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本文主要介绍其被用于道路交通状况实时监测。
【关键词】RFID 磁感应线圈 道路交通监测 交通拥堵
一、RFID技术简介及其优势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无源等技术。
RFID技术最早的应用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敌我目标识别,但是由于技术和成本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由于具有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RFID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针对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对于高性能车流量检测器的迫切需求,新的检测方法与技术也急需被应用到实际道路检测中来,RFID技术作为道路交通识别和监测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卫星导航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完成车辆监控、远程控制文件、识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为驾驶员提供额外的信息服务等任务。
二、传统方法检测车流量
传统的检测道路车流量的方法有很多,一般采用埋设磁感应线圈和雷达侦测这两种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的检测到道路上的车流量,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
(一)磁感应线圈检测车流量原理
首先,需要在道路上铺设一定数量的磁感应线圈作为传感器,当车辆通过线圈上时,导致电感发生变化,引起振荡电路频率变化,通过锁相环芯片检测频率的变化,使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将锁相环产生的输出信号传入单片机;当单片机检测到锁相环的输出电平由高变到低时,便计数一次,从而完成对车流量的检测。
(二)磁感应线圈测车流量缺陷
仅从描述角度来说,此种方法已经是比较复杂的了,再加上车辆反复的碾压磁感应线圈,必然导致线圈的破损,从而增加此种测量方法的成本。道路经常会遇到埋设地下管线或者其他开挖的情况,各个部门如果没有事先协商好,埋设在道路上的感应线圈也极有可能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被损毁,进而导致该系统失灵,不能很好的检测通过道路路面上的车流量。而雷达测速技术也只能检测出道路路段断面的车流量和车速,不能在同一时间点反映出道路网上的整体交通状况。
三、RFID系统检测车流量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阅读器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应答器,用以驱应答器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阅读器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相对应实际道路中的射频识别系统:有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道路一定范围内设置射频检测基站,当装有电子标签的车辆通过时,读写器准确读出电子标签的信息,并传送回交警指挥中心,从而实现过往车辆的信息采集。
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一样,一辆车上安装的电子标签就像是它所独有的身份证,不管它走到哪里,只要在射频识别系统范围内,就能被检测到。就目前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电子标签的普及。只有普及了电子标签,车辆动态实时信息的采集才能成为现實。
四、我国道路RFID系统应用实例
我国福建厦门首先经将该技术引进到了道路监控中,电子标签的普及率达90%以上。
通过该套射频识别系统采集到的过往车辆的信息,被送回到交警指挥中心的电子地图上,地图便会显示这些车辆的位置,车牌号码,甚至车身颜色和经过该区域的具体时间。通过对采集到的这些路况信息的分析计算,路段上车辆的行车速度以及旅程时间便可以轻松获得,及时发现和监测交通异常状况。
如果该系统判断路段出现了拥堵,便会自动报警,信息被传送至指挥中心,然后指挥中心就可以把这些信息发布出去,有助于驾驶员选择路况更好的路段进行驾驶,节约时间和经费,提高效率,同样也便于交警指挥中心及时调集警力进行拥堵道路的疏散,从而避免道路变得更加拥堵,增大交警的工作量,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许艳红.浅析RFID技术及其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25卷第2期.
[2] 李玲.厦门开发交通射频识别系统,道路拥堵可提前预知.厦门商报,2010年12月.
[3] 章冠,李栋,郭建强.基于磁感应线圈的车流量检测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2年14期.
【关键词】RFID 磁感应线圈 道路交通监测 交通拥堵
一、RFID技术简介及其优势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无源等技术。
RFID技术最早的应用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敌我目标识别,但是由于技术和成本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由于具有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RFID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针对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对于高性能车流量检测器的迫切需求,新的检测方法与技术也急需被应用到实际道路检测中来,RFID技术作为道路交通识别和监测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卫星导航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完成车辆监控、远程控制文件、识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为驾驶员提供额外的信息服务等任务。
二、传统方法检测车流量
传统的检测道路车流量的方法有很多,一般采用埋设磁感应线圈和雷达侦测这两种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的检测到道路上的车流量,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
(一)磁感应线圈检测车流量原理
首先,需要在道路上铺设一定数量的磁感应线圈作为传感器,当车辆通过线圈上时,导致电感发生变化,引起振荡电路频率变化,通过锁相环芯片检测频率的变化,使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将锁相环产生的输出信号传入单片机;当单片机检测到锁相环的输出电平由高变到低时,便计数一次,从而完成对车流量的检测。
(二)磁感应线圈测车流量缺陷
仅从描述角度来说,此种方法已经是比较复杂的了,再加上车辆反复的碾压磁感应线圈,必然导致线圈的破损,从而增加此种测量方法的成本。道路经常会遇到埋设地下管线或者其他开挖的情况,各个部门如果没有事先协商好,埋设在道路上的感应线圈也极有可能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被损毁,进而导致该系统失灵,不能很好的检测通过道路路面上的车流量。而雷达测速技术也只能检测出道路路段断面的车流量和车速,不能在同一时间点反映出道路网上的整体交通状况。
三、RFID系统检测车流量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阅读器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应答器,用以驱应答器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阅读器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相对应实际道路中的射频识别系统:有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道路一定范围内设置射频检测基站,当装有电子标签的车辆通过时,读写器准确读出电子标签的信息,并传送回交警指挥中心,从而实现过往车辆的信息采集。
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一样,一辆车上安装的电子标签就像是它所独有的身份证,不管它走到哪里,只要在射频识别系统范围内,就能被检测到。就目前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电子标签的普及。只有普及了电子标签,车辆动态实时信息的采集才能成为现實。
四、我国道路RFID系统应用实例
我国福建厦门首先经将该技术引进到了道路监控中,电子标签的普及率达90%以上。
通过该套射频识别系统采集到的过往车辆的信息,被送回到交警指挥中心的电子地图上,地图便会显示这些车辆的位置,车牌号码,甚至车身颜色和经过该区域的具体时间。通过对采集到的这些路况信息的分析计算,路段上车辆的行车速度以及旅程时间便可以轻松获得,及时发现和监测交通异常状况。
如果该系统判断路段出现了拥堵,便会自动报警,信息被传送至指挥中心,然后指挥中心就可以把这些信息发布出去,有助于驾驶员选择路况更好的路段进行驾驶,节约时间和经费,提高效率,同样也便于交警指挥中心及时调集警力进行拥堵道路的疏散,从而避免道路变得更加拥堵,增大交警的工作量,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许艳红.浅析RFID技术及其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25卷第2期.
[2] 李玲.厦门开发交通射频识别系统,道路拥堵可提前预知.厦门商报,2010年12月.
[3] 章冠,李栋,郭建强.基于磁感应线圈的车流量检测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2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