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中的丽江力量

来源 :玉龙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ct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丽江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中,1996年的2·3大地震成为一个重要转折,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实践和探索,使得此后这十余年间丽江的建设发展突飞猛进。从丽江灾后重建工作的10个案列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改革开放的成果。
  
  


  自丽江1996年“2·3”地震恢复重建以来的10余年间,丽江进入了以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时期,不仅增添了“敢为人先”的动力,而且创造了被人们赞誉的丽江震后恢复重建的“丽江速度”、“丽江现象”。
  
  一.震后精神不倒,三项世界遗产申报成功
  
  1997年12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正式批准,丽江古城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我国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古城镇。
  200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 ”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2003年8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 6次评审会上,经评委审议表决,纳西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二、东大街的拆迁 ——丽江古城“修旧如旧”的开端
  
  1994年10月,云南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召开,在会上,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宣布了省政府作出的12项重大决定,其中就包括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古城保护“五四三二一”工程的决定。以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会的召开为里程碑,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全方位、系统性的古城保护工作逐步推进。其中,在震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实施的古城东大街拆迁项目中,共搬迁了丽江县农行等17家单位,拆除钢混建筑及各类不协调建筑共16000多平方米,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古城“修旧如旧”的开端。
  
  三、新城建设的突破点——丽江市雪山中路建设
  
  雪山中路是丽江新城的中轴线,它具有城市主干线和过境线双重功能。它是云南省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后,在丽江启动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当时的目标是建成代表云南省内道路建设最高水准的“云南第一路”。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突破传统,提出了在当时来看十分超前和大胆的计划,即:在每建设50米道路的同时,两侧各征用8 0米宽的规划建设用地,用来招商引资,再将这些土地的收益投入到道路的建设中去。这在当时是一次创造性的实践,也是带有丽江特色的招商引资做法。
  
  四、木府重建——中国使用世行贷款的典范
  
  木府是纳西人的精神栖息地之一,在地震中全部被夷为平地。在木府的重建设过程中,很多人不理解、不支持,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是在为封建王朝“树碑立传”。我们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争议,筹资5860多万元(其中向世界银行贷款3360万元),完成了木府的重建。
  10年之后,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专程到丽江考察后认为“这一项目是中国使用世界银贷款的示范项目”。如今,木府成了丽江古城的灵魂建筑之一,成为对明朝以来纳西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这一历史事实进行展示的重要场所。江泽民、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丽江考察时,都曾给予木府重建项目极高的评价,说它树立的是民族团结的精神。
  
  


  


  


  五、灾后建成官房大酒店
  
  ——云南省第一个五星级酒店
  1995年10月31日,丽江官房项目用地仪式在昆明举行,时隔三个月就发生了“2·3”地震。 尽管如此,丽江官房大酒店于1996年4月18日如期开工,标志着丽江震后招商引资的重新开始。丽江人把这次非同寻常的开工典礼称之为铸造新丽江的奠基礼。这场奠基礼鼓舞了丽江人重建家园的信心,也吸引了国内外的客商和投资者,在雪山中路周围,短时间内投资项目达到了数十亿元,掀起了丽江震后酒店建设的高潮。1996年底,全市仅有13家旅游涉外饭店,标准床位1200个。截至2007年底,全市星级饭店发展到194家,其中五星级4家,4星级13家,三星级48家,标准床位达5万多个。
  
  六、丽江吹响第一家全国地级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号角
  
  丽江文化体制改革的报春花是1986年,纳西族的宣科先生用现代商业手段运作的纳西古乐会。1998年,“东巴宫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把东巴乐舞和纳西族歌舞推向市场。2001年12月,通过市委、政府牵线搭桥,“丽江地区民族歌舞团”与“深圳能量实业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合作组建“雪山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近800万元编排上演了大型民族服饰、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2003年5月,中央领导同志考察丽江时,充分肯定了丽江在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破格将丽江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唯一的一家地级市。文化产业已成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增长点,“纳西古乐 ”、“东巴乐舞 ”、 “丽水金沙 ”等文品牌成功进入市场,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民族文化亮点。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策划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束河古镇被列为全国影视拍摄基地,《一米阳光》、《千里走单骑》、《大东巴的女儿》等一批影视力作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2.3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 0.3%;实现利税由2001年的2900万元增至2007年的8800多万元,增长近3倍。
  
  


  


  


  七、一千万带动十个亿——招商引资开发玉龙雪山景区
  
  丽江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002年的337.5万人次增加到2007年的530.9万人次,年均增长9.5%;旅游总收入由23.4亿元增加到58.2亿元,年均增长20%,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拉动就业达10万之众。玉龙雪山旅游区于199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先后获得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先进集体”、“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等荣誉,是宣传丽江和展示云南对外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旅游区成立之初,仅有1000万元的省旅游发展基金作为启动资金,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了近10亿元资金完成甘海子开发区、玉龙雪山旅游索道、雪山高尔夫球场、印象丽江等一批精品景点和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设。2004年8月25日,丽江玉龙旅游股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云南省第一支旅游股票。
  
  八、不让一滴污水进湖——泸沽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地处滇川交界地大山深处的泸沽湖,上世纪末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摩梭母系文化,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泸沽湖开始接待国内外游客,随着外地游客的纷至沓来,泸沽湖畔的生态环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保护泸沽湖,治理环境污染已成为摆在丽江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燃眉之急。2004年6月7日,丽江市委召开会议,做出开展泸沽湖环境整治工作的“六项决定”,对泸沽湖环境整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04年10月2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泸沽湖召开环境保护现场办公会,紧紧围绕“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泸沽湖”的目标,提出了“泸沽湖环境整治八大工程”。四年多来的努力,泸沽湖的环境得到根本整治,泸沽湖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澈。如今的泸沽湖,“环境像天堂,湖水像碧玉,村落像国画,泸沽湖确实美得让人心醉”。
  
  九、古镇开发保护的“中国经验·束河模式”
  
  束河古镇位于丽江市古城区西北城郊3公里处,具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纳西族先民在丽江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民族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2003年5月,由昆明鼎业集团投入 5.6亿元实施的束河古镇保护与发展项目,在保护古镇古朴风貌的前提下,带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服务,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束河古镇的年旅游综合收入达85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800元跃升到2007年的5100元。束河茶马古镇保护与发展项目的实施,使政府、企业、居民实现了共赢,被誉为“束河模式”,成为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总结回顾中的一个成功案例,被建设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和媒体称为“中国经验·束河模式”,并进行了全面介绍。2005年,束河古镇被评为“中国最佳人居环境魅力名镇”。
  
  


  


  十、玉龙新县城建设——延续丽江古城的文脉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成立于2003年4月,是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传承和延续,也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正在建设的玉龙县城是丽江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平方公里的面积中,由县城中心区、居住区、休闲度假区、工业园区4个片区组成,总投资23.5亿元,其规划定位是具有遗产地特点、纳西族特色、新时代特征,集山、水、田、城、文化共生共融的生态旅游城市,县城建设体现了“行云流水、返璞归真、经营文化、再造遗产”的全新理念。玉龙县城的开发建设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经营城市”的理念,首次把一个县城的建设交由一家企业实施整体开发。目前已初具规模,知名度不断提升,正成为丽江旅游与投资的新亮点。2007年 6月,国家旅游局正式确定玉龙县为首批“中国旅游强县”试点县,这是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其他文献
一米阳光,一个凄美的纳西爱情传说,一个让多少人来丽江寻找的梦想,如今在丽江古城,一米阳光更是一个强大的餐饮娱乐帝国,一个快乐的发源地。  来丽江过年,是要寻找与以往不同的感觉,颠覆传统,新年已经成为一年中不可多得的假期,不想让自己太累,不想有太多应酬,简单而快乐,大年初五作为“我们过个丽江年”活动的最后一场主题活动,似乎更像是赠予我们这些游客在丽江过新年的最后礼物,来自不同城市的我们一同走进丽江古
期刊
大多数的人类起源的传说中都会有人类对自然所犯下的过错以及上天的惩罚——洪水。就如同西方人在寻找诺亚的方舟一样,我们也一直在寻找着上古留下的痕迹,我们就一起从纳西祭天的传说种体会一下古老纳西族的善良与智慧。    太古年代,由天地的精华汇聚成河流与海,在海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到了从忍利恩是第九代就形成了完美的人类。  传说从忍利恩有五个兄弟和六个姐妹,因为没有配偶和伴侣,不得不互相配对成双。兄妹乱伦
期刊
来丽江过年,除了要领略这里特有的民族风情之外,似乎那些沉浸在古朴之中的时尚对于我们这些都市来的游客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民族与时尚的完美结合,便在古城的酒吧街得以充分体现。古城酒吧街的夜有着万种风情,那里现代文明与古朴建筑之间碰撞出的火花足以令人沉醉,于是“我们过个丽江年”的首场新年狂欢派对活动就定在了古城酒吧街上的一个新的时尚之地——“古城火鸟”酒吧。大年初三的晚上,在享用完一顿正宗特色的纳西团年
期刊
白沙镇子不大,却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伴随着几次民族迁徙,人口融合,汉传佛教、道教、藏传佛教与纳西族本土的东巴教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使白沙成为了多样化的宗教文化圣地。在这里寺院林立,千年来香火不绝,藏传佛教在此尤为鼎盛,许多信徒不远千里来此朝拜。以下三个寺庙中有两座是丽江五大寺院之中最重要的两座,主要代表了白沙宗教文化的两大主体,东巴教和藏传佛教。  沿着白沙的主街一直向北走3公里就能来到玉峰寺。玉
期刊
VIP资料简介  姓名:刘光全  职位:一米阳光餐饮娱乐有限公司 董事长   会员级别:全球通VIP金卡    在丽江,甚至是在全国范围内,很多人都知道 “一米阳光”酒吧,也知道这个酒吧的老板叫刘老三,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刘老三是他后来取的名字,其实他本名叫刘光全,他就是我们本期移动VIP客户专访的主角。光从刘老三更名就知道他一定有许多我们想听的故事,于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关于一米阳光、关于刘老三的经历
期刊
和大多数来丽江后留下来的朋友一样,郑成爱上了丽江。和很多人不同的是他在第一次来到丽江后就义无反顾留下并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和与丽江的期许。  2416,作为在丽江的酒吧,自是不陌生的,但它有着另一个身份——创摄影工作室。于是,郑成与丽江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在去年和今年雪山音乐节上,曾被两次任命为唯一指定摄影师,这个头衔让很多人羡慕吧。现在有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工作渐进入轨道,也是很让人羡慕吧。
期刊
名叫吉东峰卓林(意为追求美好的真理),后位于离丽江城十八里处的拉市坝西,背靠抹度山,两座缓坡从南北两边展开,中间有平坦的百十亩地,犹如稳稳的一把靠椅,东临丽江县最大的高原湿地——拉市海。向阳背风,隐蔽清静。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从寺旁经过,叮咚的马帮铃声与寺塔顶的风铃声相映成趣。相传红教喇嘛四宝法王在丽江城,指着西边的一片美丽的七彩云霞说:那里是吉祥之地。彩云下面的有个落水洞里,留有佛爷莲花祖师的脚印
期刊
16岁,就是当了两年的供销社干部后,老尹开始秘密地学习东巴教,他拜了几个老东巴为师,向他们学习东巴文字和东巴经。供销社叫他搞多种经营,收购农副产品,他就可以到处去。第一个老师叫和牛核,住在大具对面的白地,听说白地是东巴圣地,所以去白地找老师。老师见了他,说,看你的相貌,在这方面会有成就的,我教你。去一次白地路上要走两天,要渡过金沙江,翻越哈巴雪山。25岁时又拜上白麦村的和仲五为师。45岁时,去当工
期刊
改革开放三十年,谱写了中华民族最激奋人心的恢弘史诗,它高唱着奋发图强、富民强国的奋进之歌,也低吟着解放思想、探索革新的思潮之曲。三十年里,中华边城的丽江,也走出了一条锐意创新、独辟蹊径的辉煌创业之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独具魅力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样板。三十年里,丽江成了中华瑰宝,世界名城;成了无数的人向往的一个“身心和灵魂的栖居之地”。三十年来,丽江开创了一个人文与自然的保护与发展的“丽江模式”
期刊
丽江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荣誉,王君正被评为“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  11月15日在北京皇苑大酒店举办的“首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上,丽江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称号。市长王君正被评为 “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同时入选“十佳绿色新闻人物”的还有曲格平、袁隆平、董瑞龙、单昭祥、胡鞍钢、赵忠祥、张和民、张延平、吴子俊。    “首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是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支持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