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初中作业的有效性设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是新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求初中教师在布置、设计作业时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具备创新意识。本文分析了影响作业有效性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初中作业有效性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作业 有效性 设计方法
初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形成了新的教学理念和观点,其中新的作业观是:在作业功能上,突出发展性与形成性;在作业内容上,强调开放性和探究性;在作业形式上,重视多样性和创新性;在作业评判上,体现过程性和激励性。这就对目前初中作业的布置、设计和批改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探究影响作业有效性的原因,提出增强作业有效性的策略,使初中作业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理念,体现时代要求,培养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学生。
1. 影响初中作业有效性的原因
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巩固,也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延伸,是与教学相辅相成的。但目前初中作业仍存在一些缺点,并不受学生欢迎,学生对作业重视不足,导致布置作业的有效性大大降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1作业量繁重且内容重复
大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是随意地采用课后习题和辅导资料所提供的作业。而且教师普遍重视应试教育,通常采用题海战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学生在课后的常规性作业容量大、内容反复,给他们造成较大压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退。
1.2传统作业缺乏创新性、灵活性
没有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设计,缺乏层次,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3教师批改作业时与学生缺少互动
只是简单地判断和评分,与学生缺少沟通交流,不能及时收到反馈,也就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能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2. 提高初中作业有效性的设计方法
2.1优化作业内容
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有代表性和优质的习题,同时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尽量精简作业容量,避免增加学生负担,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热点,自行设计、搜集课后习题和作业,增强作业题材的生活化,将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贴近生活的作业能够使学生学会结合实际,更加善于思考。
2.2作业设计层次化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分层作业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真正掌握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具体方法包括:第一,对作业内容的难度进行分层。新课程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个性和需要,在作业布置方面既要从整体布局,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又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收程度,明确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差异性的作业。一般情况下,作业可以分为巩固课堂知识的基础性作业、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提高性作业和难度较大的发展性作业三种类型。第二,作业层次也体现在完成时间上,分为当堂完成的作业和课后作业,对于无法及时完成任务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他们进行辅导,使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2.3增加作业多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教师布置作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含书面、口头、实验调查等,比如语文作业的背诵任务就可以采用口头的完成形式,生物课程的作业可以采用调查的形式,这些举措符合初中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能提高设计作业的效果。同时,还要增加作业内容的开放性,选取有创新的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生物课程的作业布置,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户外作业的内容。此外,在布置设计作业时,不仅重视学生的动脑能力,还要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类习题或实验类型的习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物理和化学课程的作业布置,就可以采用实验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4作业评价多元化
作业是耗费学生一定的脑力和精力的成果,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会影响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对学生作业进行不同的评定,在语言上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鼓励,还可以用不同的等级符号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判高低优劣,选出没有符合标准的作业,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分析原因对学生给予指导,最终帮助他们高质量地完成作业,这种做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升了作业的有效性。
3. 总结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业作为联系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手段之一,需要师生共同的重视,提高初中作业的有效性对于达成教学目标是十分必要的,能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而具体的方法措施还需要师生不断的思考和总结,需要一段长时期的探索。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作业 有效性 设计方法
初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形成了新的教学理念和观点,其中新的作业观是:在作业功能上,突出发展性与形成性;在作业内容上,强调开放性和探究性;在作业形式上,重视多样性和创新性;在作业评判上,体现过程性和激励性。这就对目前初中作业的布置、设计和批改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探究影响作业有效性的原因,提出增强作业有效性的策略,使初中作业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理念,体现时代要求,培养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学生。
1. 影响初中作业有效性的原因
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巩固,也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延伸,是与教学相辅相成的。但目前初中作业仍存在一些缺点,并不受学生欢迎,学生对作业重视不足,导致布置作业的有效性大大降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1作业量繁重且内容重复
大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是随意地采用课后习题和辅导资料所提供的作业。而且教师普遍重视应试教育,通常采用题海战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学生在课后的常规性作业容量大、内容反复,给他们造成较大压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退。
1.2传统作业缺乏创新性、灵活性
没有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设计,缺乏层次,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3教师批改作业时与学生缺少互动
只是简单地判断和评分,与学生缺少沟通交流,不能及时收到反馈,也就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能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2. 提高初中作业有效性的设计方法
2.1优化作业内容
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有代表性和优质的习题,同时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尽量精简作业容量,避免增加学生负担,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热点,自行设计、搜集课后习题和作业,增强作业题材的生活化,将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贴近生活的作业能够使学生学会结合实际,更加善于思考。
2.2作业设计层次化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分层作业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真正掌握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具体方法包括:第一,对作业内容的难度进行分层。新课程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个性和需要,在作业布置方面既要从整体布局,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又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收程度,明确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差异性的作业。一般情况下,作业可以分为巩固课堂知识的基础性作业、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提高性作业和难度较大的发展性作业三种类型。第二,作业层次也体现在完成时间上,分为当堂完成的作业和课后作业,对于无法及时完成任务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他们进行辅导,使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2.3增加作业多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教师布置作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含书面、口头、实验调查等,比如语文作业的背诵任务就可以采用口头的完成形式,生物课程的作业可以采用调查的形式,这些举措符合初中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能提高设计作业的效果。同时,还要增加作业内容的开放性,选取有创新的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生物课程的作业布置,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户外作业的内容。此外,在布置设计作业时,不仅重视学生的动脑能力,还要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类习题或实验类型的习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物理和化学课程的作业布置,就可以采用实验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4作业评价多元化
作业是耗费学生一定的脑力和精力的成果,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会影响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对学生作业进行不同的评定,在语言上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鼓励,还可以用不同的等级符号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判高低优劣,选出没有符合标准的作业,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分析原因对学生给予指导,最终帮助他们高质量地完成作业,这种做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升了作业的有效性。
3. 总结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业作为联系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手段之一,需要师生共同的重视,提高初中作业的有效性对于达成教学目标是十分必要的,能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而具体的方法措施还需要师生不断的思考和总结,需要一段长时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