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52例脊柱结核患者纳做此次研究样本,均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6个月,除1例患者病灶复发外,剩余患者均康复。X线检查植骨块愈合良好,植骨融合率96.2%(50/52),术后未出现外固定松脱、断棒及其它并发症等问题,满意度较高。结论: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术后,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预后,值得采用。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
脊柱结核是全身关节结核的首位结核,而在整个脊柱中,腰椎活动度最大,所以腰椎最容易受累,其次为胸椎,最后为颈椎,由此,胸腰椎结核发病率占全身结核的较大比重,也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当前,大部分患者因为缺少对疾病了解,疾病及早治疗的意识淡薄,疾病不断发展形成脓肿,破坏了椎体骨,再加上患者体质较差、合并症较多等,使治疗难度增大,预后差。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52例脊柱结核患者,应用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并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手术方法与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52例脊柱结核患者纳做此次研究样本,男28例,女24例,年龄56~67岁,平均年龄(61.5±2.5)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8±0.9)年。8例腰椎(L2-5)結核,15例胸椎(T5-11)结核,19例胸腰段(T12-L1)结核;10例伴有寒性脓肿,3例截瘫。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入院后卧床休息,规律抗结核治疗2-3周,并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压、降糖、营养支持等,血沉下降至40mm/h,经前路进行结核病症清除,清除后将骨肽板植入内固定[1]。术后给予常规的抗结核治疗,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绝对卧床休息3个月,3个月后CT复查1次,出现骨性融合可以下床活动。
1.2.2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①加强心理护理,鉴于脊柱结核有着较长的病程且患者病情较重,部分存在截瘫,患者易出现自卑感,治疗信心不足,治疗依从性不高。为此,患者入院后需要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安慰与鼓励患者,将患者戒备心理消除。讲解手术治疗方法、意义、注意事项等,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树立治疗信心。②生活护理。结核患者营养消耗快、营养不良,需要加强营养补充,将手术耐受性提高,鼓励患者多食用高热量与高蛋白食物,不能挑食或者拒绝饮食。胸腰椎结核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并定时轴位翻身,以减轻椎体压力,防止脊柱变形及神经受损,使病灶局限。教会患者轴位翻身的方法,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正确使用便器。④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有效的咳嗽训练,改善肺通气量,利于痰液排出,同时督促患者戒烟。⑤用药指导。术前3周需应用常规抗结核药物,以加强血药浓度,并密切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如果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2)术后护理。①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未清醒患者每间隔10~20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清醒后每小时测量一次。持续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密切观察患者下肢肌力、感觉、运动情况。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吸氧,观察有无舌后坠,痰液粘稠及痰液堵塞气道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术后常规每日2次雾化吸入并配合翻身叩背,协助排痰。③伤口与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有无渗血,尤其是观察髂骨取骨的位置,发现渗血及时加压包扎[2]。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定期检查引流管引流是否通畅,避免出现弯曲或者脱落等,密切观察有无皮下气肿。密切观察引流管水柱波动情况,每日更换1次水封瓶液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操作,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与引流量。胸腔引流量小于50ml/日,胸片示肺膨胀良好,可遵医嘱给予先夹管24h,未出现呼吸困难等不适,可给予拔管,拔管后仍密切观察呼吸变化。④体位护理。术后将四肢置于功能位,采用健侧位或者仰卧位,留置引流管者,翻身时避免引流管脱落。患者行轴位翻身,避免发生脊柱旋转、脊柱侧弯,同时影响内固定妥善固定。采取短时间健侧卧位,避免压迫到引流管,可以让引流管保持低位顺畅,可以保证胸腔积血或者胸腔积液引流更加顺畅。⑤并发症预防。加强皮肤护理,每日为患者擦汗、更换整洁衣物,勤翻身,预防压疮;指导正确咳嗽,多让患者吹气球,预防肺不张;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小便,以冲刷尿道,预防尿路感染。指导患者早日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⑥出院指导。出院后依然遵医嘱按时用药1~1.5年,告知患者及家属合理饮食、加强营养与运动的重要性,加强营养供给可以缩短治疗时间[3]。术后3个月对血沉、肝肾功能、CT复查。
2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6个月,除1例患者病灶复发外,剩余患者均恢复。X线检查植骨块愈合良好,植骨融合率96.2%(50/52)。术后未出现外固定松脱、断棒及其它并发症等问题,满意度较高。
3讨论
胸腰椎结核患者行手术治疗是治疗的必经过程,手术效果将影响到术后恢复,为此,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脊柱手术可以稳定脊柱、保护神经,同时可以矫正畸形,使用稳定性好的内固定器械可以达到固定要求,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此外,内固定是否坚固与稳定也会影响到术后早期活动时间,只有坚强的内固定才能及早开展早期活动,通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从术前的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各项准备事项的告知与指导,可以使患者以最佳身体条件与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手术成功率增大,术后的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等改善了生活质量,可以使患者及早恢复正常生活。此次研究结果显示,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6个月,除1例患者病灶复发外,剩余患者均恢复。X线检查植骨块愈合良好,植骨融合率96.2%(50/52)。术后未出现外固定松脱、断棒及其它并发症等问题,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对脊柱结核患者行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联合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有着显著优势,通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从术前、术后两个阶段开展全面的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身心压力、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王琼芳,林雪君,黄雪娟,李红芳,陈景颜. 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J]. 现代医院,2010,03:83-85.
[2]马彩霞. 浅析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0:251-252.
[3]李梦,朱欢,杨静. 循证护理在胸腰椎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J]. 新疆中医药,2016,01:54-56.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
脊柱结核是全身关节结核的首位结核,而在整个脊柱中,腰椎活动度最大,所以腰椎最容易受累,其次为胸椎,最后为颈椎,由此,胸腰椎结核发病率占全身结核的较大比重,也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当前,大部分患者因为缺少对疾病了解,疾病及早治疗的意识淡薄,疾病不断发展形成脓肿,破坏了椎体骨,再加上患者体质较差、合并症较多等,使治疗难度增大,预后差。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52例脊柱结核患者,应用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并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手术方法与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52例脊柱结核患者纳做此次研究样本,男28例,女24例,年龄56~67岁,平均年龄(61.5±2.5)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8±0.9)年。8例腰椎(L2-5)結核,15例胸椎(T5-11)结核,19例胸腰段(T12-L1)结核;10例伴有寒性脓肿,3例截瘫。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入院后卧床休息,规律抗结核治疗2-3周,并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压、降糖、营养支持等,血沉下降至40mm/h,经前路进行结核病症清除,清除后将骨肽板植入内固定[1]。术后给予常规的抗结核治疗,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绝对卧床休息3个月,3个月后CT复查1次,出现骨性融合可以下床活动。
1.2.2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①加强心理护理,鉴于脊柱结核有着较长的病程且患者病情较重,部分存在截瘫,患者易出现自卑感,治疗信心不足,治疗依从性不高。为此,患者入院后需要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安慰与鼓励患者,将患者戒备心理消除。讲解手术治疗方法、意义、注意事项等,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树立治疗信心。②生活护理。结核患者营养消耗快、营养不良,需要加强营养补充,将手术耐受性提高,鼓励患者多食用高热量与高蛋白食物,不能挑食或者拒绝饮食。胸腰椎结核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并定时轴位翻身,以减轻椎体压力,防止脊柱变形及神经受损,使病灶局限。教会患者轴位翻身的方法,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正确使用便器。④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有效的咳嗽训练,改善肺通气量,利于痰液排出,同时督促患者戒烟。⑤用药指导。术前3周需应用常规抗结核药物,以加强血药浓度,并密切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如果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2)术后护理。①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未清醒患者每间隔10~20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清醒后每小时测量一次。持续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密切观察患者下肢肌力、感觉、运动情况。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吸氧,观察有无舌后坠,痰液粘稠及痰液堵塞气道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术后常规每日2次雾化吸入并配合翻身叩背,协助排痰。③伤口与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有无渗血,尤其是观察髂骨取骨的位置,发现渗血及时加压包扎[2]。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定期检查引流管引流是否通畅,避免出现弯曲或者脱落等,密切观察有无皮下气肿。密切观察引流管水柱波动情况,每日更换1次水封瓶液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操作,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与引流量。胸腔引流量小于50ml/日,胸片示肺膨胀良好,可遵医嘱给予先夹管24h,未出现呼吸困难等不适,可给予拔管,拔管后仍密切观察呼吸变化。④体位护理。术后将四肢置于功能位,采用健侧位或者仰卧位,留置引流管者,翻身时避免引流管脱落。患者行轴位翻身,避免发生脊柱旋转、脊柱侧弯,同时影响内固定妥善固定。采取短时间健侧卧位,避免压迫到引流管,可以让引流管保持低位顺畅,可以保证胸腔积血或者胸腔积液引流更加顺畅。⑤并发症预防。加强皮肤护理,每日为患者擦汗、更换整洁衣物,勤翻身,预防压疮;指导正确咳嗽,多让患者吹气球,预防肺不张;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小便,以冲刷尿道,预防尿路感染。指导患者早日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⑥出院指导。出院后依然遵医嘱按时用药1~1.5年,告知患者及家属合理饮食、加强营养与运动的重要性,加强营养供给可以缩短治疗时间[3]。术后3个月对血沉、肝肾功能、CT复查。
2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6个月,除1例患者病灶复发外,剩余患者均恢复。X线检查植骨块愈合良好,植骨融合率96.2%(50/52)。术后未出现外固定松脱、断棒及其它并发症等问题,满意度较高。
3讨论
胸腰椎结核患者行手术治疗是治疗的必经过程,手术效果将影响到术后恢复,为此,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脊柱手术可以稳定脊柱、保护神经,同时可以矫正畸形,使用稳定性好的内固定器械可以达到固定要求,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此外,内固定是否坚固与稳定也会影响到术后早期活动时间,只有坚强的内固定才能及早开展早期活动,通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从术前的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各项准备事项的告知与指导,可以使患者以最佳身体条件与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手术成功率增大,术后的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等改善了生活质量,可以使患者及早恢复正常生活。此次研究结果显示,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6个月,除1例患者病灶复发外,剩余患者均恢复。X线检查植骨块愈合良好,植骨融合率96.2%(50/52)。术后未出现外固定松脱、断棒及其它并发症等问题,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对脊柱结核患者行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联合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有着显著优势,通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从术前、术后两个阶段开展全面的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身心压力、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王琼芳,林雪君,黄雪娟,李红芳,陈景颜. 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J]. 现代医院,2010,03:83-85.
[2]马彩霞. 浅析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0:251-252.
[3]李梦,朱欢,杨静. 循证护理在胸腰椎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J]. 新疆中医药,2016,0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