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的12种孤独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种数码设备每天陪伴着我们,然而众声喧嚣之中,我们却感觉越来越孤独了: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眼手机,不断刷新微博看好友在干些什么,邮件没有被立刻回复就感到沮丧不安。以下这12种孤独证实了今天中国人的焦虑,他们正一路小跑地追求更新更好的生活方式,却在陌生的途中陷入喧嚣的孤独。
   依赖科技而不是彼此:
   “想你,请与我联系013701059553。”2000年12月,艺术家何岸在深圳街头设置了一个霓虹灯箱,吸引数百个陌生人打来电话。
   今天,虚拟身份比真实身份更具符号性和辨识性。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不是我加你的微信,就是你加我的QQ,网上点餐,在线游戏,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日盛。
   谁都过得比我好:
   很多人把自己的“幸福”在网上晒出来,让围观的人感到羡慕。其实,你所观看的每一个人都把暗面转到后头,只给你看精彩和美好。尤其是女性,展示与比较是她们最为看重的,花在观看别人幸福上的时间越多,你就越沮丧。
   老无所依:
   在中国,养儿防老的观念正逐渐失效,最经常的相处方式是:子女为生计奔波,老人则照顾孙辈发挥剩余价值。退休之后,大多数老人就失去了社会认同,也缩减了社交。有一年春节,一位68岁的大连老太太独自在家,寂寞到摁马桶玩,两个月冲走了98吨水。
   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一代,每个孩子都被家庭细心呵护。小儿之间的推搡嬉闹总在第一时间被大人制止,谁也不许自家的孩子吃亏。父母希望孩子有玩伴,但玩伴也要是他们认可的,在合肥,甚至有网站组织“宝宝相亲”,由父母为孩子挑选玩伴。
   过去中国人讲究的人情世故,今天很多都被从简从略了,唯独自我被越放越大。面对硕大无朋的自我,难免有深切的孤独感。
   离开故乡: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曾说:“如果我们对员工有任何不合理的要求,就不会像现在‘要一个来3个’。”事实是,为了生计,初入城市的农民工只能流血流汗。流水线上的工人,哪一个做的不是高强度、低收入的工作?一入厂門,再也不得自由,甚至连基本的情感需求都无法满足。
   因为爱情:
   36个月爱情即退潮的危险始终存在,艰难相处磨损了激情,女人怪男人不守誓言,男人怪女人不似当初,有伴侣常比没伴侣更孤独。
   我不相信:
   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有多少用来“互害”?食品不安全、学历是假的、慈善多做秀、名不副实……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变成逐渐对一切持怀疑态度的过程。
   水泥森林:
   高楼占领了城市,家升上半空,变成一个门牌号。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交流的触点,每个人都留心地锁好防盗门。城市充满几何感,个人处于其中会感到迷失,就像一个人在月亮上那样孤独。
   成为名人:
   关注有两种心态,一种是“粉”你,一种是骂你。名声越大越需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不能服软,否则便会被长期积累的负面能量压垮。范冰冰放言:“我的成功不是自来,我能受得了多大的诋毁,就禁得住多少赞美。”
   创作:
   里尔克写作时总是与世隔绝。马尔克斯则说:“100万人决定去读一本全凭一个人独坐陋室,用28个字母、两根指头敲出来的书,想想都觉得疯狂。”
   创作的过程是无法与世人分享的,唯有熬过了那些被孤独照得通体透明的日子,才有可能得到正果。
   孤独症:
   全世界有6700万孤独症患者,过去20年里,发达国家的孤独症病例呈现出爆发式上涨。在中国,2011年仅广州常住人口中,就有约7万名孤独症患者,而且逐年增加。
   独善其身:
   “我体会到了真正的孤独,这种感觉淹没一切。”潜入1.1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的美国导演卡梅隆说。
   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少地忍受独自一人,而是随手去捡那些容易得到的乐趣。面对外界强加的排斥缺乏承受力,为了不孤独,宁愿不自由,包括接受他们并不享受的生活方式、朋友和社会观念。对此,崔永元说:“我觉得孤独很快乐,比如12点你翻开一本新书,闻到墨香的感觉,这是他人无法给予的。”■
  (有军摘自《青年博览》)(责编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