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虚拟的世界中抽离出来
我只喜欢玩游戏。在学校时,下课我也不想和班里的同学说话,特别讨厌所谓的集体活动,比如秋游。
博 文
现在虚拟世界的魅惑力真是太强大了,它有时会像“黑洞”一样吸附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活力。美学家把这称作是“现实的非现实化”。过于玄虚的话我就不说了,我只想说,趁你还没有完全被网络游戏控制(沉迷其中的人已经不会写信来诉说什么了),请把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分配给我们置身其中的真实的世界。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现实感缺失”。主要表现是个体与现实世界、真实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疏离和陌生。长期如此,心灵会感到混乱和空虚。人是必须与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物打交道的,否则就无法形成一种合理、健康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
我无法判断你是因为过度沉浸于游戏,而导致不想与同学交流、讨厌集体活动的,还是因为你在现实交往、活动中受到了什么伤害,从而把毋须与真实他人直接发生接触的网游视为自己的庇护所。但无论什么原因,你都应尽快从沉溺于游戏的状态中走出来。我曾经有连续几天关在家里足不出户的经历。但我知道自己一定还是要走到人群中去的,长期略带自闭的孤独体验以后,人群反而是能带给你安全感的地方。哪怕阳光很刺眼,噪音很烦人,哪怕是在熙熙攘攘的街上,你面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你也会由衷地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真实地存在着。
如果你觉得对于同学、对于集体活动还是心有抵触的话,不妨先从接触和亲近真实的、或优美或壮美的大自然开始,把自己逐渐从虚拟的世界中抽离出来。自然无语,却能承受你的所有心情,帮你建构起一种毕竟不是那么虚妄的审美心境。晨风夕雨,春花秋树,造化万物还是会带给你一种真切的感动。愿你从最琐屑、最微不足道的一点感动出发,重新焕发对于真实世界的兴趣。
少点竞胜心,多点游戏感
我是个性格外向的学生,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我都踊跃参加,如诗歌朗诵、歌舞表演、社会调查等。可是没想到上次开家长会,老师告诉我妈妈说,我聪明上进,但好表现爱慕虚荣。得知老师对我的评价后,我很苦恼。请问:“爱表现就是爱慕虚荣吗?”
静 香
爱表现的学生,一般都很愿意接纳自己,充满自信,对于各种事情都能采取积极的态度。你这个年纪的孩子就应该多参加集体活动,好好展现或者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青春的画卷多姿多彩,让自己生命的朝花尽情绽放。你的这种好表现跟爱慕虚荣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一个爱慕虚荣的人更愿意在攀比中显示自己是如何比别人优越,为此会用各种方式突显表面上的、让别人可见可羡的所谓光彩,甚至还会因此去诋毁他人以赢得自己的相对优势。
老师那么着急、武断地给一个学生品性方面的表现下结论而且如此告知家长,相当不妥。不过既然老师这么说了,你不妨也乘机审视一下自己。你可以想一想,自己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是因为觉得参与的过程就挺有意思,还是更在乎结果——比如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表扬之类?谁都会期待一个好的结果,谁都渴望被称赞表扬,但参与的心态还是应该更平和自然些才行,你不是为了别人的艳羡而参加的,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多么与众不同而参加的。人应该有一点“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参加活动时少一点竞胜心,多一点游戏感,你一定不会有什么烦恼的。
我还建议你在参加活动时,应该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表现。有的集体活动中,个人唯有做到把“我”完全消融于团队中才会有成功的效果,譬如在表演合唱、群舞等项目时,你越是“卓尔不群”就越不和谐。你还应该适当照顾别人的感受,哪怕你表现得比别人要优秀。NBA球场上,当一支队伍在终场前几秒钟保持大比分领先,对手已无力回天时,本方一般会放弃最后一攻的机会,如果有球员这时还为了满足个人表现欲,或为了拿更漂亮的个人数据,而拼命炫耀球技痛下杀手的话,得到的会是满场观众的嘘声。这个时候,他的表现是为了虚荣的满足。
还有一点,就是你不必时时刻刻争着当“主角”,也需要学着当当“配角”。对于主动性不够的孩子,我不主张他们一直当“路人”。但对于你这类积极活跃的同学,我倒建议你们学一学那位享受在路边鼓掌的“23号”。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善于与他人合作,还会发自内心地给别人鼓掌,这样的孩子谁不喜欢呢?
让自己拥有一颗大心脏
班主任很偏心,成绩好的同学有时值日没做好班级被扣分了,她只轻飘飘地批评几句,成绩不好的同学若犯了错,动不动就被罚站,还说什么“你们最好别来读书了”之类的话。
成 弘
有的老师偏心,这恐怕是一个事实。不要说老师,就是有的父母对自己不同的孩子也会有偏心。你的老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这种观念陈腐不堪,既不公正又狭隘。她未必有任何恶意,但显然她的思维被分数和升学率这样的东西困住了。你无法直接地把她的观念扭转过来,只能尽量地看淡她在此时此地的态度,让自己拥有一颗大心脏。对于她偏爱的学生,不必羡慕嫉妒恨;自己受到了一些批评,也无须流露出“委屈相”。相信自己其实拥有比她更强大和健全的心智。
有一种现象已引起许多人的注意,那就是在毕业以后,当年在校时成绩不佳的所谓“差生”比饱受老师宠爱的“优等生”更懂得感恩;还有一种现象也屡见不鲜,即在时间过去若干年以后,取得更大成就的,过得更加快乐幸福的,不是班上那几位“考试考得好”的学生,而是“做人做得好”的学生。对于这样的现象,你那位老师因为偏见和短视也许还没有看到,她需要时间慢慢地才会把根深蒂固的应试理念扭转。但在此时此地,你不要因为苦恼于她不够公允的评价和做法,而让自己的发展受到实际的损失。恰恰相反,在偏见和歧视的目光下,你更应表现得自强自信,告诉自己:“尽管现在自己因为分数低一点而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我在做人上、在学习上只要无愧于心就行。我不但要让自己当下在学校里的时光充满阳光和快乐,我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取一个美好的未来,我要证明给你看,你把我看错了。”
为什么在一个家庭里,往往是被冷落的那个孩子反而更有出息?为什么有人获得了成功以后,会真诚地感谢当年“棒喝”过他的老师?因为,正面的赏识和积极的鼓励毫无疑问能助人成才,但一些不公正待遇甚至冷嘲热讽也未尝不能成就人,正是这种“负能量”的东西赋予了一个人去证明自己的动力,当然,前提是——他要拥有一颗不会轻易被不靠谱的评价“忽悠”的大心脏。
我只喜欢玩游戏。在学校时,下课我也不想和班里的同学说话,特别讨厌所谓的集体活动,比如秋游。
博 文
现在虚拟世界的魅惑力真是太强大了,它有时会像“黑洞”一样吸附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活力。美学家把这称作是“现实的非现实化”。过于玄虚的话我就不说了,我只想说,趁你还没有完全被网络游戏控制(沉迷其中的人已经不会写信来诉说什么了),请把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分配给我们置身其中的真实的世界。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现实感缺失”。主要表现是个体与现实世界、真实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疏离和陌生。长期如此,心灵会感到混乱和空虚。人是必须与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物打交道的,否则就无法形成一种合理、健康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
我无法判断你是因为过度沉浸于游戏,而导致不想与同学交流、讨厌集体活动的,还是因为你在现实交往、活动中受到了什么伤害,从而把毋须与真实他人直接发生接触的网游视为自己的庇护所。但无论什么原因,你都应尽快从沉溺于游戏的状态中走出来。我曾经有连续几天关在家里足不出户的经历。但我知道自己一定还是要走到人群中去的,长期略带自闭的孤独体验以后,人群反而是能带给你安全感的地方。哪怕阳光很刺眼,噪音很烦人,哪怕是在熙熙攘攘的街上,你面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你也会由衷地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真实地存在着。
如果你觉得对于同学、对于集体活动还是心有抵触的话,不妨先从接触和亲近真实的、或优美或壮美的大自然开始,把自己逐渐从虚拟的世界中抽离出来。自然无语,却能承受你的所有心情,帮你建构起一种毕竟不是那么虚妄的审美心境。晨风夕雨,春花秋树,造化万物还是会带给你一种真切的感动。愿你从最琐屑、最微不足道的一点感动出发,重新焕发对于真实世界的兴趣。
少点竞胜心,多点游戏感
我是个性格外向的学生,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我都踊跃参加,如诗歌朗诵、歌舞表演、社会调查等。可是没想到上次开家长会,老师告诉我妈妈说,我聪明上进,但好表现爱慕虚荣。得知老师对我的评价后,我很苦恼。请问:“爱表现就是爱慕虚荣吗?”
静 香
爱表现的学生,一般都很愿意接纳自己,充满自信,对于各种事情都能采取积极的态度。你这个年纪的孩子就应该多参加集体活动,好好展现或者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青春的画卷多姿多彩,让自己生命的朝花尽情绽放。你的这种好表现跟爱慕虚荣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一个爱慕虚荣的人更愿意在攀比中显示自己是如何比别人优越,为此会用各种方式突显表面上的、让别人可见可羡的所谓光彩,甚至还会因此去诋毁他人以赢得自己的相对优势。
老师那么着急、武断地给一个学生品性方面的表现下结论而且如此告知家长,相当不妥。不过既然老师这么说了,你不妨也乘机审视一下自己。你可以想一想,自己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是因为觉得参与的过程就挺有意思,还是更在乎结果——比如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表扬之类?谁都会期待一个好的结果,谁都渴望被称赞表扬,但参与的心态还是应该更平和自然些才行,你不是为了别人的艳羡而参加的,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多么与众不同而参加的。人应该有一点“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参加活动时少一点竞胜心,多一点游戏感,你一定不会有什么烦恼的。
我还建议你在参加活动时,应该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表现。有的集体活动中,个人唯有做到把“我”完全消融于团队中才会有成功的效果,譬如在表演合唱、群舞等项目时,你越是“卓尔不群”就越不和谐。你还应该适当照顾别人的感受,哪怕你表现得比别人要优秀。NBA球场上,当一支队伍在终场前几秒钟保持大比分领先,对手已无力回天时,本方一般会放弃最后一攻的机会,如果有球员这时还为了满足个人表现欲,或为了拿更漂亮的个人数据,而拼命炫耀球技痛下杀手的话,得到的会是满场观众的嘘声。这个时候,他的表现是为了虚荣的满足。
还有一点,就是你不必时时刻刻争着当“主角”,也需要学着当当“配角”。对于主动性不够的孩子,我不主张他们一直当“路人”。但对于你这类积极活跃的同学,我倒建议你们学一学那位享受在路边鼓掌的“23号”。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善于与他人合作,还会发自内心地给别人鼓掌,这样的孩子谁不喜欢呢?
让自己拥有一颗大心脏
班主任很偏心,成绩好的同学有时值日没做好班级被扣分了,她只轻飘飘地批评几句,成绩不好的同学若犯了错,动不动就被罚站,还说什么“你们最好别来读书了”之类的话。
成 弘
有的老师偏心,这恐怕是一个事实。不要说老师,就是有的父母对自己不同的孩子也会有偏心。你的老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这种观念陈腐不堪,既不公正又狭隘。她未必有任何恶意,但显然她的思维被分数和升学率这样的东西困住了。你无法直接地把她的观念扭转过来,只能尽量地看淡她在此时此地的态度,让自己拥有一颗大心脏。对于她偏爱的学生,不必羡慕嫉妒恨;自己受到了一些批评,也无须流露出“委屈相”。相信自己其实拥有比她更强大和健全的心智。
有一种现象已引起许多人的注意,那就是在毕业以后,当年在校时成绩不佳的所谓“差生”比饱受老师宠爱的“优等生”更懂得感恩;还有一种现象也屡见不鲜,即在时间过去若干年以后,取得更大成就的,过得更加快乐幸福的,不是班上那几位“考试考得好”的学生,而是“做人做得好”的学生。对于这样的现象,你那位老师因为偏见和短视也许还没有看到,她需要时间慢慢地才会把根深蒂固的应试理念扭转。但在此时此地,你不要因为苦恼于她不够公允的评价和做法,而让自己的发展受到实际的损失。恰恰相反,在偏见和歧视的目光下,你更应表现得自强自信,告诉自己:“尽管现在自己因为分数低一点而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我在做人上、在学习上只要无愧于心就行。我不但要让自己当下在学校里的时光充满阳光和快乐,我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取一个美好的未来,我要证明给你看,你把我看错了。”
为什么在一个家庭里,往往是被冷落的那个孩子反而更有出息?为什么有人获得了成功以后,会真诚地感谢当年“棒喝”过他的老师?因为,正面的赏识和积极的鼓励毫无疑问能助人成才,但一些不公正待遇甚至冷嘲热讽也未尝不能成就人,正是这种“负能量”的东西赋予了一个人去证明自己的动力,当然,前提是——他要拥有一颗不会轻易被不靠谱的评价“忽悠”的大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