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领域得到全面的提升。由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高中美术教学的目是为了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审美判断能力以及能够将习得的美术知识运用于实际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这个重要的时期和阶段,针对学生的美术素养、美术体验、审美感知进行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教育;美术教学;核心素养内容
一、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美术课程不受重视
虽然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但是高考的压力仍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压。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教导下,需要将所有的学习精力用于提高成绩。而美术不作为高考考试科目自然不被教师、家长重视,除了美术生以外,学生若是将有限的学习精力用于美术上,将被视为“玩物丧志”,是对高考的“不尊重”,这种学习观念也導致一些学校只在部分年级才安排美术课程,确保学生能够全力以赴应对高考。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基于当前教学氛围对美术课程的忽视,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校对美术课程的发展投入不足,创新不足。在大部分的美术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热情也将被逐渐磨灭,没有让学生真正领略艺术之美,在美术的海洋之放松自我、求知探索,只让学生按时根据书本上画,进行模仿绘画,学生在美术的教学中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发展。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对于美术作品没有具体展开深入的分析。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课改下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主的高中美术教学实践探索
(一)提升教师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目标的转变导致课堂教学关注点也随之转变,美术学科也提炼出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具体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并不是互不联系、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融合到教学行为之中比如说我们在美术鉴赏模块课堂教学中。以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为例,在这节课中涉及很多图像识读素养的培养,但是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方面素养的学习。而在这其中重点强调了师生之间关系的改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以一种平等、互动的形式展开教学。不仅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的基本美术知识,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认识。
(二)注重探究性教学
虽然高中美术教材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美术教材中仍然是以欣赏内容为主,需要学生探究、实践的内容少之又少,而且存在的一些动手活动,学生往往没有条件而没有得到实现。因此,应当在欣赏内容的基础上,如在《审美自律》一课中,教师可以从文人画的历史文化背景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在感受文人画的情怀中深入学习,教师通过对苏轼《枯木怪石图》的深度分析,延伸郭熙的《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对比分析,启发学生理解画家是如何打破流行的绘画程式而追求个性化的表现与自我表达,及画家的个性和情绪对创作的影响。
(三)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美术鉴赏是美术学习的核心内容,目的十分清晰明了,使得学生能够有一定的自我审美意识和体验。美术教材中开设专门进行美术鉴赏的教材,可见美术鉴赏对于高中阶段学生重要性。教师就要利用好课程的特点,促进学生审美体验得到相应的提升。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鉴赏教学内容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学生进行感悟。由此,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室的阻碍,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美术馆中去欣赏、感悟和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画展示出来,提升全体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如,在执教《战争与和平》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画面描述了怎样的故事?你能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导学生结合二战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回答出这幅画是关于战后投降的画作。随后播放关于二战的相关纪录片,让学生们切身感受战火的无情以及当时人们生活的惨状,从而明白作者作品的深意:希望所有的冲突最终都能化干戈为玉帛。最后,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对画作进行欣赏,总结出:艺术作品对于战争来说不仅仅是歌功颂德,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画作表达对战争、对人性的思考,警醒人们客观清醒地看待战争。学生在听完教师的教授、总结之后,可以基于自己做画作的理解,加上自己饱满的热情,对“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展开自己的创作。
三、结语
高中美术教育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美术感悟,获得美术体验。由此,高中美术、艺术教学应该得到校方和家长的共同重视,两者携手共同为学生创造一片拥有艺术气息的蓝天和能够放松身心的净土。
参考文献:
[1]李萨毕.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核心素养教育实践探析[J].画报,2020(07):2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教育;美术教学;核心素养内容
一、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美术课程不受重视
虽然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但是高考的压力仍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压。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教导下,需要将所有的学习精力用于提高成绩。而美术不作为高考考试科目自然不被教师、家长重视,除了美术生以外,学生若是将有限的学习精力用于美术上,将被视为“玩物丧志”,是对高考的“不尊重”,这种学习观念也導致一些学校只在部分年级才安排美术课程,确保学生能够全力以赴应对高考。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基于当前教学氛围对美术课程的忽视,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校对美术课程的发展投入不足,创新不足。在大部分的美术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热情也将被逐渐磨灭,没有让学生真正领略艺术之美,在美术的海洋之放松自我、求知探索,只让学生按时根据书本上画,进行模仿绘画,学生在美术的教学中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发展。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对于美术作品没有具体展开深入的分析。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课改下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主的高中美术教学实践探索
(一)提升教师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目标的转变导致课堂教学关注点也随之转变,美术学科也提炼出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具体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并不是互不联系、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融合到教学行为之中比如说我们在美术鉴赏模块课堂教学中。以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为例,在这节课中涉及很多图像识读素养的培养,但是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方面素养的学习。而在这其中重点强调了师生之间关系的改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以一种平等、互动的形式展开教学。不仅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的基本美术知识,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认识。
(二)注重探究性教学
虽然高中美术教材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美术教材中仍然是以欣赏内容为主,需要学生探究、实践的内容少之又少,而且存在的一些动手活动,学生往往没有条件而没有得到实现。因此,应当在欣赏内容的基础上,如在《审美自律》一课中,教师可以从文人画的历史文化背景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在感受文人画的情怀中深入学习,教师通过对苏轼《枯木怪石图》的深度分析,延伸郭熙的《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对比分析,启发学生理解画家是如何打破流行的绘画程式而追求个性化的表现与自我表达,及画家的个性和情绪对创作的影响。
(三)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美术鉴赏是美术学习的核心内容,目的十分清晰明了,使得学生能够有一定的自我审美意识和体验。美术教材中开设专门进行美术鉴赏的教材,可见美术鉴赏对于高中阶段学生重要性。教师就要利用好课程的特点,促进学生审美体验得到相应的提升。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鉴赏教学内容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学生进行感悟。由此,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室的阻碍,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美术馆中去欣赏、感悟和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画展示出来,提升全体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如,在执教《战争与和平》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画面描述了怎样的故事?你能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导学生结合二战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回答出这幅画是关于战后投降的画作。随后播放关于二战的相关纪录片,让学生们切身感受战火的无情以及当时人们生活的惨状,从而明白作者作品的深意:希望所有的冲突最终都能化干戈为玉帛。最后,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对画作进行欣赏,总结出:艺术作品对于战争来说不仅仅是歌功颂德,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画作表达对战争、对人性的思考,警醒人们客观清醒地看待战争。学生在听完教师的教授、总结之后,可以基于自己做画作的理解,加上自己饱满的热情,对“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展开自己的创作。
三、结语
高中美术教育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美术感悟,获得美术体验。由此,高中美术、艺术教学应该得到校方和家长的共同重视,两者携手共同为学生创造一片拥有艺术气息的蓝天和能够放松身心的净土。
参考文献:
[1]李萨毕.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核心素养教育实践探析[J].画报,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