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68例,按其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低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疏脉通络饮,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 结果 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1.76%,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5例,好转7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41.18%,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血栓闭塞;脉管炎;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8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30-02
血栓闭塞性血管炎(TAO)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认为血栓闭塞性血管炎是由小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从而造成脉管堵塞,进而导致局部缺血,该病临床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或游走性表浅静脉炎等,如果病情严重,则会使患肢出现溃疡或坏死,及早治疗能提高疗效,防止病情进展[1]。本研究对3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68例,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在20岁至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岁,病程在3个月至3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1.5个月。Ⅰ期患者31例,Ⅱ期患者37例,单侧下肢52例,双侧下肢16例。按其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给予患者550mL低分子右旋糖酐,650mg曲可芦丁注射液,静脉滴注15mg654-2,1次/d,治疗为期半个月,治疗结束一周后,再次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脉通络饮,药物组成:丹参35g,当归13g,蜈蚣3条,地龙12g,牛膝10g,水蛭5g,甘草6g。阳虚寒凝证,可加麻黄5g,桂枝15g,制附子12g;脉络血瘀证,可加黄芪35g、鸡血藤35g,川芎15g,地鳖虫12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1剂/d,水煎350mL,温服。疗程与对照组相同,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小时,患肢血液循环障碍显著改善,步行速度在每分钟110步左右,持续1550米以上;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肢血液循环障碍有所改善,步行速度在每分钟110步左右,持续550米以上;好转:临床症状和患肢血液循环障碍均有所改善,步行速度在每分钟110步左右,持续350米左右;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2]。
2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1.76%,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5例,好转7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41.18%,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討 论
中医认为血栓闭塞性血管炎多因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房事过度等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再加上外感寒湿之邪而导致诸症丛生[3]。在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疏脉通络为主,从而使血脉通畅,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疏脉通络饮,由水蛭、丹参、当归等诸味中药组成,其中水蛭破血逐瘀,丹参活血化瘀,当归养血活血,再辅以蜈蚣、牛膝、地龙等,诸药合用,能起到良好的活血散瘀、疏脉通血、通络养血等功效[4]。本研究,观察组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治愈21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1.76%,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优于对照组。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振国,郭刚,蒋福斌,张富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02):112-113.
[2] 徐新玉,包力.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5):306-307.
[3] 郑学军,李晓亮,张晓丽,赵学义.“总攻疗法”治疗2146例Ⅲ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J].光明中医,2010(01):163-164.
[4] 付革新,孙立新,刘建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0例[J].河北中医,2012(08):303-304.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血栓闭塞;脉管炎;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8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30-02
血栓闭塞性血管炎(TAO)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认为血栓闭塞性血管炎是由小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从而造成脉管堵塞,进而导致局部缺血,该病临床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或游走性表浅静脉炎等,如果病情严重,则会使患肢出现溃疡或坏死,及早治疗能提高疗效,防止病情进展[1]。本研究对3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68例,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在20岁至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岁,病程在3个月至3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1.5个月。Ⅰ期患者31例,Ⅱ期患者37例,单侧下肢52例,双侧下肢16例。按其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给予患者550mL低分子右旋糖酐,650mg曲可芦丁注射液,静脉滴注15mg654-2,1次/d,治疗为期半个月,治疗结束一周后,再次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脉通络饮,药物组成:丹参35g,当归13g,蜈蚣3条,地龙12g,牛膝10g,水蛭5g,甘草6g。阳虚寒凝证,可加麻黄5g,桂枝15g,制附子12g;脉络血瘀证,可加黄芪35g、鸡血藤35g,川芎15g,地鳖虫12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1剂/d,水煎350mL,温服。疗程与对照组相同,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小时,患肢血液循环障碍显著改善,步行速度在每分钟110步左右,持续1550米以上;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肢血液循环障碍有所改善,步行速度在每分钟110步左右,持续550米以上;好转:临床症状和患肢血液循环障碍均有所改善,步行速度在每分钟110步左右,持续350米左右;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2]。
2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1.76%,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5例,好转7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41.18%,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討 论
中医认为血栓闭塞性血管炎多因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房事过度等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再加上外感寒湿之邪而导致诸症丛生[3]。在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疏脉通络为主,从而使血脉通畅,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疏脉通络饮,由水蛭、丹参、当归等诸味中药组成,其中水蛭破血逐瘀,丹参活血化瘀,当归养血活血,再辅以蜈蚣、牛膝、地龙等,诸药合用,能起到良好的活血散瘀、疏脉通血、通络养血等功效[4]。本研究,观察组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治愈21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1.76%,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优于对照组。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振国,郭刚,蒋福斌,张富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02):112-113.
[2] 徐新玉,包力.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5):306-307.
[3] 郑学军,李晓亮,张晓丽,赵学义.“总攻疗法”治疗2146例Ⅲ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J].光明中医,2010(01):163-164.
[4] 付革新,孙立新,刘建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0例[J].河北中医,2012(08):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