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混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hu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X证书制度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高职职业教育,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使其以立足企业为根本,服务社会为目标。课程思政以课堂为阵地教授知识,提高学生素养,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文章探究了高职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混合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实施策略,以期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稳步提升高职教育对社会的贡献率,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能、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1+X  课程思政  人才培养模式
  引  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企业需求为基础,逐步推行制度改革,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而以思想教育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当今职业教育的重点,将思政教育融于技能教育之中,在潜移默化之中教育学生。但是混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结合高校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落实1+X制度和课程融通的混合人才培养,等等。
  混合人才培养模式要素分析
  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混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离不开政策、企业、师资等的配合和支持。因此,落实混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还需要高职院校建立一支健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并配齐硬件设施,为混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用人要求。
  1.政策
  国家的有关政策不仅为高职院校积极准备和申报各类项目及课题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帮助,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混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教师技能大赛、课堂创新大赛等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混合人才培养模式从生产实践出发,结合思政教育,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2.企业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以企业需求为基础的,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混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依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的,真正做到为企业输送人才。企业的用人需求是高职院校实施培养方案的根本指导,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随着企业智能化、智慧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技工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相关要求了,而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能满足企業的智能化要求,而且这些人才还具备有实现个人晋升管理岗的知识储备。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也离不开每一名参与者的素养和能力,管理者的素养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员工的素养决定着企业文化的质量,企业和高职院校可以在人才培养方面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企业可以积极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如开办订单班定向培养人才,将企业技术技能与企业文化素养融入高职课程之中。
  3.师资
  学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体,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在高职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混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师资力量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现今,各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整体不足,教师的日常教学任务繁重,学校的培养梯队不够完善,在具体实施混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工作常常做不到位。高职教学团队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需要由浅入深积极进行探索实践,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从一门课程、一份课程标准到多门课程、多份课程标准的转变落实,都需要团队共同的力量才能完成。同时,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青年教师缺乏企业锻炼经历,难以将工匠精神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无法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4.实训设施设备
  在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混合人才培养模式中,1+X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其中高职院校专业的设施设备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硬件基础;课程思政使学生敬畏每一个工作岗位,认真仔细地操作专业的设施设备,从而提高了混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高职院校在采购专业实践设备的过程中,仅能做到基础设备的购置,对于当前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及相应的先进设备还不能做到及时更新,高职教育本身还存在着科研能力比较弱的问题,这会影响混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仅靠“出力”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复合型”人才才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因为智能化设施设备的操作应用能力及软件系统的运用能力是“复合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混合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紧扣行业发展方向服务社会,有效地将行业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及实践,从而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的人才。
  混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策略
  部分职院校在实施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混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没有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因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不断地进行调整,及时优化实施策略。每个学校所面临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但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取长补短,不可一味复制别人的,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好混合人才培养模式,然后在竞争中占据优势。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专业特色和专业发展方向及现有教学条件完善混合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学校条件许可,可以加大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等软硬件的投资力度,以充分发挥混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1.深化校企协同培养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和企业协同设计学生岗位标准。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对企业行业特色、经营业务、专业人才需求层次等的分析,然后再结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确定业务操作、基层管理、中层管理、信息技术处理等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结合相关的行业标准,协同制定多个岗位的要求及标准,最后结合课程培养体系实现协同培养。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培养质量监控方案由学校和企业协同制定,对招生招工、理论教学、技能实训、岗位实践等进行全过程监控,形成双主体、多阶段的质量监控体系。成立由学校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的监督组,对学生在学校及企业的理论教学、实训实习及管理工作进行监控和检查,同时监控从招生招工、工学交替到顶岗实习等阶段的培养质量,保障全过程都是高质量和高水平。企业参与教学,学生到企业实践,在实践中验证课堂所学,加强企业技术技能、企业文化与课堂的相互渗透,增强课堂设计的实施效率,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2.建设校企互聘“双导师”制教师团队
  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直接进入教师岗位的,他们没有到企业进行过长期的实践,因而实践教学能力缺乏,无法有效地将企业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而校企互聘“双导师”能够较好地弥补当前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缺陷。“双导师”制从专业教学队伍中选取专业理论知识扎实、责任心强、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骨干教师担任学生校内导师;从企业员工中选取业务精湛、技术过硬、语言表达能力强、耐心细致的业务骨干担任企业导师。学校与企业深入合作,形成信息技术、业务操作、基层管理等规范的导师岗位。为保障校企双导师队伍质量,校企可以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机制,引进第三方对双导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或淘汰。基于校企双导师共同提高的思路,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教师在试点期间要采用企业参观培训、行业企业会议、企业实践等形式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在双方合作深入的基础上,健全校企互聘的“双导师制”教师团队,积极开展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混合人才培养。
  3.开展系列培训
  专题讲座、系列培训是教师教学能力快速提升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师培训,尽快让教师明确混合培养模式的核心所在,能够真正应用1+X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以及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提升学生的素养。培养教师爱国、爱岗、敬业等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要求教师能够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把这些正确的价值观教授给学生。鼓励教师协同企业开发新课程,将企业文化带到课堂,提前让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实现大学是校园到社会企业中转站的作用。教师要从根本上认可混合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发多种授课方式,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更多被社会认可的高素養人才,使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能自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具有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
  4.建立混合人才培养实施团队
  混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不是个人或者部分人能够完成的,需要高职院校多个层级共同的努力。混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团队应有多个层级组成,以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主管教学的院长为团队负责人,相关的教学部门和负责实践的教学科室共同参与,骨干双师型教师为主要成员。实施团队应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及方案,因为实施过程中政策、方针、制度随时可能变化,寻求到便捷可行的方案后执行会更有效,负责人把握实施方向,教学部门和实践科室积极配合提供教学所需的设施设备,骨干双师型教师负责具体实施。为实现混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一定要注重反馈机制的健全,由双师型教师、企业和学生共同作为反馈主体,及时反馈混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团队负责人主持解决问题,各科室部门快速响应并调整策略,使得混合培养模式不断趋于完善,以更好地服务学生和企业。
  结  语
  混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了“1+X”证书制度和课程思政二者的优势,能同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具潜力的复合型人才。混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会受多方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需分析探究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混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落实关键环节,并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有效地将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应用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优化教育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教师主体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贡献高职教育力量。
  参考文献:
  [1]杨忠娅.对1+X证书制度和双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职业技术,2020(7):7-12.
  [2]秦芬.1+X证书制度下高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0(4):30-35.
  [3]康达.“1+X”证书制度下技能培养效果评测指标的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0(18):51-54.
  [4]彭飞霞.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教师胜任力:结构模型与优化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8):12-18.
  [5]吴琼.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J].高教学刊,2020(22):30-33.
  [6]洪亚玲.精准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2020(21):168-169.
  [7]侯旭晖,杨新宇,许远,等.从“1+X”证书制度理解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J].陕西教育(高教),2020(11):52-53.
  [8]马芳琴.融入思政元素的商事法律应用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20(11):8-9.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其他文献
编者按:千余年来,岳麓书院的“经世致用”“传道济民”“实事求是”等精神文化,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时满含深情地谈到,对岳麓书院一直有牵挂,对岳麓书院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深有感触。值此总书记考察湖南大学一周年来临之际,本刊特开设专栏,就“岳麓书院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力求将岳麓书院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新时代落实
目的了解慢性疾病患者的药物依从性现状,分析其与药物信念的关系,为改善慢性疾病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水平提供路径。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0月7日—13日于芜湖市某三甲医院慢病门诊就诊的220例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采用药物依从性量表(MARS-5)和药物信念量表(BMQ-G)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疾病患者药物依从性水平较差,得分为(14.25±3.15)分。药物依从性与性别、年龄、学历有关(P<0.05),而药物依从性与疾病的种类无关(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