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语言是课堂组织的重要形式,优秀的教学语言是形成和谐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语言美则是我们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如何结合新课程理念,探索了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合理实现教学语言美的途径和办法,旨在探索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科语言;教学效率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教学语言的应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始终,它可以反应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教学环节的构建能力、教学情景的创建能力、教学问题的设计能力和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从而显现教师的素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的艺术。
由于《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知识跳跃性大、知识面广、图文概括性强、活动探究多、课堂教学的可变性大、学生的主体性更加突出,这些对教师的知识概括能力、驾驭课堂能力、调控学生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切都要求教师有极高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保障。那么,如何实现《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美呢?
一、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导入新课,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严谨又简单明了,导入时间应该控制在两、三分钟以内。过短,则难以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过长,则拖沓冗长,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也不例外。课堂导入统领全课,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教师的导入语要确切恰当,有画龙点睛之妙;也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有实事求是之意;应该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给人以幽默之感。优美的导入语能渲染一种气氛,或引发一种情绪,或引起学生的思考。以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五课为例:
课题的“挑战”两字制造了一种气氛,一种悬念:西方各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摆脱了旧制度的制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正处于明、清时期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呢?面临哪些挑战呢?以“挑战”二字为“题眼”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第一目要先后抓住“盛”和“最后”两词。“盛”预示着明、清表面的繁华,那么“盛”在哪里?教师可以由“盛”而发,设置问题(人口和经济、手工业、商业、社会生活)。而“最后”两字让教学回归课题:表面的兴盛难以抵挡西方更快速的经济发展的冲击,中国仍然面临着挑战。而且“最后”预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已是强弩之末,难以抵挡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这为学生理解近代中外实力的对比和“落后就要挨打”埋下伏笔。
导读第二目的 “题眼”、“多民族”可以直截了当地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目标,突出重点:表面兴盛的清朝在民族政策上的变化,展示“盛”的多面性,从而使本课教学更具条理性。
第三目的“专制”表明了明、清在政治上的皇权加强,引发学生对18世纪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并逐渐被拉大距离的原因进行深层次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课题“中国面临西方挑战”的理解。
第四目的“海上”说明了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来自中国内部,还来自海外,再次回归课题,深化课题。
从“题眼”入手导入新课,能够使学生较快地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从而有效、高效地组织教学,达成目标。
二、教师要善于提疑设问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启发学生打开思维的过程,其基础是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问题。在课堂问题教学中,有效、高效的语言运用是成功的前提。
其一,教师的口头语言应该精练、简洁。我们常常使用诸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够不够”、“想不想”等等疑似问题,有的一堂课中甚至使用上百次,听了使人生厌。其实这样的提问太过随意,不是真正层面上的教学问题,形如口头禅,学生听了反感、教师听得劳累。还有的教师上课时总是无意识地把同一句话或句末词重复好几遍,或在句后加上诸如“嗯”、“啊”、“噢”、“是不”、“啦”等语气词。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效率,使课堂呈现拖泥带水、给人不和谐的感觉。
其二,课堂问题的设计语言应该精且有针对性。某教师八年级的一堂《从维新到革命》所提的问题大小近二十个,暴露出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选题不够精炼;要求太高,其中属于课堂延伸、提高、拓展的问题就有近十个,而这些大多是八年级学生无法理解的。一堂八年级的新课教学,却把课上得比九年级还深,几乎把近几年中考复习时出现过的问题和内容全部搬入,简直就是一堂超级复习课。当然,教师应该化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也许仅仅教材),这从课堂中可以看出:她几乎没有给学生插嘴的机会,甚至思考的机会,从头到尾,滔滔不绝,语速之快,绝无仅有,而教师竟然还拖堂了近十分钟。这样的“面面俱到”,肯定达不到课堂教学落实知识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听课教师绷痛了神经、出了一身汗之外,真的没有一点价值。究其原因无疑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缺乏对语言的推敲。
其三,含蓄的教学语言艺术是问题教学成功的关键。含蓄,是教学语言成熟的一种表现。含蓄很难,因为含蓄语言的要求高。教学时,教师既不能一语道破“天机”,又得让学生明白,还不能含糊其辞。苏东坡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清代沈祥龙也认为,“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人常说,教师说话要注意充满睿智、留有余味,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教师的提问过程,就是期待学生说出正确答案的过程,而不是去细心倾听,循循诱导,获取学生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并籍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是否产生了疑惑、产生了什么疑惑,从而达到以学定教、因“惑”施教的目的。有位教师在讲授《大众传媒》一课时,设计了三个问题:
“世界如果没有你——大众传媒,世界将会怎么样?”
“世界自从有了你——大众传媒,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世界如果只有你——网络,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吗?” 这三个问题,如果除去“你”字从语文角度来说用法不明,还有问题切入口太大,学生无从下手外,仅仅从课文结构本身来说,应该说问题设计非常巧妙。但遗憾的是,教师把全班按照四人一组讨论后,只叫了一位学生回答,没有给其他十三个组机会,而且这位同学的回答也只有一半,就被教师接过话头。很明显,这位教师的教学语言在含蓄的修养上还不够火候。问题教学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必须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全体学生,要思考学生怎样学才能有收获,而且收获尽可能大,教师要充分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只有问题呈现,没有充分的思维活动过程,则效果肯定不佳。
三、发挥优美语言的激励作用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尤其是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自信、自尊、好奇、好强、爱表现,但同时又逆反、自私、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尽量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当然,我们的表扬语言也要适度,不少多教师在上课时滥用表扬语,结果就适得其反。例如:“表扬表扬他”;“掌声在哪里?”;“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听得真仔细!”……如果学生第一次听到教师表扬他,他会十分高兴,如果次数多了,学生听了会毫无感觉,甚至反感,从而失去激励的作用。所以,教师表扬的语言应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着幽默与风趣,更不能挫伤他们的成人意识。
同样,教师批评语言也要科学,忌讳“冷”、“硬”、“辣”。例如,传授知识时,要忌讳“笨”、“傻”之类的埋怨;启发诱导时,要忌讳“呆”、“木”之类的挖苦;指责骄傲时,要忌讳“真行”、“真了不起”之类的冷嘲;批评错误时,要忌讳 “没治了”、“看透了”之类的断言。教师不能伤害学生,即使是批评也要充满激励性,例如,“相信你能回答得更好”等。另外,教师批评的语言不能流于低俗,不能滥用学科语言。有位教师在上了人类起源后,班级有位同学总是坐不安稳,上课时不动脑筋,教师就嘲讽他“没有进化好”。这看似幽默、婉转的批评,其实更伤学生的自尊。
表扬和批评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刻意回避表扬和批评,会使课堂显得干瘪,不丰盈;不适度的表扬和批评又会伤害学生,影响课堂效果。教师只有褒得适度,贬得科学,才能使课堂和谐、效果明显。
四、努力提升课堂品味
学科语言的活用、巧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同的学科,需要用不同的专业语言,文科教师要注意感情的抒发,理科教师则应注重理性的阐述。即使同一科也应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语言。新课程下的《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融合多门学科知识的边缘性科目,它既具有其他学科的共性特点,又独具特色。因此,《历史与社会》教学语言应该贴近学科特点。如果失去学科特色,即便语言优美,感情丰富,也许它是一堂好课,但绝对不是一堂好的《历史与社会》课。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教师育人的根本目的,而这项任务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教育性应该是《历史与社会》课堂语言运用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语言特点。《历史与社会》科教师应该把教育性的语言特点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一堂课、一学年,甚至整个初中阶段。
巧用学科知识、组织教学语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哪怕在实施批评时,只要教师使用恰当,也能起到独特的效果。例如,某教师在讲到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前让学生看书自学,有一学生转身讲话,教师马上面带微笑说“你们看,XX同学比巴黎人民还急,想要进行第一次起义了。”巧用课本知识,既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又连接课堂,一举两得。但是教师在运用学科知识时,必须科学。尤其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很多专业语言不能乱代替。例如,不能用“钱”代替经济学里的“货币”,不能用“左”、“右”,“上”、“下”代替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中的“西”、“东”、“北”、“南”等。
用好、用活学科语言,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具学科味,充分体现《历史与社会》的学科特色,提高课堂品位。课堂教学中学科语言的巧用、妙用,更能体现教师的专业功底,赢取学生的崇拜和尊敬,提高课堂效率。
一言以蔽之,优美的教学语言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实至关重要,如何运用优美语言组织教学从来都是一门大学问。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刻苦钻研、勤于思考、注重积累,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就能合理、科学地运用教学语言。那么,我们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必将有大的发展和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玉芹.《历史与社会》课改中教学方法的转变[J].试教通讯·历史与社会,2003(10-11).
[2]武文.历史与社会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许伟泽.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若干反思[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8).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科语言;教学效率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教学语言的应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始终,它可以反应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教学环节的构建能力、教学情景的创建能力、教学问题的设计能力和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从而显现教师的素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的艺术。
由于《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知识跳跃性大、知识面广、图文概括性强、活动探究多、课堂教学的可变性大、学生的主体性更加突出,这些对教师的知识概括能力、驾驭课堂能力、调控学生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切都要求教师有极高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保障。那么,如何实现《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美呢?
一、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导入新课,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严谨又简单明了,导入时间应该控制在两、三分钟以内。过短,则难以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过长,则拖沓冗长,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也不例外。课堂导入统领全课,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教师的导入语要确切恰当,有画龙点睛之妙;也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有实事求是之意;应该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给人以幽默之感。优美的导入语能渲染一种气氛,或引发一种情绪,或引起学生的思考。以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五课为例:
课题的“挑战”两字制造了一种气氛,一种悬念:西方各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摆脱了旧制度的制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正处于明、清时期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呢?面临哪些挑战呢?以“挑战”二字为“题眼”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第一目要先后抓住“盛”和“最后”两词。“盛”预示着明、清表面的繁华,那么“盛”在哪里?教师可以由“盛”而发,设置问题(人口和经济、手工业、商业、社会生活)。而“最后”两字让教学回归课题:表面的兴盛难以抵挡西方更快速的经济发展的冲击,中国仍然面临着挑战。而且“最后”预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已是强弩之末,难以抵挡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这为学生理解近代中外实力的对比和“落后就要挨打”埋下伏笔。
导读第二目的 “题眼”、“多民族”可以直截了当地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目标,突出重点:表面兴盛的清朝在民族政策上的变化,展示“盛”的多面性,从而使本课教学更具条理性。
第三目的“专制”表明了明、清在政治上的皇权加强,引发学生对18世纪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并逐渐被拉大距离的原因进行深层次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课题“中国面临西方挑战”的理解。
第四目的“海上”说明了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来自中国内部,还来自海外,再次回归课题,深化课题。
从“题眼”入手导入新课,能够使学生较快地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从而有效、高效地组织教学,达成目标。
二、教师要善于提疑设问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启发学生打开思维的过程,其基础是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问题。在课堂问题教学中,有效、高效的语言运用是成功的前提。
其一,教师的口头语言应该精练、简洁。我们常常使用诸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够不够”、“想不想”等等疑似问题,有的一堂课中甚至使用上百次,听了使人生厌。其实这样的提问太过随意,不是真正层面上的教学问题,形如口头禅,学生听了反感、教师听得劳累。还有的教师上课时总是无意识地把同一句话或句末词重复好几遍,或在句后加上诸如“嗯”、“啊”、“噢”、“是不”、“啦”等语气词。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效率,使课堂呈现拖泥带水、给人不和谐的感觉。
其二,课堂问题的设计语言应该精且有针对性。某教师八年级的一堂《从维新到革命》所提的问题大小近二十个,暴露出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选题不够精炼;要求太高,其中属于课堂延伸、提高、拓展的问题就有近十个,而这些大多是八年级学生无法理解的。一堂八年级的新课教学,却把课上得比九年级还深,几乎把近几年中考复习时出现过的问题和内容全部搬入,简直就是一堂超级复习课。当然,教师应该化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也许仅仅教材),这从课堂中可以看出:她几乎没有给学生插嘴的机会,甚至思考的机会,从头到尾,滔滔不绝,语速之快,绝无仅有,而教师竟然还拖堂了近十分钟。这样的“面面俱到”,肯定达不到课堂教学落实知识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听课教师绷痛了神经、出了一身汗之外,真的没有一点价值。究其原因无疑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缺乏对语言的推敲。
其三,含蓄的教学语言艺术是问题教学成功的关键。含蓄,是教学语言成熟的一种表现。含蓄很难,因为含蓄语言的要求高。教学时,教师既不能一语道破“天机”,又得让学生明白,还不能含糊其辞。苏东坡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清代沈祥龙也认为,“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人常说,教师说话要注意充满睿智、留有余味,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教师的提问过程,就是期待学生说出正确答案的过程,而不是去细心倾听,循循诱导,获取学生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并籍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是否产生了疑惑、产生了什么疑惑,从而达到以学定教、因“惑”施教的目的。有位教师在讲授《大众传媒》一课时,设计了三个问题:
“世界如果没有你——大众传媒,世界将会怎么样?”
“世界自从有了你——大众传媒,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世界如果只有你——网络,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吗?” 这三个问题,如果除去“你”字从语文角度来说用法不明,还有问题切入口太大,学生无从下手外,仅仅从课文结构本身来说,应该说问题设计非常巧妙。但遗憾的是,教师把全班按照四人一组讨论后,只叫了一位学生回答,没有给其他十三个组机会,而且这位同学的回答也只有一半,就被教师接过话头。很明显,这位教师的教学语言在含蓄的修养上还不够火候。问题教学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必须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全体学生,要思考学生怎样学才能有收获,而且收获尽可能大,教师要充分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只有问题呈现,没有充分的思维活动过程,则效果肯定不佳。
三、发挥优美语言的激励作用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尤其是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自信、自尊、好奇、好强、爱表现,但同时又逆反、自私、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尽量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当然,我们的表扬语言也要适度,不少多教师在上课时滥用表扬语,结果就适得其反。例如:“表扬表扬他”;“掌声在哪里?”;“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听得真仔细!”……如果学生第一次听到教师表扬他,他会十分高兴,如果次数多了,学生听了会毫无感觉,甚至反感,从而失去激励的作用。所以,教师表扬的语言应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着幽默与风趣,更不能挫伤他们的成人意识。
同样,教师批评语言也要科学,忌讳“冷”、“硬”、“辣”。例如,传授知识时,要忌讳“笨”、“傻”之类的埋怨;启发诱导时,要忌讳“呆”、“木”之类的挖苦;指责骄傲时,要忌讳“真行”、“真了不起”之类的冷嘲;批评错误时,要忌讳 “没治了”、“看透了”之类的断言。教师不能伤害学生,即使是批评也要充满激励性,例如,“相信你能回答得更好”等。另外,教师批评的语言不能流于低俗,不能滥用学科语言。有位教师在上了人类起源后,班级有位同学总是坐不安稳,上课时不动脑筋,教师就嘲讽他“没有进化好”。这看似幽默、婉转的批评,其实更伤学生的自尊。
表扬和批评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刻意回避表扬和批评,会使课堂显得干瘪,不丰盈;不适度的表扬和批评又会伤害学生,影响课堂效果。教师只有褒得适度,贬得科学,才能使课堂和谐、效果明显。
四、努力提升课堂品味
学科语言的活用、巧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同的学科,需要用不同的专业语言,文科教师要注意感情的抒发,理科教师则应注重理性的阐述。即使同一科也应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语言。新课程下的《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融合多门学科知识的边缘性科目,它既具有其他学科的共性特点,又独具特色。因此,《历史与社会》教学语言应该贴近学科特点。如果失去学科特色,即便语言优美,感情丰富,也许它是一堂好课,但绝对不是一堂好的《历史与社会》课。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教师育人的根本目的,而这项任务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教育性应该是《历史与社会》课堂语言运用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语言特点。《历史与社会》科教师应该把教育性的语言特点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一堂课、一学年,甚至整个初中阶段。
巧用学科知识、组织教学语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哪怕在实施批评时,只要教师使用恰当,也能起到独特的效果。例如,某教师在讲到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前让学生看书自学,有一学生转身讲话,教师马上面带微笑说“你们看,XX同学比巴黎人民还急,想要进行第一次起义了。”巧用课本知识,既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又连接课堂,一举两得。但是教师在运用学科知识时,必须科学。尤其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很多专业语言不能乱代替。例如,不能用“钱”代替经济学里的“货币”,不能用“左”、“右”,“上”、“下”代替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中的“西”、“东”、“北”、“南”等。
用好、用活学科语言,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具学科味,充分体现《历史与社会》的学科特色,提高课堂品位。课堂教学中学科语言的巧用、妙用,更能体现教师的专业功底,赢取学生的崇拜和尊敬,提高课堂效率。
一言以蔽之,优美的教学语言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实至关重要,如何运用优美语言组织教学从来都是一门大学问。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刻苦钻研、勤于思考、注重积累,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就能合理、科学地运用教学语言。那么,我们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必将有大的发展和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玉芹.《历史与社会》课改中教学方法的转变[J].试教通讯·历史与社会,2003(10-11).
[2]武文.历史与社会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许伟泽.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若干反思[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