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往往被人们看作是“先知先觉”的对象,老师犯错误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是不能原谅的,然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错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难免的,本文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犯下的一次错误为例,阐述了如何把错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动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人的一生中,犯错误总是难免的,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化学教师,我就曾经遭遇过类似令人尴尬的事情。
一、错误在“急中生智”下形成
在学到新课程湘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的《酸碱盐》这一专题时,课本习题中提到“食盐和面碱都是厨房中常用的调料”,当时课堂上许多学生都质疑:食盐是厨房的必备品这是不争的事实,面碱为何物?学生们都是地道的南方人,由于南北饮食、生活的差异,导致学生在认知上出现了障碍,情急之下,我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告诉大家:我们南方人家的厨房中确实很难见到面碱,但是北方人家在和面做包子时添加面碱,这面碱的成分是碳酸钠,一方面能中和面粉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另一方面,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包子多孔而松软,就是大家熟悉的“泡打粉”,几天后,我从资料中看到,“泡打粉”的成分不是碳酸钠,而是碳酸氢钠,我立刻意识到:我犯错误了!是将错误蒙混过关,还是将其公之于众?就在犹豫不决之时,我想到了马塔伊,这个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敢于向全世界承认自己在某些领域的无知,我为何又不能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呢?
二、老师的坦诚道歉与学生的团团迷惑
当我满怀歉意地在课堂上告诉学生:“泡打粉”的成分不是碳酸钠,而是碳酸氢钠,老师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把“面碱”就是“泡打粉”这个错误的信息告诉大家,真对不起!话语刚落,教室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师生间在掌声中达成了谅解,几乎与此同时,化学课堂犹如做氢气爆炸实验般变得热闹非凡,学生们满脸疑惑,提出许多疑问:1、既然“面碱”不是“泡打粉”,那么北方的人们在做包子时,究竟用“面碱”还是用“泡打粉”?2、既然它们的成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仅一字之差,那么,两者在颜色、味道、用途方面有何区别和联系?3、两者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是什么?4、北方人做包子究竟是怎样的过程……就在学生质疑的同时,我耐心地将问题一一地罗列在黑板上,最后我问:“既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悬念,大家是否愿意探究和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呢?”“愿意!”接下来的时间,各学习小组展开热烈地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准备在下节课中做总结汇报。
三、火眼金睛辨真伪,揭开神秘面纱
第二天的化学课,学生们都兴奋地汇报探究发现的成果与收获,有的学习小组借助网络,通过上网搜索“面碱”碳酸钠,其俗名又叫“苏打”;“泡打粉”碳酸氢钠的俗名又叫“小苏打”,两者在做包子时均能派上用场,有的学习小组则翻阅了相关资料,查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并在黑板上以表格的形式列表作比较,有的学习小组则展示了他们到集市上买回“面碱”、“泡打粉”及由碳酸钠为原料制成的肥皂、玻璃、苏打饼干、苏打饮料等实物,作近距离的观察和最直观的了解,而最特别的一个学习小组在探究过程中使出了“绝招”,学生们以小记者的身份,专门采访了一个以面食为主食的北方人,这个小组的成员争先恐后地向全班汇报采访收获:这个北方人是一个同学的邻家姐姐,山西籍的,据她介绍:在和面做包子时确实会用上“面碱”、“泡打粉”,但两者的效果是有差异的,如果选用“泡打粉”来和面,面团可不经过发酵就能直接做成包子蒸熟后食用,但是,包子的口味不够香醇,口感不够松软,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喜欢添加“面碱”,要花足够的时间,来等待面团中的酵母菌或“面肥”让面团慢慢发酵,再添加“面碱”来中和面团发酵时产生的酸性物质,否则,做出来的包子会变酸,但是,“面碱”的量过多,蒸出来的包子就会变黄,这其中的小窍门不是行家还真不懂,经过和面、发酵、蒸熟,香喷喷的、口感松软、口味纯正的包子就这样做好了,学生们像面点师傅般介绍得头头是道,他们不光学到了丰富的化学知识,掌握了做包子的学问,还借此机会了解到不少当地的风土人情:例如北方过年时,老百姓们不光做包子、包饺子,还会把面团捏成各式各样的花、鸟、虫、鱼,以及小猫、小狗、小兔等可爱造型,蒸熟后,待客人来拜年时大家一起分享,寓意着新年的吉祥如意等等,在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再在课堂上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实现资源互补、资源共享,这次活动,既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是大有收获的;对我而言,更是受益匪浅。
(责任编辑:易志毅)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人的一生中,犯错误总是难免的,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化学教师,我就曾经遭遇过类似令人尴尬的事情。
一、错误在“急中生智”下形成
在学到新课程湘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的《酸碱盐》这一专题时,课本习题中提到“食盐和面碱都是厨房中常用的调料”,当时课堂上许多学生都质疑:食盐是厨房的必备品这是不争的事实,面碱为何物?学生们都是地道的南方人,由于南北饮食、生活的差异,导致学生在认知上出现了障碍,情急之下,我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告诉大家:我们南方人家的厨房中确实很难见到面碱,但是北方人家在和面做包子时添加面碱,这面碱的成分是碳酸钠,一方面能中和面粉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另一方面,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包子多孔而松软,就是大家熟悉的“泡打粉”,几天后,我从资料中看到,“泡打粉”的成分不是碳酸钠,而是碳酸氢钠,我立刻意识到:我犯错误了!是将错误蒙混过关,还是将其公之于众?就在犹豫不决之时,我想到了马塔伊,这个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敢于向全世界承认自己在某些领域的无知,我为何又不能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呢?
二、老师的坦诚道歉与学生的团团迷惑
当我满怀歉意地在课堂上告诉学生:“泡打粉”的成分不是碳酸钠,而是碳酸氢钠,老师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把“面碱”就是“泡打粉”这个错误的信息告诉大家,真对不起!话语刚落,教室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师生间在掌声中达成了谅解,几乎与此同时,化学课堂犹如做氢气爆炸实验般变得热闹非凡,学生们满脸疑惑,提出许多疑问:1、既然“面碱”不是“泡打粉”,那么北方的人们在做包子时,究竟用“面碱”还是用“泡打粉”?2、既然它们的成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仅一字之差,那么,两者在颜色、味道、用途方面有何区别和联系?3、两者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是什么?4、北方人做包子究竟是怎样的过程……就在学生质疑的同时,我耐心地将问题一一地罗列在黑板上,最后我问:“既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悬念,大家是否愿意探究和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呢?”“愿意!”接下来的时间,各学习小组展开热烈地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准备在下节课中做总结汇报。
三、火眼金睛辨真伪,揭开神秘面纱
第二天的化学课,学生们都兴奋地汇报探究发现的成果与收获,有的学习小组借助网络,通过上网搜索“面碱”碳酸钠,其俗名又叫“苏打”;“泡打粉”碳酸氢钠的俗名又叫“小苏打”,两者在做包子时均能派上用场,有的学习小组则翻阅了相关资料,查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并在黑板上以表格的形式列表作比较,有的学习小组则展示了他们到集市上买回“面碱”、“泡打粉”及由碳酸钠为原料制成的肥皂、玻璃、苏打饼干、苏打饮料等实物,作近距离的观察和最直观的了解,而最特别的一个学习小组在探究过程中使出了“绝招”,学生们以小记者的身份,专门采访了一个以面食为主食的北方人,这个小组的成员争先恐后地向全班汇报采访收获:这个北方人是一个同学的邻家姐姐,山西籍的,据她介绍:在和面做包子时确实会用上“面碱”、“泡打粉”,但两者的效果是有差异的,如果选用“泡打粉”来和面,面团可不经过发酵就能直接做成包子蒸熟后食用,但是,包子的口味不够香醇,口感不够松软,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喜欢添加“面碱”,要花足够的时间,来等待面团中的酵母菌或“面肥”让面团慢慢发酵,再添加“面碱”来中和面团发酵时产生的酸性物质,否则,做出来的包子会变酸,但是,“面碱”的量过多,蒸出来的包子就会变黄,这其中的小窍门不是行家还真不懂,经过和面、发酵、蒸熟,香喷喷的、口感松软、口味纯正的包子就这样做好了,学生们像面点师傅般介绍得头头是道,他们不光学到了丰富的化学知识,掌握了做包子的学问,还借此机会了解到不少当地的风土人情:例如北方过年时,老百姓们不光做包子、包饺子,还会把面团捏成各式各样的花、鸟、虫、鱼,以及小猫、小狗、小兔等可爱造型,蒸熟后,待客人来拜年时大家一起分享,寓意着新年的吉祥如意等等,在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再在课堂上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实现资源互补、资源共享,这次活动,既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是大有收获的;对我而言,更是受益匪浅。
(责任编辑: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