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涉灾犯罪的刑事责任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casdvg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汶川大地震引发的法律问题”笔谈(六篇)
  编者按:2008年“五一二”汶川地震发生后,涉灾犯罪问题、政府紧急权的行使问题、涉及地震影响案件可否援引情势变更制度、震后无主物的归属问题、国际救援问题、公司捐赠救灾的社会责任问题等成为学界乃至社会热议的话题。本刊特意组织的这六篇文章分别论述了以上问题,希望能对我国灾害防治法制建设和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5—0086—13
  
  近年来,水灾、雪灾、震灾等自然灾害在我国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像不断发生的矿难所表明的:在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中,往往存在人为的原因。人类没有力量完全消除自然灾害,但人类完全有能力控制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完全应该减少自然灾害发生前后存在的造成灾害损失的人为原因。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例,从造成灾害损失的人为原因出发,分析涉灾犯罪的具体类型,阐释追究涉灾犯罪的刑事责任时应当把握的价值取向。
  
  一、應当从重处罚涉灾犯罪
  
  所谓涉灾犯罪,是指与自然灾害具有联系的导致灾害损失产生、扩大或者不能平复的犯罪。为了清楚地认识涉灾犯罪,有必要结合犯罪行为与灾害损失的时间联系和因果联系两个因素,来分析涉灾犯罪的具体类型。
  从犯罪与灾害损失的时间联系和因果联系来看,可以把涉灾犯罪分为灾前诱致犯罪、灾中顶风犯罪和灾后背职犯罪。所谓灾前诱致犯罪,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实施的导致灾害损失产生的犯罪。例如,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前,倘若负责当地地震监测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未认真进行地震监测工作,那么,这种未认真进行地震监测的不作为就可能成立《刑法》第397条规定的玩忽职守罪。所谓灾中顶风犯罪,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期间违背民心实施的导致灾害损失扩大的犯罪。例如,在汶川地震发生期间,倘若当地公安民警只顾搬运自家财产而不及时抢救压在瓦砾之下的人,那么,这种不及时抢救他人生命的不作为也可能成立《刑法》第397条规定的玩忽职守罪,甚至可能成立《刑法》第232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所谓灾后背职犯罪,是指在自然灾害结束之后背离恢复重建灾区的职责所实施的导致灾害损失不能平复的犯罪。例如,汶川地震结束后,倘若当地国家工作人员挪用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或者物资归个人使用,那么,这种挪用行为就可能成立《刑法》第384条规定的挪用公款罪。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8年5月27日发布了《关于依法做好抗震救灾期间审判工作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的通知》,要求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期间发生的盗窃、抢夺、抢劫、故意毁坏用于抗震救灾的物资、设备设施等七类涉灾犯罪行为依法从重处罚。从重处罚涉灾犯罪,这在理论上应该没有疑问。黑格尔早就指出,一部刑法典主要是属于它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市民社会情况的。犯罪的质或者严重性因市民社会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有时对偷窃几分钱或一棵甜菜的人处以死刑,而有时对偷窃百倍此数甚或价值更贵的东西的人处以轻刑,都同样是正当的”。①涉灾犯罪不仅因其与自然灾害相结合而容易造成广范围的法益侵害,而且因其发生在自然灾害的特别时期,背离了人类抗震救灾的感情,使灾区民众的生存和生活雪上加霜,具有比通常时期的犯罪更大的社会危害性,理应受到严厉惩处。
  但是,从重处罚涉灾犯罪首先必须依法进行。要遵循法定的办案程序,要在法定刑的幅度内对犯罪分子适用相对较重的刑种或处以相对较长的刑期,不能违反刑事法关于程序和实体的具体规定。其次,必须正确把握涉灾犯罪的界限。如上所述,涉灾犯罪应该是指与灾害损失的发生、扩大或不能平复不仅具有时间关联而且具有因果关联的犯罪。刑事归责总是需要排除与法益侵害没有因果关联的事情,对于追究涉灾犯罪的刑事责任而言,特别要防止将所有在自然灾害期间发生的犯罪都当做涉灾犯罪来严厉打击。汶川地震发生后,对于灾区发生的那些与自然灾害仅仅具有时间关联而不具有因果关联的犯罪,如交通肇事罪、重婚罪、邻里因生活矛盾激化而实施的伤害罪等,都不宜作为涉灾犯罪来处理。
  
  二、不应忽视灾前诱致犯罪
  
  汶川地震发生时,面对倒塌的中学校舍下掩埋的数以千计的学生,人们自然想到可能是豆腐渣校舍工程夺去了学生的生命。尽管汶川地震是8.0级的大地震,但如果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在建造处于地震带上的校舍时采取了能够抵抗9级地震的抗震措施,灾区的校舍是否还会那么彻底地倒塌?是否还会夺去那些莘莘学子的生命?无论如何,不能把校舍的彻底倒塌和众多学生的死亡简单地归因于地震的发生。正是因为可能发生地震,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才要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如果这些单位没有采取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建造了豆腐渣校舍,那么,其行为就是校舍倒塌和学生死亡的原因,就是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实施了导致灾害损失产生的犯罪。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领导曾经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座谈,他们谈到可能无法追究豆腐渣校舍工程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因为校舍最终是因地震而倒塌的,建造豆腐渣校舍的行为与校舍倒塌之间的因果关系已经中断。这是对因果关系中断理论的不正确理解。如果一所未被采取有效抗震措施的豆腐渣校舍在地震发生前已经被其他犯罪人炸塌了,那么,就可以说建造豆腐渣校舍的行为与校舍倒塌之间的因果关系已经中断,与建造豆腐渣校舍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就不再对校舍的倒塌和学生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一所未被采取有效抗震措施的豆腐渣校舍在地震发生时彻底倒塌,其中没有其他因素介入,那么,就可以说建造豆腐渣校舍的行为与校舍倒塌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中断,与建造豆腐渣校舍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就必须对校舍的倒塌和学生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因为正是由于在建造校舍时没有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才导致所建造的校舍不具有抵抗相应等级的地震的功能,才在发生相应等级的地震时彻底倒塌。
  2008年6月8日施行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第76条规定:“对毁损严重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建设工程,在调查评估中经鉴定确认工程质量存在重大问题,构成犯罪的,对负有责任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137条规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我国有关司法机关应该对建造豆腐渣校舍等灾前诱致行为展开调查,并根据上述两个法条的规定进行处理,否则,既无法让死者安息、生者安宁,也无法减少灾前诱致犯罪的发生。
  
  三、慎重认定灾中顶风犯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依法做好抗震救灾期间审判工作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的通知》,应当对下述七类犯罪从重处罚:1.盗窃、抢夺、抢劫、故意毁坏用于抗震救灾的物资、设备设施,以及以赈灾募捐名义进行诈骗、敛取钱财,拐卖灾区孤残儿童、妇女等犯罪行为;2.为牟取暴利,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非法经营、强迫交易等严重扰乱灾区市场秩序,影响灾区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犯罪行为;3.故意编造、传播、散布不利于灾区稳定的虚假、恐怖信息,严重影响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开展的妨害公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等犯罪行为;4.在灾区生产、销售或者以赈灾名义故意向灾区提供伪劣产品、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等犯罪行为;5.国家工作人员贪污、挪用抗震救灾款物、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危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严重损害党和国家形象的犯罪行为;6.破坏电力、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的犯罪行为;7.妨害传染病防治等危害公共卫生的犯罪行为。但是,在把上述七类犯罪作为灾中顶风犯罪从重处罚时应当慎重,特别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关于趁灾盗窃。汶川地震发生后,有些不法之徒冒充救灾志愿者到灾区盗窃,对于这种违背良知、趁人之危的盗窃行为,应该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从重处罚。但是,汶川地震发生后有些村民匆忙撤离家园,在逃避震灾途中从倒塌的房屋下拿取了他人财物的,一般不宜作为犯罪处理。一个失去家园、身无分文的灾民,为生存计,从无人的废墟中拿取了财物,即使数额较大,也不需要作为刑事犯罪来惩罚,作为民事侵权行为来处理足矣。
  第二,关于冒充灾民诈骗。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些不法之徒打着抗震救灾的旗号,大肆行骗,甚至把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向公众募捐的账号改换成自己的账号进行诈骗,对于这种利用国难民痛骗取财物的行为,即使尚未骗到财物,也应视为诈骗未遂,按诈骗罪定罪处罚。但是,关于冒充灾民诈骗,著名刑法学家刘明祥教授提出了一种值得商榷的看法,他认为,编造自己及家人受地震祸害的谎言,骗取他人同情,获得他人捐助财物的,无论是通过网站、报刊等媒体来传播谎言并“募捐”,还是在公共场所当面向他人述说“募捐”,也不管取得的财物数额多少,均不构成诈骗罪。②应该认为,在这种情形中,捐助者之所以捐助给行为人财物,是因为行为人编造了自己及家人受地震祸害的谎言。正是相信了这一谎言,捐助者才没能将财物捐助给真正的灾民,没能实现其所期待的社会目的。由于行为人编造了谎言,使捐助者误认为自己行为的目的已经实现。这种关于自己行為目的的认识错误,是法益关系的认识错误,而不是单纯的动机错误,即使捐助者没有期待反对给付,也应认为存在财产损失,通过编造谎言而获得捐助的行为应该成立诈骗罪。③正因为此,德国刑法典第264条才专门规定了补助金诈骗罪。不过,的确存在即使冒充灾民获得捐助也不应作为诈骗罪处罚的特殊情形。例如,一些生活无着、真正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士看到很多人去灾区捐钱捐物,就到灾区冒充灾民乞讨,并因此获得一些财物。对于这种难民冒充灾民乞讨的行为,不应作为诈骗罪处罚,因为在规范的意义上,可以说捐助者帮助弱者的社会目的已经实现。事实上,大众捐助者一般不会把自己的捐助对象过于特定化。如果一个人愿意帮助流离失所的灾民,那么,他大概也愿意帮助生活无着的残疾人士。
  第三,关于妨害公务。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些灾民由于自己没有领到救灾物资而心生不满,或者辱骂了政府工作人员,或者损坏了一些办公用品,或者哄抢了一些救灾物资,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以妨害公务罪受到了处罚,但是,对灾民的这种行为,一般不应作为犯罪来惩治。人是有弱点的,面临突发的重大灾难,一般人往往产生恐惧、烦躁情绪,出于自我生存的本能,会为一点物资而争斗,尽管所争的那点儿物资往往无助于自我生存。司法机关应该理解这种人性的脆弱,不可轻易将基于这种脆弱人性所实施的行为认定为犯罪,刑罚没有抵抗脆弱人性的力量。
  
  四、坚决严惩灾后背职犯罪
  
  自然灾害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恢复和重建灾区。汶川地震造成了大范围的损害,国家和社会必然要为灾区的恢复重建进行大量的投入。确保国家和社会的大量投入被合法使用,是司法机关的重大使命。对于在恢复重建灾区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违背职责的犯罪,司法机关必须坚决严惩。首先,要坚决打击各种贪污贿赂犯罪。对于在恢复重建灾区过程中发生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私分救灾款物等犯罪,司法机关应当及时侦办,从重惩处。其次,要严厉惩处各种渎职犯罪。司法机关应当严厉惩处下述渎职犯罪:在恢复重建灾区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严重不负责任,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传染病防治失职,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环境监管失职,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的。最后,要认真预防各种行业领域的职务犯罪。汶川地震之后的灾区重建涉及建筑、交通、银行、卫生、教育等领域,这种多领域的恢复重建容易衍生大量犯罪。司法机关要未雨绸缪,及时对这些行业的职务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谨防各种行业领域的职务人员相互勾结,为一己之私而大造豆腐渣公路、豆腐渣桥梁、豆腐渣校舍等形象工程。
  
  注释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28页。
  ②参见刘明祥:《用抗震救灾名义募捐骗财如何定性?》,《检察日报》2008年7月1日。
  ③参见张明楷:《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2页。
  作者简介:冯军,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博士。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科学发展观赋予价格以新的内涵。我们应当从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上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价格范畴,并运用科技“第一生产力”洞察新的价格机制和具体形式。要把科学的价格监管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和实施,维持正常价格的相对稳定,着力矫正价格扭曲,防范和制止价格风险,关注价格对分配关系的影响。同时,要破除两种“价格迷信”,即“控制万能论
期刊
摘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干部。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着力实现“以人选人”向“以制度选人”的根本转变;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考核评价干部;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的预测性研究,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巡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不断提升选人用人的整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7)06—0257—02    自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围绕着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出版界由此也推出了一大批宣传、研究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著作。河南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2007年6月版)冯志亮、桂玉的新著《和谐
期刊
摘要: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从女性的历史政治反思、对自然万物的平等观照、女性的城乡经验三方面参与了对社会公共话题的思考。这一创作事实不仅是对那些认为女性散文视野狭窄、境界偏低的看法的一种反驳,同时也是一种女性主体建构理路的发端。  关键词:女性散文;社会公共领域;主体建构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7)06—0221—04    在不少男性批
期刊
摘要:王兴亚、李立炳的《新说》中对唐村《李氏家谱》的解读认为李春茂是无极养生功的创始人,还创了“枪艺”。《新说》还认为李信、李仲、陈王廷除了“创艺太极养生功”外,也创了“十三势通臂功”和“箭艺”。仔细研究比较唐村《李氏家谱》、《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等资料,其结论多有误读之处。  关键词:唐村《李氏家谱》;太极拳;陈王廷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7)
期刊
摘要:在《隋史新探》一书中,金宝祥先生等人引用了开皇三年(583)四月隋文帝发布的一道诏书,引文是“东夷诸国,仅挟私仇,西戎群长,皆有宿怨。突厥之北,契丹之徙,切齿磨牙,常伺其便”。并由此而得出结论,开皇初年“高丽、契丹、突厥、吐谷浑等北方草原各族,从东至西己对隋构成了一个具有严重威胁的弧形包围”。这道诏书载干《隋书》卷八十四《北狄·突厥传》,从中可以看出隋文帝发布此诏是基于隋朝与突厥历时多年的战
期刊
摘要:没有历史记忆就没有历史叙事,电视剧所再现的家族记忆和个人故事,通过将个人记忆转化为集体记忆,从而达到重建社会记忆的目的。问题是电视剧的叙事者是如何利用个人想像记忆对社会集体记忆进行编码的,在编码的过程中是否受到男权意识形态的操纵,电视剧《大宅门》的叙事即投射出叙事者对于历史的记忆与编码,女性在历史中位置的缺失或变异,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值得人们深思。  关键词:历史记忆;历史叙事;女性主义
期刊
摘 要:许多观众看完姜文的新片《太阳照常升起》的第一反应是“看不懂”,主要因为这个超现实视觉文本所具备的充沛的接受张力和巨大的解释学空间,彰显出该影片的先锋意义和实验内涵。观众之所以“看不懂”《太阳照常升起》,还因为观众的观看习惯已经被众多的情节片、商业片“格式化”了。《太阳照常升起》是一次对图像接受的直白、被动、惰性和消遣的发难与挑战。对这样一部具有先锋品格的艺术之作,仅用票房收入和观众“看不懂
期刊
摘 要:当前,农村“两委”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难选、难干、难管的“三难”问题,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河南省孟州市“三票评议”活动,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监督进行了积极探索,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的实际问题,收到了多方面成效;同时,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对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富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执政能力;三票评议;农村“两委”干部  中图分类号:D267.2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现代物流产业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强大支撑作用的同时,也会由于外部不经济性对经济、能源、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发展基于基于经济(economy)、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和谐发展基础上的绿色现代物流,对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3E;物流产业;外部性;绿色物流  中图分类号:F731.1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