的伤亡人数时,当一次次看到绝望、忧伤、苦楚、无奈的面容时,我的眼泪不止一次流了下来。很多时候,
期刊
摘要:插图是一门具有特殊性质的艺术形式。在风格与形式上它像纯艺术那样无拘无束、变化多端;但在创作内容上又要受到服务对象的限制,属于设计范畴,同时还要和许多艺术设计形式综合成一个整体,很少孤立存在。它涵盖面、渗透力、融合性都很强,插图的这些独特性决定了他的表现形式必然十分丰富多彩。  关键词:表现形式 传统手绘 印刷工艺 设计软件      从有大众传媒和公共艺术设计开始的那天起,插图就扮演着十分重
期刊
“啃老族”这个名词在过去是没有的,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新名词。也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怪现象。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很怕被人这样指责说:“你家的孩子怎么没有工作,在家里靠父母养活,是个‘啃老族’。”  一般来说,这些“啃老族”大多数是以高学历的居多,多数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当然也有硕士博士。对于“啃老族”的现象也不能一概而论、一味地指责,如果不做具体的分析,是不客观的。产生啃老族的原因很多,有躺在父母身上心甘情
期刊
上一代对下辈有抚育的天职,下一辈对上一代有赡养的义务,这是我国家庭关系的传统模式。但是近年来这一模式在我国城市里发生严重的倾斜,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啃老”现象,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成为困惑万千家庭老年人的难题。许多老人无奈地发出“如今这家庭,究竟谁养谁”的感叹!    “啃老”现象种种  “啃”钱财    对于城市里的老人来说,大多是工薪一族,退休后有养老的工资,且多少还有点积蓄。俗话说“儿有女
期刊
上周,张姨专程到北京给儿子送了5000块钱。儿子电话里说,为工作方便,想买笔记本电脑,缺钱!张姨一听,跟接了圣旨一样,电话一撂就从老家飞来了。  “儿子干的是正经事情,当然要支持。” 张姨自己和自己说。  张姨的儿子26岁,是典型的80后生人,头发先染后烫后挑,一会儿扎个马尾巴,一会儿散开着,一会儿又剃光了,花哨得很。从学校毕业后就开始待业,赋闲在家两年,虽然父母也托人给他找过几份工作,但都不了了
期刊
“啃老族”,一顶多么空口白牙血迹斑斑的大帽子,而在生活中,很可能在混沌不觉间,你已然成为了一个老实巴交或者道貌岸然但却是名副其实的“啃老族”。一边辛苦赚钱入不敷出,应付着生活在社会上若干形形色色所谓的必要花销,一边不得不口嚼黄连被人家戳着脊梁骨伸手向家里讨钱、讨房、讨安逸。那些戳脊梁骨的人影里,很可能还混迹着你自己,就这么腹背受敌良心难安,为的也大概只是一双新出的阿迪球鞋,一款流线型设计的奔驰小跑
期刊
一提起“啃老”一族,许多家长都叹息声声,忧心忡忡,显得十分的无奈。其实,“啃老族”并非我国所特有,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据《参考消息》报道,近年来美国还衍生了一个新兴的行业,专门为“啃老族”进行心理咨询呢!    “啃老族”的提法,据说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但这一群体这些年大有燎原之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城市里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最近,一些媒体就刊载了不少涉及此事的报道,不过我
期刊
道路阻隔、通信中断、房屋坍塌、生命危殆……5月12日,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袭击了四川北部的广大地区。巨大的灾难,震惊中国,震动世界!  灾难来临之际,新华社70多位记者兵分16路在第一时间奔赴汶川、北川、茂县、理县、绵竹、什邡等重灾区。面对震后的废墟,我们在哭泣中拍照、在乱石纷飞间采访、在余震不断中写稿,更是在大灾大难中见证了人性的光辉,见证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灾情就是命令 时
期刊
去年秋月的一天,我们一行人由兰州往敦煌,航班延误,到达时已然晚上十点多钟。敦煌研究院办公室主任老罗显然等候已久,微笑的脸上带着逐不去的疲惫——天知道他从夏到秋要接待多少来访者。我们有些歉疚:为民航班机的这次晚点和常常晚点,也为我们的这次来访和那么多的来访。  怎么办呢?正如班机延误已成为老大难问题,“敦煌情结”也早已衍演为文人痼疾。如我已是第三次来敦煌了,可一踏上这块土地,深心处仍涌出莫名的悸动与
期刊
叛逆小孩想干自己的事    1988年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以后,张涵予选择了中国煤矿文工团。在1995年之前,张涵予几乎没演过什么电影、电视作品,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译制片配音上。  那时候中国有两个专业的译制厂,一个是上海译制厂,一个是长春译制厂。长春译制厂主要配前苏联、东欧那边的电影,上海译制厂主要配欧洲电影。  张涵予头一回听人家配音感觉非常震撼。他当时也非常小,完全不知道是外国人在说话,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