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黑龙江与广东两省分别有五所技工院校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多元办学、世赛培训、教学改革、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全面开展合作。为此,在新兴专业建设方面,黑龙江技工院校需进一步了解广东新兴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广东技工院校新兴专业建设,找出自身新兴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地域经济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完善新兴专业建设。
关键词:技工院校 新兴产业 专业建设 对比分析
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十大重点领域、“十三 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等等背景下,为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安排黑龙江等东北三省与广东等沿海省份开展对口合作。为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合理流动,激发两地更大的内生动力和活力,2018年6月,黑龙江省与广东省人社厅签署了《黑龙江省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对口合作框架协议(2018—2020年)》。在技工院校对口合作上,提出黑龙江省与广东省技工院校多元化合作办学的意见。为此,本文试图分析广东省新兴产业及其技工院校新兴专业建设情况,结合大庆技师学院新兴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以期为黑龙江技工院校新兴专业建设有所裨益。
一、广东省基于新兴产业的技工院校专业建设情况
1.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广东省的发展情况
广东省2017年GDP为87000亿元,全国排名第一,增速为7.6%。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日益成为广东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业规模位于全国前列,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据统计,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LED)照明、新能源汽车、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国家八大新兴产业在广东实现工业增加值5302.24亿元,平均增速达到14.2%;占当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36.0%,占全省GDP的14.6%。广东省在信息、生物、软件、航空、海洋等领域建立了15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认定了42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了一批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与此同时,广东省另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创意产业乘势而起,成为了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之一。
广东省于2016年、2017年安排1.45亿元资金重点支持83个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省级重点专业和20个面向传统优势产业的特色专业,对技工 院校开展专业建设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该省技工院校共开设400多个专业,覆盖20个主要行业,其中新增的110个专业中80%实现与现代产业对接。近年来,各技工院校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开设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相关新兴专业,专业布局全面对接“广东制造”“广东智造”“广东创造”。表2是技工院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招生情况统计表。
二、黑龙江省概况及其大庆市的产业发展情况
黑龙江省现有12个地级市、1个地区。在2013年国家公布的262个全国资源型城市中,除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以外,其他地级市均为资源型城市(其中衰退型地级市5个,县级市1个)。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的问题,该产业格局会产生“挤出效应”,致使其他产业难以发展,一旦资源开发接近枯竭,缺乏接续替代产业,这些城市就会出现“矿竭城衰”的现象,导致出现经济发展停滞、就业难等问题。黑龙江省虽然存在以重工业为主、资源型城市多、人口减少等诸多问题,但产业升级和转型步伐明显加快。
大庆市2017年生产总值实现2680.5亿元,增速由2015年的负2.3%、2016年的1.7%提高到2.8%。規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196.9亿元,位居黑龙江省首位。目前,大庆市正积极争当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利用石油化工基础、人才和产业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发展服务业,围绕汽车领域布局多个产业园。除正在加快推进沃尔沃汽车生产基地和高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还引进了银隆、长城华冠等新能源汽车项目,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集群配套规模;石化装备企业积极引进风电装备、光伏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项目,提升了全市装备制造业水平;还瞄准了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产业。大庆市已涌现出包括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在内的200多家软件及云服务、物联网企业。未来,将重点培育移动互联、物联网及面向终端的应用软件开发等产业的发展。
三、大庆技师学院新兴专业建设情况
学院近三年来,在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工作的同时,提出了“传统专业升级改造与新兴专业协同发展”的策略。在传统专业升级改造上,焊接加工专业根据当前焊接人才需求市场的变化,增加自动化、机器人焊接内容,更名为焊接技术与自动化应用专业,开辟汽车焊接方向;管工、冷作钣金加工专业融合,命名为现代金属结构加工技术专业;合并机械切削加工、数控加工等专业为现代工业制造技术;合并电工、维修电工、数控机床维修等专业为现代工业控制技术;进一步完善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烹饪技术专业裂化为面点和烹调方向;电脑广告专业裂化为平面设计和装饰美工方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建设上,新开发了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多轴数控加工、3D打印技术、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等等。
四、大庆技师学院新兴专业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由于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多,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难度大,历史包袱沉重,加之观念陈旧,新兴产业发展较为落后,技工院校新兴专业发展起步慢。大庆技师学院新兴专业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新兴专业开发难度大
新兴专业的开发一定是伴随着新行业的产生而产生的。新的行业诞生时间短,行业的相关标准及用人标准也都处于建设和完善阶段。同时,作为新兴行业其发展趋势较难预测。在新兴专业开发时,一方面在前期调研时,能够参考的依据不足,从而使新兴专业开发风险度增加。另外,新兴专业的课程设置因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借鉴,在专业前期调研时,其数据来源形式多样、数据量大,调研的深度和广度大。为此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提炼难度较大。 2.对接新兴专业的内部师资匮乏
在新兴专业开展建设中,一部分专业是在现有教师和现有专业的基础上,从中选取相关或相近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教学。而有一部分专业完全是由不同专业的教师跨界进行专业建设的,因而使新兴专业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数量与新兴专业的教学要求不能匹配,“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甚至是专业教师的数量都极为匮乏。
3.新兴专业外聘教师选聘难
新兴专业在建立之初,已有内部教师配置不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向企业外聘教师以补充自身的师资不足。但由于新兴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其本身就存在行业专家和专业人员不足的现象。进而使得学校在外聘教师选聘时出现专业外聘人员紧张的局面。
4.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难度大
为了让学生在实习就业时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校内实训基地在建设时应与企业的生产环境、场地布局以及设备配置尽可能地与企业的典型产品和典型生产线相一致或相近,并让学生尽可能地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进行相应有针对性的技能操作训练和班组管理流程。但由于受其经费限制,再加上新兴行业相对科技含量高,实训基地建设费用高,使得新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难度较大。
大庆技师学院新兴专业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在黑龙江省各技工院校中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和代表性。
五、黑龙江技工院校新兴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是抓住黑龙江省与广东省技工院校对口合作的有利契机,加大两地校际交流合作的力度,特别是要在新兴专业建设方面,充分利用广东省经济发达、产业核心竞争力强的有利形势,结合自身所处地域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共建同类重点专业,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更好地适应现代产业发展,提升新兴专业建设水平。
二是选派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等到对口合作院校进修,通过师徒结对方式和教师轮修方式,促进新兴专业的授课教师快速成长,担当起新兴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的重任。同时,对口院校通过共建重点专业,互派教师进修、担任教学任务等多种方式共同进行专业预测、共同商讨专业规划、共同商议专业开发、共同确定人才标准、共同制订育人方案。这样,在共同促进、共同提高中保证黑龙江技工院校在新兴专业开发上避免盲目性、主观性,增强新兴专业的科学性、实效性,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
三是加快“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步伐,促进新兴专业建设。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通过校企深度融合,落实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可以利用企业的生产车间通过工学交替、教师下厂实践等形式,增加教师与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相关流程接触的机会,以及通过聘任企业专家担任兼职实践指导教师,从而实现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成果评价,最终实现校企共赢、共同成长的目的。
四是尝试引企入校或学校自建新兴产业相关的企业改善办学模式。加深政策研究,寻求政策支持,促成企业与技工院校共建“校中厂”“厂中校”试点,通过“校中厂”“厂中校”、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校企双方共同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共同搭建管理队伍、共同开展考核评价。同时,学校可以给予系部、专业带头人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优惠条件和政策,促进有一定潜质的教师在校内部建立与新兴专业相关的产业,调动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新兴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
五是深入研究黑龙江省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及时掌握当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破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破除旧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结合黑龙江省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搞好新兴专业建设,培养新兴产业的落地人才,做好技工院校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带头人。
六是对口合作的黑龙江省五所技工院校建立新兴专业建设联盟。黑龙江技师学院、哈尔滨技师学院(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牡丹江技师学院、大慶技师学院和哈尔滨铁建高级技校是与广东五所技工院校对口合作的技工学校。这五所学校地域不同、学校办学性质不同、隶属关系不同,但在新兴专业建设发展中有着共同的目标。这五所学校可以在共同愿景下建立新兴专业建设联盟,以实现信息共享、课程设计共享等多方面共享,产业足够大,足以容纳下学校就业的需要,更可以通过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引领全省技工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玮.“中国制造2025”与技工院校特色专业建设[J].高职教育研究,2018(6).
[2]郑楚云.广东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性分析[J].职教视点,2016(8).
[3]戴宽强.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必须与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J].课程教育研究,2018(5).
[4]闫朝辉.新常态下技工院校专业开发建设研究[J].专业建设,2017(11).
[5]强涛涛,王学川.传统专业与新专业协发展模式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4).
(作者单位:大庆技师学院)
关键词:技工院校 新兴产业 专业建设 对比分析
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十大重点领域、“十三 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等等背景下,为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安排黑龙江等东北三省与广东等沿海省份开展对口合作。为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合理流动,激发两地更大的内生动力和活力,2018年6月,黑龙江省与广东省人社厅签署了《黑龙江省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对口合作框架协议(2018—2020年)》。在技工院校对口合作上,提出黑龙江省与广东省技工院校多元化合作办学的意见。为此,本文试图分析广东省新兴产业及其技工院校新兴专业建设情况,结合大庆技师学院新兴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以期为黑龙江技工院校新兴专业建设有所裨益。
一、广东省基于新兴产业的技工院校专业建设情况
1.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广东省的发展情况
广东省2017年GDP为87000亿元,全国排名第一,增速为7.6%。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日益成为广东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业规模位于全国前列,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据统计,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LED)照明、新能源汽车、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国家八大新兴产业在广东实现工业增加值5302.24亿元,平均增速达到14.2%;占当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36.0%,占全省GDP的14.6%。广东省在信息、生物、软件、航空、海洋等领域建立了15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认定了42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了一批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与此同时,广东省另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创意产业乘势而起,成为了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之一。
广东省于2016年、2017年安排1.45亿元资金重点支持83个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省级重点专业和20个面向传统优势产业的特色专业,对技工 院校开展专业建设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该省技工院校共开设400多个专业,覆盖20个主要行业,其中新增的110个专业中80%实现与现代产业对接。近年来,各技工院校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开设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相关新兴专业,专业布局全面对接“广东制造”“广东智造”“广东创造”。表2是技工院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招生情况统计表。
二、黑龙江省概况及其大庆市的产业发展情况
黑龙江省现有12个地级市、1个地区。在2013年国家公布的262个全国资源型城市中,除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以外,其他地级市均为资源型城市(其中衰退型地级市5个,县级市1个)。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的问题,该产业格局会产生“挤出效应”,致使其他产业难以发展,一旦资源开发接近枯竭,缺乏接续替代产业,这些城市就会出现“矿竭城衰”的现象,导致出现经济发展停滞、就业难等问题。黑龙江省虽然存在以重工业为主、资源型城市多、人口减少等诸多问题,但产业升级和转型步伐明显加快。
大庆市2017年生产总值实现2680.5亿元,增速由2015年的负2.3%、2016年的1.7%提高到2.8%。規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196.9亿元,位居黑龙江省首位。目前,大庆市正积极争当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利用石油化工基础、人才和产业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发展服务业,围绕汽车领域布局多个产业园。除正在加快推进沃尔沃汽车生产基地和高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还引进了银隆、长城华冠等新能源汽车项目,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集群配套规模;石化装备企业积极引进风电装备、光伏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项目,提升了全市装备制造业水平;还瞄准了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产业。大庆市已涌现出包括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在内的200多家软件及云服务、物联网企业。未来,将重点培育移动互联、物联网及面向终端的应用软件开发等产业的发展。
三、大庆技师学院新兴专业建设情况
学院近三年来,在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工作的同时,提出了“传统专业升级改造与新兴专业协同发展”的策略。在传统专业升级改造上,焊接加工专业根据当前焊接人才需求市场的变化,增加自动化、机器人焊接内容,更名为焊接技术与自动化应用专业,开辟汽车焊接方向;管工、冷作钣金加工专业融合,命名为现代金属结构加工技术专业;合并机械切削加工、数控加工等专业为现代工业制造技术;合并电工、维修电工、数控机床维修等专业为现代工业控制技术;进一步完善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烹饪技术专业裂化为面点和烹调方向;电脑广告专业裂化为平面设计和装饰美工方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建设上,新开发了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多轴数控加工、3D打印技术、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等等。
四、大庆技师学院新兴专业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由于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多,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难度大,历史包袱沉重,加之观念陈旧,新兴产业发展较为落后,技工院校新兴专业发展起步慢。大庆技师学院新兴专业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新兴专业开发难度大
新兴专业的开发一定是伴随着新行业的产生而产生的。新的行业诞生时间短,行业的相关标准及用人标准也都处于建设和完善阶段。同时,作为新兴行业其发展趋势较难预测。在新兴专业开发时,一方面在前期调研时,能够参考的依据不足,从而使新兴专业开发风险度增加。另外,新兴专业的课程设置因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借鉴,在专业前期调研时,其数据来源形式多样、数据量大,调研的深度和广度大。为此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提炼难度较大。 2.对接新兴专业的内部师资匮乏
在新兴专业开展建设中,一部分专业是在现有教师和现有专业的基础上,从中选取相关或相近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教学。而有一部分专业完全是由不同专业的教师跨界进行专业建设的,因而使新兴专业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数量与新兴专业的教学要求不能匹配,“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甚至是专业教师的数量都极为匮乏。
3.新兴专业外聘教师选聘难
新兴专业在建立之初,已有内部教师配置不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向企业外聘教师以补充自身的师资不足。但由于新兴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其本身就存在行业专家和专业人员不足的现象。进而使得学校在外聘教师选聘时出现专业外聘人员紧张的局面。
4.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难度大
为了让学生在实习就业时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校内实训基地在建设时应与企业的生产环境、场地布局以及设备配置尽可能地与企业的典型产品和典型生产线相一致或相近,并让学生尽可能地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进行相应有针对性的技能操作训练和班组管理流程。但由于受其经费限制,再加上新兴行业相对科技含量高,实训基地建设费用高,使得新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难度较大。
大庆技师学院新兴专业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在黑龙江省各技工院校中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和代表性。
五、黑龙江技工院校新兴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是抓住黑龙江省与广东省技工院校对口合作的有利契机,加大两地校际交流合作的力度,特别是要在新兴专业建设方面,充分利用广东省经济发达、产业核心竞争力强的有利形势,结合自身所处地域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共建同类重点专业,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更好地适应现代产业发展,提升新兴专业建设水平。
二是选派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等到对口合作院校进修,通过师徒结对方式和教师轮修方式,促进新兴专业的授课教师快速成长,担当起新兴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的重任。同时,对口院校通过共建重点专业,互派教师进修、担任教学任务等多种方式共同进行专业预测、共同商讨专业规划、共同商议专业开发、共同确定人才标准、共同制订育人方案。这样,在共同促进、共同提高中保证黑龙江技工院校在新兴专业开发上避免盲目性、主观性,增强新兴专业的科学性、实效性,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
三是加快“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步伐,促进新兴专业建设。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通过校企深度融合,落实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可以利用企业的生产车间通过工学交替、教师下厂实践等形式,增加教师与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相关流程接触的机会,以及通过聘任企业专家担任兼职实践指导教师,从而实现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成果评价,最终实现校企共赢、共同成长的目的。
四是尝试引企入校或学校自建新兴产业相关的企业改善办学模式。加深政策研究,寻求政策支持,促成企业与技工院校共建“校中厂”“厂中校”试点,通过“校中厂”“厂中校”、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校企双方共同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共同搭建管理队伍、共同开展考核评价。同时,学校可以给予系部、专业带头人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优惠条件和政策,促进有一定潜质的教师在校内部建立与新兴专业相关的产业,调动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新兴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
五是深入研究黑龙江省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及时掌握当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破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破除旧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结合黑龙江省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搞好新兴专业建设,培养新兴产业的落地人才,做好技工院校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带头人。
六是对口合作的黑龙江省五所技工院校建立新兴专业建设联盟。黑龙江技师学院、哈尔滨技师学院(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牡丹江技师学院、大慶技师学院和哈尔滨铁建高级技校是与广东五所技工院校对口合作的技工学校。这五所学校地域不同、学校办学性质不同、隶属关系不同,但在新兴专业建设发展中有着共同的目标。这五所学校可以在共同愿景下建立新兴专业建设联盟,以实现信息共享、课程设计共享等多方面共享,产业足够大,足以容纳下学校就业的需要,更可以通过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引领全省技工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玮.“中国制造2025”与技工院校特色专业建设[J].高职教育研究,2018(6).
[2]郑楚云.广东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性分析[J].职教视点,2016(8).
[3]戴宽强.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必须与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J].课程教育研究,2018(5).
[4]闫朝辉.新常态下技工院校专业开发建设研究[J].专业建设,2017(11).
[5]强涛涛,王学川.传统专业与新专业协发展模式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4).
(作者单位:大庆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