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这是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本次语文课改的闪光点之一。所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就是允许完全属于个人的阅读感受存在,它一反传统阅读教学中“标准答案”和“教师话语霸权”的现象而闪耀出人性化的光辉。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正视阅读中的“多元”现象。
说到阅读中的“多元”现象,可以上溯到古代。古人论读书时,很早就有“作者未必然,读者则未必不然”的说法,而“诗无达诂”、“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梨橘棘栗不同味,而皆调于口”等表述则包含我们今天所说的“多元解读”的涵义。今天,这种现象仍然存在。王蒙读《红楼梦》时就感慨:“在它的文本面前,几乎任何一种分析都是可能的,几乎任何一种分析也都是片面的,在它面前,任何一种评价都是事出有因的,任何一种评价又都是‘自圆其说’的一家之言。正像在世界在人生面前一样,我们感到了那种‘知也无涯,生也有涯’以‘有涯’追求‘无涯’的困惑和乐趣。”叶圣陶先生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倒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由此可见,阅读中的“多元解读”现象由来已久。
然而,在过去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似乎“不存在”这种多元的解读现象。如果回顾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以往的阅读教学,教者以绝对权威的姿态,把一个个“个性化解读”扼杀在萌芽状态。下面以《再别康桥》为例简论之。
关于《再别康桥》,历来“公认”的、至今教参提供的惟一“标准”解读是:“诗人用与情人缠绵惜别的心情和笔调与‘康桥’道别,写出了一种包含淡淡的惆怅和酸楚的不舍之情。这首诗,是诗人在与自己心中的理想道别,它微妙地展露了诗人因‘康桥’理想的破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然而,根据诗歌意象不确定性的特点,联系作者的经历,我们为什么不能认为,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是潇洒、轻松甚至还有一点甜蜜呢?最近,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就采用“文本还原”的方法,提出了这种新的观点。他认为,诗中的“告别”不过是一个诗化的想象,通过这种想象,回味自己美妙的记忆。和云彩告别,就是和自己的情感辞别。而之所以是“轻轻的”,就是因为和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回忆在对话,而这里所写的不是一般的回忆,而是一种隐藏在心头的秘密,大声喧哗是不合时宜的,只有把脚步放轻声音放低才能进入回忆的氛围,自我陶醉的境界……周围的一切悄无声息,都是为了成全他悄悄地回忆自己的秘密,这种悄悄的独享也是美好的,充满诗意的,幸福的。结尾“不带走一片云彩”更是显出作者的轻松和洒脱……当然,这是专家的解读,自然新颖且言之成理,我们不敢奢望学生能有此创举,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允许他们有尽管稚嫩却有别于“标准答案”的阅读感受呢?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多元”现象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随意阅读,不加限制,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多元有界”的问题。“多元”不是乱读乱解,而必须有一定的价值观和一定的解读范围的引导,这就是“有界”,超出了界限,就是误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么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把他读成李尔王。”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我们都知道这首诗由“乌啼”、“江枫”、“渔火”等意象组成一个很美的意境,但有人发表文章提出,诗中的“乌啼”乃一地名,“江枫”是桥名,还引证了许多无从考证的资料。如此一来,这首诗就变成了拼缀地名的游戏而意境全无了。其实,此人不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以为古人诗中所写的都是实有之事,这只能是大煞风景,破坏诗意。这种解读,是误读,可称之为越界的解读。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得充当点评者和纠错者的角色,以防止学生的误读,只是这两种角色不再以说教者、权威者的面孔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对话者。
从现在做起,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独特的乃至创造性的解读,我们的阅读教学,势必生动而活泼。
(作者单位:东莞市光明中学)
说到阅读中的“多元”现象,可以上溯到古代。古人论读书时,很早就有“作者未必然,读者则未必不然”的说法,而“诗无达诂”、“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梨橘棘栗不同味,而皆调于口”等表述则包含我们今天所说的“多元解读”的涵义。今天,这种现象仍然存在。王蒙读《红楼梦》时就感慨:“在它的文本面前,几乎任何一种分析都是可能的,几乎任何一种分析也都是片面的,在它面前,任何一种评价都是事出有因的,任何一种评价又都是‘自圆其说’的一家之言。正像在世界在人生面前一样,我们感到了那种‘知也无涯,生也有涯’以‘有涯’追求‘无涯’的困惑和乐趣。”叶圣陶先生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倒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由此可见,阅读中的“多元解读”现象由来已久。
然而,在过去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似乎“不存在”这种多元的解读现象。如果回顾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以往的阅读教学,教者以绝对权威的姿态,把一个个“个性化解读”扼杀在萌芽状态。下面以《再别康桥》为例简论之。
关于《再别康桥》,历来“公认”的、至今教参提供的惟一“标准”解读是:“诗人用与情人缠绵惜别的心情和笔调与‘康桥’道别,写出了一种包含淡淡的惆怅和酸楚的不舍之情。这首诗,是诗人在与自己心中的理想道别,它微妙地展露了诗人因‘康桥’理想的破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然而,根据诗歌意象不确定性的特点,联系作者的经历,我们为什么不能认为,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是潇洒、轻松甚至还有一点甜蜜呢?最近,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就采用“文本还原”的方法,提出了这种新的观点。他认为,诗中的“告别”不过是一个诗化的想象,通过这种想象,回味自己美妙的记忆。和云彩告别,就是和自己的情感辞别。而之所以是“轻轻的”,就是因为和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回忆在对话,而这里所写的不是一般的回忆,而是一种隐藏在心头的秘密,大声喧哗是不合时宜的,只有把脚步放轻声音放低才能进入回忆的氛围,自我陶醉的境界……周围的一切悄无声息,都是为了成全他悄悄地回忆自己的秘密,这种悄悄的独享也是美好的,充满诗意的,幸福的。结尾“不带走一片云彩”更是显出作者的轻松和洒脱……当然,这是专家的解读,自然新颖且言之成理,我们不敢奢望学生能有此创举,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允许他们有尽管稚嫩却有别于“标准答案”的阅读感受呢?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多元”现象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随意阅读,不加限制,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多元有界”的问题。“多元”不是乱读乱解,而必须有一定的价值观和一定的解读范围的引导,这就是“有界”,超出了界限,就是误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么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把他读成李尔王。”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我们都知道这首诗由“乌啼”、“江枫”、“渔火”等意象组成一个很美的意境,但有人发表文章提出,诗中的“乌啼”乃一地名,“江枫”是桥名,还引证了许多无从考证的资料。如此一来,这首诗就变成了拼缀地名的游戏而意境全无了。其实,此人不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以为古人诗中所写的都是实有之事,这只能是大煞风景,破坏诗意。这种解读,是误读,可称之为越界的解读。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得充当点评者和纠错者的角色,以防止学生的误读,只是这两种角色不再以说教者、权威者的面孔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对话者。
从现在做起,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独特的乃至创造性的解读,我们的阅读教学,势必生动而活泼。
(作者单位:东莞市光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