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有氧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培养人乐观、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可以获取乐趣,找到信心;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协调配合的能力等。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心理健康 影响
1.引言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人们对运动健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然而,学生的健康状况并没有随着健身计划的实施而改善,相反,却因各种原因而日趋严重,因此,解决学生的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是理论研究居多且研究重复性很高。因此,有必要就有氧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做进一步的探讨。
2.学生的健康现状
纵观十余年来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对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的研究比较少,并且绝大多数的干预研究集中在个别心理咨询的干预效果研究上,缺乏形式多样的有效治疗和干预措施;从整体上说,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工作尚缺乏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索。本文通过一个侧面将有氧运动作为一种干预因素来研究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有些学生课外活动少,且整天泡在网吧,以至于其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学生人群已经成为健康状况的弱势群体。
研究表明,有10%—30%的学生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等症状。另有研究表明,在学生中有20%左右的人呈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不良,心理障碍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据文献报道,调查赣州市3所学校,一年级新生220人。亚健康状态155人(70.45%),其中男84人,女生71人。范存欣,马绍斌等对广州市暨南学校、华南师范在学、华南理工学校、中山医科学校、1800人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健康占29.29%,亚健康占61.74%,疾病占8.74%。在亚健康的不同表现中出现率排在前5位的是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学习效率低、免疫力下降和消化不良。
凌文杰、安东霞等在对《河南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一文中,通过各种测试方法检测发现,有注意力难集中、精神不振、压抑感、困倦等14项以上症状表现的学生占80.2%。这充分说明,学生的健康状况很不乐观。据天津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惧症、焦虑症、多疑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自杀、退学等现象层出不穷。由此可见,解决学生的健康问题迫在眉睫。
3.有氧运动的概念、主要方法及机理
3.1有氧运动的概念
有氧运动是指通过有氧代谢提供能量的低中强度的耐久性运动。一般来说有氧运动要符合以下条件:(1)运动时能量代谢以有氧代谢为主;(2)运动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上;(3)运动强度以心率为准一般为最大心率的60%—80%。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年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运动处方如下:运动频率每周3—5次,运动强度一般为65%—90%最大心率或40%—85%最大摄氧量储备或最大心率贮备,运动持续时间一般持续20—60分钟有氧运动,运动方式主要是锻炼者喜好的有氧运动项目。
如果采用有氧运动对普通运动水平的女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试探性短治,适当降低本实验研究中的健身长跑及作为补充性的上肢、腰腹力量、球类练习的练习量和强度,适当增加各个和各组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
3.2有氧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身体练习
有氧运动不是一般的娱乐游戏活动,要想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强度和质量的要求,其中包括运动量的可耐受性运动技术、方法的循序渐进性,以及治疗的阶段性和巩固疗效的延续性。一般每次锻炼时间在30min左右,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同时还要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结语
考虑即使同一个体的学生也可能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或多或少存在身心状况、运动水平及对有氧运动干预心理健康问题的敏感性的差异,建议采用有氧运动对同一个体的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试探性矫治时,根据其所处的时期、阶段的身心状况、运动水平及对有氧运动干预心理健康问题的敏感性的差异,对训练计划实行必要的、适当的调整,尤其对处于特殊生理周期的女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试探性矫治时,必须适当降低练习量和强度,增加各个和第5期有氧运动作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措施的初步研究各组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的调整或者改变训练计划(改变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等),甚至必要时停止训练。
参考文献:
[1]王晓刚.杭州商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测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108.
[2]樊富珉.我国学生心理咨询之研究[J].大众心理学,1995,6:30-33.
[3]贾文英,马彦民.不同类别学生亚健康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4,21(5):349-350.
[4]范存欣,马绍斌,王慧苏,等.广州市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4):390-391.
[5]凌文杰,安东霞,等.河南高校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J].河南学校学报(医学版),2005,24(4).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心理健康 影响
1.引言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人们对运动健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然而,学生的健康状况并没有随着健身计划的实施而改善,相反,却因各种原因而日趋严重,因此,解决学生的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是理论研究居多且研究重复性很高。因此,有必要就有氧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做进一步的探讨。
2.学生的健康现状
纵观十余年来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对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的研究比较少,并且绝大多数的干预研究集中在个别心理咨询的干预效果研究上,缺乏形式多样的有效治疗和干预措施;从整体上说,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工作尚缺乏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索。本文通过一个侧面将有氧运动作为一种干预因素来研究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有些学生课外活动少,且整天泡在网吧,以至于其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学生人群已经成为健康状况的弱势群体。
研究表明,有10%—30%的学生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等症状。另有研究表明,在学生中有20%左右的人呈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不良,心理障碍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据文献报道,调查赣州市3所学校,一年级新生220人。亚健康状态155人(70.45%),其中男84人,女生71人。范存欣,马绍斌等对广州市暨南学校、华南师范在学、华南理工学校、中山医科学校、1800人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健康占29.29%,亚健康占61.74%,疾病占8.74%。在亚健康的不同表现中出现率排在前5位的是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学习效率低、免疫力下降和消化不良。
凌文杰、安东霞等在对《河南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一文中,通过各种测试方法检测发现,有注意力难集中、精神不振、压抑感、困倦等14项以上症状表现的学生占80.2%。这充分说明,学生的健康状况很不乐观。据天津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惧症、焦虑症、多疑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自杀、退学等现象层出不穷。由此可见,解决学生的健康问题迫在眉睫。
3.有氧运动的概念、主要方法及机理
3.1有氧运动的概念
有氧运动是指通过有氧代谢提供能量的低中强度的耐久性运动。一般来说有氧运动要符合以下条件:(1)运动时能量代谢以有氧代谢为主;(2)运动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上;(3)运动强度以心率为准一般为最大心率的60%—80%。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年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运动处方如下:运动频率每周3—5次,运动强度一般为65%—90%最大心率或40%—85%最大摄氧量储备或最大心率贮备,运动持续时间一般持续20—60分钟有氧运动,运动方式主要是锻炼者喜好的有氧运动项目。
如果采用有氧运动对普通运动水平的女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试探性短治,适当降低本实验研究中的健身长跑及作为补充性的上肢、腰腹力量、球类练习的练习量和强度,适当增加各个和各组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
3.2有氧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身体练习
有氧运动不是一般的娱乐游戏活动,要想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强度和质量的要求,其中包括运动量的可耐受性运动技术、方法的循序渐进性,以及治疗的阶段性和巩固疗效的延续性。一般每次锻炼时间在30min左右,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同时还要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结语
考虑即使同一个体的学生也可能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或多或少存在身心状况、运动水平及对有氧运动干预心理健康问题的敏感性的差异,建议采用有氧运动对同一个体的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试探性矫治时,根据其所处的时期、阶段的身心状况、运动水平及对有氧运动干预心理健康问题的敏感性的差异,对训练计划实行必要的、适当的调整,尤其对处于特殊生理周期的女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试探性矫治时,必须适当降低练习量和强度,增加各个和第5期有氧运动作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措施的初步研究各组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的调整或者改变训练计划(改变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等),甚至必要时停止训练。
参考文献:
[1]王晓刚.杭州商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测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108.
[2]樊富珉.我国学生心理咨询之研究[J].大众心理学,1995,6:30-33.
[3]贾文英,马彦民.不同类别学生亚健康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4,21(5):349-350.
[4]范存欣,马绍斌,王慧苏,等.广州市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4):390-391.
[5]凌文杰,安东霞,等.河南高校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J].河南学校学报(医学版),200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