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股票要切实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不可被一些不实数字所蒙骗。
——菲利普•费舍(美林集团市场战略家)
在经历了五年的中国股市,终于让股民尝到了什么是牛市。1996年上海股市一种气势如虹,从年初的500多点,一直飙升到1258点,深圳股市更是疯狂上涨,从年初的900多点冲到了4200点,涨幅达5们以上的股票超过百只。在股市财富效应的感召下,中国股民开户数急剧境加,超过2100万。
然而到了1997又成了一个多事之秋的一年。
1997年2月9日,邓小平逝世。
1997年3月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琼民源”发表虚假信息,声称盈利5.7亿元,被举报到证监会。证监会要求“琼民源”核实后再公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琼民源”不仅不反省,反而在3月7日从北京雇了几卡车工作围攻证监会达一整天。就在:“琼民源”围攻证监会的事件发生不久后的一天晚上,证监会值班室的工作人员突然打电话给周道炯,说刚刚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告知有一些人从云南运了一车炸药,要来炸证监会。
首例欺诈黑马狂飙
对于老股民来说,提到“琼民源”心里会不禁打一个冷颤。
1996年,“琼民源”股价全年涨幅高达1059%。不过表面的辉煌遮不住其虚假的本质,“琼民源”最终从股市“最大黑马”渐渐现形,成为“最大骗局”,因被指控制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受到证监会的严厉查处,“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琼民源”的全称为海南民源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7月在海口注册成立。1992年9月,在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中募集法人股3000万股。1993年4月30日,“琼民源”在深圳上市,成为当时在深圳最早上市的5家异地企业之一。
1996年初,随着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的慢慢攀升,大量普通股民开始涌入股市。深市不失时机地树起了“深发展”这面大旗,在这个龙头股的带领下,大盘不断向上攀升,与此同时,一批多年被视为“垃圾股”的股票也开始踏上所谓的“价值回归”之路。由于有了“深发展”所谓“价值回归”的某种示范效应,此时几乎所有股票都毫无例外地走出了谷底。一天大涨百分之几十的现象司空见惯。
尽管如此,股市还需要继续提振的呼声不绝于耳,因为人们想赚大钱的愿望更加迫切。此后一段时期,炒作题材似乎一度也进入到盲期,市场急欲寻找一个同样能激发人气的新“龙头”,需要新的“大黑马”。此时,不管是一个什么题材几乎都可资利用,都可能披上光鲜的外衣继续而散发出诱人的光彩。
正当人们一方面追捧绩优股,一方面苦寻“黑马”之时,一只众所周知的垃圾股“琼民源”开始浮出水面。“琼民源”在1996年4月以前、深指处于低谷之时,其股价仅在每股2元左右,而市场转好进入牛市后,“琼民源”随着大盘一起“价值回归”,到6月份,股价已翻了一倍之多。
“琼民源”因价值发现而被挖掘出来后,罩在它身上的光环陡然增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诸如“扭亏概念股”、“首都概念股”、“农业概念股”、“高科技概念股”、“高速成长概念”,乃至还有令人费解的“关系概念股”等等。
事情还远不如此,“琼民源”在这一连串令人莫名惊诧的举动后,又添了更让人振奋一的一笔:1997年1月22日,公司率先公马大哈1996年年报,这份被冠以“闪亮登场”的年报中赫然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了1290倍,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转9.8股。此年报一出,市场无不称奇,“琼民源”的股价当即就创出了第股26元的新高。
“琼民源”俨然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这只曾经无人光顾的“垃圾股”,一下子成为备受股民追捧的“绩优股”,甚至一度取代了“深发展”的龙头地位,成为深市走强的急先锋和启动“低价股革命”的先导。
噩梦的制造者
为什么一只垃圾股会如此表现?这个为人瞩目的“股市神话”究竟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实际上,“琼民源”在上市后不久,公司便开始每况愈下,经营业绩下滑,其股票基本鲜有人过问,在1995年公布的年报中,“琼民源”每股收益不足一厘钱。1996年4月30日,是其1995年度的年报公布日,此时其股价仅为每股3.65元。
仅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琼民源”就有着如此令人不敢想象的业绩,只要是略懂会计常识的人都难免心生疑问。
为了消除市场与广大股民的疑惑,坚定投资者的信心,“琼民源”先后两次登报声明,进一步说明公司年报的正确性。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玉和表示,公司业绩高速增长没有任何值得疑虑的地方,并称1997年“琼民源”的业绩还将会有惊人增长;而此时,对“琼民源”年报进行审计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也公开站出来,信誓旦旦地在媒体上表示,报表是真实的、准确的、不容置疑的。
听信谎言的普通这一冲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1997年2月28日是“琼民源”的最后绝唱。据后来媒体报道,“琼民源”最后的交易日,让全国多达10万多散户身陷其中。此后“琼民源”一直长时间停牌。
作为始作俑者的马玉和为10万人制造了一个大噩梦,10万多股民只能无可奈何地成为后来股市一幕一幕精彩场面的旁观者。他们当中,几乎所有人都经历了期望、失望、绝望的精神“炼狱”过程,这成为他们多年以后仍然挥之不去的一段“梦魇”。
1998年11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琼民源案件”作出一审判决:“琼民源”原任董事长马玉和因犯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公司聘用会计班文昭也以同等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
据了解,这是1997年10月实施新《刑法》后,首次使用证券犯罪条款判处的个案。
至此,中国股市有史以来第一起最大的股市神话,还没有真正落下帷幕,因为还有众多被套牢其中的股民。这些股民怎么办?如何处理?这对中国证券市场来说还是第一次。
重组,脱胎换骨
“琼民源”的停牌套住了近11万投资者,其中绝大多数是散户,他们理所当然地盼望“琼民源”重新复牌,其实不少人也有思想准备,“琼民源”今后复牌,股价即使跌去30%到50%也不难理解,因为市场和投资者已经以其彻底丧失了信心,只要一复牌上市,谁都想快跑。
“琼民源”问题处理起来十分棘手。既要让停牌的股票恢复正常交易,又不能使“琼民源”的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没有其他更好的路可走,唯一的方案就是重组“琼民源”,让其获得新生。
“琼民源”的重组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即“发起设立、定向增发、等量换股、新增发行”,这个模式后来被称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次重组创新。
这样安排既保留被重组公司法律主体的延续性,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存续,不发生变动,又避免了当时普遍采用的资产置换方式中会遇到的债务转移和再融资等难题,这样就为重组后拥有不良资产的企业继续发挥作用,切实改善经营,提出了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琼民源”的重组终于获得成功。1997年7月12日,证券代码为000931的“中关村科技”闪亮登场,“琼民源”终止上市,与其置换的1.87多亿股同一天上市。
从此,“琼民源”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彻底消失。
知耻而后勇,更加规范地继续前行是需要交学费的,这学费当然不会是白付,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定会留下这伤痕累累的一页。
——菲利普•费舍(美林集团市场战略家)
在经历了五年的中国股市,终于让股民尝到了什么是牛市。1996年上海股市一种气势如虹,从年初的500多点,一直飙升到1258点,深圳股市更是疯狂上涨,从年初的900多点冲到了4200点,涨幅达5们以上的股票超过百只。在股市财富效应的感召下,中国股民开户数急剧境加,超过2100万。
然而到了1997又成了一个多事之秋的一年。
1997年2月9日,邓小平逝世。
1997年3月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琼民源”发表虚假信息,声称盈利5.7亿元,被举报到证监会。证监会要求“琼民源”核实后再公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琼民源”不仅不反省,反而在3月7日从北京雇了几卡车工作围攻证监会达一整天。就在:“琼民源”围攻证监会的事件发生不久后的一天晚上,证监会值班室的工作人员突然打电话给周道炯,说刚刚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告知有一些人从云南运了一车炸药,要来炸证监会。
首例欺诈黑马狂飙
对于老股民来说,提到“琼民源”心里会不禁打一个冷颤。
1996年,“琼民源”股价全年涨幅高达1059%。不过表面的辉煌遮不住其虚假的本质,“琼民源”最终从股市“最大黑马”渐渐现形,成为“最大骗局”,因被指控制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受到证监会的严厉查处,“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琼民源”的全称为海南民源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7月在海口注册成立。1992年9月,在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中募集法人股3000万股。1993年4月30日,“琼民源”在深圳上市,成为当时在深圳最早上市的5家异地企业之一。
1996年初,随着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的慢慢攀升,大量普通股民开始涌入股市。深市不失时机地树起了“深发展”这面大旗,在这个龙头股的带领下,大盘不断向上攀升,与此同时,一批多年被视为“垃圾股”的股票也开始踏上所谓的“价值回归”之路。由于有了“深发展”所谓“价值回归”的某种示范效应,此时几乎所有股票都毫无例外地走出了谷底。一天大涨百分之几十的现象司空见惯。
尽管如此,股市还需要继续提振的呼声不绝于耳,因为人们想赚大钱的愿望更加迫切。此后一段时期,炒作题材似乎一度也进入到盲期,市场急欲寻找一个同样能激发人气的新“龙头”,需要新的“大黑马”。此时,不管是一个什么题材几乎都可资利用,都可能披上光鲜的外衣继续而散发出诱人的光彩。
正当人们一方面追捧绩优股,一方面苦寻“黑马”之时,一只众所周知的垃圾股“琼民源”开始浮出水面。“琼民源”在1996年4月以前、深指处于低谷之时,其股价仅在每股2元左右,而市场转好进入牛市后,“琼民源”随着大盘一起“价值回归”,到6月份,股价已翻了一倍之多。
“琼民源”因价值发现而被挖掘出来后,罩在它身上的光环陡然增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诸如“扭亏概念股”、“首都概念股”、“农业概念股”、“高科技概念股”、“高速成长概念”,乃至还有令人费解的“关系概念股”等等。
事情还远不如此,“琼民源”在这一连串令人莫名惊诧的举动后,又添了更让人振奋一的一笔:1997年1月22日,公司率先公马大哈1996年年报,这份被冠以“闪亮登场”的年报中赫然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了1290倍,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转9.8股。此年报一出,市场无不称奇,“琼民源”的股价当即就创出了第股26元的新高。
“琼民源”俨然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这只曾经无人光顾的“垃圾股”,一下子成为备受股民追捧的“绩优股”,甚至一度取代了“深发展”的龙头地位,成为深市走强的急先锋和启动“低价股革命”的先导。
噩梦的制造者
为什么一只垃圾股会如此表现?这个为人瞩目的“股市神话”究竟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实际上,“琼民源”在上市后不久,公司便开始每况愈下,经营业绩下滑,其股票基本鲜有人过问,在1995年公布的年报中,“琼民源”每股收益不足一厘钱。1996年4月30日,是其1995年度的年报公布日,此时其股价仅为每股3.65元。
仅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琼民源”就有着如此令人不敢想象的业绩,只要是略懂会计常识的人都难免心生疑问。
为了消除市场与广大股民的疑惑,坚定投资者的信心,“琼民源”先后两次登报声明,进一步说明公司年报的正确性。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玉和表示,公司业绩高速增长没有任何值得疑虑的地方,并称1997年“琼民源”的业绩还将会有惊人增长;而此时,对“琼民源”年报进行审计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也公开站出来,信誓旦旦地在媒体上表示,报表是真实的、准确的、不容置疑的。
听信谎言的普通这一冲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1997年2月28日是“琼民源”的最后绝唱。据后来媒体报道,“琼民源”最后的交易日,让全国多达10万多散户身陷其中。此后“琼民源”一直长时间停牌。
作为始作俑者的马玉和为10万人制造了一个大噩梦,10万多股民只能无可奈何地成为后来股市一幕一幕精彩场面的旁观者。他们当中,几乎所有人都经历了期望、失望、绝望的精神“炼狱”过程,这成为他们多年以后仍然挥之不去的一段“梦魇”。
1998年11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琼民源案件”作出一审判决:“琼民源”原任董事长马玉和因犯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公司聘用会计班文昭也以同等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
据了解,这是1997年10月实施新《刑法》后,首次使用证券犯罪条款判处的个案。
至此,中国股市有史以来第一起最大的股市神话,还没有真正落下帷幕,因为还有众多被套牢其中的股民。这些股民怎么办?如何处理?这对中国证券市场来说还是第一次。
重组,脱胎换骨
“琼民源”的停牌套住了近11万投资者,其中绝大多数是散户,他们理所当然地盼望“琼民源”重新复牌,其实不少人也有思想准备,“琼民源”今后复牌,股价即使跌去30%到50%也不难理解,因为市场和投资者已经以其彻底丧失了信心,只要一复牌上市,谁都想快跑。
“琼民源”问题处理起来十分棘手。既要让停牌的股票恢复正常交易,又不能使“琼民源”的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没有其他更好的路可走,唯一的方案就是重组“琼民源”,让其获得新生。
“琼民源”的重组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即“发起设立、定向增发、等量换股、新增发行”,这个模式后来被称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次重组创新。
这样安排既保留被重组公司法律主体的延续性,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存续,不发生变动,又避免了当时普遍采用的资产置换方式中会遇到的债务转移和再融资等难题,这样就为重组后拥有不良资产的企业继续发挥作用,切实改善经营,提出了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琼民源”的重组终于获得成功。1997年7月12日,证券代码为000931的“中关村科技”闪亮登场,“琼民源”终止上市,与其置换的1.87多亿股同一天上市。
从此,“琼民源”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彻底消失。
知耻而后勇,更加规范地继续前行是需要交学费的,这学费当然不会是白付,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定会留下这伤痕累累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