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主题宣传找到好的内容模式和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是主流媒体无法回避的功课。《中国梦,劳动美》通过开门办节目,创新节目策划、生产模式,探索媒介融合的路径,运用多元的传播手段,追求丰富的节目环节等,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也彰显了精品节目的特质。
【关键词】内容创新 形式创新 新媒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梦,劳动美》是四川广播电视台天府之声在2013年年初结合中国梦主题宣传和四川省总工会联合推出的一档专栏节目,节目播出后由于其良好的切入点、多样的互动性受到听众的好评,也在今年获得了“2013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美誉。很久以来,主题宣传和市场接受度或者说收听率,似乎总不尽如人意,而且一说到创新创优,多考虑在节目细节上做文章。《中国梦,劳动美》栏目给我的启示是:创新创优是一个全方位的命题,既需要内容创新,也需要形式创新。
一、开门办节目,创新节目策划、生产模式
笔者认为,衡量一个主流媒体的价值,有两个重要参数不容忽视:一是体制内的政府资源;二是市场体系的认同度,也就是说有多少优质企业愿意和你合作。这两个参数在媒体身上附着的越多,其价值就越高,而且其信息采集渠道和传播内容也会更丰富。所以开门办广播,更多的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
“中国梦”的核心主题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如何“将这样一种宏大的叙事模式落地,用普通人的故事来展现”是我们节目策划之初用心追求的目标。和四川省总工会副主席纪小玲的探讨是重要的突破,最终我们选择讲述四川历年的劳动模范鲜活的故事和他们的梦想,通过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价值表达中国梦其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①。
遴选劳模以及他们的先进故事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对省总工会而言却是水到渠成。“利用外部资源,开门办好节目”是《中国梦,劳动美》在节目生产模式上的一次创新。四川省总工会的宣传部成立班底和我们一起梳理了三大内容板块:历届劳模、抗震救灾的英雄、基层最普通的劳动者,并为我们提供这些人物的感人故事和采访线索,协调相关事务。频率通过进一步采访录音,丰富内容。我们将这一工作也纳入了当年走基层的采访活动。
很快,熊猫基地的劳模陈敏,“4·20”芦山地震的救灾英雄张磊,在浙江见义勇为、救人不留名的四川籍打工好人肖万奇等一批鲜活的人物故事呈现出来。作为常态节目,我们也随时将新发生的新闻事件结合进节目。去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生黄洋被室友投毒身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的父母都是四川泸州的下岗职工,是工会帮扶的对象,黄洋的学费等也一直是工会帮助的。事发后,当地的基層工会对其家庭做了大量细致的帮助工作,很让人感动。基层工会的普通工作人员也成为我们节目的对象之一。这对大家理解工会工作、政府工作,疏导社会情绪起到了很好的正能量作用。
合作办节目有效地利用了四川总省工会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也使得我们的很多采访活动更加顺利,可谓事半功倍。
从劳模找到落脚点,用平民故事化的叙述呈现“中国梦”宏大主题,这是《中国梦,劳动美》节目良好的先天优势,在每个故事讲述完后配上专家的评论,又起到了极好的主题升华和总结作用。这两个部分的结合,巧妙地将民族国家背景下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与平民化叙事连在了一起。
二、探索媒介融合的路径,运用多元的传播手段,追求环节丰富的节目形式
融合是趋势也是创新,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将新兴的传播元素和方式吸纳进节目(在新媒体运用上对广播而言,使用比开发重要),如何将广播已有的表现形式用好、用活不仅是创新的需求,也是我们追求更好的传播效果、拓展自身生存空间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内容往往需要丰富、多元的形式来呈现。《中国梦,劳动美》整个节目设置为人物故事、专家热线点评、听众互动参与、知识竞猜多个环节,增强了节目的可听性。
为了保证节目的精品化生产,《中国梦,劳动美》采用直播和录播结合的方式,如故事的讲述部分是录播,互动部分是直播;发挥广播优势,故事讲述大量地采用同期声,每个故事讲完也都有恰当的烘托气氛的主旋律歌曲;在互动中,既有专家的现场连线点评也有随机的听众热线、微博以及微信的参与,可谓丰富多彩,用足了广播的声音特点,将节目做活了。
在发挥广播互动长项的同时积极探索媒介融合的路径,将新媒体的微博、微信大量运用于节目互动,让节目具有与时俱进的时尚气息。媒介融合本身就是创新,它丰富了内容,有效地增大了受众的参与面,更让喜欢用移动终端接收广播的年轻听众乐于参与,这也是一个有效的培养听众、吸引听众的方法。
三、主题宣传同样可以成就收听率
在与四川省总工会的合作中笔者发现,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能有效地拓展我们的采访资源,也为我们拓展听众群体起到了促进作用。节目生产中我们的流程是:工会遴选、粗编人物故事,频率采访、精编、播出。节目中的人物故事提前一周确定,省总工会有充裕的时间通过各级工会通知到具体单位,以便于各级工会组织收听,从这个角度讲整个节目也是我们拓展听众市场的一个契机。例如,我们的节目曾讲述过四川双流国际机场一个先进服务应急小组的故事,这个小组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特殊情况飞机延误时做好疏导、服务,确实是一个辛苦而又不讨好的差事,但是整个节目呈现了他们勤奋、奉献、团结、乐观的精神面貌,传递了非常好的社会正能量。由于机场工会的积极组织,机场的很多职工也被节目感染,以各种方式参与了我们的节目。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一个有着上万员工的国营大企业,这样的组织收听不仅能保障宣传的有效送达而且对于我们拓展品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节目播出中我们也发现很多的劳模来自这样的国营大企业。这又是一次社会资源的有效借用。
四、注重主题内涵提升,全方位打造精品
在中国梦的主题宣传中,笔者感到:用平民化的叙事表现宏大的主题宣传,有的时候会消减主题宣传的分量,因为任何具体化的故事叙事都不足以达到最高层次意义上对中国梦的完全解读,所以在每个故事后加入专家点评以及整个节目最后设计五分钟的中国梦知识竞猜环节能够起到深入解读、弘扬主题、明确概念的效果,也使节目的各个部分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系,更显精品节目的特质。
注 释
①习近平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第1版,第 40页、第108页。
【关键词】内容创新 形式创新 新媒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梦,劳动美》是四川广播电视台天府之声在2013年年初结合中国梦主题宣传和四川省总工会联合推出的一档专栏节目,节目播出后由于其良好的切入点、多样的互动性受到听众的好评,也在今年获得了“2013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美誉。很久以来,主题宣传和市场接受度或者说收听率,似乎总不尽如人意,而且一说到创新创优,多考虑在节目细节上做文章。《中国梦,劳动美》栏目给我的启示是:创新创优是一个全方位的命题,既需要内容创新,也需要形式创新。
一、开门办节目,创新节目策划、生产模式
笔者认为,衡量一个主流媒体的价值,有两个重要参数不容忽视:一是体制内的政府资源;二是市场体系的认同度,也就是说有多少优质企业愿意和你合作。这两个参数在媒体身上附着的越多,其价值就越高,而且其信息采集渠道和传播内容也会更丰富。所以开门办广播,更多的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
“中国梦”的核心主题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如何“将这样一种宏大的叙事模式落地,用普通人的故事来展现”是我们节目策划之初用心追求的目标。和四川省总工会副主席纪小玲的探讨是重要的突破,最终我们选择讲述四川历年的劳动模范鲜活的故事和他们的梦想,通过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价值表达中国梦其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①。
遴选劳模以及他们的先进故事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对省总工会而言却是水到渠成。“利用外部资源,开门办好节目”是《中国梦,劳动美》在节目生产模式上的一次创新。四川省总工会的宣传部成立班底和我们一起梳理了三大内容板块:历届劳模、抗震救灾的英雄、基层最普通的劳动者,并为我们提供这些人物的感人故事和采访线索,协调相关事务。频率通过进一步采访录音,丰富内容。我们将这一工作也纳入了当年走基层的采访活动。
很快,熊猫基地的劳模陈敏,“4·20”芦山地震的救灾英雄张磊,在浙江见义勇为、救人不留名的四川籍打工好人肖万奇等一批鲜活的人物故事呈现出来。作为常态节目,我们也随时将新发生的新闻事件结合进节目。去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生黄洋被室友投毒身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的父母都是四川泸州的下岗职工,是工会帮扶的对象,黄洋的学费等也一直是工会帮助的。事发后,当地的基層工会对其家庭做了大量细致的帮助工作,很让人感动。基层工会的普通工作人员也成为我们节目的对象之一。这对大家理解工会工作、政府工作,疏导社会情绪起到了很好的正能量作用。
合作办节目有效地利用了四川总省工会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也使得我们的很多采访活动更加顺利,可谓事半功倍。
从劳模找到落脚点,用平民故事化的叙述呈现“中国梦”宏大主题,这是《中国梦,劳动美》节目良好的先天优势,在每个故事讲述完后配上专家的评论,又起到了极好的主题升华和总结作用。这两个部分的结合,巧妙地将民族国家背景下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与平民化叙事连在了一起。
二、探索媒介融合的路径,运用多元的传播手段,追求环节丰富的节目形式
融合是趋势也是创新,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将新兴的传播元素和方式吸纳进节目(在新媒体运用上对广播而言,使用比开发重要),如何将广播已有的表现形式用好、用活不仅是创新的需求,也是我们追求更好的传播效果、拓展自身生存空间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内容往往需要丰富、多元的形式来呈现。《中国梦,劳动美》整个节目设置为人物故事、专家热线点评、听众互动参与、知识竞猜多个环节,增强了节目的可听性。
为了保证节目的精品化生产,《中国梦,劳动美》采用直播和录播结合的方式,如故事的讲述部分是录播,互动部分是直播;发挥广播优势,故事讲述大量地采用同期声,每个故事讲完也都有恰当的烘托气氛的主旋律歌曲;在互动中,既有专家的现场连线点评也有随机的听众热线、微博以及微信的参与,可谓丰富多彩,用足了广播的声音特点,将节目做活了。
在发挥广播互动长项的同时积极探索媒介融合的路径,将新媒体的微博、微信大量运用于节目互动,让节目具有与时俱进的时尚气息。媒介融合本身就是创新,它丰富了内容,有效地增大了受众的参与面,更让喜欢用移动终端接收广播的年轻听众乐于参与,这也是一个有效的培养听众、吸引听众的方法。
三、主题宣传同样可以成就收听率
在与四川省总工会的合作中笔者发现,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能有效地拓展我们的采访资源,也为我们拓展听众群体起到了促进作用。节目生产中我们的流程是:工会遴选、粗编人物故事,频率采访、精编、播出。节目中的人物故事提前一周确定,省总工会有充裕的时间通过各级工会通知到具体单位,以便于各级工会组织收听,从这个角度讲整个节目也是我们拓展听众市场的一个契机。例如,我们的节目曾讲述过四川双流国际机场一个先进服务应急小组的故事,这个小组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特殊情况飞机延误时做好疏导、服务,确实是一个辛苦而又不讨好的差事,但是整个节目呈现了他们勤奋、奉献、团结、乐观的精神面貌,传递了非常好的社会正能量。由于机场工会的积极组织,机场的很多职工也被节目感染,以各种方式参与了我们的节目。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一个有着上万员工的国营大企业,这样的组织收听不仅能保障宣传的有效送达而且对于我们拓展品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节目播出中我们也发现很多的劳模来自这样的国营大企业。这又是一次社会资源的有效借用。
四、注重主题内涵提升,全方位打造精品
在中国梦的主题宣传中,笔者感到:用平民化的叙事表现宏大的主题宣传,有的时候会消减主题宣传的分量,因为任何具体化的故事叙事都不足以达到最高层次意义上对中国梦的完全解读,所以在每个故事后加入专家点评以及整个节目最后设计五分钟的中国梦知识竞猜环节能够起到深入解读、弘扬主题、明确概念的效果,也使节目的各个部分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系,更显精品节目的特质。
注 释
①习近平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第1版,第 40页、第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