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从谏如流的风度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f285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余开伟在《名家与批评》(《山西发展导报》57期)一文中自述一段经历: 八十年代初,我在《文学评论》上拜读了夏衍所写的《一些应该忘却而未能忘却的往事》一文,不同意夏公纠缠历史旧帐,对鲁迅和冯雪峰的某些偏激看法,乃斗胆写了一篇为这两位已逝的老前辈鸣不平的文章《千秋功过,自有历史评说》寄给《文学评论》,后来得知《文学评论》编辑部对是否发表拙文争议很大,众说纷纭。资深的老编辑王信和该刊当时的副主编许觉民力排众议,坚持主张发表,经送当时的中宣部副部长周扬过目,周扬豁然大度,同意作些删节予以发表,在1980年第4期《文学评论》上刊登。我当时惴惴不安,为冒犯了夏公深感歉然。然
其他文献
河套川泛指土默特右旗南部将军尧镇地方,这里因清乾隆五十五年以来黄河迭次改道而形成河套川地貌。这里土地肥沃极宜人居,是晋陕移民养家糊口的好地方。自清道光以来,逐渐成
<正> 自不待言,“泡沫文化”是“泡沫经济”这个概念的翻版。在我看来,如果找不到这样一个旗鼓相当的概念与“泡沫经济”相提并论,那就多少辜负了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年代。泡沫隐喻了一种堆积,膨胀,繁闹,五颜六色的反光,无声无息的消逝——这的确是对于某些文化景观的形象概括。不过,至少在目前,我不想将“泡沫文化”当成一个贬义词——这一点与“泡沫经济”不同。在我的心目中,这仅仅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 泡沫文化试图描述哪一些文化景观呢?电视机里无休无止的电视连续剧,众多小报版面上不计其数的豆腐块式小品文、随
当有防腐层的管道实施阴极保护时,最终用户必须考虑到假如防腐层剥离(失去附着力)时可能发生的问题。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阴极保护将能够解决他们管道的外腐蚀问题,而没有真正理解
<正>王岳川在《国学热的背景及走向》(《山西发展导报》1995年4月19日)一文中指出:在80年代的“西方”学术热和90年代初的“经商热”中,中国学术界从1993年开始出现了一股值得重视的“国学热”.除了《中国文化》、《国学研究》、《原学》、《原道》等一批刊物的面世引起了世人关注以外,不少知名学者声称“退而结网”(退回书斋潜心著述),进行学术史的爬梳和清理;以及北京大学学生的“国学月”活动和中央电视台播出的150集文化片《中国文明之光》,都使90年代的学术风尚为之一变.如今,学术史的个案研究
<正>迄今为止,所有的关于文学理论的命题都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因为有了人才有了文学,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是“人”的文学具有不容辩驳的意味.但“人的文学”或许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人学”.“人学”这个范畴尚可以作为其它社会科学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高层次的归纳,从而泛指一切涉及到人的“科学”.就此说来,“文学是人学”因为它的容量太大,恐怕也就很难涉及到文学自身的特质,从根本上解决文学与人的特定关系问题,特别是文学中所表现的人与一般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人的差异问题,以及这种差异的相互关系;另一
高膜厚PU防腐系统可解决防腐工程上的死角,包括异形、补口、三通、弯头、法兰、阀门等几何形状复杂金属外表面的防腐,以及老龄在役管线的防腐结构的修复。这种防腐系统的使用寿
<正> 文学的教育功能不仅取决于文学作品的内容,而且同作品形式,特别是文学策略密切相关。譬如作品成为巴赫金所说的有着众多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的“复调小说”,阅读接受也因此似乎失去作家的直接指导而变得异常复杂时,文学策略在实际上就代替了作家,有效地调节着读者与作品的微妙关系,进而影响教育功能的实现。本文正是
《草精灵》是一部真正的,给儿童看的动画作品。为适龄儿童创造好的作品,应该是动画工作者最本位的目的!反观我国当下的动画制作,受日本动漫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倾向于成人化:成人的
<正>1995年第6期《群言》发表孙文铄《老教育家王越教授谈教育观念上的误区》一文,王老指出的误区之一,是长期一些干部视教育为纯消费事业,不能生产物质财富,以致长期似来教育投资不足.(这情况对文化事业也一样——编者)王老说:从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发达国家占6%,亚洲国家的占5%,与我国经济水平相当的一些国家约占4%,而我国只占3.3%(1992年),实在是太少了.
本文针对金属输油管道及容器的腐蚀情况,对输油管道及容器腐蚀的原因机理以及防护措施作了简单分析,对阴极保护的原理及作用分析及探讨,对输油管道工程管线阴极保护应用进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