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萨(斯)尔》是我国藏(蒙)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长篇英雄史诗,经千年传唱至今仍为说唱艺人所传诵,堪称"口头文学的典范"和"活形态"史诗之王。它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一项空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中国不仅拥有史诗而且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史诗。19世纪以来,《格萨尔》在世界上的流传日趋广泛,在西方汉学界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先后出现了俄、法、德、英语等译本。由于《格萨尔》自身的价值和魅力及其在中华多民族文学史和国外藏学界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国内外学者从史诗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文学等众多领域展开了研究工作,然而,从翻译学的视角去审视这一"活形态"口头说唱文学的译介和传播研究至今很少。《格萨尔》史诗有"民译"(藏蒙、蒙汉、藏汉等民族语言内部互译)、"外译"(藏译英(外)、蒙译英(外)、汉译英(外))、"往复翻译"(俄语-德语-法语-英语等多语种之间往复翻译)和"回译(从各外语版本译回汉语)"多种复杂翻译现象和译本形态存在,包含着崭新而经典的翻译问题。本文在中华典籍翻译的大背景下,以《格萨尔》英译为具体对象展开个案研究,将其置身于民族志书写和跨文化阐释的视域之中,从现代译论的高度对这部民族史诗翻译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翻译学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阐发,并对作为口头文学典范的史诗翻译作出了前景展望。文章首先从史诗的发生、发展与传播入手,进入到域内翻译和域外翻译的广阔领域,涉及民译与汉译,外译与英译等多种文本和多种翻译途径;其次,重点梳理了格萨尔的外译(特别是英译)活动,以三个典型英译本(欧洲大陆本、北美大地本和中华本土本)为评析重点,对史诗的多向译介和传播进行了历时描写和共时比较,勾勒出《格萨尔》翻译传播的认知地图和多种译本之间的联系;最后,借助于民族志诗学理论对史诗和口头文学翻译做了方法上的探讨。通过这一极具典型代表性的口头文学史诗英译的研究,本文一方面借鉴民族志诗学的方法,归纳、总结史诗翻译的特点及规律,探索当前史诗翻译的可行性原则、策略和方法,为其他民族史诗翻译提供重大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对中华民族史诗翻译及其研究给予一定的理论升华和学科建构,为中华多民族文学翻译史的构建提供认知思路。