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低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意识的黄金时期。小学美术担任着引导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教学重任,是需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好学习的一门学科。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低段美术的教学,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征,并结合生活中的各种例子,让学生们愿意投入到对美术和绘画的学习当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发现灵感;同时合理开展练习,锻炼学生绘画能力;还应拓展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段;美术教学;教学实践
对美的喜爱是学生们的天性,因此在小学低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让这一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欣赏美的能力。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就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发掘学生的天性,使小学低段的学生能够快乐地享受美术这门课的学习过程。在此,本文以小学低段的美术教学实践策略为重点,结合教学现状,从帮助学生发现灵感、锻炼学生绘画能力、培养学生美术素养这三个方面,展开了相应的研究。
一、教师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发现灵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都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同时自身的生活经验不足,因此在学习方向的把握上,就需要教师积极去进行引导。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强化他们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们乐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引导过程中,为学生传递教材中包含的相关知识,拓宽学生思考事物的思路,从而对于动笔绘画更有灵感。做好了这一步,教师之后的美术教学就能更加顺利地进行,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等。
例如,在进行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中《三个小伙伴》这一篇的教学时,教师就应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帮助学生发现美术灵感。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认识学习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这三种颜色的例子。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三种颜色进行叠涂,让学生说一说叠涂后出现了什么颜色等,教师则适时引导学生将不同颜色之间进行叠加,从而发现颜色的奥妙所在。通过这样引导教学的过程,帮助学生学习颜色的美,发现用不同颜色的画笔进行绘画的灵感。
二、合理开展练习,锻炼学生绘画能力
绘画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小学低段美术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能力,因此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值得美术教师加以重视。为此,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任务安排,在课堂上开展一定的绘画练习,可以是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绘画,也可以是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个绘画的主题,或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绘画等。在这样的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将平时学习的绘画方法进行实际运用,并在绘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培养对线条和色彩的认知等。因而,合理开展绘画练习,对小学低段的美术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在进行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中《条纹乖乖》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以“条纹”为主题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应鼓励学生们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条纹进行绘画组合,组合的方式可以是并列、交叉等等,让学生们不用拘泥于日常中见到的形式,积极进行创作。在这样的练习中,将这一节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并拓展学生们思考“条纹”这一形式的思路,丰富学生搭配颜色、线条的方式等,从而让学生的绘画能力得到提高。
三、拓展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对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是小学低段美术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除了平时对学生进行美术方面的教导,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绘画创作外,还需要将自己教学的情境加以拓展,让自己的教学方式变灵活,从而使学生们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美,简单思考一些关于美的问題等。在相应情境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对美的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进程。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对美术这门课更有兴趣,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小蝌蚪》这篇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将自己的教学情境加以拓展。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可以说出小蝌蚪的颜色或者体型特征等。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关于小蝌蚪的图片,让学生近距离地进行观察,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小蝌蚪的视频资料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美术教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具体的事物,培养起学生的美术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低段是学生学习美术、培养绘画能力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所选取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关系到学生今后对美术的认识。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任务的要求与学生的特点,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首先,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发现绘画的灵感;其次合理开展练习,锻炼学生们的绘画能力;最后拓展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等。通过实施这些教学实践策略,让学生们的美术水平得到提高,完成教师的既定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周娟.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J]. 华夏教师,2018,(18):72-73.
[2]王琴. 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7,(20):183.
关键词:小学低段;美术教学;教学实践
对美的喜爱是学生们的天性,因此在小学低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让这一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欣赏美的能力。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就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发掘学生的天性,使小学低段的学生能够快乐地享受美术这门课的学习过程。在此,本文以小学低段的美术教学实践策略为重点,结合教学现状,从帮助学生发现灵感、锻炼学生绘画能力、培养学生美术素养这三个方面,展开了相应的研究。
一、教师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发现灵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都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同时自身的生活经验不足,因此在学习方向的把握上,就需要教师积极去进行引导。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强化他们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们乐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引导过程中,为学生传递教材中包含的相关知识,拓宽学生思考事物的思路,从而对于动笔绘画更有灵感。做好了这一步,教师之后的美术教学就能更加顺利地进行,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等。
例如,在进行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中《三个小伙伴》这一篇的教学时,教师就应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帮助学生发现美术灵感。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认识学习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这三种颜色的例子。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三种颜色进行叠涂,让学生说一说叠涂后出现了什么颜色等,教师则适时引导学生将不同颜色之间进行叠加,从而发现颜色的奥妙所在。通过这样引导教学的过程,帮助学生学习颜色的美,发现用不同颜色的画笔进行绘画的灵感。
二、合理开展练习,锻炼学生绘画能力
绘画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小学低段美术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能力,因此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值得美术教师加以重视。为此,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任务安排,在课堂上开展一定的绘画练习,可以是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绘画,也可以是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个绘画的主题,或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绘画等。在这样的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将平时学习的绘画方法进行实际运用,并在绘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培养对线条和色彩的认知等。因而,合理开展绘画练习,对小学低段的美术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在进行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中《条纹乖乖》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以“条纹”为主题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应鼓励学生们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条纹进行绘画组合,组合的方式可以是并列、交叉等等,让学生们不用拘泥于日常中见到的形式,积极进行创作。在这样的练习中,将这一节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并拓展学生们思考“条纹”这一形式的思路,丰富学生搭配颜色、线条的方式等,从而让学生的绘画能力得到提高。
三、拓展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对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是小学低段美术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除了平时对学生进行美术方面的教导,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绘画创作外,还需要将自己教学的情境加以拓展,让自己的教学方式变灵活,从而使学生们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美,简单思考一些关于美的问題等。在相应情境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对美的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进程。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对美术这门课更有兴趣,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小蝌蚪》这篇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将自己的教学情境加以拓展。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可以说出小蝌蚪的颜色或者体型特征等。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关于小蝌蚪的图片,让学生近距离地进行观察,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小蝌蚪的视频资料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美术教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具体的事物,培养起学生的美术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低段是学生学习美术、培养绘画能力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所选取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关系到学生今后对美术的认识。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任务的要求与学生的特点,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首先,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发现绘画的灵感;其次合理开展练习,锻炼学生们的绘画能力;最后拓展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等。通过实施这些教学实践策略,让学生们的美术水平得到提高,完成教师的既定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周娟.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J]. 华夏教师,2018,(18):72-73.
[2]王琴. 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7,(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