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车以时速20公里的速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爬行,翻越几个白雪覆盖的垭口,在令人胆战心惊的悬崖边上抛了两次锚。冬季高原的景色显得很萧条,唯有沿途路遇藏民家缓缓升起的炊烟,让人感受到一点点的温度。班车进入了昌台区后,地势一下子变得平缓,翻过一个大土坡,穿过一座大牌坊,远方高处隐隐约约看到一尊正在修建的莲花生大师像,低矮的一片建筑出现在我们眼前。一排排的白塔列在路旁,藏民手里摇着转经筒,口中念念有词地绕着白塔。同车的小喇嘛告诉我们,这就是亚青寺了。终于,班车在路边的一座大殿旁停了下来。
高原净土
同车的小喇嘛来亚青寺探望在这里修行的哥哥,因为10月过后,在亚青修行的比丘和觉姆就要准备开始冬季长时间的闭关实修。亚青寺,全称亚青邬金禅林寺,25年前由喇嘛阿秋仁波切一手创办,亚青寺则是修行人闭关实修之地。在此修行的僧众已过万,他们大部分来自四川、西藏、青海藏区,也有不少来自汉地的修行者。
亚青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阿察乡,海拔3800米,地处白雪覆盖的群山环抱之中一片草原湿地上。一年中的亚青,几乎有10个月是在寒风雨雪中,每天的天气变幻莫测,时晴时雨时雪。缓缓北流的昌曲河将亚青寺一分为二,一个大河湾把南岸的尼众(觉姆,出家女众)和北岸的扎巴(喇嘛,出家男众)分为两区,共八个洲。扎巴区有5个洲:法性光明洲、轮涅法性洲、普贤静虑洲、大乐解脱道洲、明体自解脱洲;尼众区有3个洲:乐空双运洲、普贤大乐洲和二谛双运洲。放眼望去,低矮的平房就是僧众的住宿地,南北岸的大经堂是能看到的最高建筑。一座水泥桥和一座吊桥把南北岸连接起来,成为众僧人的往来之道。
亚青提供住宿的招待所只有两家,条件都非常艰苦,老板叮嘱我们一定要小心这里的野狗。因为佛门前不杀生的关系,亚青寺的野狗群颇为壮观,据说有几百只。我们沿着泥泞的小路往尼众区走去,路遇的比丘觉姆一脸宁静平和之态,看到我们给他们拍照,微笑点头示意。
觉姆之城
在亚青寺修行的僧众,觉姆的人数几乎占了7成,使得南岸的尼众区住宿群很是壮观。昌曲河将其环绕其中,从高处往下看,宛如一颗心状,又被游客称为“觉姆之心”。
觉姆区只有唯一一条水泥路面是从水泥桥到达大经堂处,住宿区纵横交错的小路基本是泥路。 在亚青,每个僧尼都有自己的闭关小屋, 条件好的,小屋以木头为框架,外面裹以布或塑料薄膜,或用河边的卵石加叠着草皮为墙体,房顶是几根木棍覆着塑料薄膜再敷以泥土,空间大小一般约三四平米。条件差一些的, 直接在地上挖土半米深,再堆半米高土墙,顶上简单用些纸皮和塑料薄膜覆盖, “小屋”仅仅能容纳一人。在亚青,修行期间的“小屋”都是自己盖的,觉姆们之间互相帮助修建,也有叫家人来帮忙的。屋里的装饰很简单,只有床褥和一些生活用品,房间四周最多的装饰品就是贴在木板上的佛像和供奉的灯油了。冬天,未通电的亚青靠烧火取暖,洗衣挑水都在昌曲河解决。
觉姆大多年龄在20岁左右,大部分都听不懂普通话,我们给她们拍照,也不拒绝,只是要求看看相机里面的自己,脸上露出孩子般满足的笑容。一位来自青海的小觉姆,能说一些简单的普通话,我们问她,“在这里苦吗? ”她害羞的回答说:“刚来的时候有点,现在不觉得了!”她们每天的生活很简单,除了每天定时到大经堂听课,料理日常生活起居,睡觉的时间基本只有两三个小时,其余以打坐念经为主。
不知不觉,临近傍晚。这时天气居然变晴了,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洒落下来,照耀着整个河谷,觉姆之城上空炊烟袅袅,奔腾的昌曲河波光粼粼,三三两两的觉姆挑水洗衣的身影定格在一片霞蔚中。
闭关实修之地
趁着霞光还没有完全消失,我们穿过连接南北岸的吊桥,爬到北岸的高坡上,这里遍布大大小小的闭关小屋。小屋有些依山而建,有些建在广阔的原野上,有些就直接在住宿区较好的木屋上面盖建。一般来说,彼此之间都有相当距离为好,以避免干扰。每年的10月,亚青都要进行一年一度的百日妥嘎闭关和8关斋戒18天,前后历时大约5个月左右,在这期间一概不接待外来探访人员。闭关实修不但考验修行者的内心,还考验着他们的身体。在冬天最低温度低至零下20多度的山里,仅仅靠这薄薄的木板,是常人不能忍受的。
傍晚6点多,我们站在北岸的山坡上,山脚下是一片红色袈裟的人流,那是刚从大经堂灌顶回来的僧众们。未几,络络不绝的僧人从我们面前走过,往北岸的比丘住处走去。他们随身物品基本就是打坐的垫子、一个小包包、一把雨伞。他们看到我们,微笑点头,甚至有些还从包包里掏出灌顶派发的糖果,送给我们。好不容易遇到一位汉僧,和他交谈下,知道他是几个月前来亚青修行的。我们问他打算在这里留多长时间,他说自己也不知道。据他说这里的汉族僧尼大约有500人左右,是没有供养和补助的,生活来源都得靠自己。
天色渐晚,和这位汉族僧人告别,他一再嘱咐我们早点回到住处,晚上不要随便在外面溜达,还风趣的举起手上的雨伞说:不是这把雨伞,我的脚后就要被狗咬掉了,所以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高原净土
同车的小喇嘛来亚青寺探望在这里修行的哥哥,因为10月过后,在亚青修行的比丘和觉姆就要准备开始冬季长时间的闭关实修。亚青寺,全称亚青邬金禅林寺,25年前由喇嘛阿秋仁波切一手创办,亚青寺则是修行人闭关实修之地。在此修行的僧众已过万,他们大部分来自四川、西藏、青海藏区,也有不少来自汉地的修行者。
亚青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阿察乡,海拔3800米,地处白雪覆盖的群山环抱之中一片草原湿地上。一年中的亚青,几乎有10个月是在寒风雨雪中,每天的天气变幻莫测,时晴时雨时雪。缓缓北流的昌曲河将亚青寺一分为二,一个大河湾把南岸的尼众(觉姆,出家女众)和北岸的扎巴(喇嘛,出家男众)分为两区,共八个洲。扎巴区有5个洲:法性光明洲、轮涅法性洲、普贤静虑洲、大乐解脱道洲、明体自解脱洲;尼众区有3个洲:乐空双运洲、普贤大乐洲和二谛双运洲。放眼望去,低矮的平房就是僧众的住宿地,南北岸的大经堂是能看到的最高建筑。一座水泥桥和一座吊桥把南北岸连接起来,成为众僧人的往来之道。
亚青提供住宿的招待所只有两家,条件都非常艰苦,老板叮嘱我们一定要小心这里的野狗。因为佛门前不杀生的关系,亚青寺的野狗群颇为壮观,据说有几百只。我们沿着泥泞的小路往尼众区走去,路遇的比丘觉姆一脸宁静平和之态,看到我们给他们拍照,微笑点头示意。
觉姆之城
在亚青寺修行的僧众,觉姆的人数几乎占了7成,使得南岸的尼众区住宿群很是壮观。昌曲河将其环绕其中,从高处往下看,宛如一颗心状,又被游客称为“觉姆之心”。
觉姆区只有唯一一条水泥路面是从水泥桥到达大经堂处,住宿区纵横交错的小路基本是泥路。 在亚青,每个僧尼都有自己的闭关小屋, 条件好的,小屋以木头为框架,外面裹以布或塑料薄膜,或用河边的卵石加叠着草皮为墙体,房顶是几根木棍覆着塑料薄膜再敷以泥土,空间大小一般约三四平米。条件差一些的, 直接在地上挖土半米深,再堆半米高土墙,顶上简单用些纸皮和塑料薄膜覆盖, “小屋”仅仅能容纳一人。在亚青,修行期间的“小屋”都是自己盖的,觉姆们之间互相帮助修建,也有叫家人来帮忙的。屋里的装饰很简单,只有床褥和一些生活用品,房间四周最多的装饰品就是贴在木板上的佛像和供奉的灯油了。冬天,未通电的亚青靠烧火取暖,洗衣挑水都在昌曲河解决。
觉姆大多年龄在20岁左右,大部分都听不懂普通话,我们给她们拍照,也不拒绝,只是要求看看相机里面的自己,脸上露出孩子般满足的笑容。一位来自青海的小觉姆,能说一些简单的普通话,我们问她,“在这里苦吗? ”她害羞的回答说:“刚来的时候有点,现在不觉得了!”她们每天的生活很简单,除了每天定时到大经堂听课,料理日常生活起居,睡觉的时间基本只有两三个小时,其余以打坐念经为主。
不知不觉,临近傍晚。这时天气居然变晴了,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洒落下来,照耀着整个河谷,觉姆之城上空炊烟袅袅,奔腾的昌曲河波光粼粼,三三两两的觉姆挑水洗衣的身影定格在一片霞蔚中。
闭关实修之地
趁着霞光还没有完全消失,我们穿过连接南北岸的吊桥,爬到北岸的高坡上,这里遍布大大小小的闭关小屋。小屋有些依山而建,有些建在广阔的原野上,有些就直接在住宿区较好的木屋上面盖建。一般来说,彼此之间都有相当距离为好,以避免干扰。每年的10月,亚青都要进行一年一度的百日妥嘎闭关和8关斋戒18天,前后历时大约5个月左右,在这期间一概不接待外来探访人员。闭关实修不但考验修行者的内心,还考验着他们的身体。在冬天最低温度低至零下20多度的山里,仅仅靠这薄薄的木板,是常人不能忍受的。
傍晚6点多,我们站在北岸的山坡上,山脚下是一片红色袈裟的人流,那是刚从大经堂灌顶回来的僧众们。未几,络络不绝的僧人从我们面前走过,往北岸的比丘住处走去。他们随身物品基本就是打坐的垫子、一个小包包、一把雨伞。他们看到我们,微笑点头,甚至有些还从包包里掏出灌顶派发的糖果,送给我们。好不容易遇到一位汉僧,和他交谈下,知道他是几个月前来亚青修行的。我们问他打算在这里留多长时间,他说自己也不知道。据他说这里的汉族僧尼大约有500人左右,是没有供养和补助的,生活来源都得靠自己。
天色渐晚,和这位汉族僧人告别,他一再嘱咐我们早点回到住处,晚上不要随便在外面溜达,还风趣的举起手上的雨伞说:不是这把雨伞,我的脚后就要被狗咬掉了,所以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