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是任何一所学校工作的中心,而德育教育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而中职语文教学的功能是求知、开智、立德、审美,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则是一切学科中德育的基础和主流。本文笔者针对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思想素质普遍低下的实际情况,结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应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大德育力度的看法,并详细阐述了如何在中职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 德育渗透 原则方法
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世界万物的规律和规矩,职教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有着广阔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语文教学毕竟还是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因此在教学中要主次分明,不能因为过于强调德育而淡化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所以教师在职教语文教学中应该具体、灵活、有效地穿插德育,有机地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确定德育教学目标时,应该深层次的挖掘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作者的写作背景,做到切实了解文中人物形象以及情境创设,然后根据这些内容,准确、生动、形象、灵活、有效地把德育目标所创设的内容贯穿于整堂课当中,让学生能够在感悟与体验中提高品德修养。
1.通过新课导入,启发学生感悟
新课导入是教学的开端,一个精彩的新课导入往往能成功的调动学生胃口,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开始时,如果能以新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引起学生的共鸣,那么就能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学习,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2.通过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有的课文本身就具有深刻德育教育意义,教师应该善于挖掘这些文章作者的品格以及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等,适时地对学生的思想感悟加以点拨,使学生受到文章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熏陶。拿讲授《人生的境界》一文时,教师可以从作者冯友兰的爱国情怀入手,结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引起学生的共鸣,在体会历史感悟人格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讲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品味“德”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往往都是作者有所感而发,有所感而做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时进行声情并茂的描绘、启发、点拨与暗示,起到潜移默化熏陶和感染学生的效果,将学生带入理想的意境。例如:讲《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整体的感知课文,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初步体会那份母子之情。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作者写母亲对他的影响比任何一家私塾都大,所体现的是对母亲感恩的心。最后得出文章的中心——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让学生通过文章的字里行间体味母子之间的深厚情谊,让学生的心灵与文章所表达的中心产生共鸣,让学生们学会孝敬,懂得感恩,最后将爱母亲的情感,拓展到爱老师,爱所有关爱自己的人,使学生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拥抱整个世界。
二、在语文课内、课外实践中进行德育渗透
1.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提高道德修养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能力培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口语交际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学生将来的生存与发展,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密切联系实际,捕捉生活中的热点、敏感问题,在课堂或课外要求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同学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可以采用演讲、辩论、座谈等形式开展对学生口语交际的培养,选择贴近学生实际且具有强烈的显示教育意义,同时又能让学生有话可说的主题。如以“诚信”这一主题,让学生通过主持、辩论、演讲等形式参与讨论,达到深刻了解诚信的重要性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告诫学生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养成诚信的好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同学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2.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贯彻德育思想
教学是课堂内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活动,中职的语文教学更加离不开课外实践。实践出真知,学生良好的品德来源于实践活动,具体反映在实际行动上。所以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围绕课内教学任务、时事热点等话题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说,可以针对学生普遍存在肆意挥霍、浪费的现象,开展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主持、演讲、辩论赛,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在抒发真情实感的同时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此外,通过课外阅读也可以实施德育渗透。读一本好书,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机地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了起来,采用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中职语文课堂进行道德教育的优势,将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习惯相结合,可以塑造学生们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在中职语文课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与原则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点,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全方位的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玉群.《评价中职语文教学的理论分析》.中国期刊网.2004.8.
[2]孙玉.《论中职学生的德育现状》.延边学院学报.2008.3.
[3]孙洪宇.《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信天学院学报.2005.3.
[4]王刚.《对德育教育加于教学活动的可行性分析》.重庆教育周刊.2007.11.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 德育渗透 原则方法
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世界万物的规律和规矩,职教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有着广阔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语文教学毕竟还是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因此在教学中要主次分明,不能因为过于强调德育而淡化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所以教师在职教语文教学中应该具体、灵活、有效地穿插德育,有机地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确定德育教学目标时,应该深层次的挖掘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作者的写作背景,做到切实了解文中人物形象以及情境创设,然后根据这些内容,准确、生动、形象、灵活、有效地把德育目标所创设的内容贯穿于整堂课当中,让学生能够在感悟与体验中提高品德修养。
1.通过新课导入,启发学生感悟
新课导入是教学的开端,一个精彩的新课导入往往能成功的调动学生胃口,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开始时,如果能以新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引起学生的共鸣,那么就能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学习,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2.通过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有的课文本身就具有深刻德育教育意义,教师应该善于挖掘这些文章作者的品格以及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等,适时地对学生的思想感悟加以点拨,使学生受到文章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熏陶。拿讲授《人生的境界》一文时,教师可以从作者冯友兰的爱国情怀入手,结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引起学生的共鸣,在体会历史感悟人格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讲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品味“德”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往往都是作者有所感而发,有所感而做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时进行声情并茂的描绘、启发、点拨与暗示,起到潜移默化熏陶和感染学生的效果,将学生带入理想的意境。例如:讲《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整体的感知课文,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初步体会那份母子之情。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作者写母亲对他的影响比任何一家私塾都大,所体现的是对母亲感恩的心。最后得出文章的中心——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让学生通过文章的字里行间体味母子之间的深厚情谊,让学生的心灵与文章所表达的中心产生共鸣,让学生们学会孝敬,懂得感恩,最后将爱母亲的情感,拓展到爱老师,爱所有关爱自己的人,使学生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拥抱整个世界。
二、在语文课内、课外实践中进行德育渗透
1.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提高道德修养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能力培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口语交际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学生将来的生存与发展,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密切联系实际,捕捉生活中的热点、敏感问题,在课堂或课外要求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同学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可以采用演讲、辩论、座谈等形式开展对学生口语交际的培养,选择贴近学生实际且具有强烈的显示教育意义,同时又能让学生有话可说的主题。如以“诚信”这一主题,让学生通过主持、辩论、演讲等形式参与讨论,达到深刻了解诚信的重要性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告诫学生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养成诚信的好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同学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2.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贯彻德育思想
教学是课堂内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活动,中职的语文教学更加离不开课外实践。实践出真知,学生良好的品德来源于实践活动,具体反映在实际行动上。所以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围绕课内教学任务、时事热点等话题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说,可以针对学生普遍存在肆意挥霍、浪费的现象,开展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主持、演讲、辩论赛,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在抒发真情实感的同时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此外,通过课外阅读也可以实施德育渗透。读一本好书,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机地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了起来,采用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中职语文课堂进行道德教育的优势,将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习惯相结合,可以塑造学生们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在中职语文课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与原则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点,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全方位的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玉群.《评价中职语文教学的理论分析》.中国期刊网.2004.8.
[2]孙玉.《论中职学生的德育现状》.延边学院学报.2008.3.
[3]孙洪宇.《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信天学院学报.2005.3.
[4]王刚.《对德育教育加于教学活动的可行性分析》.重庆教育周刊.2007.11.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