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是民用建筑施工中普遍的质量问题,在很多的时候人们只关注如何补救。现本文就缺陷出现的原因及如何预防作为重点来论述,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出现缺陷原因;预防控制方法
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是指施工过程中因人为操作不当、加固施工方法不正确、加固材料不合格、混凝土拌合物不合格等因素,导致产生对主体混凝土结构不影响,但影响混凝土观感及进行下一道工序需重新处理的表面质量缺陷。其通常表现为蜂窝麻面、露筋、表观微裂纹、表面不平整、缺棱掉角、混凝土夹渣等。
1.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产生原因
1.1蜂窝麻面、露筋
蜂窝是指混凝土构件表面不光滑、水泥浆不饱满表面疏松或表面粘有木屑杂物等。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有:
1、混凝土拌和不均匀,混凝土出料口与浇捣部位高差大,骨料与砂浆离析,混凝土浇捣不密实,结构角部漏振等。
2、模板拼缝不密实,水泥浆流失,混凝土施工时模板淋水不透。
3、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泥浆垢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除模板过早,拆模时混凝土粘在模板上。
4、粗骨料粒径过大,钢筋过密,特别是梁柱节点处,浇捣混凝土时骨料卡在钢筋面上,导致梁底部漏空。
5、混凝土施工时施工缝留置处理不当,新旧混凝土结合处混凝土浇捣时间间距过长,混凝土结合差,新混凝土浇捣时破坏已凝结的混凝土。
6、有平面高低差的部位混凝土浇捣处理不当,浇捣时期把握不合理,导致漏浆或破坏已凝结的混凝土。
7、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不全面,混凝土施工人员文化水平低,不理解方案及交底内容,混凝土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责任心不强,振捣时间控制不合理,振捣部位不到位。
8、施工机具不合格,振动棒,振动器不合格或损坏,达不到施工要求,导致振捣不密实。
9、施工时遇到突然下雨等突变天气,施工准备不足。
1.2表观微裂纹
混凝土裂缝的种类主要有:收缩裂缝、温差裂缝、材料裂缝、沉陷裂缝、外荷载应力裂缝等。产生的原因有:
1、收缩裂缝: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因收缩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产生的裂缝,主要表现在新旧混凝土交接地方及两种不同材质交接的地方。
2温差裂缝: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夏期混凝土浇捣时温度过高,夜间混凝土浇捣时风速大,冬期混凝土浇捣时温度过低,淋水保养不及时等。
3、材料裂缝:水泥、骨料、添加剂等材料选用不当或配比不当。
4、沉陷裂缝:支撑系统不牢固,支撑系统底部不结实,导致混凝土浇捣时因自重压力导致交接处产生裂缝,或因混凝土过稀导致混凝土凝结时水分收缩大产生裂缝。
5、外荷载应力裂缝:混凝土浇捣完成后过早在面上堆放、搬运材料、安装模板、踩踏等。
1.3表面不平整
混凝土表面不平整: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凹陷或涨凸、曲扭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模板支撑系统方案及技术交底编制不合理或内容不合实际、指导性不强。导致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不牢固,混凝土浇捣施工过程中产生位移,导致偏位。支撑系统基础不结实、强度不够下沉,导致混凝土结构下挠或弯曲变形。
2、模板支撑系统所采用的材料不合格:穿墙螺杆不合格,主要表现为螺杆有裂纹或螺杆直径偏小或螺杆长度不够,导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螺杆断裂或滑牙、变形等。模板厚度不够,挠度大、变形大。方木小,支撑强度不够,导致混凝土结构下挠,或方条断裂产生涨模。
1.4缺棱掉角
混凝土构件缺棱掉角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混凝土结构浇捣强度未达到要求就进行模板拆除,导致崩角。
2、模板拆除工程中工人生拉硬扯。
3、混凝土浇捣不到位导致局部漏浆。
4、混凝土结构模板加固不牢,导致涨模漏浆缺角。
1.5混凝土夹渣
混凝土夹渣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施工缝或变形缝处未经接缝处理,就灌注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夹杂物未清除干净。
3、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或砂浆层过厚。
2.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预防控制方法
预防控制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的方面主要有:人、材料、工艺。
2.1人
所谓的人指人为方面导致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施工方案编制人、施工技术交底人、接受交底人及现场操作工人。
1、施工方案编制人:要求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文字编写能力,对各施工工艺、材料性能、施工图纸等相对熟悉,编写出的方案交底可操作性强,指导性大。
2、施工技术交底人:要求对各个部位及要求写明、说明,能将各方面的要求传达到每个工人中,对施工方案熟悉,能在施工现场进行指导及演示。
3、接受交底人及现场操作工人:是质量控制的主体,质量的好坏最主要直接人,也是控制的重点,影响该主体的重要因素有两个:工人的技术水平及思想心態。工人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好坏,所以在施工时应找技术水平好有责任心的队组,并时常给予技术培训,接受新的施工工艺,提高工人的技能,才能有效保证质量。
2.2材料
材料方面主要有:混凝土、模板、方条、螺杆、钢管等。
1、混凝土: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和易性,不离析及不超时间使用。
2、模板:模板应坚实,厚度可靠,不易弯曲变形或分层。
3、方条:大小适中,不曲扭,弯拱,强度大。
4、螺杆、钢管:螺杆应大小适中,无裂纹,强度、长度及拉力保证。所有钢管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并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钢管不得有裂纹,不同直径的钢管不得混合使用等。
2.3工艺
施工工艺也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好的施工工艺可以事半功倍,且容易保证质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编制模板工程方案、钢筋工程施工方案、混凝土浇捣施工方案。
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包括:剪力墙、楼板、梁、柱搭设方式和参数(搭设高度、步距、立杆间距、螺杆间距),并对每个构部件的搭设要求进行验算,绘出大样图,对剪力墙来讲,应包括剪力墙的搭设方式,所选模板的种类及厚度,方条的大小及布置方法,布置密度等。钢管的选用,钢管的布置位置及间距,斜撑支撑方式等,还有螺杆的大小,螺杆布置的间距,螺杆的布置高度等。柱结构主要按柱的大小要求是否设置穿墙螺杆,穿墙螺杆设置的高度,及柱箍所选的材料形式,一般采用钢管扣件式配合方木使用比较牢固。梁及板的搭设则要求比较复杂,要求对满堂架搭设的间距及高的进行验算后确定,达到高支模要求的还要进行专家论证。梁板的搭设主要要求对搭设构件的荷载,搭设的形式进行选择搭设系统,确定立杆间距及水平杆间距、剪刀撑搭设位置及布置等,对高度大于600mm的梁宜设置穿墙螺杆,并对每个细胞结构进行大样图绘制及系统图的绘制。
2、钢筋的绑扎应考虑梁柱节点处钢筋的密度,该处往往因钢筋量大而导致混凝土下料难,导致梁底空鼓,施工时应做必要的措施进行避免。
3、混凝土的浇捣:混凝土的浇捣是直接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的重要因素,施工一定要要求工人按施工方案顺序施工。
3.结语
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的预防控制只要抓住产生原因的主要根源,对人、材料、工艺进行有效的控制,就能保证我们的混凝土表面质量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减少后续的补救工作,节约施工成本,创造公司信誉。
参考文献:
[1] 郭留红,王新友,王威。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控制措施[J].交通标准化。2003,(9)。
[2] 国振喜,韩兆平主编。简明建筑工程施工手册(第一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7.
[3] 西安治金建筑学院建筑施工教研室编。建筑施工技术[M].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
[4]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201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出现缺陷原因;预防控制方法
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是指施工过程中因人为操作不当、加固施工方法不正确、加固材料不合格、混凝土拌合物不合格等因素,导致产生对主体混凝土结构不影响,但影响混凝土观感及进行下一道工序需重新处理的表面质量缺陷。其通常表现为蜂窝麻面、露筋、表观微裂纹、表面不平整、缺棱掉角、混凝土夹渣等。
1.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产生原因
1.1蜂窝麻面、露筋
蜂窝是指混凝土构件表面不光滑、水泥浆不饱满表面疏松或表面粘有木屑杂物等。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有:
1、混凝土拌和不均匀,混凝土出料口与浇捣部位高差大,骨料与砂浆离析,混凝土浇捣不密实,结构角部漏振等。
2、模板拼缝不密实,水泥浆流失,混凝土施工时模板淋水不透。
3、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泥浆垢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除模板过早,拆模时混凝土粘在模板上。
4、粗骨料粒径过大,钢筋过密,特别是梁柱节点处,浇捣混凝土时骨料卡在钢筋面上,导致梁底部漏空。
5、混凝土施工时施工缝留置处理不当,新旧混凝土结合处混凝土浇捣时间间距过长,混凝土结合差,新混凝土浇捣时破坏已凝结的混凝土。
6、有平面高低差的部位混凝土浇捣处理不当,浇捣时期把握不合理,导致漏浆或破坏已凝结的混凝土。
7、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不全面,混凝土施工人员文化水平低,不理解方案及交底内容,混凝土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责任心不强,振捣时间控制不合理,振捣部位不到位。
8、施工机具不合格,振动棒,振动器不合格或损坏,达不到施工要求,导致振捣不密实。
9、施工时遇到突然下雨等突变天气,施工准备不足。
1.2表观微裂纹
混凝土裂缝的种类主要有:收缩裂缝、温差裂缝、材料裂缝、沉陷裂缝、外荷载应力裂缝等。产生的原因有:
1、收缩裂缝: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因收缩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产生的裂缝,主要表现在新旧混凝土交接地方及两种不同材质交接的地方。
2温差裂缝: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夏期混凝土浇捣时温度过高,夜间混凝土浇捣时风速大,冬期混凝土浇捣时温度过低,淋水保养不及时等。
3、材料裂缝:水泥、骨料、添加剂等材料选用不当或配比不当。
4、沉陷裂缝:支撑系统不牢固,支撑系统底部不结实,导致混凝土浇捣时因自重压力导致交接处产生裂缝,或因混凝土过稀导致混凝土凝结时水分收缩大产生裂缝。
5、外荷载应力裂缝:混凝土浇捣完成后过早在面上堆放、搬运材料、安装模板、踩踏等。
1.3表面不平整
混凝土表面不平整: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凹陷或涨凸、曲扭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模板支撑系统方案及技术交底编制不合理或内容不合实际、指导性不强。导致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不牢固,混凝土浇捣施工过程中产生位移,导致偏位。支撑系统基础不结实、强度不够下沉,导致混凝土结构下挠或弯曲变形。
2、模板支撑系统所采用的材料不合格:穿墙螺杆不合格,主要表现为螺杆有裂纹或螺杆直径偏小或螺杆长度不够,导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螺杆断裂或滑牙、变形等。模板厚度不够,挠度大、变形大。方木小,支撑强度不够,导致混凝土结构下挠,或方条断裂产生涨模。
1.4缺棱掉角
混凝土构件缺棱掉角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混凝土结构浇捣强度未达到要求就进行模板拆除,导致崩角。
2、模板拆除工程中工人生拉硬扯。
3、混凝土浇捣不到位导致局部漏浆。
4、混凝土结构模板加固不牢,导致涨模漏浆缺角。
1.5混凝土夹渣
混凝土夹渣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施工缝或变形缝处未经接缝处理,就灌注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夹杂物未清除干净。
3、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或砂浆层过厚。
2.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预防控制方法
预防控制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的方面主要有:人、材料、工艺。
2.1人
所谓的人指人为方面导致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施工方案编制人、施工技术交底人、接受交底人及现场操作工人。
1、施工方案编制人:要求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文字编写能力,对各施工工艺、材料性能、施工图纸等相对熟悉,编写出的方案交底可操作性强,指导性大。
2、施工技术交底人:要求对各个部位及要求写明、说明,能将各方面的要求传达到每个工人中,对施工方案熟悉,能在施工现场进行指导及演示。
3、接受交底人及现场操作工人:是质量控制的主体,质量的好坏最主要直接人,也是控制的重点,影响该主体的重要因素有两个:工人的技术水平及思想心態。工人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好坏,所以在施工时应找技术水平好有责任心的队组,并时常给予技术培训,接受新的施工工艺,提高工人的技能,才能有效保证质量。
2.2材料
材料方面主要有:混凝土、模板、方条、螺杆、钢管等。
1、混凝土: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和易性,不离析及不超时间使用。
2、模板:模板应坚实,厚度可靠,不易弯曲变形或分层。
3、方条:大小适中,不曲扭,弯拱,强度大。
4、螺杆、钢管:螺杆应大小适中,无裂纹,强度、长度及拉力保证。所有钢管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并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钢管不得有裂纹,不同直径的钢管不得混合使用等。
2.3工艺
施工工艺也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好的施工工艺可以事半功倍,且容易保证质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编制模板工程方案、钢筋工程施工方案、混凝土浇捣施工方案。
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包括:剪力墙、楼板、梁、柱搭设方式和参数(搭设高度、步距、立杆间距、螺杆间距),并对每个构部件的搭设要求进行验算,绘出大样图,对剪力墙来讲,应包括剪力墙的搭设方式,所选模板的种类及厚度,方条的大小及布置方法,布置密度等。钢管的选用,钢管的布置位置及间距,斜撑支撑方式等,还有螺杆的大小,螺杆布置的间距,螺杆的布置高度等。柱结构主要按柱的大小要求是否设置穿墙螺杆,穿墙螺杆设置的高度,及柱箍所选的材料形式,一般采用钢管扣件式配合方木使用比较牢固。梁及板的搭设则要求比较复杂,要求对满堂架搭设的间距及高的进行验算后确定,达到高支模要求的还要进行专家论证。梁板的搭设主要要求对搭设构件的荷载,搭设的形式进行选择搭设系统,确定立杆间距及水平杆间距、剪刀撑搭设位置及布置等,对高度大于600mm的梁宜设置穿墙螺杆,并对每个细胞结构进行大样图绘制及系统图的绘制。
2、钢筋的绑扎应考虑梁柱节点处钢筋的密度,该处往往因钢筋量大而导致混凝土下料难,导致梁底空鼓,施工时应做必要的措施进行避免。
3、混凝土的浇捣:混凝土的浇捣是直接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的重要因素,施工一定要要求工人按施工方案顺序施工。
3.结语
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的预防控制只要抓住产生原因的主要根源,对人、材料、工艺进行有效的控制,就能保证我们的混凝土表面质量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减少后续的补救工作,节约施工成本,创造公司信誉。
参考文献:
[1] 郭留红,王新友,王威。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控制措施[J].交通标准化。2003,(9)。
[2] 国振喜,韩兆平主编。简明建筑工程施工手册(第一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7.
[3] 西安治金建筑学院建筑施工教研室编。建筑施工技术[M].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
[4]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201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