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有价值、实用性的知识,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数学课堂上,有效性是指创设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不仅关注学生现在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的连续性发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指通过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都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对于提高课堂有效性思考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所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师生关系和谐,能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情境教学是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生活情境或游戏情境中轻松地理解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教学目标
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年级、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合理地情境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目标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情境创设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而又通过情境创设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找数学、提炼出数学语言、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具体、明确,可以用启发性语言:“在这个情境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画面中,有几只小猴?”等提问方式。切记,提问不能笼统地提出如:“你看到了什么?”等问题。
2.情境时代化
教师看待学生的眼光,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学生也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有现代时代气息的,这样更能吸引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统计”时,教师可以设计北京奥运会各个国家获得的金牌数,并画出条形统计图。
3.根据学生的生活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设计情境的内容和形式
情境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在教学中设置情境问题、创编情境故事、设计情境活动、情境生活、情境實验、情境竞争等等。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不仅要遵循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要重视这些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生活经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学中,情境设计的重点要偏向从故事情节、游戏形式、利用直观演示法等方面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对于中高年级学生的教学中,则要偏重于问题、实验、竞争等形式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交流合作的精神,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三、深入钻研,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要保证知识的有效性,既通过教学,教会学生新观点、新材料和他们不知不懂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在不断增长、智慧在不断发展、思想被不断提高,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心理、知识水平、应变能力是个提升。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教师钻研如何在教学中把知识教给孩子,引导孩子完成知识的迁移性,转化为内在的、熟练的、可以随时提取的、应能灵活运用的智慧,这一部分知识才是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
四、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这是必要条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随时随地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息息相关的情境,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从而使学生从情境中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不断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在进行情境教学创设时,一是要选取贴近生活的现实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例题,直接选取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进行加工,也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题材作为课堂情境。二是创设的情境要具有开放性。教师要把一杯水的内容进行延伸、拓展,把抽象型概念讲授通过情境教学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在不断推敲的过程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真正做到课程导入“生活化”、例题教学“生活化”、知识运用“生活化”,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教学重质量,课后重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教师也是一样,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一定会十全十美。所以,课后的剖析、反思非常重要。课后老师要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分析,预设效果与实际效果的吻合度、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课堂调控、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进行认真总结,从中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改进。课堂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为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反思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谢淑玲.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宁夏教育,2015(Z1).
编辑 温雪莲
一、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所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师生关系和谐,能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情境教学是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生活情境或游戏情境中轻松地理解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教学目标
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年级、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合理地情境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目标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情境创设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而又通过情境创设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找数学、提炼出数学语言、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具体、明确,可以用启发性语言:“在这个情境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画面中,有几只小猴?”等提问方式。切记,提问不能笼统地提出如:“你看到了什么?”等问题。
2.情境时代化
教师看待学生的眼光,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学生也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有现代时代气息的,这样更能吸引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统计”时,教师可以设计北京奥运会各个国家获得的金牌数,并画出条形统计图。
3.根据学生的生活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设计情境的内容和形式
情境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在教学中设置情境问题、创编情境故事、设计情境活动、情境生活、情境實验、情境竞争等等。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不仅要遵循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要重视这些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生活经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学中,情境设计的重点要偏向从故事情节、游戏形式、利用直观演示法等方面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对于中高年级学生的教学中,则要偏重于问题、实验、竞争等形式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交流合作的精神,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三、深入钻研,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要保证知识的有效性,既通过教学,教会学生新观点、新材料和他们不知不懂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在不断增长、智慧在不断发展、思想被不断提高,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心理、知识水平、应变能力是个提升。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教师钻研如何在教学中把知识教给孩子,引导孩子完成知识的迁移性,转化为内在的、熟练的、可以随时提取的、应能灵活运用的智慧,这一部分知识才是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
四、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这是必要条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随时随地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息息相关的情境,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从而使学生从情境中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不断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在进行情境教学创设时,一是要选取贴近生活的现实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例题,直接选取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进行加工,也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题材作为课堂情境。二是创设的情境要具有开放性。教师要把一杯水的内容进行延伸、拓展,把抽象型概念讲授通过情境教学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在不断推敲的过程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真正做到课程导入“生活化”、例题教学“生活化”、知识运用“生活化”,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教学重质量,课后重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教师也是一样,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一定会十全十美。所以,课后的剖析、反思非常重要。课后老师要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分析,预设效果与实际效果的吻合度、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课堂调控、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进行认真总结,从中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改进。课堂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为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反思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谢淑玲.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宁夏教育,2015(Z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