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跟踪我院CT室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所检查的45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CT、MRI影像学检查,并观察CT及MRI表现。结果 CT表现为扇形,内部密度分布不均匀;MRI能清晰显示较小的出血病灶。结论 CT及MRI可作为出血性脑梗塞诊断的重要工具,且MRI敏感性更高。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塞;CT;MRI;影像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193-01
出血性脑梗塞作为临床上一种特殊的脑梗死疾病,主要指的是急性脑梗塞后梗塞区血液再次灌注导致继发性出血,具有病情严重、治疗难及病死率高等特点[1]。因此及早确诊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手段为CT、MRI,本研究就此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影像学表现,报告内容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跟踪我院CT室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所检查的45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在44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66.4±3.4岁。慢性疾病史:高血压史者28例,糖尿病史者15例,冠心病史者12例,风湿性心脏病者8例。临床表现:意识不清者15例,头痛及头晕者22例,癫痫发作者5例,偏癱患者35例。
1.2 检查方法
对所有出血性脑梗塞患者行CT及MRI检查,指导患者选取正确的卧位,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其中,CT机采取的是GE单排螺旋CT机,扫描参数:扫描层厚为10毫米,层距为10毫米;扫描范围:选取头颅OM线为起点,不间断扫描12层,且在患者发病后5小时至2天内进行第1次扫描。MRI(美国GE1.5THDE磁共振机)检查主要为T1W1、T2W2及脂肪抑制冠状等成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血性脑梗塞病灶分布
经CT、MRI检查后发现出血性脑梗塞病灶在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内10例(22.22%,10/45);大脑中动脉主干供血区29例(64.44%,29/45),其他大脑动脉供血区6例(13.33%,6/45)。
2.2 出血性脑梗塞影响学诊断表现
2.2.1 CT表现
出血性高梗塞CT表现如下:病灶形状为扇形(大片状低密度影),边缘位置清晰可见;病灶内部分布不均匀,呈点片状(高密度影)分布,边缘位置相对模糊,且占位效应不一样。增强CT扫描后发现病灶内部有部分斑片状,或者脑回样稍微被强化。本组45例出血性脑梗塞病灶表现为局限性血肿10例(22.22%),点状出血或不均匀斑片状28例(62.22%),多发血肿7例(15.56%),其中3例患者血肿越出梗死区。
2.2.2 MRI表现
MRI检查能完全显示CT检查出的出血病灶,且MRI比CT有优势的是MRI对较小的出血病灶也能清晰显示——梗塞区内血灶为斑片状。具体来说,MRI检查可见多发性斑片状混杂信号,其中T1W1序列显示病灶发出的是小片状高信号,边缘附近不是很清晰。T2W2序列显示病灶发出的为等或高信号,与T2W1相比范围更大,边缘相对清晰。
3 讨论
出血性脑梗塞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情况,其发病机理多且杂,临床上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是脑栓塞患者血管被栓子堵塞后,远端血管供血不足出现麻痹症状,随后栓子逐渐向远端处位移,闭塞血管重新通畅,这时血液流经之前因供血不足的血管(管壁受损)时则会出现出血症状,且出血量相对较大,此类阻塞出血为血肿型。二是新生血管结构与新建侧支循环不适应,血管通透性较高,易出现渗血症状。三是患者脑梗塞占位效应较大,脑组织附近出现水肿现象,压迫附近血管,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随着水肿症状的不断退化,上述血管(此时的血管经缺血影响后通透性增加)再次灌注后易引发出血。另外引发出血性脑梗塞的机理因素还有高血糖、血压不稳定等[2]。
目前临床上使用比较多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为CT和MRI,其中出血性脑梗塞CT影像学检查表现为病灶形状为扇形,病灶内部分布不均匀,呈点片状(高密度影)分布,占位效应不是很明显[3-4]。MRI表现为T1W1序列显示小片状高信号, T2W2序列显示等信号或高信号,与T2W1相比范围更大,边缘更清晰。以CT、RMI影像学表现为主要依据,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把出血性脑梗塞分为血肿型与非血肿型两种形式,其中血肿型出血范围在20*20平方毫米以上,且病灶在梗塞中心区内,密度分布不均匀,出血量较大且水肿明显,且脑池慢慢变浅;非血肿型出血范围在20*20平方毫米以下,出血量相对较小,为皮层渗血或梗塞灶内渗血,水肿等症状不明显[5]。本研究经CT、MRI诊断后病灶分布在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的比例为22.22%;大脑中动脉主干供血比例为62.22%;其他大脑动脉供血区比例13.33%。此外MRI可清晰显示较小的出血病灶中的斑片状血灶,可见MRI在出血性脑梗塞诊断中敏感性高于CT。
参考文献
[1]范建东,余巨明,邵阳. 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08):3552-3554.
[2]熊海涛.出血性脑梗塞31例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06):672-673.
[3] 李彦琴, 王万山, 张建军. 出血性脑梗塞55例影像学诊断与临床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 2003, 32(9): 844.
[4] 喻骏, 陈竞男. 出血性脑梗塞CT和MRI表现与临床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37(4): 699.
[5]罗云. 60例出血性脑梗塞的影像学分析[J].医药前沿,2012(36):209.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塞;CT;MRI;影像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193-01
出血性脑梗塞作为临床上一种特殊的脑梗死疾病,主要指的是急性脑梗塞后梗塞区血液再次灌注导致继发性出血,具有病情严重、治疗难及病死率高等特点[1]。因此及早确诊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手段为CT、MRI,本研究就此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影像学表现,报告内容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跟踪我院CT室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所检查的45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在44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66.4±3.4岁。慢性疾病史:高血压史者28例,糖尿病史者15例,冠心病史者12例,风湿性心脏病者8例。临床表现:意识不清者15例,头痛及头晕者22例,癫痫发作者5例,偏癱患者35例。
1.2 检查方法
对所有出血性脑梗塞患者行CT及MRI检查,指导患者选取正确的卧位,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其中,CT机采取的是GE单排螺旋CT机,扫描参数:扫描层厚为10毫米,层距为10毫米;扫描范围:选取头颅OM线为起点,不间断扫描12层,且在患者发病后5小时至2天内进行第1次扫描。MRI(美国GE1.5THDE磁共振机)检查主要为T1W1、T2W2及脂肪抑制冠状等成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血性脑梗塞病灶分布
经CT、MRI检查后发现出血性脑梗塞病灶在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内10例(22.22%,10/45);大脑中动脉主干供血区29例(64.44%,29/45),其他大脑动脉供血区6例(13.33%,6/45)。
2.2 出血性脑梗塞影响学诊断表现
2.2.1 CT表现
出血性高梗塞CT表现如下:病灶形状为扇形(大片状低密度影),边缘位置清晰可见;病灶内部分布不均匀,呈点片状(高密度影)分布,边缘位置相对模糊,且占位效应不一样。增强CT扫描后发现病灶内部有部分斑片状,或者脑回样稍微被强化。本组45例出血性脑梗塞病灶表现为局限性血肿10例(22.22%),点状出血或不均匀斑片状28例(62.22%),多发血肿7例(15.56%),其中3例患者血肿越出梗死区。
2.2.2 MRI表现
MRI检查能完全显示CT检查出的出血病灶,且MRI比CT有优势的是MRI对较小的出血病灶也能清晰显示——梗塞区内血灶为斑片状。具体来说,MRI检查可见多发性斑片状混杂信号,其中T1W1序列显示病灶发出的是小片状高信号,边缘附近不是很清晰。T2W2序列显示病灶发出的为等或高信号,与T2W1相比范围更大,边缘相对清晰。
3 讨论
出血性脑梗塞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情况,其发病机理多且杂,临床上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是脑栓塞患者血管被栓子堵塞后,远端血管供血不足出现麻痹症状,随后栓子逐渐向远端处位移,闭塞血管重新通畅,这时血液流经之前因供血不足的血管(管壁受损)时则会出现出血症状,且出血量相对较大,此类阻塞出血为血肿型。二是新生血管结构与新建侧支循环不适应,血管通透性较高,易出现渗血症状。三是患者脑梗塞占位效应较大,脑组织附近出现水肿现象,压迫附近血管,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随着水肿症状的不断退化,上述血管(此时的血管经缺血影响后通透性增加)再次灌注后易引发出血。另外引发出血性脑梗塞的机理因素还有高血糖、血压不稳定等[2]。
目前临床上使用比较多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为CT和MRI,其中出血性脑梗塞CT影像学检查表现为病灶形状为扇形,病灶内部分布不均匀,呈点片状(高密度影)分布,占位效应不是很明显[3-4]。MRI表现为T1W1序列显示小片状高信号, T2W2序列显示等信号或高信号,与T2W1相比范围更大,边缘更清晰。以CT、RMI影像学表现为主要依据,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把出血性脑梗塞分为血肿型与非血肿型两种形式,其中血肿型出血范围在20*20平方毫米以上,且病灶在梗塞中心区内,密度分布不均匀,出血量较大且水肿明显,且脑池慢慢变浅;非血肿型出血范围在20*20平方毫米以下,出血量相对较小,为皮层渗血或梗塞灶内渗血,水肿等症状不明显[5]。本研究经CT、MRI诊断后病灶分布在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的比例为22.22%;大脑中动脉主干供血比例为62.22%;其他大脑动脉供血区比例13.33%。此外MRI可清晰显示较小的出血病灶中的斑片状血灶,可见MRI在出血性脑梗塞诊断中敏感性高于CT。
参考文献
[1]范建东,余巨明,邵阳. 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08):3552-3554.
[2]熊海涛.出血性脑梗塞31例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06):672-673.
[3] 李彦琴, 王万山, 张建军. 出血性脑梗塞55例影像学诊断与临床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 2003, 32(9): 844.
[4] 喻骏, 陈竞男. 出血性脑梗塞CT和MRI表现与临床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37(4): 699.
[5]罗云. 60例出血性脑梗塞的影像学分析[J].医药前沿,2012(3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