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soul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生医疗锐器损伤情况,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对我市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一线的医生护士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79 位医生和218 位护士,在最近12 个月内,有64.80%的医生和79. 36%的护士发生过医疗锐器损伤;护士发生锐器损伤率要明显高于医生(χ2 = 10. 51,P<0.01);179位医生发生锐器损伤191次,平均每人被损伤1.07次,218位护士发生锐器损伤627次,平均每人损伤2.88次;医护人员锐器损伤种类依次为针刺伤54.16%、玻璃割伤33.25%、刀割伤6.36%、其他伤6.23%;医生、护士发生医疗锐器损伤率与其所进行的相关操作有关,医生以缝合、换药操作损伤率高于护士,护士以套针帽、采血、丢针头、收废物操作损伤率高于医生(χ2=165.38, P<0.005);内、外、妇、儿科医生医疗锐器损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外科、妇产科医生发生医疗锐器损伤率分别为73. 91%和75. 0%,要高于内科、儿科医生53.52%和54.55%的损伤率(χ2 = 8. 26, P < 0. 05);内、外、妇、儿、门诊护士锐器损伤率分别为77. 27%、83.33%、77.27%、81. 82%、75. 0%,其中外科、儿科护士损伤率略高于总体水平,但无显著意义(χ2 = 1. 24,P>0.05)。结论 医护人员锐器损伤较普遍,应提高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熟练规范操作,增加必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近3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检出状况及其耐药性的变迁,以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细菌的分布及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现状。方法对住院患者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3软件进行耐药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7016株
眼科病房眼液滴入是一项基本专科操作。过去除感染患者外,滴眼液是公用的,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为了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病房采用滴眼液每个人专用的做法。但由于接受治疗患者
目的探讨超声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健康体检的6个月内婴幼儿1301例(2602个髋关节)进行Graf法髋关
目的探讨医院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标本中分离的272株病原菌,进行
医用输液、注射废弃针头、一次性麻醉针、一次性手术刀片等锐器的终末处理,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我们采用输液塑料瓶放置医用锐器废物,通过临床实践,认为采用这一方法行之有效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患者医院呼吸系统感染(RSI)的状况. 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间住院的LN患者并发医院RSI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LN患者的医院RSI发生率为43.7%,以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