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只会干不会说的脱贫故事”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mprinth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苦难,叫命运多舛;有一种责任,叫养家脱贫;有一种志气,叫自强不息。这就是宁都县安福乡罗陂村石杵组贫困户杨小仁的现实写照。
  先天的聋哑,不是他放弃的理由;致富的梦想,是他奋斗的目标。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志。杨小仁身残志坚,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积极种植白莲、水稻,养殖黄牛和鸡、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奏响了一曲脱贫致富的华丽乐章。
  勤劳不息,承担家庭重担
  51岁的杨小仁是一名先天性聋哑人,妻子赖宁红因幼时突发脑膜炎,身体虚弱,每年还要花费不少医药费,日子过得紧巴巴。
  杨小仁虽然身体残疾,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坚强乐观、勤劳自立的他,为了能养活一家人,他起早摸黑,努力学习各种种养技术,种田、养牛、养鸡、打零工,撑起了全家人的天 。
  只要能挣钱,他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为了多挣些钱,杨小仁常常利用农闲时间,跟村里人去外面打零工。看着他如此拼命,妻子也格外心疼,为了减轻他的负担,赖宁红经常下地帮忙。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赖宁红因胆囊结石,大病一场,现在几乎干不了重活。
  自己残疾,妻子重病,儿子又在上大学。面对如此困难,杨小仁没有向生活低头,他更为勤快了,农忙时,天刚放亮就开始干活,夜色降临还在地里忙碌,采摘莲蓬,抢收稻谷,忙个不停;农闲时,就到附近工地上做搬运,打零工,从不停休。
  “杨小仁为人本分,做事勤劳。”村支书杨新生介绍说,虽然杨小仁是一个残疾人,但他手脚勤快,肯吃苦,做事卖力,大伙都很乐意带上他。
  村里不管谁家有事,他都随叫随到。“小仁,不但人勤,气力还轻(方言表示乐于助人)。”说起杨小仁,邻居赖月秀竖起了大拇指:“看到我们这些老人挑了重物,他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帮我们挑。”杨小仁身残志坚,直面困难,不等不靠,奔走在脱贫致富路上。
  精煉技能,提升脱贫能力
  刚开始,杨小仁将自家的6亩多田全部种上了水稻和白莲,怎奈缺技术,产量低,一年辛苦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钱,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但是他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听不到说不出,日常做小工他就让村里的能人(包工头)带着去,示范做给他看,让自己在农闲时能有事情可做、有活可干、能经营好自己一家。
  深刻的改变始于2015年,他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工作队进驻安福乡罗陂村,专门指派驻村结对帮扶干部对口帮扶杨小仁一家,量身制定了种水稻种白莲、养鸡养鸭的“脱贫计划”,并帮他申请了3万元的产业贴息贷款。
  杨小仁虽然听不到、说不出,但是勤奋好学,他通过乡农技站技术员的耐心指导,掌握了种养技术。由于家人没有经过专业的手语学习,简单的手语交流还可以,一到传授技术时就“有口难言”,但是他从不言弃。懂技术会手语的村支书杨新生当起了同声翻译。教的有耐心,学的有决心,翻译的有细心,就这样,他们陆续比划了大半年手势,杨小仁终于掌握了种养技术。
  学了本领,有了资金,杨小仁信心大增,甩开膀子干起来。近几年,他捡拾了村里30多亩耕作不便的撂荒地,种上白莲和水稻,还养了两头黄牛和100多只鸡、鸭,真正实现了稳定增收。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通过就业扶贫,学会了木工模板安装,现如今,种养规模大了,农活多了,信心也更足了,每天从早忙到晚。幸福生活等不来,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组数字记录了杨小仁的成果:目前,他家白莲、水稻收入3万余元,养牛收入2000元,养鸡收入2563元,养鸭收入1820元……
  言传身教,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杨小仁育有两个小孩,对于自己的家庭状况,杨小仁深深体会到只有小孩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才能真正断穷根,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根本改变贫穷的面貌。
  “再穷也不能穷孩子”。为了让孩子们安心读书,杨小仁省吃俭用,起早贪黑的干活,家里的农活做完了,他就去工地找事做,挑砖、搬水泥、装模板……只要能挣钱,什么脏活累活,他都干。
  杨小仁不能“言传”,但是无时无刻都在“身教”,他用实际行动鼓励小孩好好读书,勉励他们勤奋学习。大儿子杨伟荣不负所望考上了西南大学,小儿子杨凡的成绩也十分优异,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
  父亲无言的身教,让两个儿子自小懂事,品学兼优。“再苦再累也值得!”提起儿子,杨小仁双手不停地比划,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只会干,不会说,干出幸福生活。身残志坚的杨小仁撑起全家的“脱贫梦想”,他勤奋好学的儿子更为全家带来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如今,他的大儿子已成功保送华南理工大学读研。如今,身残志坚的杨小仁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顽强的斗志,正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成为宁都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
  责任编辑:朱晨光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20日在陜西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首先来到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之后前往小岭镇金米村,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金米村地处秦岭深处,近年来依靠发展木耳等产业摆脱了贫困。村培训中心,几位村民正在做网上直播卖货的准备工作,总书记走到直播平台前,同他们亲切交谈起来。他表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
期刊
近日,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召开了“三区三州”和52个未摘帽县产业扶贫工作视频会。会议强调,充分认识抓好产业扶贫的重要性紧迫性,聚焦“三区三州”和未摘帽县,将各项政策更多向扶贫产业倾斜落实,加快改善产业基础设施、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推进产业提档升级。  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会议指出,近几年,“三区三州”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每个县区都形成了带贫主导产业。目前,52个未摘帽县已发展主
期刊
进入8月中旬,农忙基本已过,抚州市各县区大小村庄又开始热闹起来。广场上、文化活动室、乡村旅游点等,欢歌笑语。似乎人们都在庆祝全市“十三五”以来的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2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3.8万贫困人口都在决战冲刺脱贫“小康”生活。  深度贫困村“蝶变”成彩绘富裕村  9月3日,天刚放亮,在乐安县金竹畲族乡大通村,就有不少村民在房前屋后或村民广场锻炼身体。该村曾为深度贫困村,昔日房屋破
期刊
[提 要]通过运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软件,对2000-2020年收录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的国内通用航空领域研究文献的发布情况、文献作者与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和热点词聚类四个方面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展现国内通用航空领域的知识结构关系及演进规律,以期为我国通用航空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通用航空;CiteSpace;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分析 
期刊
2019年8月,带着组织的信任和嘱托,江西省石城县教科体局党委办副主任陈明明来到屏山镇河东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以来,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把为河东人民谋幸福、谋福祉作为根本使命,紧紧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四项职责,团结带领村“两委”和广大党员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凝心聚力谋发展,尽心尽力办实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想方
期刊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近日印发通知,下达2020年度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计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继续加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资金分配拨付,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截至目前,已下达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96亿元。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根据各地贫困状况、减贫任务和脱贫成效等因素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进行了安排。聚焦重点对象,将剩余
期刊
4月14日,记者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获悉,江西省扶贫办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了农业产业化省级扶贫龙头企业(以下简称“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工作,经过企业申请、县级初审、市级复审、省级评审和公开公示等程序,认定江西凯丰生态农林有限公司等82家企业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据悉,这是江西首批省级扶贫龙头企业。  记者了解到,被认定的省级扶贫龙头企业除可享受省级龙头企业有关政策外,还可享受省脱
期刊
盛夏时节,走进进贤县衙前乡下邹村,白墙黛瓦,水泥道路院院通,果蔬飘香绿意浓,呈现出一幅秀美的新农村画卷。然而这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地处丘陵地带,基础设施薄弱,几年前还是一个“十三五”市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36人。说起村里的变化,下邹村村民由衷地说:“这一切要感谢‘第一书记’付璟辉。”  心里只想为乡亲做点事  2017年,江西银行选拔驻村第一书记,付璟辉抱着去农村为乡亲服务的想法,毅然
期刊
在闻名遐迩祈福圣地葛仙山下,广大干群有口皆碑地传颂着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就是昔日贫困户、今朝致富带头人的“葡萄哥”欧建平。他凭籍“坚韧推开困难,勤劳战胜贫困,砥砺练就风骨,感恩报效桑梓”的精神,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致富路之后,他又带领长岭村62户贫困户创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赢得了广大干群的称赞与尊重,成为全镇乃至全县一面熠熠生辉的旗帜。  生于贫穷却不甘于贫穷 
期刊
易地搬遷扶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