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伫立在新世纪的长廊之端,我敏锐地倾听着新时代对教育的呼唤。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教育体系的粒细胞,赋予了多少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尤显重要。他们中大部分都觉得进入职校是无奈的选择,与普高学生相比,低人一等,厌学现象普遍,某些学生心理困扰还特别严重。
怎样才能使职业学校的心理教育焕发出时代的魅力呢?记得教育心理学家曾经这样指出:“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心和真诚期望会激励自己的教育对象,造成戏剧性的教育后果。”这句话,道出了情感因素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我曾经定下了两条班主任原则:一是用童心去理解学生;二是用爱心去赢得学生。在我的班里没有上下级的冷漠与隔阂,没有生硬的命令和机械的执行,也没有大声的训斥和消极的抵抗,有的是平等相处、团结协作和彼此体谅的默契。我是学生的师长,是学生的朋友,是他们可以信赖、值得信赖的老师。
“学困生”的差是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困生”,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形成,人格尚未定形,有较强的可塑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教师的态度有极大关系,实践证明:你把“学困生”看成后进生,他们就会心灰意冷,挑衅滋事,反之,你对他寄予希望,抱以信心,他就会为期望而努力,最终改正自身的缺点。
教育“学困生”,除了要对他们的心理毛病对症下药外,还要挖掘他们的潜能,只有当他们具备某些能力时,他们才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否则,教育“学困生”则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何引导“学困生”走上光明大道呢?我想尝试有益的心理疏导,用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我还用真诚的爱心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价值观念、经济观念等,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具体来说,就是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再采取具体的措施。我在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所以对凡事都抱无所谓的态度,慢慢地就养成了很多恶习。那么,就此类学生,我们只有通过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纠正他们刚刚有些扭曲的心灵而改造他们。
一、要赏识他们
教师必须学会赏识他们,发现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哪怕极其微小,都必须充分肯定。如某某学生在大扫除过程中表现突出,不怕苦不怕累,在运动会上积极为班集体争光等等。注意一定要避开他们的缺点,突出他们的优点,经常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让他们体会到教师时刻都关心着自己,自己并不是没人看得起。这样他们会获得愉快的体验、上进的信心和勇气。心理学家班图拉说的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是这个意思。为此,他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活动中积极性高,乐于努力去解决所遇到的困难,而自我效能低的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愿付出过多的努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是一出生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要赏识和鼓励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好的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还是个有价值的人,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特别是职校的学生,尤其缺乏自信,认为成绩不好就什么都不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很多在其他方面能力非常强,甚至强过重点中学的大部分学生。
二、要让他们经受挫折
另一部分学生自尊心很强,为人处世也很棒,一直被家庭和学校捧着,很少遇到挫折。但是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而他们遇到挫折时心理就很脆弱,会一蹶不振,甚至自寻短见。即他们对挫折没有较强的适应和抗拒能力。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呢?要让他们经常磨炼,遇到困难要以正确态度去认识、去努力,增强他们的心理免疫力。所以有意识地安排他们经受一些体能、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挫折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要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
在职校学生的教育中,我们所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他们的逆反心理。他们的思维经常是片面、偏激、固执的,往往把教师的劝告、要求、批评看做是跟自己过不去,进而产生了这种心理。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认识它的根源:(1)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无形中在孩子心理造成一种压力。(2)教师过分关注分数,很少关心学生的情感。那么,我们必须尊重孩子的独立地位、独立见解和独立行为,并和他们平等地讨论问题,经常向孩子解释自己的动机,并鼓励他们和自己讨论这些要求的合理性,经常鼓励孩子提出建议。要采取热情关怀的态度,使用亲切温和的语气,创造尊重理解的氛围。此时,孩子便可感到教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是最值得信赖的人,他们就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引,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成人是成才的前提。如果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都抱一颗平常心,自觉遵循教育规律,让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那么,他们的心灵就不会扭曲,精神就不会颓废。我用我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带给学生一次次微笑,带给学生一声声问候,摸一摸他们的头,拍一拍他们的肩,带给他们鼓励的眼神与起跑的号角。
在教育“学困生”的工作中,我的爱心,如滴滴甘露,唤醒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冬日阳光,培养了学生的竞争能力;如滔滔清泉,训练了学生顽强的意志;如黑夜中的火把,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是宽容,是信任,是关心,是启发,也是期待。
参考文献:
郑庆贤.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国际文化出版社,2002-07.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怎样才能使职业学校的心理教育焕发出时代的魅力呢?记得教育心理学家曾经这样指出:“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心和真诚期望会激励自己的教育对象,造成戏剧性的教育后果。”这句话,道出了情感因素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我曾经定下了两条班主任原则:一是用童心去理解学生;二是用爱心去赢得学生。在我的班里没有上下级的冷漠与隔阂,没有生硬的命令和机械的执行,也没有大声的训斥和消极的抵抗,有的是平等相处、团结协作和彼此体谅的默契。我是学生的师长,是学生的朋友,是他们可以信赖、值得信赖的老师。
“学困生”的差是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困生”,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形成,人格尚未定形,有较强的可塑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教师的态度有极大关系,实践证明:你把“学困生”看成后进生,他们就会心灰意冷,挑衅滋事,反之,你对他寄予希望,抱以信心,他就会为期望而努力,最终改正自身的缺点。
教育“学困生”,除了要对他们的心理毛病对症下药外,还要挖掘他们的潜能,只有当他们具备某些能力时,他们才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否则,教育“学困生”则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何引导“学困生”走上光明大道呢?我想尝试有益的心理疏导,用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我还用真诚的爱心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价值观念、经济观念等,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具体来说,就是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再采取具体的措施。我在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所以对凡事都抱无所谓的态度,慢慢地就养成了很多恶习。那么,就此类学生,我们只有通过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纠正他们刚刚有些扭曲的心灵而改造他们。
一、要赏识他们
教师必须学会赏识他们,发现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哪怕极其微小,都必须充分肯定。如某某学生在大扫除过程中表现突出,不怕苦不怕累,在运动会上积极为班集体争光等等。注意一定要避开他们的缺点,突出他们的优点,经常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让他们体会到教师时刻都关心着自己,自己并不是没人看得起。这样他们会获得愉快的体验、上进的信心和勇气。心理学家班图拉说的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是这个意思。为此,他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活动中积极性高,乐于努力去解决所遇到的困难,而自我效能低的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愿付出过多的努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是一出生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要赏识和鼓励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好的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还是个有价值的人,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特别是职校的学生,尤其缺乏自信,认为成绩不好就什么都不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很多在其他方面能力非常强,甚至强过重点中学的大部分学生。
二、要让他们经受挫折
另一部分学生自尊心很强,为人处世也很棒,一直被家庭和学校捧着,很少遇到挫折。但是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而他们遇到挫折时心理就很脆弱,会一蹶不振,甚至自寻短见。即他们对挫折没有较强的适应和抗拒能力。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呢?要让他们经常磨炼,遇到困难要以正确态度去认识、去努力,增强他们的心理免疫力。所以有意识地安排他们经受一些体能、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挫折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要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
在职校学生的教育中,我们所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他们的逆反心理。他们的思维经常是片面、偏激、固执的,往往把教师的劝告、要求、批评看做是跟自己过不去,进而产生了这种心理。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认识它的根源:(1)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无形中在孩子心理造成一种压力。(2)教师过分关注分数,很少关心学生的情感。那么,我们必须尊重孩子的独立地位、独立见解和独立行为,并和他们平等地讨论问题,经常向孩子解释自己的动机,并鼓励他们和自己讨论这些要求的合理性,经常鼓励孩子提出建议。要采取热情关怀的态度,使用亲切温和的语气,创造尊重理解的氛围。此时,孩子便可感到教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是最值得信赖的人,他们就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引,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成人是成才的前提。如果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都抱一颗平常心,自觉遵循教育规律,让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那么,他们的心灵就不会扭曲,精神就不会颓废。我用我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带给学生一次次微笑,带给学生一声声问候,摸一摸他们的头,拍一拍他们的肩,带给他们鼓励的眼神与起跑的号角。
在教育“学困生”的工作中,我的爱心,如滴滴甘露,唤醒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冬日阳光,培养了学生的竞争能力;如滔滔清泉,训练了学生顽强的意志;如黑夜中的火把,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是宽容,是信任,是关心,是启发,也是期待。
参考文献:
郑庆贤.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国际文化出版社,2002-07.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