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棉花新型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适时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期减少劳动投入,实现棉花节本增效。
关键词棉花;品种选择;适时播种;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S56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5-0049-01
棉花是一个耗费人工较多的作物,特别是面积大、劳动力少的地方,常常因延误农事而影响产量。随着精耕细作栽培技术的推广,棉花栽培措施日趋复杂化,生产成本提高,尤其是用工量有增无减,结果导致增产不增收。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针对地多、人少和植棉大户不断增多的状况,探索出了一套降低成本、节省人工、减轻劳动强度的棉花新型栽培方法。现将棉花新型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种植者参考。
1品种选择
直播适宜选择中熟或中熟偏早、结铃性强、抗虫性好的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同,病菌含量多少、病菌致病力强弱等因素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较大。因此,在病区种植抗病品种和耐病品种,是控制枯萎病、黄萎病最有效的基本途径,如岱杂棉1号。中熟种适当早播,偏早的种可适当迟播。
2适时播种
播种前7~10d,用10%草甘膦水剂12~15kg/hm2加丝润助剂15包/hm2对水210kg,全田喷施清除杂草。早熟品种5月上旬播种,密度2.1~2.4万株/hm2;中熟品种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密度1.80~2.25万株/hm2。行距1.0~1.2m,按密度计算出株距,再按株、行距定穴点播,用种量7.5~15.0kg/hm2(无绒籽)。干籽露地播种(播种前地不要翻耕),每穴点籽2~3粒,覆土厚度1.0~1.5cm,遇干旱时不要浇水,等天下雨自会出苗整齐[1]。
3田间管理
苗有真叶3片左右定苗,每穴定苗1株,只要不断垄,缺苗率在15%以内则不需补苗。直播和移栽相比,苗期生长要快得多,苗期至蕾期控制氮肥的用量,少量多次喷施缩节胺[2,3],到盛蕾苗势要求较弱(主杆有1/2左右红茎)。苗期至初花喷施缩节胺2~3次,第1次用6g/hm2,第2次用12g/hm2,第3次用15~18g/hm2。花铃期根据长势和天气喷施缩节胺1~2次[4],每次30.0~37.5g/hm2。打顶后喷施1次,用量45 g/hm2。加强中后期培管,是高效新型栽培夺取高产的关键,所以前期长得不好不要紧,重要的是抓住中后期,这样仍然可以达到4 500 kg/hm2左右的产量。
4肥水管理
播种前(或播种时)用45%复合肥450~60kg/hm2,干撒在播种穴周围作种肥。初蕾期(6~7叶)时,在种植行干撒45%复合肥225kg/hm2(也可以撒尿素和氯化钾各75.0~112.5 kg/hm2,这种用法前期需将单质磷肥作基肥施)。在棉田开花后根据长势和行间宽度决定施肥时间(相当于花桃肥)。一般在2~3个幼铃时施用,长势旺的苗,在有1~2硬桃时施用[5];长势弱的苗,在初花期施用;用尿素225kg/hm2、氯化钾225kg/hm2(最好为大颗粒氯化钾,不能沾在叶片上)全田撒施。撒时地里越干越好,一定不能等下雨。施后10~13d,再撒尿素150kg/hm2左右。
5病虫草害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是以开沟沥水为中心,病区开沟沥水是控制病源的主要措施,要求垄沟通围沟在30cm以下,做到雨停地干,减少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湿度,有效地控制病害发展。主要防治红蜘蛛、棉蚜、棉铃虫、斜纹夜蛾,苗蕾期重点防治红蜘蛛,铃期重点防治防斜纹夜蛾。播种后25~30d,视田间杂草种类和生长量,决定除草剂的品种与喷施方法。如果杂草以禾本科为主,除草剂选用精盖草能、精禾草克等,可提高效率,避免棉花遭受药害;如果杂草种类较多,或是以阔叶杂草为主,除草剂选用草甘膦,注意喷药时不能沾在棉叶上。建议最好不要用百草枯类的除草剂。从播种至封行,一般行间除草2~3次,方法一样。化学除草剂可以结合整枝进行,最好在行间第2次除草前,将叶枝连同主茎下部的叶片一同去掉,以免下部沾到草甘膦,从而提高施药的速度与效果,同时避免或减轻棉花的药害。
6采收
当大部分棉株有1~2个棉铃吐絮时,即开始采摘,以后每隔7~8d采摘1次。雨前及时抢摘[6],做到分收、分晒、分存、分轧和分售。不得采摘笑口棉和剥桃棉,采收、运输、储存工具需用棉布袋,不得用化纤袋。晒花、储花应隔离禽畜,不得混入“三丝”等杂质。
7参考文献
[1] 白艳红,刘瑞娟,邹积田.棉花栽培应用抗旱保水剂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50-51.
[2] 李景龙.湖南棉花简化栽培效果及技术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1999(1):14-17.
[3] 杨芳荃.棉花栽培技术规范及其推广应用[J].湖南棉花,1996(6):9-10.
[4] 王书平,王洪信,崔红亮.化控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07,25(2):67.
[5] 刘凤仪,侯文忠.棉花简化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1996(16):11-12.
[6] 刘生荣,张俊杰,夏志明.关中棉区转基因抗虫棉早熟高效简化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4(3):19-20.
关键词棉花;品种选择;适时播种;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S56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5-0049-01
棉花是一个耗费人工较多的作物,特别是面积大、劳动力少的地方,常常因延误农事而影响产量。随着精耕细作栽培技术的推广,棉花栽培措施日趋复杂化,生产成本提高,尤其是用工量有增无减,结果导致增产不增收。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针对地多、人少和植棉大户不断增多的状况,探索出了一套降低成本、节省人工、减轻劳动强度的棉花新型栽培方法。现将棉花新型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种植者参考。
1品种选择
直播适宜选择中熟或中熟偏早、结铃性强、抗虫性好的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同,病菌含量多少、病菌致病力强弱等因素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较大。因此,在病区种植抗病品种和耐病品种,是控制枯萎病、黄萎病最有效的基本途径,如岱杂棉1号。中熟种适当早播,偏早的种可适当迟播。
2适时播种
播种前7~10d,用10%草甘膦水剂12~15kg/hm2加丝润助剂15包/hm2对水210kg,全田喷施清除杂草。早熟品种5月上旬播种,密度2.1~2.4万株/hm2;中熟品种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密度1.80~2.25万株/hm2。行距1.0~1.2m,按密度计算出株距,再按株、行距定穴点播,用种量7.5~15.0kg/hm2(无绒籽)。干籽露地播种(播种前地不要翻耕),每穴点籽2~3粒,覆土厚度1.0~1.5cm,遇干旱时不要浇水,等天下雨自会出苗整齐[1]。
3田间管理
苗有真叶3片左右定苗,每穴定苗1株,只要不断垄,缺苗率在15%以内则不需补苗。直播和移栽相比,苗期生长要快得多,苗期至蕾期控制氮肥的用量,少量多次喷施缩节胺[2,3],到盛蕾苗势要求较弱(主杆有1/2左右红茎)。苗期至初花喷施缩节胺2~3次,第1次用6g/hm2,第2次用12g/hm2,第3次用15~18g/hm2。花铃期根据长势和天气喷施缩节胺1~2次[4],每次30.0~37.5g/hm2。打顶后喷施1次,用量45 g/hm2。加强中后期培管,是高效新型栽培夺取高产的关键,所以前期长得不好不要紧,重要的是抓住中后期,这样仍然可以达到4 500 kg/hm2左右的产量。
4肥水管理
播种前(或播种时)用45%复合肥450~60kg/hm2,干撒在播种穴周围作种肥。初蕾期(6~7叶)时,在种植行干撒45%复合肥225kg/hm2(也可以撒尿素和氯化钾各75.0~112.5 kg/hm2,这种用法前期需将单质磷肥作基肥施)。在棉田开花后根据长势和行间宽度决定施肥时间(相当于花桃肥)。一般在2~3个幼铃时施用,长势旺的苗,在有1~2硬桃时施用[5];长势弱的苗,在初花期施用;用尿素225kg/hm2、氯化钾225kg/hm2(最好为大颗粒氯化钾,不能沾在叶片上)全田撒施。撒时地里越干越好,一定不能等下雨。施后10~13d,再撒尿素150kg/hm2左右。
5病虫草害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是以开沟沥水为中心,病区开沟沥水是控制病源的主要措施,要求垄沟通围沟在30cm以下,做到雨停地干,减少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湿度,有效地控制病害发展。主要防治红蜘蛛、棉蚜、棉铃虫、斜纹夜蛾,苗蕾期重点防治红蜘蛛,铃期重点防治防斜纹夜蛾。播种后25~30d,视田间杂草种类和生长量,决定除草剂的品种与喷施方法。如果杂草以禾本科为主,除草剂选用精盖草能、精禾草克等,可提高效率,避免棉花遭受药害;如果杂草种类较多,或是以阔叶杂草为主,除草剂选用草甘膦,注意喷药时不能沾在棉叶上。建议最好不要用百草枯类的除草剂。从播种至封行,一般行间除草2~3次,方法一样。化学除草剂可以结合整枝进行,最好在行间第2次除草前,将叶枝连同主茎下部的叶片一同去掉,以免下部沾到草甘膦,从而提高施药的速度与效果,同时避免或减轻棉花的药害。
6采收
当大部分棉株有1~2个棉铃吐絮时,即开始采摘,以后每隔7~8d采摘1次。雨前及时抢摘[6],做到分收、分晒、分存、分轧和分售。不得采摘笑口棉和剥桃棉,采收、运输、储存工具需用棉布袋,不得用化纤袋。晒花、储花应隔离禽畜,不得混入“三丝”等杂质。
7参考文献
[1] 白艳红,刘瑞娟,邹积田.棉花栽培应用抗旱保水剂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50-51.
[2] 李景龙.湖南棉花简化栽培效果及技术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1999(1):14-17.
[3] 杨芳荃.棉花栽培技术规范及其推广应用[J].湖南棉花,1996(6):9-10.
[4] 王书平,王洪信,崔红亮.化控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07,25(2):67.
[5] 刘凤仪,侯文忠.棉花简化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1996(16):11-12.
[6] 刘生荣,张俊杰,夏志明.关中棉区转基因抗虫棉早熟高效简化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4(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