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班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民主观念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以班级为载体,以逐层渐进为进程,以科学评价为助推器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民主观念的德育工作模式。
【关键词】 班级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
一、逐层渐进——培育和践行民主观的进程
班级培育和践行民主观念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渐进过程。我们根据民主化的程度,师生配合的情况,学生管理的能力,将班级培育和践行民主观念的进程区分为三个层次,即导管阶段,共管阶段,自管阶段。
导管阶段,主要由班主任管理、建设、教育班集体。其间班干部配合,采用“班干部轮换制”“值周班长制”“专职岗位制”“班务日记流动制”等方式使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班主任的工作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在班级中把常规工作开展起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體打下基础。这阶段主要适用于接手新生班级、没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目标的松散班级。
共管阶段,班主任依然发挥主导作用,但其主要工作是轮训班干部,给班干部出谋划策,协调人际关系,监督完善班级的各项管理制度,培养初中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学生自己检视身边的垃圾、专职岗位人员自行检视所属岗位、班会课学生自己设计、主持等等。该阶段适宜于班级成员相互熟悉,班级核心初步形成,班级组织和功能比较健全,能够积极组织和开展班级工作与活动的班级。
自管阶段,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班委会是否按班务工作计划去开展工作;及时掌握班级动态;同时建立民主舆论,通过舆论教育约束学生;通过民主生活会、周记、留言簿以及QQ、EMAIL等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发展状况,帮助学生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科学评价——培育和践行民主观的助推器
科学的评价能够测量出学生细小的每一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反观自我,对照找出差距,助推学生朝积极的方向发展。而过去期末“算总账”,老师单向评价和偏重学业成绩的陈旧评价方式不利于全面动态地评价学生。
(一)全面评价与特长评价相结合
全面评价要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学生进行的综合性评价,此评价注重全面性、综合性。评价内容涵盖作业、纪律、值日、劳动、仪表、集体活动、课堂表现、学习成绩、好人好事等各方面。每期安排两次,一次期中,一次期末。全面评价的结果——发展评价得分,按一定比例纳入终端评价。
特长评价是对在某学科或某领域有特殊专长的并作出了一定贡献的学生的评价,此评价旨在挖掘和发现人才,带动其他同学培养和发展自己特长。
(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各职能部门根据学生每天在校表现情况进行相应的加减分,并将表现情况载入学生“成长记录”中,依据《学生操行奖惩条例》,确定每生每周的操行得分,按周通报个人具体表现情况。常务班长按周汇总每生各方面操行得分,算出该周每生操行积分,并在班会上公布考核结果;期末累计出每生全期的操行量化得分。
终结性评价指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根据学生本期综合表现和量化成绩,计算出每生综合素质成绩。
在学期结束时,个人可以就在本学期进步很大的方面向班委提出加分申请,交由班级大会讨论定夺。最后,班主任进行综合鉴定,写出书面评价。
【参考文献】
[1] 屈彬,江山. 班级德育目标与行为系统建构的实践与探索[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2).
【关键词】 班级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
一、逐层渐进——培育和践行民主观的进程
班级培育和践行民主观念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渐进过程。我们根据民主化的程度,师生配合的情况,学生管理的能力,将班级培育和践行民主观念的进程区分为三个层次,即导管阶段,共管阶段,自管阶段。
导管阶段,主要由班主任管理、建设、教育班集体。其间班干部配合,采用“班干部轮换制”“值周班长制”“专职岗位制”“班务日记流动制”等方式使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班主任的工作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在班级中把常规工作开展起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體打下基础。这阶段主要适用于接手新生班级、没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目标的松散班级。
共管阶段,班主任依然发挥主导作用,但其主要工作是轮训班干部,给班干部出谋划策,协调人际关系,监督完善班级的各项管理制度,培养初中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学生自己检视身边的垃圾、专职岗位人员自行检视所属岗位、班会课学生自己设计、主持等等。该阶段适宜于班级成员相互熟悉,班级核心初步形成,班级组织和功能比较健全,能够积极组织和开展班级工作与活动的班级。
自管阶段,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班委会是否按班务工作计划去开展工作;及时掌握班级动态;同时建立民主舆论,通过舆论教育约束学生;通过民主生活会、周记、留言簿以及QQ、EMAIL等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发展状况,帮助学生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科学评价——培育和践行民主观的助推器
科学的评价能够测量出学生细小的每一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反观自我,对照找出差距,助推学生朝积极的方向发展。而过去期末“算总账”,老师单向评价和偏重学业成绩的陈旧评价方式不利于全面动态地评价学生。
(一)全面评价与特长评价相结合
全面评价要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学生进行的综合性评价,此评价注重全面性、综合性。评价内容涵盖作业、纪律、值日、劳动、仪表、集体活动、课堂表现、学习成绩、好人好事等各方面。每期安排两次,一次期中,一次期末。全面评价的结果——发展评价得分,按一定比例纳入终端评价。
特长评价是对在某学科或某领域有特殊专长的并作出了一定贡献的学生的评价,此评价旨在挖掘和发现人才,带动其他同学培养和发展自己特长。
(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各职能部门根据学生每天在校表现情况进行相应的加减分,并将表现情况载入学生“成长记录”中,依据《学生操行奖惩条例》,确定每生每周的操行得分,按周通报个人具体表现情况。常务班长按周汇总每生各方面操行得分,算出该周每生操行积分,并在班会上公布考核结果;期末累计出每生全期的操行量化得分。
终结性评价指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根据学生本期综合表现和量化成绩,计算出每生综合素质成绩。
在学期结束时,个人可以就在本学期进步很大的方面向班委提出加分申请,交由班级大会讨论定夺。最后,班主任进行综合鉴定,写出书面评价。
【参考文献】
[1] 屈彬,江山. 班级德育目标与行为系统建构的实践与探索[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