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于高年级学生,他们有着自己年龄段的独有特点,想要教好低年级的语文就必须先了解他们的特点,抓住他们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指导、启发。
关键词:低年级;个体差异;心理特点;教学;语文
要想教好低年级的语文,首先要先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
低年级的学生心理很敏感,容易学会过去自己不懂的东西,所以提出的问题特别多。这个时候想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规范好课堂纪律。接着要抓住时机,巧妙的设置课堂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内容中来。对于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选择耐心的听完,然后试着讨论一会。如何引导学生将问题的关注点放到学习内容中才是最重要的。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语文课堂设计问题可以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等,主要是根据实际中教学课文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自身的基础来考虑问题的设置方式。让学生能够在问题中体会到思考的乐趣,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低年级的学生之所以好問是因为他们有兴趣,但是他们的兴趣持久度并不高,注意力常常不够集中。所以设置有趣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就显得特别的有必要了。低年级的学生,从生活中玩耍中学到知识要比从书本中学到知识更为重要,因为通过自身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我在上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比尾巴》的时候,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我就会让学生先想一想自己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比较特别的,当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短文,大脑是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下,不断思考着,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有人回答,有人补充,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我会让学生自己去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个性。让兴趣贯穿整堂课。
另外“说”是语文的一项很重要的部分,低年级“说”的训练为以后的“写”奠定了基础。如何让学生大胆的说,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口语交际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善于模仿,所以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都孕育着教育。所以,教师只有自身做好榜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效应。教师平时乐于和学生交流,那么学生自然就愿意敞开心扉的去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好学勤问的一面。
要想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就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45分钟教学,应该课内课外相结合。寓教于学,在玩中学,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说出来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样才是遵守“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的原则。小学语文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以课堂教学作为主导,并且注重课外活动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
做好以上一切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一个有规章制度的群体。毕竟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弱,所以常常会随心境,不分场合的说话,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这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一定的规则的,上课也好,做游戏也好……只有遵守了特定的规章制度,才能将要做的事情顺利的进行下去。这不是限时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是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因为“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将自己看成是一位高高在上的教师,而应该做学生的朋友。仅管在知识和经验上,教师和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在精神上应该是朋友。教师要去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一样,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达到教学生学而不是教学生的目的。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笔者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笔者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教好低年级的学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但是相信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成员都很乐意去探究,因为我们想的是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如何让他们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在激发他们兴趣的情况下,让他们热爱学习,自主学习。教育是一条责任重大的道路,这将是我为之奋斗一生的道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写而求索。
作者简介
刘霁(1990.01—),女,汉族,江西省抚州市人,教师,本科;单位:高坪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低年级;个体差异;心理特点;教学;语文
要想教好低年级的语文,首先要先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
低年级的学生心理很敏感,容易学会过去自己不懂的东西,所以提出的问题特别多。这个时候想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规范好课堂纪律。接着要抓住时机,巧妙的设置课堂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内容中来。对于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选择耐心的听完,然后试着讨论一会。如何引导学生将问题的关注点放到学习内容中才是最重要的。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语文课堂设计问题可以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等,主要是根据实际中教学课文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自身的基础来考虑问题的设置方式。让学生能够在问题中体会到思考的乐趣,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低年级的学生之所以好問是因为他们有兴趣,但是他们的兴趣持久度并不高,注意力常常不够集中。所以设置有趣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就显得特别的有必要了。低年级的学生,从生活中玩耍中学到知识要比从书本中学到知识更为重要,因为通过自身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我在上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比尾巴》的时候,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我就会让学生先想一想自己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比较特别的,当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短文,大脑是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下,不断思考着,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有人回答,有人补充,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我会让学生自己去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个性。让兴趣贯穿整堂课。
另外“说”是语文的一项很重要的部分,低年级“说”的训练为以后的“写”奠定了基础。如何让学生大胆的说,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口语交际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善于模仿,所以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都孕育着教育。所以,教师只有自身做好榜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效应。教师平时乐于和学生交流,那么学生自然就愿意敞开心扉的去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好学勤问的一面。
要想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就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45分钟教学,应该课内课外相结合。寓教于学,在玩中学,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说出来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样才是遵守“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的原则。小学语文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以课堂教学作为主导,并且注重课外活动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
做好以上一切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一个有规章制度的群体。毕竟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弱,所以常常会随心境,不分场合的说话,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这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一定的规则的,上课也好,做游戏也好……只有遵守了特定的规章制度,才能将要做的事情顺利的进行下去。这不是限时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是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因为“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将自己看成是一位高高在上的教师,而应该做学生的朋友。仅管在知识和经验上,教师和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在精神上应该是朋友。教师要去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一样,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达到教学生学而不是教学生的目的。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笔者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笔者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教好低年级的学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但是相信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成员都很乐意去探究,因为我们想的是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如何让他们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在激发他们兴趣的情况下,让他们热爱学习,自主学习。教育是一条责任重大的道路,这将是我为之奋斗一生的道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写而求索。
作者简介
刘霁(1990.01—),女,汉族,江西省抚州市人,教师,本科;单位:高坪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