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云和县利用紫云英种植,推广紫云英-水稻轮作以及紫云英林下套种模式,实现农旅融合,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农产品质量,同时实现了农民增收。总结云和县紫云英绿肥种植模式,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紫云英;绿肥;种植模式;农旅融合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8.10.013
Abstract: In Yunhe County, milk vetch was planted to promote the rotation of milk vetchrice and the interplanting pattern of milk vetch under forests, to achiev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which not only improved soil fertility and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but also increased farmers’ income. In this paper, the planting mode of milk vetch as green manure in Yunhe County was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Milk vetch; green manure; planting mode; agriculturetourism integration
云和县地处浙西南,居瓯江上游,是丽水市的地理中心,自古被喻为“洞宫福地”,县域总面积984 km2。云和县“山水之城”,集“山水林田湖”于一体,县域内山水资源丰富。“两美”是浙江提出的“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新的战略部署,整洁的田园、美丽的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打造“两美”浙江的重要内容。201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农业“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省农业布局不断优化、田园环境不断改善,为两美浙江建设做出积极贡献[1]。
近年来,云和县农业借助 “两美”“两区”建设,科学描绘乡村振兴战略蓝图,高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通过产业带景观带文化模式,持续推进云和县农业生态化建设。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并结合全域旅游,推进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云和县农业种植结构单一,以种单季水稻为主,由于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大量使用,使稻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绿肥还田的传统种植方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种植紫云英绿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的重要措施,有紫云英-水稻轮作、紫云英-经济作物套种等种植模式。近年来,云和县县政府引导当地农民从纯农业向服务业转变,在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把景区建设与紫云英绿肥种植推广相结合,农旅融合带来全新体验。现今,推广紫云英种植的农旅融合已成为云和县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1 紫云英绿肥种植模式
1.1 紫云英-水稻轮作景观化种植模式
自2016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种植紫云英,年推广面积近4000 hm2。近2年在全县开展全域旅游的氛围下,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加强旅游对经济的带动性作用,农旅结合已成为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云和梯田(梅竹、坑根片)、长汀、陈村等旅游景区建设80 hm2紫云英核心示范点,营造春季紫云英花海,与当地旅游景点相融合。以前因景区用闲田屯水作为景观,由于长期屯水造成部分梯田出现田坎滑坡。一方面,种植紫云英绿肥可减少滑坡现象,保护了梯田;另一方面,紫云英还田可减少施肥。春天正值出门踏春时机,紫云英花海作为新的观光景点,为当地旅游增添新的亮点,也增加了云和民宿入住率及梯田农家乐用餐量,促进农民收入上一个新台阶。云和县平原地带的长汀景区紫云英花海在4月结束盛花期,云和梯田景区属高海拔山区,在平原地区花期结束后1个月内进入盛花期,选择梯田内种植紫云英可以打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错时花期美景,给人视觉上带来延时观赏的功效。
紫云英-水稻轮作模式具有一定经济效益,按每667 m2产鲜草1500 kg计算,相当于氮5.0 kg、五氧化二磷0.6 kg、氧化钾4.0 kg,而且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2]。
1.2 特色经济作物套种紫云英模式
雪梨作为云和县特色农业产业,近年来实施云和雪梨原生境保护,通过雪梨特色村建设推进“云和雪梨万亩产业带”建设。县农作站联合经作站在老雪梨基地沈村、苏坑开展紫云英套种雪梨,2018年推广种植10 hm2。林下绿肥套种每667 m2产紫云英鲜草量可达2 t。紫云英属豆科植物,其根系有固氮菌作用,生长期施入少量磷肥植株生长,还田后植株体内固定的氮以腐质物形式归还田地,实现以磷还氮,起到肥田作用,以减少化肥投入。试验研究表明,果树翻压绿肥还土,肥料减量5%,果树产量保持不变[3-4]。紫云英林下套种需要适当密植,春季紫云英出苗后,与杂草形成竞争,降低了杂草的危害,因此可以少施甚至不施除草剂,提高水果的质量安全水平。
2 存在问题
2.1 缺少合理规划
目前云和县主要是将紫云英作为“观光”主题,但是缺少紫云英配套设施,从农旅融合的发展情况来看,农业主体参与农旅融合的热情较高,但是缺乏前期规划和整体设计,没有将生态农业、绿色餐饮、舒适住宿、文化科普等内容相结合,“浪漫”主题特征不明显。
2.2 特色产业融合深度不足
由于种植紫云英门槛低,只要在冬季水稻收割后撒紫云英种子,即可在来年收获紫云英,所以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的层级较低,特色不明显,同质化问题突出,在农事体验、传统饮食、农耕文化等方面的深度挖掘不足。
2.3 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种植紫云英属于传统农产业,而传统农业生产基地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要求不高,导致通信网络、电子商务推介平台等现代设施还不完善。
3 对策与建议
3.1 紫云英种植突出主题化
以“浪漫”为主题,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的小镇,举办紫云英花节,通过节日的形式,合理布置规划场景,以紫云英花节作为载体,在紫云英种植地实施项目建设[5]。
3.2 以项目形式深度谋划紫云英绿肥的推广
做好选种工作,选用宁波大乔种,其花色艳丽,植株相对较高,花期长,清明节后进入盛花期,五一假期仍能见花。通过选种达到“清明”“五一”小长假与紫云绿肥种植项目深度融合的目的,从而提高農业主体与旅游业相融合的紧密度,拓宽农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途径。
3.3 柔性设施与刚性设施相结合
制定统一的种植标准,根据梯田的差异进行分片管理。在紫云英种植的景点区域进驻技术指导组,在重要的生产环节进村、进户进行现场指导和交流,督促按时完成各生产环节,确保示范方顺利完成。通过完善技术指导、交流使种植紫云英绿肥模式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连恩团,金佩华.美丽农业建设的实施路径与对策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 ,2018,59 (4):538-542,544.
[2]王建红,曹凯,张贤.紫云英还田配施化肥对单季晚稻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4,51(4):888-896.
[3]王茂凡,杨汉竹,石忠美.果园绿肥翻压肥料减量试验研究[J].农技服务,2015(3):32 ,61.
[4]林新坚,曹卫东,吴一群,等.紫云英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1,28(1):135-140.
[5]钟莹,吴南生.闲置试验田紫云英花海景观的单一性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38(6):1070-1075.
(责任编辑:刘新永)
关键词:紫云英;绿肥;种植模式;农旅融合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8.10.013
Abstract: In Yunhe County, milk vetch was planted to promote the rotation of milk vetchrice and the interplanting pattern of milk vetch under forests, to achiev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which not only improved soil fertility and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but also increased farmers’ income. In this paper, the planting mode of milk vetch as green manure in Yunhe County was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Milk vetch; green manure; planting mode; agriculturetourism integration
云和县地处浙西南,居瓯江上游,是丽水市的地理中心,自古被喻为“洞宫福地”,县域总面积984 km2。云和县“山水之城”,集“山水林田湖”于一体,县域内山水资源丰富。“两美”是浙江提出的“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新的战略部署,整洁的田园、美丽的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打造“两美”浙江的重要内容。201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农业“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省农业布局不断优化、田园环境不断改善,为两美浙江建设做出积极贡献[1]。
近年来,云和县农业借助 “两美”“两区”建设,科学描绘乡村振兴战略蓝图,高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通过产业带景观带文化模式,持续推进云和县农业生态化建设。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并结合全域旅游,推进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云和县农业种植结构单一,以种单季水稻为主,由于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大量使用,使稻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绿肥还田的传统种植方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种植紫云英绿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的重要措施,有紫云英-水稻轮作、紫云英-经济作物套种等种植模式。近年来,云和县县政府引导当地农民从纯农业向服务业转变,在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把景区建设与紫云英绿肥种植推广相结合,农旅融合带来全新体验。现今,推广紫云英种植的农旅融合已成为云和县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1 紫云英绿肥种植模式
1.1 紫云英-水稻轮作景观化种植模式
自2016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种植紫云英,年推广面积近4000 hm2。近2年在全县开展全域旅游的氛围下,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加强旅游对经济的带动性作用,农旅结合已成为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云和梯田(梅竹、坑根片)、长汀、陈村等旅游景区建设80 hm2紫云英核心示范点,营造春季紫云英花海,与当地旅游景点相融合。以前因景区用闲田屯水作为景观,由于长期屯水造成部分梯田出现田坎滑坡。一方面,种植紫云英绿肥可减少滑坡现象,保护了梯田;另一方面,紫云英还田可减少施肥。春天正值出门踏春时机,紫云英花海作为新的观光景点,为当地旅游增添新的亮点,也增加了云和民宿入住率及梯田农家乐用餐量,促进农民收入上一个新台阶。云和县平原地带的长汀景区紫云英花海在4月结束盛花期,云和梯田景区属高海拔山区,在平原地区花期结束后1个月内进入盛花期,选择梯田内种植紫云英可以打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错时花期美景,给人视觉上带来延时观赏的功效。
紫云英-水稻轮作模式具有一定经济效益,按每667 m2产鲜草1500 kg计算,相当于氮5.0 kg、五氧化二磷0.6 kg、氧化钾4.0 kg,而且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2]。
1.2 特色经济作物套种紫云英模式
雪梨作为云和县特色农业产业,近年来实施云和雪梨原生境保护,通过雪梨特色村建设推进“云和雪梨万亩产业带”建设。县农作站联合经作站在老雪梨基地沈村、苏坑开展紫云英套种雪梨,2018年推广种植10 hm2。林下绿肥套种每667 m2产紫云英鲜草量可达2 t。紫云英属豆科植物,其根系有固氮菌作用,生长期施入少量磷肥植株生长,还田后植株体内固定的氮以腐质物形式归还田地,实现以磷还氮,起到肥田作用,以减少化肥投入。试验研究表明,果树翻压绿肥还土,肥料减量5%,果树产量保持不变[3-4]。紫云英林下套种需要适当密植,春季紫云英出苗后,与杂草形成竞争,降低了杂草的危害,因此可以少施甚至不施除草剂,提高水果的质量安全水平。
2 存在问题
2.1 缺少合理规划
目前云和县主要是将紫云英作为“观光”主题,但是缺少紫云英配套设施,从农旅融合的发展情况来看,农业主体参与农旅融合的热情较高,但是缺乏前期规划和整体设计,没有将生态农业、绿色餐饮、舒适住宿、文化科普等内容相结合,“浪漫”主题特征不明显。
2.2 特色产业融合深度不足
由于种植紫云英门槛低,只要在冬季水稻收割后撒紫云英种子,即可在来年收获紫云英,所以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的层级较低,特色不明显,同质化问题突出,在农事体验、传统饮食、农耕文化等方面的深度挖掘不足。
2.3 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种植紫云英属于传统农产业,而传统农业生产基地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要求不高,导致通信网络、电子商务推介平台等现代设施还不完善。
3 对策与建议
3.1 紫云英种植突出主题化
以“浪漫”为主题,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的小镇,举办紫云英花节,通过节日的形式,合理布置规划场景,以紫云英花节作为载体,在紫云英种植地实施项目建设[5]。
3.2 以项目形式深度谋划紫云英绿肥的推广
做好选种工作,选用宁波大乔种,其花色艳丽,植株相对较高,花期长,清明节后进入盛花期,五一假期仍能见花。通过选种达到“清明”“五一”小长假与紫云绿肥种植项目深度融合的目的,从而提高農业主体与旅游业相融合的紧密度,拓宽农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途径。
3.3 柔性设施与刚性设施相结合
制定统一的种植标准,根据梯田的差异进行分片管理。在紫云英种植的景点区域进驻技术指导组,在重要的生产环节进村、进户进行现场指导和交流,督促按时完成各生产环节,确保示范方顺利完成。通过完善技术指导、交流使种植紫云英绿肥模式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连恩团,金佩华.美丽农业建设的实施路径与对策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 ,2018,59 (4):538-542,544.
[2]王建红,曹凯,张贤.紫云英还田配施化肥对单季晚稻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4,51(4):888-896.
[3]王茂凡,杨汉竹,石忠美.果园绿肥翻压肥料减量试验研究[J].农技服务,2015(3):32 ,61.
[4]林新坚,曹卫东,吴一群,等.紫云英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1,28(1):135-140.
[5]钟莹,吴南生.闲置试验田紫云英花海景观的单一性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38(6):1070-1075.
(责任编辑:刘新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