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心肌炎三例的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及其临床治疗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巨细胞心肌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微结构改变,评价心脏移植及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移植的3例巨细胞心肌炎进行回顾性研究并随访。心脏离体后立即进行肉眼检查、测量和摄像记录,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形态学表现,并对特异性蛋白进行定位标记及半定量检测,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特点;移植术后心内膜心肌活检评价排斥反应程度。

结果

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2.3岁(34~47岁),患者自出现临床症状至心脏移植时间为4~9个月,均有严重的心律失常(3/3),其中2例临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移植术后均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术后4个月出现急性细胞性排异反应(2R级),治疗后消失。1例术后2周心肌中查见多核巨细胞。巨细胞心肌炎组织学以多核巨细胞肉芽肿为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多核巨细胞CD68(+)、CD11b(+)、CD163(–),肉芽肿病灶中的淋巴细胞以CD8T细胞为主。电镜观察到多核巨细胞为细胞融合形成,并与淋巴细胞及含有分泌颗粒的细胞相黏附。

结论

巨细胞心肌炎是一种病因不明、易发猝死的罕见病。组织学呈巨细胞肉芽肿性心肌炎表现。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观察证实多核巨细胞系多个巨噬细胞融合而成,并参与免疫反应。心内膜心肌活检有助本病诊断。心脏移植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通过对40~60岁健康妇女的横断面调查,了解其体内雄激素水平及与机体脂肪含量及分布的关系。方法将222例40~60岁健康妇女按照月经状态分为生育期、绝经过渡期早期、绝经过渡期晚期及绝经后,测定体内脱氢表雄酮(DHEA)、总睾酮(T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计算游离雄激素指数(FAI)。使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测定机体脂肪含量及分布。结果在40~60岁妇女中,生育期妇女体内DHEA
期刊
目的探讨中年女性脂联素水平随生殖衰老的变化及与雄激素的关联性。方法招募2013年8月至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年龄40~65岁的健康妇女为观察对象,按照生殖衰老的不同阶段分为4组:绝经前组119例,绝经过渡期组60例,绝经后早期组(绝经时间<5年)62例,绝经后晚期组(绝经时间≥5年)64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测定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
目的探讨对三胎妊娠孕妇实施减胎术后双胎或单胎的妊娠结局及流产发生风险的分析。方法收集2001年9月–2014年3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妇产科实施减胎术的三胎妊娠孕妇282例(其中自然受孕11例,其余均为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根据保留胎儿数目分成由三胎妊娠减至双胎者231例(双胎组),由三胎妊娠减至单胎者51例(单胎组)。双胎组因胎儿畸形和孕妇要求减至双胎;单胎组因孕妇要求和双绒毛膜三羊膜囊三胎妊娠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分娩方式及围产结局,探讨其适宜的分娩方式及适时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在内的39家医院分娩的103 678例孕产妇的有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为(3 263±540)g,低出生体重儿7 474例,发生率为7.209%(7 4
目的分析北方地区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临床病理特征,与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同时对不同方式检测EBV感染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收集确诊为HL 235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复阅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以核实诊断和分型,并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全部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LMP1蛋白,其中101例经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的RNA(EBER)明确肿瘤细胞EBV感染情况。结果患者发病年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