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探析郑州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加快郑州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迫切要求,是提升郑州市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实现郑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重大国家战略的题中之义。文章旨在分析郑州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的意义以及当前郑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提出郑州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模式选择和路径,以此来推动郑州市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
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区域协调发展,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河南省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进行了诸多研究。在制造业集群或制造业某行业集群建设方面:孟守卫(2011)研究指出集群行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市场的开拓、产品和区域品牌的创建是区域竞争力发展的积极因素,而集群整体市场占有率偏低、价值增值较低和创新投入强度低是制约区域竞争力发展的障碍;张沛(2016)认为河南装备制造业应选择锥形层级式的发展模式和园区式的集群发展模式来实现产业集聚和发展;常雨佳(2016)研究发现在汽车制造业方面企业效益的提升有助于集群的效益竞争力的提升。在服务业产业集群方面,姬国军(2010)指出微观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是建设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突破口。在研究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关系方面,景魏娟(2019)研究指出制造业与服务产业绝对值高度相关,制造业与服务产业增速值相关度较低。
从当前省内研究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对河南省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独立地对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及某服务行业集群建设方面的研究,而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中建设之间关系的探索相对较少。然而在当前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建设背景下,郑州市经济面临着如何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深刻认识当前郑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之间的关系,提出符合实际地推动郑州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路径,对于推动郑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郑州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的意义
推进郑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集群建设,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关联度的区域之间的协同互补发展,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相关度较低区域之间的联动,在相互带动下共同实现高速发展,推进郑州市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进而达到协同推进郑州市经济全面发展,助推郑州市国家战略城市发展。推进郑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集群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区上下游资源的流通,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制造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实现全郑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当前背景下,郑州应当着力探索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的路径,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郑州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链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在理论上丰富了关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关联性的研究,从理论和模式上对郑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进行补充。在经济新常态时期,郑州市经济建设发展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产业结构急需不断调整优化。重视其发展中的问题并进行研究解决,有助于推进我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郑州市经济健康长效发展,加快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升郑州市竞争力、吸引力。
二、郑州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的现状
产业集群实际为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是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各种资源要素在区域范围内不断汇合集聚,并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或带,因此文章中在分析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时,采用关联度指标来进行分析,并将制造业可以认定为第二产业,将服务业界定为第三产业。
1.制造业与服务产业发展状况
(1)制造业与服务产业产值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随着郑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郑州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郑州市制造业2005年-2019年来的规模状况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2005年-2019年间郑州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值的长期趋势均符合指数增长模式,且两者产值规模均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05年至2015年生产总值线差距由小逐渐变大,2012年之后差距逐渐变小,并且2005年-2015年这一时间段内制造业生产总值高于服务业生产总值。2016年服务业产值首次超越制造业,2016年-2019年服务业超越制造业的幅度越来越大。此外,整体来看,2005年-2012年间制造业和服务业增速均处于波动状态。制造业波动式下降,且在2009年和2012年增速出现急剧下降,而服务业增速这一时间段内也呈波动式下降,且同样在2009年和2012年增速下降幅度较大。可以看出在2005年-2012年间,制造业、服务业整体处于增长状态,服务业增速的波动受制造业增速波动的同向影响。2012年-2019年间,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比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快,且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第二产业。
(2)制造业和服务业相关度现状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2012年以后,郑州服务业的增速显著加快,并在2015年后,服务业的总产值开始高于制造业产值,并且差距逐渐拉大,因此这里我们分阶段来考察郑州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相关度。
分析表1可知,2005年-2019年郑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总值绝对数呈高度相关性,相关度高达0.99以上。其中,2005年-2011年生产总值绝对值相关度是0.9938,产值增长速度相关度是0.4105,在此时间段内,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总值绝对值高度正相关,产值增速低度正相关;2012至2019年产值绝对值相关度0.9929,增速相关度是-0.3830,在此时间段内,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总值绝对值高度正相关,产值增速低度负相关。总的来说,可得出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绝对值呈现高度相关,产值增长速度呈现低度相关。 2.郑州市各区制造业与服务业关联度状况
郑州市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分析各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联度对指导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9年郑州市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采用区域的相关数据分析郑州2019年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度状况如表2所示:
分析表2可知,从总量对比分析来看,2019年度管城区的第二产业即制造业的经济总量达799.35亿元,在郑州市各区域第二产业排名中位居第一。从同比增速分析来看,金水区的同比增长最快,增长速度达104.97%,中原区和二七区增速紧随其后。从第二产业产值即制造业的占比分析来看,航空港区第二产业占比最高,有10个地区比重超过平均水平。从总量对比分析来看,金水区的服务业总量在2019年度达到2255.91亿元,位居全市第一。从同比增速相对角度分析发现,惠济区第三产业同比增速达76.55%,在全市各区第三产业增速排名中处于第一。对比分析全市各区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可以发现,金水区作为郑州经济最为发达的中心城区,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高达86.10%,位居第一。其中,2019年度第二产业即制造业所占比重超过50%的区域有6个,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所占比重超过50%的区域同样也有6个,其结果可以体现出目前郑州各区域制造业与服务业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对比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占比超过第三产业占比的区域有7个,总体来说服务业略逊于制造业。
三、推动郑州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的路径
郑州市各区域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的产业关联情况不尽相同,因而应当从郑州市各区域的现实状况出发,采取符合区域特征的发展模式。
1.产业交融,加强郑州市各区之间通力合作
新密、巩义两市在郑州市各区域中可以认为是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城市,其两大产业的发展水平不相上下,因此这两地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的集群建设应当着力发展中高端层次的制造业,并提升服务业整体质量,达到优质服务,实现两者共同高速发展。具体来说,一是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两市应加快对制造业技术的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以制造业创新作为中心的发展布局,探寻地区可持续的发展新模式。二是促进服务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文体旅游业和健康养老业的同时,大力培育科技服务业和商贸服务业。
2.协同共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郑州各区域中航空港区、中牟县是协同共建模式的代表,两个区域均体现出制造业高度发达,产业结构正逐步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对于这两个区域,应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可以从优化生活服务产业和构建并完善社区养老等相关养老方面的社会服务体系方面着手,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方面注重现代种业、产品流通体系、生产资料配送网络的建设;工业方面主抓财税、金融服务、土地、价格和知识产权等政策改革,充分发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河南“三大国家战略”的战略优势,拓展航空服务产业,加快构建包容、合作、高效的科技研发平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3.平行转移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协作共赢
在郑州市各区域中惠济区、登封市两大产业体现出的是平行转移型的模式,两地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差别甚微,但两地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关联程度却相对较弱,因此这两地应当增加两大产业间的合作程度,提升上、下游资源在两大产业间的流通。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外资,推进服务业和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措施。二是着力发展地区优势产业,强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进一步增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共同并進发展。
四、结论
总的来说郑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集群建设已初具规模,制造业和服务业两者在绝对值方面呈现高度相关性,但也存在着在产值增长速度方面则呈现低度相关的问题。此外,郑州市各区域制造业和服务业关联程度存在差异,因而在今后郑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集群建设发展中,郑州市各区域要结合自己区域特色采取相关举措,以推进郑州全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具体来说:在呈现产业交融的区加快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和转型升级;在需要协同共建的区加快生活性服务行业的不断优化和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持续推进建设;在需要平行转移的区加强上下游资源的流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壮大优势产业以实现产业间的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沛.河南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
[2]党雨佳.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河南省汽车制造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
[3]孟守卫.河南省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分析[J].经济视角(中旬),2011(07):103-104.
[4]姬国军.河南省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与策略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0,21(05):52-57.
[5]景魏娟.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研究[J].现代商业,2019(12):58-59.
作者简介:张莉(1989- ),女,河南周口人,经济学硕士,郑州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和国际投资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
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区域协调发展,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河南省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进行了诸多研究。在制造业集群或制造业某行业集群建设方面:孟守卫(2011)研究指出集群行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市场的开拓、产品和区域品牌的创建是区域竞争力发展的积极因素,而集群整体市场占有率偏低、价值增值较低和创新投入强度低是制约区域竞争力发展的障碍;张沛(2016)认为河南装备制造业应选择锥形层级式的发展模式和园区式的集群发展模式来实现产业集聚和发展;常雨佳(2016)研究发现在汽车制造业方面企业效益的提升有助于集群的效益竞争力的提升。在服务业产业集群方面,姬国军(2010)指出微观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是建设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突破口。在研究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关系方面,景魏娟(2019)研究指出制造业与服务产业绝对值高度相关,制造业与服务产业增速值相关度较低。
从当前省内研究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对河南省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独立地对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及某服务行业集群建设方面的研究,而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中建设之间关系的探索相对较少。然而在当前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建设背景下,郑州市经济面临着如何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深刻认识当前郑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之间的关系,提出符合实际地推动郑州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路径,对于推动郑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郑州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的意义
推进郑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集群建设,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关联度的区域之间的协同互补发展,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相关度较低区域之间的联动,在相互带动下共同实现高速发展,推进郑州市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进而达到协同推进郑州市经济全面发展,助推郑州市国家战略城市发展。推进郑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集群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区上下游资源的流通,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制造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实现全郑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当前背景下,郑州应当着力探索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的路径,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郑州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链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在理论上丰富了关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关联性的研究,从理论和模式上对郑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进行补充。在经济新常态时期,郑州市经济建设发展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产业结构急需不断调整优化。重视其发展中的问题并进行研究解决,有助于推进我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郑州市经济健康长效发展,加快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升郑州市竞争力、吸引力。
二、郑州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的现状
产业集群实际为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是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各种资源要素在区域范围内不断汇合集聚,并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或带,因此文章中在分析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时,采用关联度指标来进行分析,并将制造业可以认定为第二产业,将服务业界定为第三产业。
1.制造业与服务产业发展状况
(1)制造业与服务产业产值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随着郑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郑州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郑州市制造业2005年-2019年来的规模状况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2005年-2019年间郑州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值的长期趋势均符合指数增长模式,且两者产值规模均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05年至2015年生产总值线差距由小逐渐变大,2012年之后差距逐渐变小,并且2005年-2015年这一时间段内制造业生产总值高于服务业生产总值。2016年服务业产值首次超越制造业,2016年-2019年服务业超越制造业的幅度越来越大。此外,整体来看,2005年-2012年间制造业和服务业增速均处于波动状态。制造业波动式下降,且在2009年和2012年增速出现急剧下降,而服务业增速这一时间段内也呈波动式下降,且同样在2009年和2012年增速下降幅度较大。可以看出在2005年-2012年间,制造业、服务业整体处于增长状态,服务业增速的波动受制造业增速波动的同向影响。2012年-2019年间,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比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快,且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第二产业。
(2)制造业和服务业相关度现状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2012年以后,郑州服务业的增速显著加快,并在2015年后,服务业的总产值开始高于制造业产值,并且差距逐渐拉大,因此这里我们分阶段来考察郑州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相关度。
分析表1可知,2005年-2019年郑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总值绝对数呈高度相关性,相关度高达0.99以上。其中,2005年-2011年生产总值绝对值相关度是0.9938,产值增长速度相关度是0.4105,在此时间段内,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总值绝对值高度正相关,产值增速低度正相关;2012至2019年产值绝对值相关度0.9929,增速相关度是-0.3830,在此时间段内,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总值绝对值高度正相关,产值增速低度负相关。总的来说,可得出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绝对值呈现高度相关,产值增长速度呈现低度相关。 2.郑州市各区制造业与服务业关联度状况
郑州市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分析各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联度对指导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9年郑州市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采用区域的相关数据分析郑州2019年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度状况如表2所示:
分析表2可知,从总量对比分析来看,2019年度管城区的第二产业即制造业的经济总量达799.35亿元,在郑州市各区域第二产业排名中位居第一。从同比增速分析来看,金水区的同比增长最快,增长速度达104.97%,中原区和二七区增速紧随其后。从第二产业产值即制造业的占比分析来看,航空港区第二产业占比最高,有10个地区比重超过平均水平。从总量对比分析来看,金水区的服务业总量在2019年度达到2255.91亿元,位居全市第一。从同比增速相对角度分析发现,惠济区第三产业同比增速达76.55%,在全市各区第三产业增速排名中处于第一。对比分析全市各区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可以发现,金水区作为郑州经济最为发达的中心城区,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高达86.10%,位居第一。其中,2019年度第二产业即制造业所占比重超过50%的区域有6个,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所占比重超过50%的区域同样也有6个,其结果可以体现出目前郑州各区域制造业与服务业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对比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占比超过第三产业占比的区域有7个,总体来说服务业略逊于制造业。
三、推动郑州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的路径
郑州市各区域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的产业关联情况不尽相同,因而应当从郑州市各区域的现实状况出发,采取符合区域特征的发展模式。
1.产业交融,加强郑州市各区之间通力合作
新密、巩义两市在郑州市各区域中可以认为是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城市,其两大产业的发展水平不相上下,因此这两地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的集群建设应当着力发展中高端层次的制造业,并提升服务业整体质量,达到优质服务,实现两者共同高速发展。具体来说,一是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两市应加快对制造业技术的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以制造业创新作为中心的发展布局,探寻地区可持续的发展新模式。二是促进服务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文体旅游业和健康养老业的同时,大力培育科技服务业和商贸服务业。
2.协同共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郑州各区域中航空港区、中牟县是协同共建模式的代表,两个区域均体现出制造业高度发达,产业结构正逐步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对于这两个区域,应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可以从优化生活服务产业和构建并完善社区养老等相关养老方面的社会服务体系方面着手,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方面注重现代种业、产品流通体系、生产资料配送网络的建设;工业方面主抓财税、金融服务、土地、价格和知识产权等政策改革,充分发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河南“三大国家战略”的战略优势,拓展航空服务产业,加快构建包容、合作、高效的科技研发平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3.平行转移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协作共赢
在郑州市各区域中惠济区、登封市两大产业体现出的是平行转移型的模式,两地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差别甚微,但两地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关联程度却相对较弱,因此这两地应当增加两大产业间的合作程度,提升上、下游资源在两大产业间的流通。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外资,推进服务业和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措施。二是着力发展地区优势产业,强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进一步增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共同并進发展。
四、结论
总的来说郑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集群建设已初具规模,制造业和服务业两者在绝对值方面呈现高度相关性,但也存在着在产值增长速度方面则呈现低度相关的问题。此外,郑州市各区域制造业和服务业关联程度存在差异,因而在今后郑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集群建设发展中,郑州市各区域要结合自己区域特色采取相关举措,以推进郑州全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具体来说:在呈现产业交融的区加快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和转型升级;在需要协同共建的区加快生活性服务行业的不断优化和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持续推进建设;在需要平行转移的区加强上下游资源的流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壮大优势产业以实现产业间的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沛.河南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
[2]党雨佳.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河南省汽车制造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
[3]孟守卫.河南省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分析[J].经济视角(中旬),2011(07):103-104.
[4]姬国军.河南省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与策略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0,21(05):52-57.
[5]景魏娟.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研究[J].现代商业,2019(12):58-59.
作者简介:张莉(1989- ),女,河南周口人,经济学硕士,郑州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和国际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