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SPECT 201Tl心肌灌注显像:使用正常人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效果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mscuos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智能SPECT(IQ-SPECT)能进行图像的快速采集和衰减校正,经这种技术获得的图像与常规显像技术相比是不一样的。该研究就201Tl心肌灌注显像(MPI),比较使用正常日本人数据(NDBs)的IQ-SPECT和常规SPECT的诊断效能。

方法

36例患者进行了一日法201Tl腺苷负荷-静息MPI。IQ-SPECT图像的采集时长大约是常规SPECT图像采集时长的四分之一。IQ-SPECT的图像重建在做或不做散射和衰减校正(SCAC)的情况下采用有序子集共轭梯度最小化法进行。常规SPECT的图像重建在不做SCAC的情况下采用滤波反投影法进行。总负荷得分(SSS)使用日本核医学会相关工作组建立的NDBs计算获得,对IQ-SPECT和常规SPECT各自使用采集条件匹配的NDBs获得的SSS进行了比较,同时比较了2种方法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效能。

结果

常规SPECT的SSS是6.6±8.2,IQ-SPECT做和不做SCAC的SSS分别是6.5±9.7和6.6±9.4 (各SSS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常规SPECT和IQ-SPECT的SSS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r=0.921,P<0.000 1),IQ-SPECT做和不做SCAC的SSS也有很好的相关性(r=0.907,P<0.000 1)。常规SPECT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80.8%、78.9%和79.4%;做SCAC的IQ-SPECT的相应参数分别是88.5%、86.8%和87.3%;不做SCAC的IQ-SPECT的相应参数分别是80.8%、80.3%和82.0%。常规SPECT、做SCAC的IQ-SPECT和不做SCAC的IQ-SPECT的受试者操作特征分析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7、0.86和0.80(各面积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不做SCAC的情况下,只要使用了合适的NDBs,IQ-SPECT 201Tl MPI与常规SPECT的诊断效能具有可比性。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抗真菌药单用及联合对皮炎外瓶霉生物膜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96孔板构建皮炎外瓶霉生物膜,通过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及卡泊芬净单用或联合抗皮炎外瓶霉生物膜的活性。结果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及卡泊芬净对皮炎外瓶霉生物膜50%和80%最低抑菌浓度(SMIC50、SMIC80)均> 32 mg/L,两性霉素B的SMIC50为1~ 2 mg/L,SMIC 80为4~ 8
目的构建自身启动子调控、含有红色荧光蛋白(RFP)标记的钙调蛋白烟曲霉菌株,观察菌株生长过程中钙调蛋白的动态分布。方法设计烟曲霉钙调蛋白基因的两端侧翼序列,对两序列及含有RFP-烟曲霉pyrG营养标记(mRFP-AfpyrG)的质粒分别进行PCR扩增,再通过融合PCR对上述3个片段进行整合,形成转化用的线性片段。随后采用原生质体转化法将上述片段转入烟曲霉受体菌株中,构建钙调蛋白-RFP烟曲霉菌株。
目的探讨进展期非节段型白癜风(NSV)患者外周血中CD4+ T细胞各亚群的免疫状态。方法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收集30例进展期NSV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T细胞各亚群细胞因子。ELISA方法检测血清CD4+ 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在进展期NSV组外周血CD4+ T细胞中,Th1与Th17比例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8.68 ± 4.5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诱导的BALB/c小鼠特应性皮炎样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24只BALB/c小鼠分为4组,分别使用卵清蛋白(OVA)、SEB、OVA+ SEB联合组及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建立经皮诱导的AD样模型。对模型小鼠AD样皮损进行临床观察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组织病理切片并行甲苯胺蓝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肥大细胞的数目、分布及形态,计算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比。结果
期刊
目的探讨皮肌炎(DM)和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活动,特别是与皮损和肺间质病变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流式微珠阵列法检测40例DM/CADM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IL-17A、IL-18、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8种细胞因子水平,分析细胞因子与皮损、炎症指标和肺间质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①DM/CADM患者血清
EB病毒(EBV)是最常见的病毒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90%的成人会感染EBV。一些淋巴肿瘤的基因组已被探明,其组织病理亚型有多种,病史和病程也多变。许多与免疫功能不全相关的B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都与EBV感染有关。随着器官移植和免疫抑制药物使用的日趋普遍,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而且,一些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也会患EBV阳性的淋巴瘤。利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评价不明原因的全
目的建立一种估算组织内硼绝对浓度的实用方法,该方法通过4-二羟硼基-2-18F-氟-苯丙氨酸(18F-FBPA) PET显像的标准摄取值(SUV)计算硼浓度,并与静脉滴注4-二羟硼基-苯丙氨酸(BPA)后直接取各组织进行硼浓度测量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研究对象为C6胶质瘤鼠模型[n=7,体质量(241±28.0) g],静脉注射18F-FBPA (30.5±0.7) MBq后60 min进行PET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