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营养支持是肠外瘘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09年5月对13例高位肠外瘘患者进行了经鼻胃镜导丝引导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机 构】
:
贵州省凯里市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56000,贵州省凯里市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56000,贵州省凯里市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56000,贵州省凯里市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5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养支持是肠外瘘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09年5月对13例高位肠外瘘患者进行了经鼻胃镜导丝引导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患者男,60岁,因上腹间歇性疼痛15d并胃占位1周收入我院。患者15d前出现间歇性上腹疼痛,在某诊所行针灸治疗无效后,于1周前至当地某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胃占位性病变,经治疗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后转入我院。患者发病以来,饮食、睡眠良好,无恶心、呕吐及黑便,无消瘦。入院查体: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肠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肿物,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min。
北京市平谷医院将于2010年12月18日至19日召开“北京平谷国际软硬镜超声联合技术暨动物模拟培训研讨会”,届时将齐聚众多知名内、外、妇科腔镜界硬超声界的专家,展示当前多项微创技术联合手术的新技术、新方法,
目的 比较内镜下短期放置特制可回收防反流支架与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 12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气囊扩张组63例;特制可回收食管支架组6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和1年的有效率、吞咽困难症状评分、食管宽度变化、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期间吞咽困难症状较前均明显改
目的 探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乳头括约肌切开组及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组,比较两组间结石取净率、取石次数、机械碎石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间结石取净率、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1比2/62,6/61比4/62;P>0.05);乳头括约肌切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操作时患者常规取俯卧体位,这不仅有利于行胆胰管选择性插管和其他治疗操作,而且有利于防止患者在镇静或麻醉状态下的呼吸道误吸.但在某些特殊临床情况下,患者无法保持俯卧的操作姿势,这时ERCP操作可以在仰卧位或左侧卧位下进行。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基础,尤其在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EST是运用最广泛最成功的内镜下技术.尽管如此,EST仍然有不少短期、长期并发症,如出血、穿孔、胰腺炎及乳头狭窄、胆管炎等[1].1983年,Staritz等[2]介绍了一项可以替代EST的新技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与EST相比,EPBD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发生率明显降低.
胰腺占位性病变位于腹膜后,位置较深并且毗邻血管,周围结构复杂,因此,其定性及定位诊断有时比较困难.超声内镜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水平,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更能直接、快速地获取胰腺组织以明确诊断,本研究旨在对胰腺占位性病变行EUS-FNA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作一评价.
胆管良恶性狭窄的ERCP诊治; 一、胆管狭窄的ERCP诊断; 1.良性和恶性胆管狭窄在临床上一般均以梗阻性黄疸和(或)胆管炎为主要表现,通过血液检验和一线的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MRI或MRCP等),通常可确立诊断。ERCP作为二线的检查手段,在对于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或已确诊需要介入治疗时使用,不建议单纯实施ERCP诊断。
我院2005年06月至2009年02月通过腹腔镜、胸腔镜联合胃镜、超声胃镜微创治疗33例巨大广基上消化道良性肿瘤,取得满意的疗效,现结果和初步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非清髓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激素抵抗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内镜变化。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1例,均为皮质激素抵抗患者,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18~61岁,病程3~28年。病变在左半结肠4例,全结肠7例;重度10例、中度1例,均为活动期患者。用脐带血干细胞体外分离试剂盒,从60—120ml脐带血中提取CD34+、CD117+、CD133+、C—kit+、Sca-1+干细胞,总数〉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