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由于办学规模非常小、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质量比较低以及学校管理工作松散等原因,撤并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因其涉及人口布局、城乡关系、教育的规模效益和投资效益以及教育均衡发展等众多因素,撤并工作显得尤为复杂和棘手。如何在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前提下从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角度解决此问题,是文章需要集中讨论的。
关键词:农村微型小学;撤点并校;教育规模效益;教育投资效益;教育公平
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形成与演化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此文件奠定了当时农村地区多种形式办学、分散办学和就近入学的格局,可以说这种布局调整政策适应了当时农村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是一种从实际出发的、蕴含教育公平理念的办学策略。
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农村地区小学的布局开始向集中办学和兴办寄宿制中心小学的形式转化,以此谋求农村学校发展速度的加快和规模效益的扩大,但此时的调整政策对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真实进程不够重视,忽略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异和农村教育的困境,不利于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
2001年以后,各省陆续出台了农村学校教育布局调整的规划,进一步弱化了就近入学的理念,加快推进集中办学和寄宿制学校的兴建。一些地方政府过分追求规模效益的扩大和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甚至把推进“撤点并校”工作演化成了政绩工程,试图用“教育城镇化”来推动“人口城镇化”,严重偏离了農村学校教育布局调整的初衷。
2012年,国家适时叫停了那些盲目进行“撤点并校”的活动,重新树立了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对农村学校布局进行调整的理念,在追求办学的规模效益和投资效益的道路上,又一次加强了对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重视。
可见,农村地区教育布局的调整之路是一条不断摸索的道路,而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作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重点对象,更应从理性的角度全面探讨其撤并问题。
二、偏远农村地区微型小学撤并的原因分析
(一)办学规模非常小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民为提高自身生活水平,改善下一代的生活质量,大量地涌入城镇,处在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人们更是如此。随着落后农村地区的人们进城务工,这些地区的儿童生育率降低,随迁子女增多,极大地削减了偏远农村地区小学的生源数量。一个教学点,一名至多几名教师,几个教学班,而且大多是套班,这样规模极小的班级在偏远农村十分常见,被称作“麻雀班”。这样窘迫的办学规模和生源,相对拉高了这些学校的办学成本,加之教学质量的不理想,致使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因此,撤并是大势所趋,也是现实需要。
(二)办学条件比较差
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由于教学经费紧张,软硬件设施都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虽然国家每年按生均下拨给学校公用经费,但这些资金少,在偏远的农村地区更是难以发挥它应有的效益。在偏远的农村小学,危房、破旧的桌椅和学历偏低、老龄化的教师还依然存在。这些地区的教师窝在偏远的学校,拿着微薄的工资,缺乏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和机遇。在这种办学条件下,教师们使基本课程得以维持已实属不易,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素质教育。在某些地区孩子们的上学之路十分艰辛,令人震惊和心酸。此外,因为山高路远,午饭就由年幼的孩子们自己草草解决,在吃不好甚至是吃不饱的情况下,上好课又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三)办学质量比较低
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由于窘迫的生源、极其恶劣的办学条件和闭塞的教育信息等因素,办学质量自然较差。对于这些学校来说,有课本、有可以任教的教师就极为难得了,更何况现实常常是这些微型小学并没有能教授英语课的教师,英语课基本是缺失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得如何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而对于那些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改要求,在偏远农村地区很多教师也是一知半解,并不能将其有效实行。因此,依靠偏远地区微型小学自身的力量,已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学校管理工作松散
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大多没有设置明确的学校管理者,一名学校负责人就承担起了学校的所有管理工作。这名学校负责人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缺乏管理学校的知识,常常是凭自己的惯有经验办事,这就使得学校管理比较松散,缺乏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导致学校的教学课程的设置、作息时间的规定和教学目标的设置等有较大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一所学校的领导对这所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解决偏远落后农村地区学校管理松散的问题,需要审慎思考、从长远角度进行安排。
三、偏远农村地区微型小学撤并的理性探讨
(一)因地制宜地考量教育规模效益
规模效益本是经济学领域中的概念,它产生的实质原因是企业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使单位产品所需的生产成本降低。过去的办学模式是不论是一个教学点还是一所小学有多少学生,都要兴办一所学校,学校的基本教学设施都要制备。这样一来,相当于从整体上拉高了生均投入成本。考虑到办学的规模效益,“撤点并校”已是大势所趋。
但由于是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撤点并校”,就必須综合考量以下各种因素。第一,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撤并之后,小学生们就要到离家较远的中心小学上学,在上学途中,小学生的安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又缺少大人的陪伴,极易被不法分子侵害或沾染不良习气;农村道路比较狭窄,摩托车较多,在很多学生聚集的地方并没有设置红绿灯,威胁着小学生的安全;家与学校距离很远,因此家长选择包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而偏远农村地区道路崎岖,校车的交通安全问题着实令人担忧。第二,“撤点并校”之后十几里的上学之路令很多小学生望而却步,这样的“撤点并校”反而降低了这些地区的就学率。第三,“撤点并校”之后,中心小学能否解决小学生的食宿问题也令人疑虑。中心小学是否配有食堂,食堂的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能否得到保证,成为一大问题。另外或是由于中心小学的宿舍尚未修建好或是由于已有宿舍不足以满足学生容量,很多学生有一段时间不得不过着“租房上学”的日子,这严重违背了“撤点并校”的初衷,也使办学的规模效益大打折扣。第四,虽然国家大力支持“撤点并校”和“寄宿制”建设,但是对于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家庭来说,供孩子包车上学、租房读书、食宿在学校,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二)从长远角度考量教育投资效益
投资效益是指投资所获得的成果与所消耗的投资之间的对比关系。具体到偏远农村地区微型小学的撤并问题上来说,就是要使这些地区对于“撤点并校”的投资效益最大化,也就是“撤点并校”的举措能兼顾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尤其重视长远效益,又能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合理利用地区资源,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
“撤点并校”对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的兼顾应体现在“撤点并校”之后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学龄儿童不仅来到了中心小学上学,而且食宿均安排合理,可以在不过多增加经济支出的情况下持续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本就在中心小学上学的学生也不会因此项举措而有所损益。从长远角度来看,偏远农村地区的“撤点并校”需要考虑的是在中央和省一级单位给予中心小学“撤点并校”和“寄宿制”建设资金支持后,中心小學能否使办学条件和食宿安排均满足学生的需要,特别是师资力量这一部分能否满足新增的学生配额。如果中心小学本省已是勉强运行的话,即使“撤点并校”能带来资金支持,对于中心小学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这样的“撤点并校”也不能为之。
“撤点并校”的效率优先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都可以快速地撤并,只有在需要“撤点并校”、有能力为之且“撤点并校”之后能使投资与收益成正比的地区才适合此项举措。
(三)切实兼顾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
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布局随城镇化进程而改变的过程,它的目标是使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学生以及教育规模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但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情况十分复杂,不能盲目地进行“撤点并校”,也不能忽略那些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只有在兼顾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前提下,运用两分法、妥善解决好偏远落后农村地区微型小学的撤并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目标。
一方面,对于偏远农村地区,要多从实际出发兴办简易的多种形式的小学教育,可以按照“初小就近入学、高小相对集中”的原则,采用四、二分段设置。而且应该认识到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方面,不能以城镇地区为参照物。教学课程方面除保留基本的语、数、外三门课程外,其余课程可按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要求要适当放宽。中央要继续加大对偏远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专项经费支出,因为从全国教育质量来看,最短的一块板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小学要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资金,建设远程教育工程,通过教育资源网把城镇里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来。
另一方面,对于环境极其恶劣的偏远农村地区,国家应秉持着坚定的态度和柔性的行政处理方式,以物质支持为基础,倡导当地居民到城镇或周边地区安家,这样易于扩大因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所惠及的地域范围。与此同时,县乡行政单位在财政支出上要多向“撤点并校”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还要兼顾偏远地区中心小學的师资力量。要为中心小学建立一整套合理的教师补充机制,如此就能在师资力量不足时及时补充优秀教师,进而推动偏远地区“撤点并校”、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单丽卿,王春光.“撤点并校”的政策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15(3):84-96.
[2]赵亮.后撤点并校时代:重振农村小规模学校[J].教育管理研究,2015(12):36-39.
[3]蔡志良,孔令新.撤点并校运动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114-119.
关键词:农村微型小学;撤点并校;教育规模效益;教育投资效益;教育公平
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形成与演化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此文件奠定了当时农村地区多种形式办学、分散办学和就近入学的格局,可以说这种布局调整政策适应了当时农村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是一种从实际出发的、蕴含教育公平理念的办学策略。
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农村地区小学的布局开始向集中办学和兴办寄宿制中心小学的形式转化,以此谋求农村学校发展速度的加快和规模效益的扩大,但此时的调整政策对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真实进程不够重视,忽略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异和农村教育的困境,不利于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
2001年以后,各省陆续出台了农村学校教育布局调整的规划,进一步弱化了就近入学的理念,加快推进集中办学和寄宿制学校的兴建。一些地方政府过分追求规模效益的扩大和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甚至把推进“撤点并校”工作演化成了政绩工程,试图用“教育城镇化”来推动“人口城镇化”,严重偏离了農村学校教育布局调整的初衷。
2012年,国家适时叫停了那些盲目进行“撤点并校”的活动,重新树立了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对农村学校布局进行调整的理念,在追求办学的规模效益和投资效益的道路上,又一次加强了对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重视。
可见,农村地区教育布局的调整之路是一条不断摸索的道路,而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作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重点对象,更应从理性的角度全面探讨其撤并问题。
二、偏远农村地区微型小学撤并的原因分析
(一)办学规模非常小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民为提高自身生活水平,改善下一代的生活质量,大量地涌入城镇,处在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人们更是如此。随着落后农村地区的人们进城务工,这些地区的儿童生育率降低,随迁子女增多,极大地削减了偏远农村地区小学的生源数量。一个教学点,一名至多几名教师,几个教学班,而且大多是套班,这样规模极小的班级在偏远农村十分常见,被称作“麻雀班”。这样窘迫的办学规模和生源,相对拉高了这些学校的办学成本,加之教学质量的不理想,致使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因此,撤并是大势所趋,也是现实需要。
(二)办学条件比较差
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由于教学经费紧张,软硬件设施都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虽然国家每年按生均下拨给学校公用经费,但这些资金少,在偏远的农村地区更是难以发挥它应有的效益。在偏远的农村小学,危房、破旧的桌椅和学历偏低、老龄化的教师还依然存在。这些地区的教师窝在偏远的学校,拿着微薄的工资,缺乏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和机遇。在这种办学条件下,教师们使基本课程得以维持已实属不易,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素质教育。在某些地区孩子们的上学之路十分艰辛,令人震惊和心酸。此外,因为山高路远,午饭就由年幼的孩子们自己草草解决,在吃不好甚至是吃不饱的情况下,上好课又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三)办学质量比较低
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由于窘迫的生源、极其恶劣的办学条件和闭塞的教育信息等因素,办学质量自然较差。对于这些学校来说,有课本、有可以任教的教师就极为难得了,更何况现实常常是这些微型小学并没有能教授英语课的教师,英语课基本是缺失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得如何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而对于那些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改要求,在偏远农村地区很多教师也是一知半解,并不能将其有效实行。因此,依靠偏远地区微型小学自身的力量,已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学校管理工作松散
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大多没有设置明确的学校管理者,一名学校负责人就承担起了学校的所有管理工作。这名学校负责人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缺乏管理学校的知识,常常是凭自己的惯有经验办事,这就使得学校管理比较松散,缺乏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导致学校的教学课程的设置、作息时间的规定和教学目标的设置等有较大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一所学校的领导对这所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解决偏远落后农村地区学校管理松散的问题,需要审慎思考、从长远角度进行安排。
三、偏远农村地区微型小学撤并的理性探讨
(一)因地制宜地考量教育规模效益
规模效益本是经济学领域中的概念,它产生的实质原因是企业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使单位产品所需的生产成本降低。过去的办学模式是不论是一个教学点还是一所小学有多少学生,都要兴办一所学校,学校的基本教学设施都要制备。这样一来,相当于从整体上拉高了生均投入成本。考虑到办学的规模效益,“撤点并校”已是大势所趋。
但由于是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撤点并校”,就必須综合考量以下各种因素。第一,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撤并之后,小学生们就要到离家较远的中心小学上学,在上学途中,小学生的安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又缺少大人的陪伴,极易被不法分子侵害或沾染不良习气;农村道路比较狭窄,摩托车较多,在很多学生聚集的地方并没有设置红绿灯,威胁着小学生的安全;家与学校距离很远,因此家长选择包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而偏远农村地区道路崎岖,校车的交通安全问题着实令人担忧。第二,“撤点并校”之后十几里的上学之路令很多小学生望而却步,这样的“撤点并校”反而降低了这些地区的就学率。第三,“撤点并校”之后,中心小学能否解决小学生的食宿问题也令人疑虑。中心小学是否配有食堂,食堂的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能否得到保证,成为一大问题。另外或是由于中心小学的宿舍尚未修建好或是由于已有宿舍不足以满足学生容量,很多学生有一段时间不得不过着“租房上学”的日子,这严重违背了“撤点并校”的初衷,也使办学的规模效益大打折扣。第四,虽然国家大力支持“撤点并校”和“寄宿制”建设,但是对于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家庭来说,供孩子包车上学、租房读书、食宿在学校,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二)从长远角度考量教育投资效益
投资效益是指投资所获得的成果与所消耗的投资之间的对比关系。具体到偏远农村地区微型小学的撤并问题上来说,就是要使这些地区对于“撤点并校”的投资效益最大化,也就是“撤点并校”的举措能兼顾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尤其重视长远效益,又能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合理利用地区资源,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
“撤点并校”对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的兼顾应体现在“撤点并校”之后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学龄儿童不仅来到了中心小学上学,而且食宿均安排合理,可以在不过多增加经济支出的情况下持续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本就在中心小学上学的学生也不会因此项举措而有所损益。从长远角度来看,偏远农村地区的“撤点并校”需要考虑的是在中央和省一级单位给予中心小学“撤点并校”和“寄宿制”建设资金支持后,中心小學能否使办学条件和食宿安排均满足学生的需要,特别是师资力量这一部分能否满足新增的学生配额。如果中心小学本省已是勉强运行的话,即使“撤点并校”能带来资金支持,对于中心小学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这样的“撤点并校”也不能为之。
“撤点并校”的效率优先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都可以快速地撤并,只有在需要“撤点并校”、有能力为之且“撤点并校”之后能使投资与收益成正比的地区才适合此项举措。
(三)切实兼顾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
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布局随城镇化进程而改变的过程,它的目标是使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学生以及教育规模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但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情况十分复杂,不能盲目地进行“撤点并校”,也不能忽略那些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微型小学。只有在兼顾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前提下,运用两分法、妥善解决好偏远落后农村地区微型小学的撤并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目标。
一方面,对于偏远农村地区,要多从实际出发兴办简易的多种形式的小学教育,可以按照“初小就近入学、高小相对集中”的原则,采用四、二分段设置。而且应该认识到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方面,不能以城镇地区为参照物。教学课程方面除保留基本的语、数、外三门课程外,其余课程可按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要求要适当放宽。中央要继续加大对偏远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专项经费支出,因为从全国教育质量来看,最短的一块板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小学要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资金,建设远程教育工程,通过教育资源网把城镇里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来。
另一方面,对于环境极其恶劣的偏远农村地区,国家应秉持着坚定的态度和柔性的行政处理方式,以物质支持为基础,倡导当地居民到城镇或周边地区安家,这样易于扩大因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所惠及的地域范围。与此同时,县乡行政单位在财政支出上要多向“撤点并校”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还要兼顾偏远地区中心小學的师资力量。要为中心小学建立一整套合理的教师补充机制,如此就能在师资力量不足时及时补充优秀教师,进而推动偏远地区“撤点并校”、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单丽卿,王春光.“撤点并校”的政策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15(3):84-96.
[2]赵亮.后撤点并校时代:重振农村小规模学校[J].教育管理研究,2015(12):36-39.
[3]蔡志良,孔令新.撤点并校运动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1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