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列夫·托尔斯泰去世前的15年间,年轻的钢琴家亚·鲍·戈登维瑟成了作家家中的常客,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托尔斯泰的交往对钢琴家人格的形成、道德水平的提高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作家去世后,戈登维瑟出版了两卷本回忆录《在托尔斯泰身边》,并在自己的故居博物馆中展示了大量与作家相关的文件、照片及纪念品等,时至今日诉说着两人的忘年之交,延续着伟大作家的精神遗产。
关键词:亚·戈登维瑟;列夫·托尔斯泰;故居博物馆;精神交流
2015年为俄罗斯(苏联)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及文艺活动家亚历山大·鲍里斯维奇·戈登维瑟(AлeKcaHдp BopиCOBич голbдеHBей3ep,1875-1961)诞辰140周年,也是其故居博物馆成立60周年。这个坐落于莫斯科特维尔街心花园与特维尔大街交汇处的一栋不起眼的灰白色居民楼之中的故居博物馆有两大鲜明的特色:首先,它是在主人在世时亲白成立的。1955年,戈登维瑟把白己的所有藏书、乐谱及艺术珍品全部捐给了国家。其次,在故居的许多角落都能找到大文豪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身影。
亚·鲍·戈登维瑟于1875年3月10日(俄历2月26日)出生于现摩尔多瓦的首都基希纳乌的律师家庭。受对音乐颇有造诣的母亲瓦尔瓦拉·彼得罗夫娜的影响,他在5岁时便开始弹奏钢琴。1883年,在举家搬到莫斯科后,戈登维瑟开始正式接受音乐教育,师从瓦·帕·普罗昆宁 (васиHлийaBлOBичпpOKyHиH)——著名的俄国民间歌曲搜集者、鲁宾斯坦和柴可夫斯基的学生。1889年秋,戈登维瑟被莫斯科音乐学院(即现在的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录取。在为期八年的学习中,与柴可夫斯基、塔涅耶夫、鲁宾斯坦、阿连斯基等大师的交流以及与同窗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梅特纳、卡托瓦等人的切磋塑造了这位未来钢琴家的艺术观,赋予了他作为艺术家和教育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白1896年11月28日举办第一场独奏会起,戈登维瑟开始了长达60年的演奏生涯,直至1956年的5月9日的最后一场独奏会。
戈登维瑟音乐生涯的另一个主要部分为教学。他从15岁时便开始了钢琴私教。自1906年被母校莫斯科音乐学院聘用后,作为俄国钢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戈登维瑟在55年的时光里培养了无数享誉海内外的钢琴家,如萨缪尔·费因伯格(C.E.фeйHбepr)、格里高利·金兹伯格(г.P.гиH-3бypr)、拉扎尔·贝尔曼(л.H. BepMaH)、德米特里·巴士基洛夫(д.A. BaшKиpOB)等。除此之外,他还为儿童音乐教育、音乐在民众生活中的普及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895年12月4日,戈登维瑟在莫斯科的一场四重奏音乐会上第一次见到了列夫·托尔斯泰。钢琴家在音乐会节目单的下方写道:“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夜晚之一。除了听到对贝多芬四重奏的无与伦比的诠释,我还有幸见到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最伟大的小说家、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由戈登维瑟本人加粗)——列夫·托尔斯泰。”(гo лbдeHBeй3ep,липKиHa 1989:14)
随后的1896年1月,初出茅庐的钢琴家受到当时莫斯科知名女歌手的引荐,第一次来到托尔斯泰的家中演奏钢琴。戈登维瑟认为,能够演奏乐器、唱歌或朗诵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不幸的,因为这会成为他和人们进行直接交流的障碍。人们会请他演奏、唱歌或进行诗朗诵,却不会去和他真正地交流、去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然而在托尔斯泰的家中,年轻的钢琴家却得以和大文豪一对一地交谈。
戈登维瑟在自己的回忆录《在托尔斯泰身边》(“Bбли3и TOлCTOгO》)一书中把这场交谈详细地记录了下来。演出结束后,当20岁的他不知所措地站在客厅中央时,列夫·托尔斯泰来到了他的身旁,轻松地和他开始了交谈。
“‘您最喜爱哪位作曲家?’
‘贝多芬。’我回答道。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注视着我的眼睛,用低声的、仿佛是怀疑的口吻问道:
‘这是真的吗?’
好像我是人云亦云一样。可是我是认真的。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谈道,肖邦应该算是他最喜欢的作曲家。他说:
‘据我的个人经验所知,在任何艺术中都很难避免两个极端:庸俗和矫揉造作。比如我钟爱的莫扎特有时就会陷入庸俗,但之后却又能达到无与伦比的高度。舒曼的缺点就是矫揉造作。在这两个缺点中,矫揉造作比庸俗还要可怕,因为它更难克服。肖邦的伟大就在于,他再简单的作品也不庸俗,再复杂的作品也不矫揉造作。”’(гoлbдeHBeй3ep 2002:7~8)
戈登维瑟在1896年1月20日的日记中写到:“对我而言,这一天也许会成为一生中最幸福、最有意义的一天:我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家中度过了一个夜晚!……”(гOлbдeHBeй3ep,липKиHa1989:8)从那以后,钢琴家成了大文豪家里的常客,经常拜访他在图拉和莫斯科的家。他时常和曾经的老师塔涅耶夫表演四手联弹,也和小提琴家们一起为托尔斯泰的家庭宴会进行演奏。托尔斯泰非常信任这个有天赋的钢琴家,时常会向他敞开心扉,分享白己内心的想法、感受和烦恼。在托尔斯泰去世前的近十五年间的时光里,戈登维瑟逐渐成了大文豪身边最亲近的那圈人之一,搜集了很多与作家相关的珍贵文件、照片及纪念物品,这也是人们在其故居博物馆中能够看到大量托尔斯泰元素的由来。
1910年11月2日,在得知托尔斯泰从雅斯纳雅·伯利亚纳离家出走,因病停留在了阿斯塔波沃车站后,戈登维瑟连夜赶到了那里。
他在11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
“我是第一个被叫去的。屋子里很昏暗……起初连列·尼的脸也看不清楚。我走到他的身旁,弯下腰,亲吻了他那尚还有力的、对我而言无比熟悉的大手……
列·尼沉默不语。看来他很激动。随后,他用微弱的,勉强能听见的声音打破了沉寂,问道: ‘您怎么来了?’
‘我得知您生病了,就过来了。’
‘怎么知道的?’
‘从报纸上。所有人都在报道您的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我和德米特里·瓦西里耶维奇一起来的。’
‘啊!我并不知道。’
又是一阵沉默。
‘您为什么放弃了音乐会?(因为要去阿斯塔波沃车站,我把原本安排在11月4日的莫斯科的音乐会给取消了。应该是有人把这件事告诉给了列·尼。)’
‘我过来见您,列夫·尼古拉耶维奇。’
‘当一个农民在耕地的时候,纵使是他的父亲在生死线上徘徊……他也不会放弃他的那片土地。对您来说,音乐会就是您的土地,您应该去耕耘……’”(гoльдHBeй3ep 2002:616~617)
作家生前的最后一刻在戈登维瑟的回忆录《在托尔斯泰身边》中有详细的描述。在托尔斯泰去世后,戈登维瑟和他的家人一起为他更衣、入棺。作为答谢,家人把在出走的路上陪伴托尔斯泰的腰带、拐杖和钢笔送给了钢琴家。在作家下葬的那一天,家人还把托尔斯泰80寿辰收到的礼物——黑色的卷笔刀送给了戈登维瑟留作纪念。
在托尔斯泰去世后的五十余年里,戈登维瑟并没有放弃与大文豪的精神交流。他于1922,1923年先后出版了两卷本回忆录《在托尔斯泰身边》。其中不仅记录了托尔斯泰对当时最尖锐的社会、文学、哲学问题的看法,还有作家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片段、夫人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和小女儿亚历山德拉的争论以及来到雅斯纳雅·伯利亚纳的形形色色的拜访者的趣闻轶事。20世纪50年代,在建立个人的故居博物馆时,戈登维瑟要求一定要腾出专门的空间来展示与托尔斯泰有关的展品。
最主要的展品集中摆放在大客厅的落地柜中。除了上述的腰带、拐杖、钢笔和卷笔刀外,带有蓝边的白色陶瓷杯是托尔斯泰在戈登维瑟的别墅中喝茶时用过的,之后这个茶杯变成了全家的宝物,再也没有人用过它。托尔斯泰亲手用纸折出来的日本公鸡(即千纸鹤)也被钢琴家小心翼翼地珍藏了起来。关于这个日本公鸡还有一段佳话,戈登维瑟在白己的回忆录中对此也有所记录:有一次戈登维瑟在路上碰到了托尔斯泰。作家邀请他一起坐有轨马车,二人买了票后坐到了马车上。托尔斯泰拿起手上的车票,轻而易举地折出了一个日本公鸡。拉动公鸡的尾巴,它还能挥动翅膀。这时检票员来到了他们的车厢,开始检票。托尔斯泰笑容可掬地向检票员展示了用车票做的公鸡,拉了拉它的尾巴。然而一本正经的检票员拿过这个公鸡,把它拆开,核对了号码,随后就把它撕掉了。托尔斯泰看了看戈登维瑟,说道:“你瞧,就这么把我们的小公鸡给毁了……”(гoлбдeHBeй3ep 2002:9)
1911年,托尔斯泰曾经的秘书切尔特科夫把一套英国制造的国际象棋棋盘送给了戈登维瑟。在作家生前,他和戈登维瑟用这个棋盘下了多达700回的象棋。此外,在大客厅的一个书架中还摆放着戈登维瑟收藏的出版于1928~1958年的90卷本托尔斯泰全集。
走进戈登维瑟的书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橡木书桌,正是在这里钢琴家度过了大部分的时光,用来写作和思考。而书桌上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穿着农民的衣服、把双手插进腰带里的托尔斯泰的全身铜像。另有一个作家头像的白色浮雕。书桌上摆放着戈登维瑟在去世之前读过的一本书,正是托尔斯泰编纂的《一日一善》(“KpyгчTeHия”),这是作家搜集的全世界各民族的智者箴言集(有些部分是托尔斯泰本人所写),书中将一年365天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章节。翻开的书本上放着铁制的书签,上面同样雕刻着托尔斯泰的头像。书房的墙壁是用诸多照片和绘画来装饰的,其中包括托尔斯泰、作家的夫人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作家的秘书切尔特科夫等人,上面都有写给戈登维瑟的亲笔落款。除此之外,在故居博物馆的每一个房间里都能找到与托尔斯泰有关的书信、相片、剪报、铜像等,不一而足,诉说着二人的友谊,延续着伟大作家的精神遗产。
与大文豪的交往对钢琴家的道德水平、思想觉悟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托尔斯泰在给他的最后一封信中写到:“亲爱的亚历山大·鲍里斯维奇,是音乐让你我紧密相连,我非常珍惜与您的交往。”戈登维瑟在白己的日记中也写到:“如果没有和托尔斯泰的近距离接触,就不会有今天的我。”(гoльдeHBeй3ep,липKиHa 1989:8)戈登维瑟经常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课堂上提到列夫·托尔斯泰。他的学生拉扎尔·贝尔曼在自己的文章《我的老师——亚历山大·戈登维瑟》中写到了这样一个片段:戈登维瑟不喜欢人们在演奏时过多地使用手势和肢体语言。为此,他经常给学生们讲托尔斯泰学习骑马的案例。众所周知,托尔斯泰到耄耋之年都是一名出色的骑手。而据戈登维瑟所言,年轻时的托尔斯泰却骑得非常糟糕。只有当他学会了把白己的肢体和马的动作完全协调起来,仿佛和马合为一体时,他才得以完全驾驭他的座驾。戈登维瑟说道,演奏家也要和骑手一样,学会将白己的肢体完完全全地和正在弹奏的音乐融为一体。(BepMaH 2014:218)
戈登维瑟认为,“艺术——无论是诗歌、音乐还是绘画,都会让人变得更加纯净、美好和高尚,哪怕只有片刻”。(гOлbдeHBeй3ep,липKиHa 1989:16)坦荡的胸襟、对乐理的真诚、永远想要和听众“交流”那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钢琴家的这些品质无不受到了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继而也影响了他对学生的培养理念。1961年,戈登维瑟重新温习了托尔斯泰的《一日一善》。11月26日的早上,他读了这一天的箴言——“要害怕和远离那个对心灵有害的社会,但要珍惜和寻找令人美好的交往”。据考证,这是由托尔斯泰本人所写。(гoлbдeHBeй3ep,липKиHa1989:20)那天傍晚,戈登维瑟因心脏病的突然发作而与世长辞。钢琴家与大文豪的友谊可谓是这句箴言的最好佐证。这段非同寻常忘年之交至今仍然感动无数参观戈登维瑟故居博物馆的人们。
关键词:亚·戈登维瑟;列夫·托尔斯泰;故居博物馆;精神交流
2015年为俄罗斯(苏联)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及文艺活动家亚历山大·鲍里斯维奇·戈登维瑟(AлeKcaHдp BopиCOBич голbдеHBей3ep,1875-1961)诞辰140周年,也是其故居博物馆成立60周年。这个坐落于莫斯科特维尔街心花园与特维尔大街交汇处的一栋不起眼的灰白色居民楼之中的故居博物馆有两大鲜明的特色:首先,它是在主人在世时亲白成立的。1955年,戈登维瑟把白己的所有藏书、乐谱及艺术珍品全部捐给了国家。其次,在故居的许多角落都能找到大文豪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身影。
亚·鲍·戈登维瑟于1875年3月10日(俄历2月26日)出生于现摩尔多瓦的首都基希纳乌的律师家庭。受对音乐颇有造诣的母亲瓦尔瓦拉·彼得罗夫娜的影响,他在5岁时便开始弹奏钢琴。1883年,在举家搬到莫斯科后,戈登维瑟开始正式接受音乐教育,师从瓦·帕·普罗昆宁 (васиHлийaBлOBичпpOKyHиH)——著名的俄国民间歌曲搜集者、鲁宾斯坦和柴可夫斯基的学生。1889年秋,戈登维瑟被莫斯科音乐学院(即现在的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录取。在为期八年的学习中,与柴可夫斯基、塔涅耶夫、鲁宾斯坦、阿连斯基等大师的交流以及与同窗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梅特纳、卡托瓦等人的切磋塑造了这位未来钢琴家的艺术观,赋予了他作为艺术家和教育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白1896年11月28日举办第一场独奏会起,戈登维瑟开始了长达60年的演奏生涯,直至1956年的5月9日的最后一场独奏会。
戈登维瑟音乐生涯的另一个主要部分为教学。他从15岁时便开始了钢琴私教。自1906年被母校莫斯科音乐学院聘用后,作为俄国钢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戈登维瑟在55年的时光里培养了无数享誉海内外的钢琴家,如萨缪尔·费因伯格(C.E.фeйHбepr)、格里高利·金兹伯格(г.P.гиH-3бypr)、拉扎尔·贝尔曼(л.H. BepMaH)、德米特里·巴士基洛夫(д.A. BaшKиpOB)等。除此之外,他还为儿童音乐教育、音乐在民众生活中的普及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895年12月4日,戈登维瑟在莫斯科的一场四重奏音乐会上第一次见到了列夫·托尔斯泰。钢琴家在音乐会节目单的下方写道:“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夜晚之一。除了听到对贝多芬四重奏的无与伦比的诠释,我还有幸见到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最伟大的小说家、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由戈登维瑟本人加粗)——列夫·托尔斯泰。”(гo лbдeHBeй3ep,липKиHa 1989:14)
随后的1896年1月,初出茅庐的钢琴家受到当时莫斯科知名女歌手的引荐,第一次来到托尔斯泰的家中演奏钢琴。戈登维瑟认为,能够演奏乐器、唱歌或朗诵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不幸的,因为这会成为他和人们进行直接交流的障碍。人们会请他演奏、唱歌或进行诗朗诵,却不会去和他真正地交流、去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然而在托尔斯泰的家中,年轻的钢琴家却得以和大文豪一对一地交谈。
戈登维瑟在自己的回忆录《在托尔斯泰身边》(“Bбли3и TOлCTOгO》)一书中把这场交谈详细地记录了下来。演出结束后,当20岁的他不知所措地站在客厅中央时,列夫·托尔斯泰来到了他的身旁,轻松地和他开始了交谈。
“‘您最喜爱哪位作曲家?’
‘贝多芬。’我回答道。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注视着我的眼睛,用低声的、仿佛是怀疑的口吻问道:
‘这是真的吗?’
好像我是人云亦云一样。可是我是认真的。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谈道,肖邦应该算是他最喜欢的作曲家。他说:
‘据我的个人经验所知,在任何艺术中都很难避免两个极端:庸俗和矫揉造作。比如我钟爱的莫扎特有时就会陷入庸俗,但之后却又能达到无与伦比的高度。舒曼的缺点就是矫揉造作。在这两个缺点中,矫揉造作比庸俗还要可怕,因为它更难克服。肖邦的伟大就在于,他再简单的作品也不庸俗,再复杂的作品也不矫揉造作。”’(гoлbдeHBeй3ep 2002:7~8)
戈登维瑟在1896年1月20日的日记中写到:“对我而言,这一天也许会成为一生中最幸福、最有意义的一天:我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家中度过了一个夜晚!……”(гOлbдeHBeй3ep,липKиHa1989:8)从那以后,钢琴家成了大文豪家里的常客,经常拜访他在图拉和莫斯科的家。他时常和曾经的老师塔涅耶夫表演四手联弹,也和小提琴家们一起为托尔斯泰的家庭宴会进行演奏。托尔斯泰非常信任这个有天赋的钢琴家,时常会向他敞开心扉,分享白己内心的想法、感受和烦恼。在托尔斯泰去世前的近十五年间的时光里,戈登维瑟逐渐成了大文豪身边最亲近的那圈人之一,搜集了很多与作家相关的珍贵文件、照片及纪念物品,这也是人们在其故居博物馆中能够看到大量托尔斯泰元素的由来。
1910年11月2日,在得知托尔斯泰从雅斯纳雅·伯利亚纳离家出走,因病停留在了阿斯塔波沃车站后,戈登维瑟连夜赶到了那里。
他在11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
“我是第一个被叫去的。屋子里很昏暗……起初连列·尼的脸也看不清楚。我走到他的身旁,弯下腰,亲吻了他那尚还有力的、对我而言无比熟悉的大手……
列·尼沉默不语。看来他很激动。随后,他用微弱的,勉强能听见的声音打破了沉寂,问道: ‘您怎么来了?’
‘我得知您生病了,就过来了。’
‘怎么知道的?’
‘从报纸上。所有人都在报道您的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我和德米特里·瓦西里耶维奇一起来的。’
‘啊!我并不知道。’
又是一阵沉默。
‘您为什么放弃了音乐会?(因为要去阿斯塔波沃车站,我把原本安排在11月4日的莫斯科的音乐会给取消了。应该是有人把这件事告诉给了列·尼。)’
‘我过来见您,列夫·尼古拉耶维奇。’
‘当一个农民在耕地的时候,纵使是他的父亲在生死线上徘徊……他也不会放弃他的那片土地。对您来说,音乐会就是您的土地,您应该去耕耘……’”(гoльдHBeй3ep 2002:616~617)
作家生前的最后一刻在戈登维瑟的回忆录《在托尔斯泰身边》中有详细的描述。在托尔斯泰去世后,戈登维瑟和他的家人一起为他更衣、入棺。作为答谢,家人把在出走的路上陪伴托尔斯泰的腰带、拐杖和钢笔送给了钢琴家。在作家下葬的那一天,家人还把托尔斯泰80寿辰收到的礼物——黑色的卷笔刀送给了戈登维瑟留作纪念。
在托尔斯泰去世后的五十余年里,戈登维瑟并没有放弃与大文豪的精神交流。他于1922,1923年先后出版了两卷本回忆录《在托尔斯泰身边》。其中不仅记录了托尔斯泰对当时最尖锐的社会、文学、哲学问题的看法,还有作家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片段、夫人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和小女儿亚历山德拉的争论以及来到雅斯纳雅·伯利亚纳的形形色色的拜访者的趣闻轶事。20世纪50年代,在建立个人的故居博物馆时,戈登维瑟要求一定要腾出专门的空间来展示与托尔斯泰有关的展品。
最主要的展品集中摆放在大客厅的落地柜中。除了上述的腰带、拐杖、钢笔和卷笔刀外,带有蓝边的白色陶瓷杯是托尔斯泰在戈登维瑟的别墅中喝茶时用过的,之后这个茶杯变成了全家的宝物,再也没有人用过它。托尔斯泰亲手用纸折出来的日本公鸡(即千纸鹤)也被钢琴家小心翼翼地珍藏了起来。关于这个日本公鸡还有一段佳话,戈登维瑟在白己的回忆录中对此也有所记录:有一次戈登维瑟在路上碰到了托尔斯泰。作家邀请他一起坐有轨马车,二人买了票后坐到了马车上。托尔斯泰拿起手上的车票,轻而易举地折出了一个日本公鸡。拉动公鸡的尾巴,它还能挥动翅膀。这时检票员来到了他们的车厢,开始检票。托尔斯泰笑容可掬地向检票员展示了用车票做的公鸡,拉了拉它的尾巴。然而一本正经的检票员拿过这个公鸡,把它拆开,核对了号码,随后就把它撕掉了。托尔斯泰看了看戈登维瑟,说道:“你瞧,就这么把我们的小公鸡给毁了……”(гoлбдeHBeй3ep 2002:9)
1911年,托尔斯泰曾经的秘书切尔特科夫把一套英国制造的国际象棋棋盘送给了戈登维瑟。在作家生前,他和戈登维瑟用这个棋盘下了多达700回的象棋。此外,在大客厅的一个书架中还摆放着戈登维瑟收藏的出版于1928~1958年的90卷本托尔斯泰全集。
走进戈登维瑟的书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橡木书桌,正是在这里钢琴家度过了大部分的时光,用来写作和思考。而书桌上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穿着农民的衣服、把双手插进腰带里的托尔斯泰的全身铜像。另有一个作家头像的白色浮雕。书桌上摆放着戈登维瑟在去世之前读过的一本书,正是托尔斯泰编纂的《一日一善》(“KpyгчTeHия”),这是作家搜集的全世界各民族的智者箴言集(有些部分是托尔斯泰本人所写),书中将一年365天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章节。翻开的书本上放着铁制的书签,上面同样雕刻着托尔斯泰的头像。书房的墙壁是用诸多照片和绘画来装饰的,其中包括托尔斯泰、作家的夫人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作家的秘书切尔特科夫等人,上面都有写给戈登维瑟的亲笔落款。除此之外,在故居博物馆的每一个房间里都能找到与托尔斯泰有关的书信、相片、剪报、铜像等,不一而足,诉说着二人的友谊,延续着伟大作家的精神遗产。
与大文豪的交往对钢琴家的道德水平、思想觉悟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托尔斯泰在给他的最后一封信中写到:“亲爱的亚历山大·鲍里斯维奇,是音乐让你我紧密相连,我非常珍惜与您的交往。”戈登维瑟在白己的日记中也写到:“如果没有和托尔斯泰的近距离接触,就不会有今天的我。”(гoльдeHBeй3ep,липKиHa 1989:8)戈登维瑟经常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课堂上提到列夫·托尔斯泰。他的学生拉扎尔·贝尔曼在自己的文章《我的老师——亚历山大·戈登维瑟》中写到了这样一个片段:戈登维瑟不喜欢人们在演奏时过多地使用手势和肢体语言。为此,他经常给学生们讲托尔斯泰学习骑马的案例。众所周知,托尔斯泰到耄耋之年都是一名出色的骑手。而据戈登维瑟所言,年轻时的托尔斯泰却骑得非常糟糕。只有当他学会了把白己的肢体和马的动作完全协调起来,仿佛和马合为一体时,他才得以完全驾驭他的座驾。戈登维瑟说道,演奏家也要和骑手一样,学会将白己的肢体完完全全地和正在弹奏的音乐融为一体。(BepMaH 2014:218)
戈登维瑟认为,“艺术——无论是诗歌、音乐还是绘画,都会让人变得更加纯净、美好和高尚,哪怕只有片刻”。(гOлbдeHBeй3ep,липKиHa 1989:16)坦荡的胸襟、对乐理的真诚、永远想要和听众“交流”那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钢琴家的这些品质无不受到了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继而也影响了他对学生的培养理念。1961年,戈登维瑟重新温习了托尔斯泰的《一日一善》。11月26日的早上,他读了这一天的箴言——“要害怕和远离那个对心灵有害的社会,但要珍惜和寻找令人美好的交往”。据考证,这是由托尔斯泰本人所写。(гoлbдeHBeй3ep,липKиHa1989:20)那天傍晚,戈登维瑟因心脏病的突然发作而与世长辞。钢琴家与大文豪的友谊可谓是这句箴言的最好佐证。这段非同寻常忘年之交至今仍然感动无数参观戈登维瑟故居博物馆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