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子活化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钍、铀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出 处】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发表日期】
:
1983年03期
其他文献
用碱性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观察了γ线照射所致人外周血中转化的淋巴细胞DNA单链断裂及其修复。照射100拉德后,已能检测出单链断裂。在100~3000拉德范围内,单链断裂程度随照射剂量增大而加大。淋巴细胞经800、1500及3000拉德照射后,于37℃在适当培养基中孵育,断裂的单链可以重接。重接的程度与培养基成分及照射剂量有关,但都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重接的DNA分子不稳定,在37℃孵育4小时后,已重
期刊
本文测定了医用X线诊断中人体模型内器官吸收剂量与其体表剂量片受照量的比值,并按ICRP26号出版物推荐的全身权重因子估算了全身剂量。用此比值,结合受检者X线检查时体表受照量测定值,就可估算出人体内各器官吸收剂量和有效剂量当量。
期刊
本文报道用Ge(Li)γ能谱仪测定钍中毒动物脏器中钍子代放射性强度的方法。首先用巴特曼(Bateman)系数导出了测量计算非平衡钍子代核素强度的一般公式,然后选择三次合适的测量时间,通过测量有较强γ辐射的228Ac、212Pb和212Bi子代的特征γ线峰面积计数,计算出动物活杀时刻脏器中每个钍子代的放射性强度。最后,对此方法的可靠性用测量已知强度的天然钍矿石(平衡钍)各子代放射性强度值进行了检验。
期刊
本文报告了18只狗γ线、中子混合照射400〜10,000拉德后形成3种类型放射病时一些重要脏器如骨髓、脾脏、小肠、小脑及心脏的超微结构变化,并依型进行了对比,文章还分析讨论了造血型放射病时脾、小肠出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肠型放射病时畸形细胞的形成及其意义;脑型放射病时小脑皮层的变化及其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