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现状、中职药剂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方面,阐述了中职药剂专业教学如何对接卫生专业技术考试要求,实施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卫生专业技术考试 中职药剂专业教学改革 岗位需求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提出中职药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医药商业、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强调专业人才培养要面向行业发展,适应岗位需求。从2001年开始,我国开展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凡是具有医学及相应专业中专以上学历,从事相关职务达到一定年限的药学工作者,均可申请参加相应级别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可以衡量药剂专业工作者的知识与能力,适应不同层次专业岗位的需求,为专业教学与岗位需求之间架起了桥梁。当前,传统的中职药剂专业教育已明显滞后于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医药行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导致中职学校培养的药学人才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越来越大。如何充分发挥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行业标准的作用,使中职药剂专业教学与卫生专业技术考试要求成功接轨,真正培养适应我国医药事业飞速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值得药剂专业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从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的现状、中等职业药剂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可采取的解决办法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的现状
1.相关的法律法规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45号)规定:开办药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必须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
200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60号)规定: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配备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配备经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直接设置的县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组织考核合格的业务人员。医疗机构审核和调配处方的药剂人员必须是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2007年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取得药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2.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现状
为了适应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原人事部、卫生部于2000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通知》(人发[2000]114号)、《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卫人发[2000]462号)和《关于印发预防医学、全科医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卫人发[2000]164号)三个文件。根据以上的文件精神,2001年始全国开展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药剂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通过考试,方能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已具备担任相应专业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的水平和能力。
药学类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科目包括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和医院药事管理),专业知识(药理学和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与专业实践能力,考试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基础知识为例,涵盖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及药物分析等七门课程。由于各种原因,药学工作者的学历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所以历年的合格率都不高。据报道,近年来考试合格率均为50%左右,且考试合格率与考试人员的学历呈正相关。
二、中职药剂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分类过细,种类繁多
当前,中职药剂专业教学暂时还未对应“工作过程”形成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体系,仍按学科设置,追求和维护本学科理论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课程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不能有效对接岗位工作任务,阻碍学生发展整体性思维,使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中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
同时,专业知识、见习和实习实践时间都因整个教学周期较短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直接导致学生专业知识薄弱,综合技能和综合知识欠缺,在卫生专业技术考试中缺乏优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
2.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
目前,药剂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仍然以化学课程为主。如中职药剂专业化学课程的设置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及药剂学等主要课程,再加上医学相关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等课程开设较少,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匮乏,无法适应临床药学及卫生专业技术考试对临床知识的高要求。
3.师资队伍的继续教育滞后
对于中职中专药剂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就业岗位涵盖医药商业、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等多个领域、多个岗位,“一专多能”是最终培养目的。这就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十分了解行业的运作情况,遵循有效的教学规律。
目前,中职药剂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在编写时没有兼顾卫生专业技术考试要求,如何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找到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结合点,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深入指导学生,是每个中职教师面临的挑战。因此,中职药剂专业教师必须重视和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深刻理解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适应医药行业不断变革的岗位需求,调整知识结构,更新自身知识,不然就会落后于时代。当前,大多数中职药剂专业教师的学历停留在本科层次,年龄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现象,同时又缺乏实际操作人才,师资培训不到位,使得教师难以高水平地带教学生,也束缚了学校药剂专业教学的发展。 4.总体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药学人员培养的规模和深度都有了较快发展。目前,国内拥有药学院(系)的高等院校已有近百所,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约有两百多个,设有药剂专业的中职院校有一百二十余所,每年招生人数超过百万。招生规模的扩大,用人单位门槛的提高,使得药剂专业毕业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挑战。
三、中职药剂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1.优化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模式
中职药剂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中职药学毕业生的主要问题就是基础薄弱,卫生专业技术考试通过率低,这也是医院用人单位较少录用中职药学毕业生的原因。随着国内外临床药学学科的迅速发展,医院药师将参与药物临床治疗的全过程,与临床医生、护士组成药物治疗团队,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为患者提供直接的用药指导语用药教育,这都需要药学毕业生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所以中职药剂专业教学也相应地调整了医学学科与药学学科,适当地增设了医学相关课程和制药工程等相关课程,以适应当前医药学的发展,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药品生产企业的需求。
2.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职业能力
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监督等工作,所以教师要加强教学体系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突出药学管理法规的重要性,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与渗透。如把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等学科的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同时增加药物治疗学的课程的教学,既满足毕业生将来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的需要,又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职业需求。
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增强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优化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考试,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争当“双师型”教师,强化新信息、新技术的搜集和学习能力,真正做到教学与考试同步发展。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药剂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必须围绕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的特点,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课程设置体系,同时密切关注国家关于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的相关规定,及时调整课程体系,扩大师生的知识面,以适应卫生专业技术考试和今后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晓伟.新形势下中职药学教学模式浅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13).
[2]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J].中国药师,2002,(10).
[3]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2).
[4]徐喜林,王巧琳,张倩.药剂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药剂专业教学,2011,(5).
(作者单位:涂丽华 南昌市卫生学校药学教研室;虞 佳 南昌市第一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卫生专业技术考试 中职药剂专业教学改革 岗位需求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提出中职药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医药商业、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强调专业人才培养要面向行业发展,适应岗位需求。从2001年开始,我国开展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凡是具有医学及相应专业中专以上学历,从事相关职务达到一定年限的药学工作者,均可申请参加相应级别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可以衡量药剂专业工作者的知识与能力,适应不同层次专业岗位的需求,为专业教学与岗位需求之间架起了桥梁。当前,传统的中职药剂专业教育已明显滞后于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医药行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导致中职学校培养的药学人才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越来越大。如何充分发挥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行业标准的作用,使中职药剂专业教学与卫生专业技术考试要求成功接轨,真正培养适应我国医药事业飞速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值得药剂专业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从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的现状、中等职业药剂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可采取的解决办法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的现状
1.相关的法律法规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45号)规定:开办药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必须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
200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60号)规定: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配备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配备经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直接设置的县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组织考核合格的业务人员。医疗机构审核和调配处方的药剂人员必须是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2007年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取得药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2.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现状
为了适应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原人事部、卫生部于2000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通知》(人发[2000]114号)、《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卫人发[2000]462号)和《关于印发预防医学、全科医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卫人发[2000]164号)三个文件。根据以上的文件精神,2001年始全国开展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药剂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通过考试,方能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已具备担任相应专业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的水平和能力。
药学类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科目包括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和医院药事管理),专业知识(药理学和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与专业实践能力,考试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基础知识为例,涵盖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及药物分析等七门课程。由于各种原因,药学工作者的学历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所以历年的合格率都不高。据报道,近年来考试合格率均为50%左右,且考试合格率与考试人员的学历呈正相关。
二、中职药剂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分类过细,种类繁多
当前,中职药剂专业教学暂时还未对应“工作过程”形成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体系,仍按学科设置,追求和维护本学科理论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课程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不能有效对接岗位工作任务,阻碍学生发展整体性思维,使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中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
同时,专业知识、见习和实习实践时间都因整个教学周期较短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直接导致学生专业知识薄弱,综合技能和综合知识欠缺,在卫生专业技术考试中缺乏优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
2.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
目前,药剂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仍然以化学课程为主。如中职药剂专业化学课程的设置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及药剂学等主要课程,再加上医学相关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等课程开设较少,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匮乏,无法适应临床药学及卫生专业技术考试对临床知识的高要求。
3.师资队伍的继续教育滞后
对于中职中专药剂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就业岗位涵盖医药商业、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等多个领域、多个岗位,“一专多能”是最终培养目的。这就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十分了解行业的运作情况,遵循有效的教学规律。
目前,中职药剂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在编写时没有兼顾卫生专业技术考试要求,如何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找到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结合点,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深入指导学生,是每个中职教师面临的挑战。因此,中职药剂专业教师必须重视和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深刻理解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适应医药行业不断变革的岗位需求,调整知识结构,更新自身知识,不然就会落后于时代。当前,大多数中职药剂专业教师的学历停留在本科层次,年龄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现象,同时又缺乏实际操作人才,师资培训不到位,使得教师难以高水平地带教学生,也束缚了学校药剂专业教学的发展。 4.总体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药学人员培养的规模和深度都有了较快发展。目前,国内拥有药学院(系)的高等院校已有近百所,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约有两百多个,设有药剂专业的中职院校有一百二十余所,每年招生人数超过百万。招生规模的扩大,用人单位门槛的提高,使得药剂专业毕业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挑战。
三、中职药剂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1.优化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模式
中职药剂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中职药学毕业生的主要问题就是基础薄弱,卫生专业技术考试通过率低,这也是医院用人单位较少录用中职药学毕业生的原因。随着国内外临床药学学科的迅速发展,医院药师将参与药物临床治疗的全过程,与临床医生、护士组成药物治疗团队,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为患者提供直接的用药指导语用药教育,这都需要药学毕业生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所以中职药剂专业教学也相应地调整了医学学科与药学学科,适当地增设了医学相关课程和制药工程等相关课程,以适应当前医药学的发展,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药品生产企业的需求。
2.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职业能力
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监督等工作,所以教师要加强教学体系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突出药学管理法规的重要性,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与渗透。如把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等学科的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同时增加药物治疗学的课程的教学,既满足毕业生将来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的需要,又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职业需求。
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增强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优化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考试,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争当“双师型”教师,强化新信息、新技术的搜集和学习能力,真正做到教学与考试同步发展。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药剂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必须围绕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的特点,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课程设置体系,同时密切关注国家关于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的相关规定,及时调整课程体系,扩大师生的知识面,以适应卫生专业技术考试和今后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晓伟.新形势下中职药学教学模式浅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13).
[2]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J].中国药师,2002,(10).
[3]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2).
[4]徐喜林,王巧琳,张倩.药剂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药剂专业教学,2011,(5).
(作者单位:涂丽华 南昌市卫生学校药学教研室;虞 佳 南昌市第一医院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