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专业化概念的提出使得基础教育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不断培养,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质量,同时,农村教师专业化培养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困境,面对这一问题,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培养这一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就农村教师而言,确立自我培养目标是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自我反思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常规方式;自主教育科研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快捷方式;读书学习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潜在方式;网络学习则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新颖方式。
关键词:中国农村;教师专业化;自我培养
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时代主题要求各个层面群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据报告,我国大约有900万人的教师队伍,分布在县及县以下的农村学校[1]。农村教师的专业实践改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整体水平。面对十分重要而又独特的农村教师群体,近年来中国学界对农村教师教育及其专业发展问题逐日关注, 进而演绎为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不断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2]。在对教师专业化内涵和现状分析后,该文提出了培养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策略和途径,其中是把自我培养途径放在首位,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现实条件:确立自我培养目标、自我反思、自主教育科研、读书学习、网络学习尤为重要。
教师专业化的涵义
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化(Teacher professionalization )的定义多种多样,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3]。国内研究者中,刘捷将教师专业化定义为“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总的来说,教师专业化就是指教师个人逐步发展成专业人员,教师职业逐步走向成熟专业的过程。
农村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分析
推进教师专业化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在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问题上取得了一定进展。这种进展主要表现是:地位在法律制度上得到确认,教师的经济待遇在不断改善,教师的学历层次与教育科研水平在不断提高等 [4]。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切认识到制约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进程的种种原因,特别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困难重重,进展迟缓。
(一)教育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
教师的教学职责不仅是“传道受业解惑”,更要帮助学生学会批判性地思考问题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学生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更被赋予灵活多变的色彩。但是,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比较保守和落后,缺乏现代教学理论,难以适应新颖的教学方法,以传统的书本教学为主,重复着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对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不引起重视[5]。
(二)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薄弱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是一个教育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但由于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限制,农村教师无力扮演这些角色。这主要体现在:其一,教师科研意识淡薄,在教学实践中缺乏问题意识,不会主动进行自我反思和科学研究;其二,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没有参加过相关科研培训,不知道课题是什么,如何研究课题,如何申报课题等。
(三)专业发展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下,衡量一个教师的好坏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情况为标准的。在农村地区,这种想法更是根深蒂固。一名教师有良好的师德、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了,至于他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探索与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对教学和自身发展的影响不太受人们关注。导致许多教师更愿意从“技术”的层面入手,而不从事教育理论的探究与学习,只注重眼前的教学效果,而缺少长远的自我专业发展设计,安于现状,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因此他们在专业化发展上很难突破。这势必会影响专业化的进程。
自我培养途径的探索
(1)确立自我培养目标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农村教师根据自己工作环境自觉地确立自我培养的目标,对其专业发展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作用,为了实现自我培养目标,必然会导致需要,而需要又會引起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动机[6]。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长期持续的,教师在确立目标时应该着眼全局考虑。
(2)自我反思是农村教师进行自我培养的常规方式
教学自我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反复思考、反复改进,不断选择更合理的教学实践的过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能力有效提升的方式之一。
(3)自主教育科研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快捷方式
农村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是对实践经验的理性思考、升华,是自身发展、自我培养的有效途径。开展密切配合教育教学实践的自主教育科研活动,提升农村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读书学习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潜在方式
读书学习是农村教师丰富专业知识、提升理论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把握教育前沿理念、跟随时代步伐的良好方式。并且这种学习的方式可以克服农村教师的“工学”矛盾,可以在坚守工作岗位的同时进行读书学习。
(5)网络学习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新颖方式
如今,网络资源的便捷性和广泛性使农村教师的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各大网络平台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上传播教师学习教育领域、学科领域的新观念和新思想,为教师提供自我培养的新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郝俊英.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教育探索,2016(2).
[3]邓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M],教育与科普研究所编译,学苑出版社出版,1989年版,542-5530.
[4]曹如军,刘国艳.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制约因素探析[J].教育探索,2005(07):110-112.
[5]赵延金,孟祥广.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01):64-66.
[6]樊香兰,孟旭.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培养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5(12):74-76.
关键词:中国农村;教师专业化;自我培养
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时代主题要求各个层面群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据报告,我国大约有900万人的教师队伍,分布在县及县以下的农村学校[1]。农村教师的专业实践改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整体水平。面对十分重要而又独特的农村教师群体,近年来中国学界对农村教师教育及其专业发展问题逐日关注, 进而演绎为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不断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2]。在对教师专业化内涵和现状分析后,该文提出了培养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策略和途径,其中是把自我培养途径放在首位,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现实条件:确立自我培养目标、自我反思、自主教育科研、读书学习、网络学习尤为重要。
教师专业化的涵义
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化(Teacher professionalization )的定义多种多样,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3]。国内研究者中,刘捷将教师专业化定义为“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总的来说,教师专业化就是指教师个人逐步发展成专业人员,教师职业逐步走向成熟专业的过程。
农村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分析
推进教师专业化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在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问题上取得了一定进展。这种进展主要表现是:地位在法律制度上得到确认,教师的经济待遇在不断改善,教师的学历层次与教育科研水平在不断提高等 [4]。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切认识到制约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进程的种种原因,特别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困难重重,进展迟缓。
(一)教育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
教师的教学职责不仅是“传道受业解惑”,更要帮助学生学会批判性地思考问题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学生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更被赋予灵活多变的色彩。但是,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比较保守和落后,缺乏现代教学理论,难以适应新颖的教学方法,以传统的书本教学为主,重复着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对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不引起重视[5]。
(二)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薄弱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是一个教育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但由于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限制,农村教师无力扮演这些角色。这主要体现在:其一,教师科研意识淡薄,在教学实践中缺乏问题意识,不会主动进行自我反思和科学研究;其二,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没有参加过相关科研培训,不知道课题是什么,如何研究课题,如何申报课题等。
(三)专业发展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下,衡量一个教师的好坏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情况为标准的。在农村地区,这种想法更是根深蒂固。一名教师有良好的师德、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了,至于他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探索与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对教学和自身发展的影响不太受人们关注。导致许多教师更愿意从“技术”的层面入手,而不从事教育理论的探究与学习,只注重眼前的教学效果,而缺少长远的自我专业发展设计,安于现状,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因此他们在专业化发展上很难突破。这势必会影响专业化的进程。
自我培养途径的探索
(1)确立自我培养目标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农村教师根据自己工作环境自觉地确立自我培养的目标,对其专业发展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作用,为了实现自我培养目标,必然会导致需要,而需要又會引起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动机[6]。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长期持续的,教师在确立目标时应该着眼全局考虑。
(2)自我反思是农村教师进行自我培养的常规方式
教学自我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反复思考、反复改进,不断选择更合理的教学实践的过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能力有效提升的方式之一。
(3)自主教育科研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快捷方式
农村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是对实践经验的理性思考、升华,是自身发展、自我培养的有效途径。开展密切配合教育教学实践的自主教育科研活动,提升农村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读书学习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潜在方式
读书学习是农村教师丰富专业知识、提升理论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把握教育前沿理念、跟随时代步伐的良好方式。并且这种学习的方式可以克服农村教师的“工学”矛盾,可以在坚守工作岗位的同时进行读书学习。
(5)网络学习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新颖方式
如今,网络资源的便捷性和广泛性使农村教师的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各大网络平台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上传播教师学习教育领域、学科领域的新观念和新思想,为教师提供自我培养的新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郝俊英.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教育探索,2016(2).
[3]邓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M],教育与科普研究所编译,学苑出版社出版,1989年版,542-5530.
[4]曹如军,刘国艳.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制约因素探析[J].教育探索,2005(07):110-112.
[5]赵延金,孟祥广.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01):64-66.
[6]樊香兰,孟旭.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培养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5(1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