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情写意蓝天

来源 :可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an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菜甘甜
  2005年年初,空军决定招收35名战斗机女飞行员。
  刘欣平时酷爱运动。在招飞报名的最后一天,她被安排去体检。第二天,她又开始接受特检科的性格分析和心理测试。医生让她坐在上下左右高速大角度旋转的转椅上,检测她抗眩晕的能力。几分钟下来,她感觉天旋地转,脸色煞白,想呕吐。尽管这样,她还是在两秒钟内准确地辨认出自己上椅子时的位置。
  刘欣成了全校众多学生中唯一的合格者。经过高考和又一次极其苛刻的体检,她收到了空军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进了大学,刘欣必须通过理论关和力量关,才能学习飞行。她被编入“女飞队”某班,每天一半文化课,一半体育课。文化课并不难,体育课主要锻炼学员的爆发力和耐力,每天都要进行数次50米、100米全速跑和变速跑,一般人真吃不消。
  夏天气温高达三十多摄氏度。在50米全速跑时,刘欣不慎跌倒。教员很生气,罚她围绕训练场加跑20圈。刘欣跑完第十圈就晕倒在地。她从未进行过高强度体能训练,加之被罚,思想上有包袱,她吃饭不多,体能没跟上。教员要求她把吃饭当任务,否则将在35名学员中第一个淘汰她。
  入伍还不到一个月,就面临淘汰,刘欣自然不干。从此,她强迫自己多吃饭,在训练场上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
  随后,学校进行野外综合训练,锻炼学员的耐力和战术对抗能力。教员要求她们日行50公里,夜行30公里。刘欣耐力不错。在连续七天的高强度训练中,其他学员都疲惫不堪,可她还能利用大家休息的时间,独自攀岩,锻炼臂力。
  野外生存演练开始,刘欣的麻烦便来了。没了干粮和水,她很快就饥饿难忍,口渴难耐。她可以发出求救信号,但这样就意味着将被淘汰。正当她犹豫不决时,突然一声炮响,一百多个“敌人”冲了过来。按规定,学员必须利用森林中的沟壑或灌木隐藏、潜伏。刘欣潜伏在一片灌木丛中,只要“敌人”没走,她就不能离开。
  时间过得真慢,饥肠辘辘的刘欣,只好在灌木丛中寻找食物和水源。灌木丛中只有蒲公英和苦菜。一想起这是猪都不吃的东西,她怎么也吃不下。熬了16个小时,最后饿得实在受不了,她只好揪起一把苦菜往嘴里塞。刚吃一口,她就呕吐起来。吐完之后,她再舔舔舌头,发现竟有一股甘甜味。通过吃苦菜,她终于坚持到了任务结束。
  
  走出阴影
  2006年年底,学院举行学员体能综合测试,刘欣排名靠前。到2007年10月,她的综合排名又上升了三位。她顺利完成基础教育训练,正式转入飞行基地,学习初级教练机驾驶。
  这次面临的技能关,比以前经受的那些考验更难。首先要接受检飞,即教员带着学员,驾驶飞机在空中做横滚、俯冲等特技动作,以此考验学员的平衡机能和空中适应能力。很快,就有六名学员被淘汰。
  2008年2月24日,刘欣第一次操作初教机。尽管有教员带飞,自己对各项操作也早已熟记于心,但上了飞机,她还是紧张得要命。随着教员一声令下,她迅速滑出、加力和拉杆。很快,飞机起飞了。教员不停地在后舱喊:“注意航向、注意速度……”左一个注意,右一个注意,她顿时手忙脚乱。教员严厉地批评她: “如果你缺乏冒险与探索的精神,别说开歼击机,就是一般的飞机也开不了。”
  刘欣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短板。2008年4月27日,她第一次单飞。进入机舱后,她冷静地滑出、加力、拉杆……飞机很快就平稳地飞了起来。谁知,她驾机进入一个弯道时,发现飞机地平仪突发故障。情急之中,她赶紧向指挥员报告。指挥员捏了一把汗,紧张地问:“其他仪表参数怎样?”刘欣冷静地说:“正常。”指挥员说:“冷静,保持飞行状态,听指挥修正航线。”在指挥员的指挥下,刘欣终于驾机安全着陆。
  2008年5月,刘欣通过了初教团的结业考核。同年6月,上级决定在第八批女飞行学员中选拔培养歼击机飞行员。当时,在国际上,只有美国、德国、英国和俄罗斯等少数国家拥有战斗机女飞行员。
  经过严格的筛选,刘欣和其他21名学员成功入围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学员。她们转入空军某飞行学院的高教团学习,改飞歼击机。
  与初教机不同,歼击机的飞行速度快,载荷大,操作起来更难。2008年7月24日,刘欣第一次上歼击机,在做特技动作时,突然遭遇“黑视”现象——瞬间看不清前方。紧张之余,她立即向指导员报告。指导员分析认为,这是夏天训练量大,体力透支所致。为此,刘欣每天早早睡觉,每顿饭只要不吐就拼命吃。可她的体力恢复了,却有了心理障碍,还是不敢做特技动作。2009年4月,考试之前的最后一次训练,刘欣鼓足勇气,翻了一个筋斗。这次,没有出现“黑视”。她又试着做了几个特技动作。刘欣成功地走出了阴影,但有六名女孩被残酷淘汰了。
  
  翱翔天空
  2009年4月27日,刘欣以全优的成绩从空军某飞行学院毕业,获得军事学学士学位,被授予空军中尉军衔,获得飞行员证书和飞行等级证章。
  不久,一个振奋的消息传来。刘欣等16名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将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其中一名为替补。欣喜之余,她和战友们迅速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之中。“米秒不差”是空中梯队给自己提出的严苛标准。受阅时梯队要在预定时刻到达,按预定时间通过天安门广场,误差为零秒;梯队长机的机身要垂直超越天安门广场中轴线,误差为零米。
  2009年6月,刘欣和战友们转到河北某军用机场封闭集训。时逢河北夏天大旱,很长一段时间气温持续在40℃左右。飞机在太阳下暴晒,座舱内温度达50℃。女飞行员们还得头戴飞行帽,脖挂氧气面罩,脚蹬飞行靴,腰挂伞刀,身穿长袖飞行服。再加上救生伞和抗荷服,几乎透不过气来。刘欣穿戴好后,一坐进座舱,身上的汗就往下流。飞行结束时,衣服背后常常是汗干后的盐渍。
   2009年10月1日上午,刘欣与队友驾驶战斗机拉着长长的彩烟,以整齐划一的队形飞越天安门上空时,国庆庆典解说词这样介绍她们:“最后飞抵天安门上空的教练机梯队由空军某飞行学院15架飞机编成。驾驶高级教练机的全部是女飞行员,她们以巾帼情怀接受祖国母亲的庄严检阅。”
  (摘自《大学生•能力博士》2009年第12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