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以来,两岸之间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要好”:谈起两岸的交流,全国政协委员石四箴说,“有进步,但是还远远不够。”
双向投资时代到来
石四箴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作为同济大学儿童口腔学研究所所长,这些年,她回台南的次数多了起来。虽然在家乡的长辈已先后去世,只剩下表哥和堂姐,但是每次回去,石四箴心中那份沉甸甸“乡情的感觉”并没有稀释。
现在,台南的房价比石四箴所居住的城市上海便宜,她经常跟台湾朋友说,想在台南买房,“一室一厅,每次来时,不用再住旅馆,也不用再劳累亲戚。”虽然表哥表嫂待她很好,一直说,买什么房子,来了就住在家里。但是在祖籍地有一个小家的愿望还是很执拗地盘踞在她的心中。
这种情结也许肇始于第一次回家的艰辛,那次经历深深铭刻在石四箴的脑海里。1995年,受邀参加台湾大学口腔学院30年院庆,这位著名的儿科牙医早上7点从上海出门,经历了15小时的奔波,晚上10点半才到达台北园山饭店。中途在香港转机,石四箴从机场赶到市里的中华旅行社办理证件,排了好长的队,周围的环境一片陌生,她心里着急,深怕延误行程,一路担惊受怕。那次回来后,有几次台方邀请,大陆这边也已经批准,但石四箴还是选择了放弃,“回去一趟太麻烦了!”
现在,如果想回台湾,石四箴“每年都有机会”。光是日月潭,她就陪同大陆同行去了三次。除了她这样的资深“陆客”之外,更多的大陆人是第一次去台湾观光。2009年,赴台湾旅游的大陆人已经超过60万,“今年会更高,可能会突破100万”,在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上,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说。
郑透露,仅是2010年春节期间,大陆赴台游客便达到13.8万人,“最高的一天是8000人”,他经常给台湾朋友开玩笑,“你说要求我们加大赴台旅游人数、飞机班次,我们可以,就怕你们受不了。我们一天去1万人,一年365万,十年3600万,一百年才3亿多。还有10亿人一百年以后才去!”
郑立中用“全面、直接、双向”来概括2009年两岸实现的“三通”,选择这三个形容词,他的理由是,两岸之间的通商长期以来一直是单向的,改革开放后,台湾资本可以来大陆,但是大陆的资本不能进入台湾。2009年起,这一局面终于打破。台湾已经开放了近200个项目,其中包括大陆居民赴台购买房产。财政部则出台措施推进大陆资本赴台,到岛内投资,可以享受30%的补贴。两岸双向投资时代正式开启。
台湾的科学园区寸土寸金,投资力度大,但是2009年,台湾的科学园区开始出现大陆的企业,比如福建的新大陆集团,有三家企业注册,一个企业30万美金,郑立中感慨,“这30万美金是一个标志性的突破,大陆的资金入台了!”
“我们不是密集型的企业到那边去,而是研发型、科技型的企业进去。”郑立中说,两岸的经贸发展方式也“由垂直分工转变为从研发、制造到营销各个环节的平丽分工。”
台商已经四世同堂
有人把两岸融合的过程比作结婚,开始是磨合阶段,你是你,我是我,后来,便越来越不分彼此。从台湾来大陆谋生,石四箴父辈的经历,在台湾有很多“拷贝”,而她的同行中,其父辈,也有人从上海迁往台湾。
阿里山有一个偌大树根,石四箴和她的台湾同行分别站在树根两边,拍照留念,操着上海话,石四箴笑吟吟地说:“这照片蛮好,我们本来就是同一个根嘛!”
如今,石四箴的女儿在日本读书,而台湾表哥的女儿也在那里,两个“下一代”经常接触,很要好。在他们身上,不再有那么多意识形态的对立和隔膜。
新生代的融合两岸几乎同步。郑立中去昆山调研时发现,台商在大陆的子弟学校原本专为台商的孩子设置,但是,这批新移民,和以往的短期派驻者最大的不同是,其中一部分,舍弃了每月学费高昂的子弟学校,更愿意把子女送到当地的学府。他们的理由是,既然打算长期发展,就要考虑儿女的前途,让他们和本地孩子同校,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当地环境。
台商聚集地昆山大约生活着六七万台胞,很多人已经以昆山为家。斗转星移,最早在昆山出生的台商子女已经大学毕业,当地台商告诉郑立中:“我们不可能回去了,爷爷奶奶在这里,父母亲在这里,孩子也在这里,四世同堂。我们所有的家产都在这里。”在昆山的小学校,竟然出现了这样的情形,“两岸的爷爷奶奶分别接自己的孙子孙女。”
相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彼岸。去年,郑立中率团赴台,访问台湾义守大学,校园里,200多名大陆生的出现令他始料不及,“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这些学生来自厦门大学、福建大学、广州外语学院等10多所学校,不仅是义守,目前大陆交换生分散于全台各地高校,原本并不认识,但在很多观光景点经常会遇到。
2006年,大陆单方面认可台湾高等学历,次年又宣布欢迎台湾高校来大陆招生,几年来,两岸已有400多所高校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台湾也已经承认41所大陆学校的学历,“但是在中小学教育方面还存在问题,比如台商的孩子在大陆念到初中毕业后转到台湾念高中,就需要公证等等”,这一切还需要后续商谈。郑立中说。
让我们能很自在地来往
大陆人身边“台风”的强度,像石四箴这样的上海人最有体会。台湾式的娱乐餐饮仙踪林、真锅、上岛、名典、永和以及钱柜等等,以“连锁”或到处布点的方式,正在“红透透”。
相对来说,台南的旅游还没有真正火起来。郑立中感慨,台南的旅游车在大太阳底下暴硒,等生意,而“陆客”多集中在北部。整个岛内旅游还需要进一步协调布局。
“其实台南的古迹是蛮有看头的。”石四箴说。她还记得第一次去看安平古堡的情形,当地的孔庙,那些古老的匾额,也让她津津乐道。她盼着有一天,“真的能在台南买上一室一厅,在上海写书做论文之余,每年回台南住上十天,那边的古迹一个一个好好看。”她觉得,“看这些古迹有一种乡情的吸引力,跟看其他地方不一样。”
每次去台南,石四箴都要去祖宅和父亲读书的高中走走,祖宅的老房子还在,虽然已经卖给了别人,成了危房。但是,石四箴还是忍不住在亲友的“保驾”下,要亲自去看一看。
父亲就读的高中的旧礼堂还在,老的教学楼拆掉了,建了新楼,旧楼的台阶,虽然有些磨损,却被小心翼翼地镶嵌到新台阶中。想到好多年前,父亲背着书包,就是踏着这些老台阶走进教室,石四箴在那里不断拍照。
在台南,给石四箴印象最深的多是与亲情有关的琐事。在父亲就读中学的教导主任家,石四箴看到一册老校刊,上面有她的小叔叔写的作文,读其文如见其人。而上次住在堂兄弟家,隔壁一个画家听见她的声音,专门跑过来,把家传的清代老照片拿给她看,并告诉她,上世纪30年代,因为石的父亲经常从上海寄信过来,他从那些丢弃的信封上剪了好多大陆的邮票。
“这种根深蒂固的血缘关系真是说不清楚!”石四箴感慨,所以有人建议成立一个台南同乡会,让石四箴出任会长,她虽然打趣说不行“你们这边喜欢竞选,还要拉票。”但心里却在默祷,“希望两边真的成为一家人。”
前几天,有台湾朋友打电话过来,告诉石四箴:世博会快来了,我们想过去。石四箴担心世博会到来的时候,大家从四面八方涌人上海,到时候,旅馆会很难找。但她马上想到可以找政协的台盟帮忙,还安慰自己,“还好,我们诊所也有车。”
作为生活在大陆的台湾籍同胞,石四箴希望两岸能进一步交流,深入理解,“让我们能很自在的来去”,她说这是她一个很大的心愿。
双向投资时代到来
石四箴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作为同济大学儿童口腔学研究所所长,这些年,她回台南的次数多了起来。虽然在家乡的长辈已先后去世,只剩下表哥和堂姐,但是每次回去,石四箴心中那份沉甸甸“乡情的感觉”并没有稀释。
现在,台南的房价比石四箴所居住的城市上海便宜,她经常跟台湾朋友说,想在台南买房,“一室一厅,每次来时,不用再住旅馆,也不用再劳累亲戚。”虽然表哥表嫂待她很好,一直说,买什么房子,来了就住在家里。但是在祖籍地有一个小家的愿望还是很执拗地盘踞在她的心中。
这种情结也许肇始于第一次回家的艰辛,那次经历深深铭刻在石四箴的脑海里。1995年,受邀参加台湾大学口腔学院30年院庆,这位著名的儿科牙医早上7点从上海出门,经历了15小时的奔波,晚上10点半才到达台北园山饭店。中途在香港转机,石四箴从机场赶到市里的中华旅行社办理证件,排了好长的队,周围的环境一片陌生,她心里着急,深怕延误行程,一路担惊受怕。那次回来后,有几次台方邀请,大陆这边也已经批准,但石四箴还是选择了放弃,“回去一趟太麻烦了!”
现在,如果想回台湾,石四箴“每年都有机会”。光是日月潭,她就陪同大陆同行去了三次。除了她这样的资深“陆客”之外,更多的大陆人是第一次去台湾观光。2009年,赴台湾旅游的大陆人已经超过60万,“今年会更高,可能会突破100万”,在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上,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说。
郑透露,仅是2010年春节期间,大陆赴台游客便达到13.8万人,“最高的一天是8000人”,他经常给台湾朋友开玩笑,“你说要求我们加大赴台旅游人数、飞机班次,我们可以,就怕你们受不了。我们一天去1万人,一年365万,十年3600万,一百年才3亿多。还有10亿人一百年以后才去!”
郑立中用“全面、直接、双向”来概括2009年两岸实现的“三通”,选择这三个形容词,他的理由是,两岸之间的通商长期以来一直是单向的,改革开放后,台湾资本可以来大陆,但是大陆的资本不能进入台湾。2009年起,这一局面终于打破。台湾已经开放了近200个项目,其中包括大陆居民赴台购买房产。财政部则出台措施推进大陆资本赴台,到岛内投资,可以享受30%的补贴。两岸双向投资时代正式开启。
台湾的科学园区寸土寸金,投资力度大,但是2009年,台湾的科学园区开始出现大陆的企业,比如福建的新大陆集团,有三家企业注册,一个企业30万美金,郑立中感慨,“这30万美金是一个标志性的突破,大陆的资金入台了!”
“我们不是密集型的企业到那边去,而是研发型、科技型的企业进去。”郑立中说,两岸的经贸发展方式也“由垂直分工转变为从研发、制造到营销各个环节的平丽分工。”
台商已经四世同堂
有人把两岸融合的过程比作结婚,开始是磨合阶段,你是你,我是我,后来,便越来越不分彼此。从台湾来大陆谋生,石四箴父辈的经历,在台湾有很多“拷贝”,而她的同行中,其父辈,也有人从上海迁往台湾。
阿里山有一个偌大树根,石四箴和她的台湾同行分别站在树根两边,拍照留念,操着上海话,石四箴笑吟吟地说:“这照片蛮好,我们本来就是同一个根嘛!”
如今,石四箴的女儿在日本读书,而台湾表哥的女儿也在那里,两个“下一代”经常接触,很要好。在他们身上,不再有那么多意识形态的对立和隔膜。
新生代的融合两岸几乎同步。郑立中去昆山调研时发现,台商在大陆的子弟学校原本专为台商的孩子设置,但是,这批新移民,和以往的短期派驻者最大的不同是,其中一部分,舍弃了每月学费高昂的子弟学校,更愿意把子女送到当地的学府。他们的理由是,既然打算长期发展,就要考虑儿女的前途,让他们和本地孩子同校,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当地环境。
台商聚集地昆山大约生活着六七万台胞,很多人已经以昆山为家。斗转星移,最早在昆山出生的台商子女已经大学毕业,当地台商告诉郑立中:“我们不可能回去了,爷爷奶奶在这里,父母亲在这里,孩子也在这里,四世同堂。我们所有的家产都在这里。”在昆山的小学校,竟然出现了这样的情形,“两岸的爷爷奶奶分别接自己的孙子孙女。”
相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彼岸。去年,郑立中率团赴台,访问台湾义守大学,校园里,200多名大陆生的出现令他始料不及,“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这些学生来自厦门大学、福建大学、广州外语学院等10多所学校,不仅是义守,目前大陆交换生分散于全台各地高校,原本并不认识,但在很多观光景点经常会遇到。
2006年,大陆单方面认可台湾高等学历,次年又宣布欢迎台湾高校来大陆招生,几年来,两岸已有400多所高校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台湾也已经承认41所大陆学校的学历,“但是在中小学教育方面还存在问题,比如台商的孩子在大陆念到初中毕业后转到台湾念高中,就需要公证等等”,这一切还需要后续商谈。郑立中说。
让我们能很自在地来往
大陆人身边“台风”的强度,像石四箴这样的上海人最有体会。台湾式的娱乐餐饮仙踪林、真锅、上岛、名典、永和以及钱柜等等,以“连锁”或到处布点的方式,正在“红透透”。
相对来说,台南的旅游还没有真正火起来。郑立中感慨,台南的旅游车在大太阳底下暴硒,等生意,而“陆客”多集中在北部。整个岛内旅游还需要进一步协调布局。
“其实台南的古迹是蛮有看头的。”石四箴说。她还记得第一次去看安平古堡的情形,当地的孔庙,那些古老的匾额,也让她津津乐道。她盼着有一天,“真的能在台南买上一室一厅,在上海写书做论文之余,每年回台南住上十天,那边的古迹一个一个好好看。”她觉得,“看这些古迹有一种乡情的吸引力,跟看其他地方不一样。”
每次去台南,石四箴都要去祖宅和父亲读书的高中走走,祖宅的老房子还在,虽然已经卖给了别人,成了危房。但是,石四箴还是忍不住在亲友的“保驾”下,要亲自去看一看。
父亲就读的高中的旧礼堂还在,老的教学楼拆掉了,建了新楼,旧楼的台阶,虽然有些磨损,却被小心翼翼地镶嵌到新台阶中。想到好多年前,父亲背着书包,就是踏着这些老台阶走进教室,石四箴在那里不断拍照。
在台南,给石四箴印象最深的多是与亲情有关的琐事。在父亲就读中学的教导主任家,石四箴看到一册老校刊,上面有她的小叔叔写的作文,读其文如见其人。而上次住在堂兄弟家,隔壁一个画家听见她的声音,专门跑过来,把家传的清代老照片拿给她看,并告诉她,上世纪30年代,因为石的父亲经常从上海寄信过来,他从那些丢弃的信封上剪了好多大陆的邮票。
“这种根深蒂固的血缘关系真是说不清楚!”石四箴感慨,所以有人建议成立一个台南同乡会,让石四箴出任会长,她虽然打趣说不行“你们这边喜欢竞选,还要拉票。”但心里却在默祷,“希望两边真的成为一家人。”
前几天,有台湾朋友打电话过来,告诉石四箴:世博会快来了,我们想过去。石四箴担心世博会到来的时候,大家从四面八方涌人上海,到时候,旅馆会很难找。但她马上想到可以找政协的台盟帮忙,还安慰自己,“还好,我们诊所也有车。”
作为生活在大陆的台湾籍同胞,石四箴希望两岸能进一步交流,深入理解,“让我们能很自在的来去”,她说这是她一个很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