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要将一个由几十个不同性格和习惯的孩子组成的班集体,建设成一个班风浓,学风正的优秀班集体,就需要班主任勤交流、勤检查、勤总结,从细节入手,做好班级管理的每一项工作。
关键词:班级管理;勤;交流;总结;检查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根本管理机制,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管理水平。高中阶段作为一个人人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间点,既决定着未来的发展轨迹,也奠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好的班级管理者,能给学生强大的理想信念支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反之,失败的班级管理者,会使学生引向错误的人生道路。也许在考试决定一切的现代教育模式下,部分班级管理者的做法在各类考试中让学生拿到很好的成绩,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人生发展,不会留下什么有用的记忆。因此,班级管理者能否成为学生人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南针,不光在平时教育学生要有独到的措施,同时管理方法上要做到“勤”。
古人云:勤能补拙。勤可以弥补班级管理中因经验缺乏所造成管理上的不足,也可以给优秀班主任在管理上锦上添花,使班级管理实现优秀。班级管理的“勤”到底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具体如下:
一、交流要“勤”。
作好班级工作,最主要的是了解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特点,这样,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学 习态度怎样,能否遵规守纪,有什么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这不是班主任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就能了如字长指掌的。我靠的就是勤跑、勤观察、勤了解。早上学生一到校,我就尽量出现在教室里。学生上课,我常在教室外转转;自习课,我常到教室看看;课外,我常到学生中谈谈。腿勤,听的多,看的多,了解的多,使我掌握了大量的实情和第一手资料,为制定出针对学生实际的治班措施,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班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人际关系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显得非常重要。真正的心与心的交流能碰撞出强大的思想火花。班级管理也需要深入、深刻的交流,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学习状况等。但藏族学生普遍存在不善于、不敢、不想跟教师交流的习惯,使班主任工作时常变得极为被动。(这多数与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文化背景等有关)因此,动态掌握学生的各种状况,准确把握班级整体情况,班级管理者要勤于跟学生交流,切记交流走过程、趋于形式。从长期班主任工作经历和对班级管理人员的观察了解,班级管理中的交流主要几个误区:一是班主任把学生交流仅局限在对后进生的训教和督促上。后进生需要班主任的关心和教育,但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者,要经常深入学生当中不分学生、不分场合、不讲规矩,聊学生学习、家庭、与学生之间的相处、兴趣爱好,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对人找话题。二是班主任跟学生交流,常常命令化、审问式的。这种方式很难给学生一个较为轻松地对话环境,也很难了解学生真正心思。三是班主任跟学生交流,仅在学生犯错时才进行。虽然这种交流针对性比较强,对于班级学生的震慑作用也較为明显,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的管理效果不明显,也很难体现交流的“勤”。常规班级设置下,人数45人左右的班级,班级管理者至少在一学期内跟每一个学生交流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以无限增加交流谈话次数。交流的“勤”除了在次数上体现之外,还要在交流内容上做好“勤”,即丰富。学生有自尊心,有上进心,有表现欲,尽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要发现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与适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不但可以增进师生间的友谊,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优点充分表现。我想,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将给学生积极上进带来无穷的力量。
二、检查要“勤”。
人的天性决定了无压力下的懒性。为保证班级管理有成效,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加大检查力度,做到检查要“勤”,处理要快。现代化的学校管理模式下,规范化的制度能管理好学生,但制度的落实过程要跟踪督导检查,因此班级管理者在常规工作中,学生行为习惯、学习情况、遵纪守法等方面要经常性的检查和指导,才能有所收获。检查的“勤”要避免如下几个误区:一是“勤”检查不是贴膏药、当保姆。很多学校管理者和班主任误认为“勤”就是天天跟在后面。无论是校园卫生的清理工作、课余时间的学习、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等,分秒监督,每时每刻跟踪检查,指导变成指手画脚,这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容易养成被动心理,管理效果适得其反。因此班主任检查的“勤”要体现在“巧”上,要出其不意,切记检查模式化,变成规定动作。这种检查学生容易掌握管理人员的规律,采取相应的对策,很难真正在管理上起到效果。二是“勤”检查不是走马观花。检查的“勤”要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去检查,用发现的眼光去找问题。问题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检查毫无意义。三是“勤”检查不能光看不足。检查除了发现问题之外另一项任务是寻找闪光点,并在处理过程中积极推广和发扬闪光点。有时候,榜样的作用胜过任何一个苦口婆心的批评教育。
三、总结要“勤”。
当班级一天、一周、一个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以后,班主任应及时回顾总结。对于学生一天的表现情况,班级一周的工作执行情况,班主任心里应有个数:哪些工作需要改进,哪些制度需要加强,哪些学生存在问题,班主任都必须有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对一些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更应关注,了解他们的表现情况,并及时沟通,了解他们的身体、心理状态,对于有进步的要及时表扬,问题突出的要及时解决,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规范他们的言行。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思考下一步的班级管理措施。总之,班主任应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从细节入手,关注班级学生的成长,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工作,修正自己的班级管理目标,确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使班主任从繁杂的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不必做到事事亲历亲为。管理中的任何问题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是继往开来的一扇门。班级管理者在常规管理中除了“勤”交流、“勤”检查外,还要对检查和交流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要进行必要的总结,即“勤”总结。很多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容易忽视问题总结的重要性。所以很多交流和检查成了无用功,瞎忙活。总结得失成败,一定程度上对于未来工作和管理是一种指导,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自习时间要进行总结问题。方法必须要分两个:一是整体性的班级管理总结和评价,二是个别化的教育总结。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方法得当效果显著。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深刻的认识到“勤”是妙招,让我们把班主任工作以“勤”带动,给学生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育过程,让学生铭记班主任的人生导师之恩惠。
关键词:班级管理;勤;交流;总结;检查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根本管理机制,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管理水平。高中阶段作为一个人人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间点,既决定着未来的发展轨迹,也奠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好的班级管理者,能给学生强大的理想信念支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反之,失败的班级管理者,会使学生引向错误的人生道路。也许在考试决定一切的现代教育模式下,部分班级管理者的做法在各类考试中让学生拿到很好的成绩,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人生发展,不会留下什么有用的记忆。因此,班级管理者能否成为学生人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南针,不光在平时教育学生要有独到的措施,同时管理方法上要做到“勤”。
古人云:勤能补拙。勤可以弥补班级管理中因经验缺乏所造成管理上的不足,也可以给优秀班主任在管理上锦上添花,使班级管理实现优秀。班级管理的“勤”到底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具体如下:
一、交流要“勤”。
作好班级工作,最主要的是了解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特点,这样,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学 习态度怎样,能否遵规守纪,有什么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这不是班主任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就能了如字长指掌的。我靠的就是勤跑、勤观察、勤了解。早上学生一到校,我就尽量出现在教室里。学生上课,我常在教室外转转;自习课,我常到教室看看;课外,我常到学生中谈谈。腿勤,听的多,看的多,了解的多,使我掌握了大量的实情和第一手资料,为制定出针对学生实际的治班措施,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班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人际关系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显得非常重要。真正的心与心的交流能碰撞出强大的思想火花。班级管理也需要深入、深刻的交流,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学习状况等。但藏族学生普遍存在不善于、不敢、不想跟教师交流的习惯,使班主任工作时常变得极为被动。(这多数与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文化背景等有关)因此,动态掌握学生的各种状况,准确把握班级整体情况,班级管理者要勤于跟学生交流,切记交流走过程、趋于形式。从长期班主任工作经历和对班级管理人员的观察了解,班级管理中的交流主要几个误区:一是班主任把学生交流仅局限在对后进生的训教和督促上。后进生需要班主任的关心和教育,但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者,要经常深入学生当中不分学生、不分场合、不讲规矩,聊学生学习、家庭、与学生之间的相处、兴趣爱好,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对人找话题。二是班主任跟学生交流,常常命令化、审问式的。这种方式很难给学生一个较为轻松地对话环境,也很难了解学生真正心思。三是班主任跟学生交流,仅在学生犯错时才进行。虽然这种交流针对性比较强,对于班级学生的震慑作用也較为明显,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的管理效果不明显,也很难体现交流的“勤”。常规班级设置下,人数45人左右的班级,班级管理者至少在一学期内跟每一个学生交流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以无限增加交流谈话次数。交流的“勤”除了在次数上体现之外,还要在交流内容上做好“勤”,即丰富。学生有自尊心,有上进心,有表现欲,尽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要发现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与适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不但可以增进师生间的友谊,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优点充分表现。我想,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将给学生积极上进带来无穷的力量。
二、检查要“勤”。
人的天性决定了无压力下的懒性。为保证班级管理有成效,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加大检查力度,做到检查要“勤”,处理要快。现代化的学校管理模式下,规范化的制度能管理好学生,但制度的落实过程要跟踪督导检查,因此班级管理者在常规工作中,学生行为习惯、学习情况、遵纪守法等方面要经常性的检查和指导,才能有所收获。检查的“勤”要避免如下几个误区:一是“勤”检查不是贴膏药、当保姆。很多学校管理者和班主任误认为“勤”就是天天跟在后面。无论是校园卫生的清理工作、课余时间的学习、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等,分秒监督,每时每刻跟踪检查,指导变成指手画脚,这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容易养成被动心理,管理效果适得其反。因此班主任检查的“勤”要体现在“巧”上,要出其不意,切记检查模式化,变成规定动作。这种检查学生容易掌握管理人员的规律,采取相应的对策,很难真正在管理上起到效果。二是“勤”检查不是走马观花。检查的“勤”要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去检查,用发现的眼光去找问题。问题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检查毫无意义。三是“勤”检查不能光看不足。检查除了发现问题之外另一项任务是寻找闪光点,并在处理过程中积极推广和发扬闪光点。有时候,榜样的作用胜过任何一个苦口婆心的批评教育。
三、总结要“勤”。
当班级一天、一周、一个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以后,班主任应及时回顾总结。对于学生一天的表现情况,班级一周的工作执行情况,班主任心里应有个数:哪些工作需要改进,哪些制度需要加强,哪些学生存在问题,班主任都必须有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对一些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更应关注,了解他们的表现情况,并及时沟通,了解他们的身体、心理状态,对于有进步的要及时表扬,问题突出的要及时解决,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规范他们的言行。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思考下一步的班级管理措施。总之,班主任应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从细节入手,关注班级学生的成长,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工作,修正自己的班级管理目标,确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使班主任从繁杂的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不必做到事事亲历亲为。管理中的任何问题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是继往开来的一扇门。班级管理者在常规管理中除了“勤”交流、“勤”检查外,还要对检查和交流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要进行必要的总结,即“勤”总结。很多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容易忽视问题总结的重要性。所以很多交流和检查成了无用功,瞎忙活。总结得失成败,一定程度上对于未来工作和管理是一种指导,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自习时间要进行总结问题。方法必须要分两个:一是整体性的班级管理总结和评价,二是个别化的教育总结。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方法得当效果显著。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深刻的认识到“勤”是妙招,让我们把班主任工作以“勤”带动,给学生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育过程,让学生铭记班主任的人生导师之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