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理论的高职专业群共享课程建设的探讨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54997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专业群建设是高职教育继高职示范校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后的又一大重大举措。高职专业群建设需要高职院校进行自我分析诊断,专业进行合理有效的重构,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而专业群的共享课程的建设在专业群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对接,为实现专业群建设的融合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出发,以我校“应用外语服务专业群”共享资源课程建设为例对高职专业群共享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协同理论;高职专业群;共享课程
  高职专业群建设正在全国各大高职院校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它是高职教育继高职示范校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后的又一大重大举措。高职专业群建设是为了解决高职院校专业规模发展与教学资源供应等方面之间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加强各专业门类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专业群核心课程的建设就是促进各专业之间联系的纽带之一。协同理论为专业群共享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很好地理论依据,指导共享课程建设正确的方向。
  1 协同理论概述
  “协同论”(synergetics)亦称“协同学”,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提出。他认为,属性不同的千差万别的各大系统间存在着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的关系。而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整体协同效应或集体协同效应会使整个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协同论具有普适性特征,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已经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应用成果。我校专业群课程建设体系中,能够通过协同论去探求专业群各专业的“客观”性质。核心课程《跨文化交际》的建设就充分体现了协同论的内涵。
  2 专业群共享核心课程
  我校应用外语服务专业群包含了商务英语专业、商务日语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方向,韩语方向)、空中乘务专业(英语方向)和应用英语专业(幼儿教育)等五个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我们力争构建一个“多元面向、基础相通、聚焦素能、资源共享”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尽管已在商务英语、旅游管理、应用英语等专业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但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分散,缺乏体系化。《跨文化交际》核心共享课的建设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基于协同理论,围绕应用外语服务各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通用能力,按照应用外语服务专业群基础相通的原则,以网络学习空间为平台,《跨文化交际》这门专业群共享核心课程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跨文化交际技巧,和跨文化交际素养。
  3 协同理论在专业群共享核心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3.1 教学内容的协同
  《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包含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交际技巧和交际素质。由于本专业群涉及到了英语,日语和韩语三门语言。这些语言所在国家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人们思维方式和世界观、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必须兼顾各个方面。除了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原则外,还需考虑把各英语国家,日本和韩国的相关的知识点都要纳入进来,在分别阐述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们之间,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以及中国人与韩国人之间的交际技巧、方法和注意事项基础上,把各种技巧和方法有机融合和互通,形成和谐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体系,彼此影响和相互作用,促进各专业学生有效地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巧,具备跨文化交际素质,更好进行现代涉外服务。
  3.2 课程建设人员的协同
  《跨文化交际》共享课程涉及了三门语言和和六个专业,参与课程建设的人员至少要保证教授英语,日语和韩语的教师共同参与,组成一个文化多元的课程建设团队。这个教师团队一起负责课程的各项建设,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协同进行微课视频录制,协作建设课程资源,统一考核标准,建设性地处理专业个体之间的差异,提出课程知识整合的建议,实施专业教学行为。这样才能保证建好的共享课程能达到建设的目的,让专业群各专业的学生都能从课程的学习中受益。
  3.3 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协同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广,教育信息化也得到了高职教育的高度关注。网络教学作为信息化教学的载体,为教师及学生的课堂教学的拓展以及在线学习提供了各种便利。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教育的新要求,严重束缚和限制了课堂教学的延展。此时,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相互协同作用为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专业群共享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必须要借助网络课程资源来弥补各专业课堂教学的不足,来协调各专业在语言上的不同的要求。传统课堂教学和现代网络资源的协同作用,满足专业群现代信息化教学的需求。
  共享课程的建设在专业群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对接,为实现专业群建设的融合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协同理论的介入,助力共享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很好地理论依据,指引了建设的正确方向,为课程的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02):161-164.
  [2]袁國玲.高校协同研究需要制度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01):66-68.
  [3]吴杨,苏竣.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系统的复杂特性及其协同机制作用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01):156-165.
  [4]杨莲娜,张庆亮.高校财经类专业协同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8):148-150
  [5]马淑霞.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结合——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浅议[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84-87.
  作者单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人类文化传递、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它是一个教学环境,又是一个文化环境,也可以称之为一座生产特殊产品的工厂。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而声誉的好坏又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等水平紧密相关。作为一名大学生,除了学习必须的公共基础知识与专业基础技能以外,还要学习和培养高尚、良好的做人素质。就“素质”而言,它涵盖了极为丰富的范畴
期刊
摘 要  现代大学图书馆是一个供公众阅读和学习的地方,这种性质的特点具有公共性特点。大学图书馆发展到如今,逐渐形成了公共性特点,公共性正逐渐成为现代大学图书馆的一种特征,如何对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公共性进行培育,让大学图书馆的公共性能够得到发扬。对此,本文就关于针对现代大学图书馆的特点,对大学图书馆的公共性应如何进行培育及培养路径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关键词】现代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培育路径;探析 
期刊
摘 要  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技术,已经正在广泛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带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应作为新的课题不断加强研究。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  1 中国互联网现状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7月发布的《第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我国上网计算机达2572万台,同
期刊
摘 要  随着时代以及社会的发展,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因此,我国高校一定要以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对创业教育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进而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毕业后更加快速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本文主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对创新高校创业教育进行分析和探索,希望给予我国教育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创业教育;分析;探索  当前,随着我国人才竞争
期刊
摘 要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高等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的教育方针,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如何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和高等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是以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坚持系统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期刊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学生学习英语已在国内迅速普及。而现在教育界主流舆论已明确认为“听障生学生可以及应该学习和正常学生所学相同的知识技能”。笔者通过八年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观察和实践,结合对听障生学习英语现状的分析,简述了听障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听障生;学习英语;问题;策略  目前国内各聋校,特别是教育水平较发达的地区,都已在日常教学课程中加入英语这门课程,
期刊
摘 要  新时代下对于大学生思政素养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诉求,至此过后,各类高校纷纷开展思政教育理念和模式创新整改活动,包括基层党团和学生干部职务内容的革新、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交互式融合等,核心动机指标便是令一些新入学的高校学生获得及时性思政教育和心理疏导,最终朝着国家要求的人才塑造方向持续过渡扭转。笔者的任务,便是集中化探讨现代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
期刊
摘 要  文章就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灌输与交流结合、显性与隐性教育相合、心灵沟通与思想互感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21世纪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当下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学生日常生活等领域的都出现了巨大的改变,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思想教学环境,直接冲击着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陈旧方法
期刊
摘 要  校园足球运动由于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及竞技性,被誉为“世界第一大运动”,中国的足球梦想根基在于青少年,虽然在校园内普及了,但发展不均衡、缓慢等问题依然存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要以兴趣为先导条件,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夯实足球运动雄厚的基础上,发现足球运动精英,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足球运动技能和水平,为国家输送优秀的足球人才。本文立足于当前足球发展状况,提出相关意见,以期對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借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长春光华学院“慈航”大学生公益联盟为例,以近年来该团队大学生志愿者及开展的活动为基础,进行调查研究、实例分析,探讨大学生志愿活动在大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素质养成中具有的积极意义。如今,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在不同的场合大放异彩,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志愿服务作为推动社会道德文明所开展的公益活动,体现了先进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发展方向,“奉献、友爱、进步、互助”的伦理特征决定它在提高大学生道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