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循环下红土力学性质劣化的多尺度试验

来源 :水力发电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2006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干湿循环下红土力学性质劣化的多尺度效应,开展了重塑红土的压汞试验、扫描电镜试验、细观裂隙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分析了土体微细观结构损伤及宏观力学性质劣化规律,探讨了土体力学性质劣化的多尺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重塑红土微观结构受干湿循环影响损伤明显,土颗粒丰度稍有增加,颗粒多被改造为近圆形和圆形;颗粒定向频率有所变化,整体为各向同性,局部存在优势方向;颗粒面积概率分布指数增大,向更小颗粒改造;土体孔隙总体积增大,小孔隙向大、中孔隙转化为主,孔隙总体积的增加参与了孔隙转化,是大、中孔隙增加的主要来源;(2)干湿循环作用下,重塑红土细观裂隙演化经历了增湿启裂期、循环发育期和后期稳定期,裂隙率和裂隙宽度发育集中于前5次干湿循环,后期趋于稳定;(3)干湿循环下,重塑红土抗剪强度劣化显著,其中黏聚力呈反“S”型衰减,主要集中于前5次干湿循环,后期趋于稳定;内摩擦角基本呈线性减小,减小幅度不大.综合上述分析结果,重塑红土力学性质劣化的多尺度机制可概括为:干湿循环作用引起土体孔隙总体积的膨胀势、孔隙扩张和贯通弱化的基质势、胶结物质被溶解削弱的胶结强度和水分反复迁移改变的颗粒结构共同使得土体微观结构损伤,进而诱发土体微观裂隙扩展成细观裂隙,造成土体完整度退化,导致土体宏观力学性质劣化.
其他文献
系统量化气象干旱到不同等级水文干旱的传播阈值对水文干旱早期预警与精细化管理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以黄土高原沁河流域为例,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表征气象干旱、水文干旱,运用游程理论识别干旱事件,并对干旱事件进行合并、剔除及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事件的匹配,同时使用贝叶斯网络结合Copula函数构建模型求解气象干旱到不同等级水文干旱的传播阈值.结果表明:随着水文干旱等级的升高,气象干旱到水文干旱的传播阈值增大,在传播过程中气象干旱强度削弱;沁河流域引发中度、重度及极端水文干旱对应的气象干旱历时阈值分别为1
为研究事故闸门爬行振动特征和影响因素,基于原型闸门闭门过程中的振动响应,分析闸门振动特性,确定振动类型.通过类比摩擦学中的干摩擦自激振动,建立事故闸门闭门过程中的振动数值模型,反演闸门振动响应过程,探究闭门速度、闸门质量和摩擦系数等因素对闸门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事故闸门爬行振动是一种特殊的自激振动,其振幅随闸门开度减小而逐渐增大.闸门与轨道间的动静摩擦转化是引起爬行振动的最根本原因,振动响应强度与面板水推力和动静摩擦系数差值成正比.闭门速度对振动影响较大,存在临界闭门速度,可用于区别闸门是否出现爬振,且
为了准确预测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断裂参数,分析了混凝土各断裂参数所对应的活化能随龄期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预测混凝土断裂参数的最佳拟合成熟度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讨论了断裂参数预测精度对活化能和基准温度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断裂参数对应的活化能不相等、给定断裂参数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活化能不相等、由不同温度范围所确定的活化能也不相等;应用最佳拟合法确定的活化能(或基准温度)能够准确地预测混凝土各断裂参数;最佳拟合活化能(或基准温度)随温度范围和断裂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没有唯一或固定的最佳活化能(或基准温度
黄河源区是黄河流域重要产水区和水源涵养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黄河源区各类型生态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影响了源区水源涵养功能.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水源涵养的概念和内涵,系统梳理了黄河源区水源涵养主体的变化过程,论述了水源涵养功能对水源涵养主体变化的响应特征,分析了黄河源区未来水源涵养能力演变所面临的形势,并基于此提出了黄河源区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可为黄河源区水源涵养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及其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提供支撑.
提高工程管理者对施工资源的品质和状态的感知、快速反应能力一直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开展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复杂场景施工资源定位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西南乌东德、白鹤滩水电工程现场测试和实践,以基站、LBS、GPS/北斗+实时差分(RTK)和低功耗蓝牙(BLE)等定位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满足不同场景、不同作业定位精度和通信响应速度的混合定位技术模型及体系;构建了基于GIS与建筑物空间布置及结构特性相结合的电子地图,将工程区按照施工作业与项目管理的要求进行网格化分,搭建现场定位的端、网、云系统
残余不平衡力矩值是评价水轮机转轮制造质量的关键指标.在转轮常用的应力棒法静平衡系统中,通过平衡方程式计算得到的转轮偏重力矩通常与真实配重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而影响转轮真实残余不平衡力矩的计算.首先通过对平衡系统的真实平衡状态分析,指出了应力棒测杆的弯曲变形会导致应力棒所受力矩与转轮真实偏重力矩不等.然后根据工程应用提出集中变形和微小变形前提条件,据此分别推导出了应力棒固定端低于和高于转轮质心时所受弯矩与转轮真实偏重力矩之间的修正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证实了采用修正公式后可有效减少计算误差.本文的分析及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流域水循环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认识和把握变化环境下的流域径流变化规律及演变机理成为当前水文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归纳和总结了近十几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流域径流演变特征识别、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变化环境下流域径流模拟、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径流响应规律及其预估4个方面梳理了流域径流演变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其进展,并就当前研究中的难点和不足,提出今后在径流演变特征的认识、径流影响因素定量化、径流模拟及其不确定性度量等方面亟待深入开展研究的工作.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层结环境下开闸式异重流通过刚性植被群的演变特性,使用二维大涡模拟,并结合用户自定义函数加入植被阻力效应,对异重流的头部速度、瞬时卷吸常数、势能转变,动能剖面变化等与环境水体层结度、植被群高度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层结环境会使异重流头部后期产生中性层入侵,但植被的存在会抑制此现象;在运动初期,异重流在低层结度环境时的头部速度比在高层结度环境的大,经过转变点,此趋势相反,而植被的存在会延迟这个转变点的出现,且转变点的出现随植被高度的增加而滞后;层结环境和植被都会抑制异重流的卷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黄河流域水土资源配置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面临水资源总量不足、水土资源空间不匹配、水沙异源和生态用水用地矛盾突出等问题.在分析黄河流域水土资源所面临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以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为导向,基于已有水土资源要素数据和精密监测获取的数据,识别黄河流域水土资源演变规律及生态关键阈值,构建基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的黄河流域水土资源联合配置模型.本研究旨在规范黄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永定河流域径流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下游常年处于断流状态.根据1956—1991年及2006—2018年永定河三家店以上流域各站的气象与水文数据,利用M-K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永定河流域的气象要素及径流变化趋势,利用双累积曲线和基于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进行了径流减少归因分析.结果表明:①1956—2018年间永定河流域的降雨无明显增加或减少趋势,气温有显著上升趋势,蒸发能力略有下降,径流减少非常明显,达到99.9%置信水平.②永定河流域大部分站点的降雨和径流变化存在大概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