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开米饭
本名:边仿。
国内第一批耳机发烧友,早年以“南开米饭”作为昵称混迹于国内耳机和音响论坛,2005年建立Head-Direct零售网站,2007年创立HiFiMAN品牌,2009年推出HM-801便携型高保真音乐播放器及多款达到国际各大品牌旗舰水平的耳机、耳塞。现为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纳米化学博士在读。
南开米饭做音响
所谓发烧,其实是香港传过来的外来音译词,英文叫做fancier,指对某事物有特殊爱好的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人玩音响成风,这发烧就成了玩音响的专有名词,而由此派生出来的发烧友、发烧音响,则成为音响爱好者、高档音响器材的别称。而音响这个行业,从业人士往往都是这种对音响有特殊爱好的发烧友,我也不例外。
二手买家——二手卖家
最早对随身音响产品这个行业产生兴趣则要回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读者杂志上的Walkman广告。自从70年代末随身音响产品出现以来,一直到90年代末都是卡带随身听产品长盛不衰的时期,当时的索尼可要比现在风头正劲的苹果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做学生没有收入,没有办法一台一台买来听,更是无法亲近高档货,于是只好去买各种小耳塞在自己的Walkman和Discman上换着听,对比各种不同耳塞的音色。到天津读书时,每逢周末我都会去洋货市场淘日本二手Walkman、Discman和耳塞,醉心于拆解对比各种各样的机器。再后来因为买的二手机器太多,寝室里俨然已变成了二手仓库,父母每个月给的生活费也基本花光,于是我开始在网上卖二手机器,没想到的是,后来居然越卖越红火,甚至能给自己赚来生活费。涉及到利益之后就有了对立面,顺理成章被戏称为“二手贩子”、“南开米贩”、“南开奸商”,各种称号不一而足。卖得多、见得自然就更多了,索尼、爱华等日本品牌随身听和耳机基本上都被我拆过、听过一遍了。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成为了《新潮电子》的作者,为当时的随身听特刊写卡带机、CD机和耳塞的历史综述。
品牌代理——品牌创立者
记得那阵凑巧赶上了出国热,再加上自己成绩还算不错,收到了美国几个学校的博士生入学和奖学金通知。顺利地办完签证后,我就离开了祖国,告别了逐渐苍老的父母,来到了美国。
来美国的头两年,生活不适应,更不适应这个社会,再加上跟女朋友分手、换学校、换导师,折腾得一塌糊涂。不过等我终于在纽约安顿下来,生活安稳了,精心搭配的发烧音响听腻了,就又想着折腾。刚出国的时候我就听说国内有家做耳塞的公司,声音如何如何出色,于是趁回国探亲的时候,抽时间去拜访了紫音电子的温先生。听了他的PK系列耳塞后,觉得这么出色的东西实在不该埋没了。于是,我开始在美国售卖这个产品,没想到它居然被国外市场接受了。再后来配合紫音电子做OK系列、G系列,还有郁志日先生的VSONIC耳塞,梁光磊先生的Minibox系列耳放等很多产品,也是我首先带到国外销售的。随着产品逐渐被市场所接受,我在美国、澳大利亚、泰国、韩国等二十几个国家建立了一个小小的代理商体系。由于仅仅作为代理商给厂家提产品意见无法将自己的理念完全实现,于是我觉得自己投资做产品。最开始,我与达音科的前厂长和技术总监庄志捷先生合作耳塞,再后来模电专家杨永强、中国静电耳机第一人何斌武(Winny)、资深随身听设计师同时也是VSONIC耳机老板的郁志日,都相继加入了我们,随着精兵强将的加入,我所创立的HiFiMAN品牌的产品种类逐渐丰富,从耳塞逐渐扩展到了耳放、高保真随身播放区,甚至是高价位的大耳机。
美国的发烧市场是非常成熟的,注重音质的小企业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比较容易生存。国外发烧友们,尤其是耳机发烧友,平均年龄要比国内大得多,由于收入的关系,听音的平均水平也要高很多。而且他们并不迷信进口货,对中国货的接受能力比较高,知道如何鉴别好声音,并且能够正确地根据声音评价器材。换句话也就是说,美国小作坊一样的企业多如牛毛,基本上只要声音好、质量好,就能生存,甚至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说到美国音响行业的活动一最近几年比较红火的就是Head-fi.orq论坛组织的各种展会了。我们每年会参加3~4次Head-fi的地区展会,一两次Head-fi的全国性展会。在这样的展会上,我们跟美国的企业一起接受发烧友的检阅,既扩大了宣传,促进了销售,也结交了一批非常要好的朋友。虽然多年来本人始终无法接受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但美国作为音响产品的发源地和最大的市场,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屈指算来,去国离乡已满七载。对于我这种辗转七年还没完成博士学位的人,英文中往往用Loser这个非常形象的单词来形容,幸好七年以来,在学业之余,不务正业地做了一些事情,勉强能算是失之东隅,得之桑榆吧。
南开米饭说音响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的耳机发烧友,如今又身兼发烧友、生产商、消费者多重身份于一体一对于这些年随身影音产品的发展变化以及音响产品未来发展趋势,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便携与高保真
话说自从祖师爷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到今天的一百多年间,随着科技的发展,音响产品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音响产品在走两个极端:一是便携,二是高保真,便携产品以八九十年代的Walkman和Discman,以及21世纪的iPod等MP3播放器为代表。音响系统可以做得很小,可以小得装进口袋里、挂在脖子上,甚至别在领子上,与此同时,高保真音响系统则是完全相反的风格:厚重的变压器,奢侈的大水塘电容,机箱恨不得越大越好、越重越好。很多器材的耗电基本上能赶上一台1.5P的空调。而这大和小两者的矛盾则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调和的,做得六一则没有办法便携,更不要想带着上街了。做得小,则指标上不去一声音好不了。实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小而发烧也逐渐成为可能。以我们公司的HM-801播放器为例来说说这大和小的问题吧。HM-801的体积跟一台90年代初的磁带随身听一样大,可以很方便地装进口袋,为了让音质能达到发烧的要求,HM-801使用了非常耗电的PCM1704解码芯片和OPA627运放,耳放卡则使用独立模块的插接结构,以方便升级。因为这些努力,音质的确能达到中端发烧CD唱机的水平了,而续航时间也还是能接受的,充电一次可以听8个小时,上街听一整天完全足够了,其实理想的播放器体积应该是100mm×60mm×16mm,这样才可以放在口袋里不会觉得鼓鼓囊囊。但是这个尺寸如果能做出中档发烧音源的水平,还应该是未来的事情,需要芯片和电池两大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多功能性
音响产品未来还有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是多功能性,由于至今为止几乎所有的高保真扬声器都是模拟的,音响这个东西做来做去,在耳机或者音箱这个环节上是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去模拟技术的,(有的厂家炒作概念,宣称他们的产品是数码音箱或者数码耳机,其实他们所做的只是把廉价的数模转换芯片装进了普通有源音箱。)由于音乐文件本身是数字方式存储,而耳机或者音箱都是纯粹的模拟技术,所以音乐播放器播放音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随着互联网下载速度的提高,PC发烧这两年异军突起,造成了对高音质声卡需求的持续性提高,可惜目前大部分声卡还部是作为IT产品来制作,或许指标可以做得很高,听感却始终都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音响发烧友对声卡的评价往往是缺乏音乐味,声音不自然、不耐听。电脑上那么多免费下载的音乐资源,为了这些资源还要多买一个价格不低,声音却非常不好听的专业声卡,实在是没法满足PC音频发烧友的需求,其实声卡的原理跟播放器一样,是一种把电脑输出的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信号的器材。
既然无论是播放器还是声卡都包含了这样一个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为什么不能把播放器和声卡二合一呢?因此给高档音乐播放器加一个USB输入接口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做法。目前我们的产品HM-801目前已经实现了这个功能,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产品也会去做。
扬声器技术和数字化
刚才说过目前的耳机,音箱都还是模拟的,因为扬声器技术离数字化的距离还很远。如何把扬声器做好听其实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无比高深的艺术问题。无论是喇叭的工作原理是动圈、动铁、平板或静电,想精确地量化评价一件音响产品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扬声器的技术部会是传统技术的持续改进,很多看上去过时的技术也可能会突然因为材料或者工艺的提高而重新返回市场。
就拿平板耳机扬声器技术来说,这种结构重量大、工艺复杂、效率不高,虽然失真比普通动圈耳机低,但是不易制作,灵敏度也低,八九十年代基本就被淘汰了。不过我们的工程师何斌武在实验中发现,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完全可以让这种老技术焕发新活力。果不其然,我们的HE-5系列平板耳机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好评,在国外的权威网站和杂志上甚至被评为听感超过国外著名品牌的旗舰产品。
由于目前数字扬声器距离实用还有一定距离,现在很难预计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后的具体情况。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数字扬声器技术彻底成熟以后,整个音响工业将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那个时候音乐信号从记忆体当中读取出来以后,就会直接经过数字放大驱动数字扬声器,而数模转换技术、模拟放大技术等等这些当前音响工业津津乐道的东西都面临消失;复杂的发烧级模拟线路板只剩下数字读取和数字放大两个芯片;高档音响体积大规模缩小,将轻易实现小型化甚至微型化。这样一来,便携的高保真播放器,甚至可以穿在身上的多声道大功率音响会很快普及。从另外一方面看,一大批模电工程师面临转行或者失业,技术后进国家的音响和电声产品市场会很快被技术先进国家完全占领……希望我们国家的研究机构能对数字扬声器这个革命性的科研方向重视起来,千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本名:边仿。
国内第一批耳机发烧友,早年以“南开米饭”作为昵称混迹于国内耳机和音响论坛,2005年建立Head-Direct零售网站,2007年创立HiFiMAN品牌,2009年推出HM-801便携型高保真音乐播放器及多款达到国际各大品牌旗舰水平的耳机、耳塞。现为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纳米化学博士在读。
南开米饭做音响
所谓发烧,其实是香港传过来的外来音译词,英文叫做fancier,指对某事物有特殊爱好的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人玩音响成风,这发烧就成了玩音响的专有名词,而由此派生出来的发烧友、发烧音响,则成为音响爱好者、高档音响器材的别称。而音响这个行业,从业人士往往都是这种对音响有特殊爱好的发烧友,我也不例外。
二手买家——二手卖家
最早对随身音响产品这个行业产生兴趣则要回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读者杂志上的Walkman广告。自从70年代末随身音响产品出现以来,一直到90年代末都是卡带随身听产品长盛不衰的时期,当时的索尼可要比现在风头正劲的苹果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做学生没有收入,没有办法一台一台买来听,更是无法亲近高档货,于是只好去买各种小耳塞在自己的Walkman和Discman上换着听,对比各种不同耳塞的音色。到天津读书时,每逢周末我都会去洋货市场淘日本二手Walkman、Discman和耳塞,醉心于拆解对比各种各样的机器。再后来因为买的二手机器太多,寝室里俨然已变成了二手仓库,父母每个月给的生活费也基本花光,于是我开始在网上卖二手机器,没想到的是,后来居然越卖越红火,甚至能给自己赚来生活费。涉及到利益之后就有了对立面,顺理成章被戏称为“二手贩子”、“南开米贩”、“南开奸商”,各种称号不一而足。卖得多、见得自然就更多了,索尼、爱华等日本品牌随身听和耳机基本上都被我拆过、听过一遍了。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成为了《新潮电子》的作者,为当时的随身听特刊写卡带机、CD机和耳塞的历史综述。
品牌代理——品牌创立者
记得那阵凑巧赶上了出国热,再加上自己成绩还算不错,收到了美国几个学校的博士生入学和奖学金通知。顺利地办完签证后,我就离开了祖国,告别了逐渐苍老的父母,来到了美国。
来美国的头两年,生活不适应,更不适应这个社会,再加上跟女朋友分手、换学校、换导师,折腾得一塌糊涂。不过等我终于在纽约安顿下来,生活安稳了,精心搭配的发烧音响听腻了,就又想着折腾。刚出国的时候我就听说国内有家做耳塞的公司,声音如何如何出色,于是趁回国探亲的时候,抽时间去拜访了紫音电子的温先生。听了他的PK系列耳塞后,觉得这么出色的东西实在不该埋没了。于是,我开始在美国售卖这个产品,没想到它居然被国外市场接受了。再后来配合紫音电子做OK系列、G系列,还有郁志日先生的VSONIC耳塞,梁光磊先生的Minibox系列耳放等很多产品,也是我首先带到国外销售的。随着产品逐渐被市场所接受,我在美国、澳大利亚、泰国、韩国等二十几个国家建立了一个小小的代理商体系。由于仅仅作为代理商给厂家提产品意见无法将自己的理念完全实现,于是我觉得自己投资做产品。最开始,我与达音科的前厂长和技术总监庄志捷先生合作耳塞,再后来模电专家杨永强、中国静电耳机第一人何斌武(Winny)、资深随身听设计师同时也是VSONIC耳机老板的郁志日,都相继加入了我们,随着精兵强将的加入,我所创立的HiFiMAN品牌的产品种类逐渐丰富,从耳塞逐渐扩展到了耳放、高保真随身播放区,甚至是高价位的大耳机。
美国的发烧市场是非常成熟的,注重音质的小企业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比较容易生存。国外发烧友们,尤其是耳机发烧友,平均年龄要比国内大得多,由于收入的关系,听音的平均水平也要高很多。而且他们并不迷信进口货,对中国货的接受能力比较高,知道如何鉴别好声音,并且能够正确地根据声音评价器材。换句话也就是说,美国小作坊一样的企业多如牛毛,基本上只要声音好、质量好,就能生存,甚至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说到美国音响行业的活动一最近几年比较红火的就是Head-fi.orq论坛组织的各种展会了。我们每年会参加3~4次Head-fi的地区展会,一两次Head-fi的全国性展会。在这样的展会上,我们跟美国的企业一起接受发烧友的检阅,既扩大了宣传,促进了销售,也结交了一批非常要好的朋友。虽然多年来本人始终无法接受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但美国作为音响产品的发源地和最大的市场,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屈指算来,去国离乡已满七载。对于我这种辗转七年还没完成博士学位的人,英文中往往用Loser这个非常形象的单词来形容,幸好七年以来,在学业之余,不务正业地做了一些事情,勉强能算是失之东隅,得之桑榆吧。
南开米饭说音响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的耳机发烧友,如今又身兼发烧友、生产商、消费者多重身份于一体一对于这些年随身影音产品的发展变化以及音响产品未来发展趋势,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便携与高保真
话说自从祖师爷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到今天的一百多年间,随着科技的发展,音响产品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音响产品在走两个极端:一是便携,二是高保真,便携产品以八九十年代的Walkman和Discman,以及21世纪的iPod等MP3播放器为代表。音响系统可以做得很小,可以小得装进口袋里、挂在脖子上,甚至别在领子上,与此同时,高保真音响系统则是完全相反的风格:厚重的变压器,奢侈的大水塘电容,机箱恨不得越大越好、越重越好。很多器材的耗电基本上能赶上一台1.5P的空调。而这大和小两者的矛盾则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调和的,做得六一则没有办法便携,更不要想带着上街了。做得小,则指标上不去一声音好不了。实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小而发烧也逐渐成为可能。以我们公司的HM-801播放器为例来说说这大和小的问题吧。HM-801的体积跟一台90年代初的磁带随身听一样大,可以很方便地装进口袋,为了让音质能达到发烧的要求,HM-801使用了非常耗电的PCM1704解码芯片和OPA627运放,耳放卡则使用独立模块的插接结构,以方便升级。因为这些努力,音质的确能达到中端发烧CD唱机的水平了,而续航时间也还是能接受的,充电一次可以听8个小时,上街听一整天完全足够了,其实理想的播放器体积应该是100mm×60mm×16mm,这样才可以放在口袋里不会觉得鼓鼓囊囊。但是这个尺寸如果能做出中档发烧音源的水平,还应该是未来的事情,需要芯片和电池两大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多功能性
音响产品未来还有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是多功能性,由于至今为止几乎所有的高保真扬声器都是模拟的,音响这个东西做来做去,在耳机或者音箱这个环节上是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去模拟技术的,(有的厂家炒作概念,宣称他们的产品是数码音箱或者数码耳机,其实他们所做的只是把廉价的数模转换芯片装进了普通有源音箱。)由于音乐文件本身是数字方式存储,而耳机或者音箱都是纯粹的模拟技术,所以音乐播放器播放音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随着互联网下载速度的提高,PC发烧这两年异军突起,造成了对高音质声卡需求的持续性提高,可惜目前大部分声卡还部是作为IT产品来制作,或许指标可以做得很高,听感却始终都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音响发烧友对声卡的评价往往是缺乏音乐味,声音不自然、不耐听。电脑上那么多免费下载的音乐资源,为了这些资源还要多买一个价格不低,声音却非常不好听的专业声卡,实在是没法满足PC音频发烧友的需求,其实声卡的原理跟播放器一样,是一种把电脑输出的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信号的器材。
既然无论是播放器还是声卡都包含了这样一个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为什么不能把播放器和声卡二合一呢?因此给高档音乐播放器加一个USB输入接口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做法。目前我们的产品HM-801目前已经实现了这个功能,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产品也会去做。
扬声器技术和数字化
刚才说过目前的耳机,音箱都还是模拟的,因为扬声器技术离数字化的距离还很远。如何把扬声器做好听其实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无比高深的艺术问题。无论是喇叭的工作原理是动圈、动铁、平板或静电,想精确地量化评价一件音响产品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扬声器的技术部会是传统技术的持续改进,很多看上去过时的技术也可能会突然因为材料或者工艺的提高而重新返回市场。
就拿平板耳机扬声器技术来说,这种结构重量大、工艺复杂、效率不高,虽然失真比普通动圈耳机低,但是不易制作,灵敏度也低,八九十年代基本就被淘汰了。不过我们的工程师何斌武在实验中发现,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完全可以让这种老技术焕发新活力。果不其然,我们的HE-5系列平板耳机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好评,在国外的权威网站和杂志上甚至被评为听感超过国外著名品牌的旗舰产品。
由于目前数字扬声器距离实用还有一定距离,现在很难预计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后的具体情况。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数字扬声器技术彻底成熟以后,整个音响工业将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那个时候音乐信号从记忆体当中读取出来以后,就会直接经过数字放大驱动数字扬声器,而数模转换技术、模拟放大技术等等这些当前音响工业津津乐道的东西都面临消失;复杂的发烧级模拟线路板只剩下数字读取和数字放大两个芯片;高档音响体积大规模缩小,将轻易实现小型化甚至微型化。这样一来,便携的高保真播放器,甚至可以穿在身上的多声道大功率音响会很快普及。从另外一方面看,一大批模电工程师面临转行或者失业,技术后进国家的音响和电声产品市场会很快被技术先进国家完全占领……希望我们国家的研究机构能对数字扬声器这个革命性的科研方向重视起来,千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